登陆注册
3277600000006

第6章 表达自由概说(2)

(3)从应然自由到实然自由:权利前提下的能力毋庸置疑,自由是得到公认的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并受法律保障。但作为一种权利,如果没有在实践中得到享用,就始终只是一种应然自由。只有通过实践实现这种权利,才能把这项应然自由转化为实然自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由于长期关注和研究人类的贫困和饥荒问题而被誉为“经济学的良心”的阿玛蒂亚·森就是在这种视角下解释自由的。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集中论述其自由观。他首先把发展视为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森的理论框架中,“自由”在发展中首先具有建构性作用,也就是自由本身就是价值,既不需要通过与别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对别的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而显示其重要性。同时,自由也发挥其手段性作用。

森特别重视的促进发展的五种最重要的工具性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而其中政治自由表现为言论民主和自由选举。

森所说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自由是真实自由,或者说是实质自由,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这是一种建立在法律权利前提下的可行能力。具体而言,“一个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或者用日常语言说,就是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而“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森以其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材料证明,造成现实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可行能力的不平等。而可行能力的缺乏,导致人们无法享有实质自由。

必须强调的是,森所说的可行能力包括法治意义的自由,但法律赋予权利如果缺乏可行能力去实现,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可行能力是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而权利又是可行能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森和自由主义法学家一样,从自由的价值目标来认识权利,认为人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提高可行能力则是实现自由的决定性手段,权利平等则是保证自由和可行能力得以发挥的根本条件。

森的实质自由和可行能力观说明任何人要实现自由,仅有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基础。在保证权利的前提下,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基础,那么,自由于人而言就只是一种应然自由,而不能成为实然自由。

表达自由也应作如是观。

三、表达自由的外延

表达自由的外延也就是它所包括的范围。根据前述将表达自由分为狭义、中义和广义的三分法,表达自由的外延亦随之逐渐扩大。

狭义的表达自由也就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表达自由的核心,但把表达自由仅限于言论自由,显然是过于狭窄了。

中义的表达自由则包括了言论(内含讲学)自由、出版(包含著作或著述、绘画等)自由、新闻自由、艺术表现自由。这最为我国学者所认可。甄树青在其《论表达自由》一书中,就声称“本书所称的表达自由就是中义的表达自由即个人表达自由(从实质意义上使用),而不是团体表达自由。”他以国际人权文件为参照,认为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属于团体表达,不同于实质意义上个人的表达自由。

广义的表达自由则除中义的表达自由之外,还包括: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结社自由、请愿自由,甚至投票、选举自由等。

甄树青指出,投票、选举自由本身从公民权利自由的分类惯例来看,应属于不同于表达自由的政治权利范围,因为权利的行使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笔者则认为,除此之外,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结社自由、请愿自由等,应属于表达自由的行为表达范围。

此处需要特别解释的是表达自由中的行为表达。

行为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颇为常见,行为也确实可以表现某些思想。甄树青在《论表达自由》中论及:在司法运作中,美国就将言论或表达分成三种:纯粹言论、象征性言论和附加言论。纯粹言论(pure speech)是指口语、文字、图画、音像、肢体语言(如舞蹈、杂技等)等纯粹用于表达、展现思想、技艺等而不与外界或他人直接发生物理学意义上的冲突的形式、手段。按照美国各级法院,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解释,纯粹言论受到最高程度的保护。而所谓象征性言论(symbolic speech)则是指所有目的在于表达、沟通或传播思想、意见等观念性质的因素的行为,也就是非语言但有交流作用的行为,因此又被称为“象征性行为”。但在美国,并不是任何象征性言论都受到法律保护。在一定情况下,这种象征性言论,即象征性行为,可以受到限制。在三种言论中,它受到第二位的保护。所谓附加言论(speech plus),即语言加行动。它是指在设置纠察线(或警戒)、游行、示威时,言论混合着行动的情况。附加言论只能受到第三位的法律保护,法院有权根据“时间、地点、方式”原则对此予以控制。

四、表达自由的主体

表达是人的天赋权利,这是由人类的天性决定的。作为类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人可以运用多种符号、媒介、方式或途径传情达意,尤其是运用第二符号系统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授知识等。所以,表达自由历来被视为最基本的人权。没有表达自由,人就不成其为人。而在现代法治国家,表达自由的主体是公民,此处的“公民”首先是指作为个体存在的公民,其次也包括个体公民组合而成的社会化组织。因为作为拥有特定国家国籍的个人,公民是国家的基础,应当成为表达自由的主体。而社会组织是因公民或临时或长期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作为公民个体的组合和延伸,自然也应当享有表达自由。甄树青在论述表达自由的主体问题时解释说:“这也是世界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文件一般只规定公民的表达自由,而不规定社会组织的表达自由的缘故。没有社会组织的表达自由,也就意味着没有公民自由的表达自由。”这里的社会组织包括学术团体、文艺团体、慈善组织、工商业协会等由公民聚合组织而成,但不行使国家权力的任何社会群体或团体。

需要特别指出如下几点:(1)某些特定主体表达自由会受到限制,比如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时也不享有表达自由,而国家公职人员在不行使公权力时,即以普通公民身份活动时,同样也享有表达自由的权利。此处,需要区别的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时,行使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公权力,而不是普通公民受法律保护的私权利,尤其是对于军人、法官及警察等特殊身份的国家公职人员,当他们行使公权力时,其言论直接对相关人或事物产生法律效力,所以,按照世界通例,宪法、法律或政治惯例一般可以对他们的表达自由给予必要的限制。在我国1989年的《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就有规定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集会、游行、示威。(2)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罪犯不得享有表达自由。因为表达自由虽属于人权,但在现代法治国家,也属于受法律保障的一种政治权利。罪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自然就不再享有表达自由。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常见。(3)虽然表达自由是基本人权,人人都享有,但现代法治国家一般都认可,在现实中,这种自由是有等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不同身份的公民享有表达自由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比如在美国,第一修正案给儿童享有的权利就与成人不同。

笔者认为,表达自由虽然是人的基本人权,是公民在法律许可或法律未禁止的情况下享有的权利,但它不只是一项单向度的权利,还是一个关系范畴,这里的关系就是主体间性。因为,从信息传播或沟通的角度看,表达或沟通是个双向的过程,有表达的一方,就势必有听取的一方,不管对方是在场或缺席。上述表达自由的主体,是从表达的主动一方看问题,而以主体间性的关系上着眼,还应该从受者的角度谈主体才算完整。需要强调的是,主体间性并没有取消主体性,而是以主体性为基础,更注重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自主主体论”正是从这种视角出发研究表达自由的。

约翰·密尔顿在论及出版自由的意义时曾说:“对于所有成熟的人来说,这些书籍并不是引诱或无用之物,而是有用的药剂和炼制特效药的材料,而这些药品又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至于其他的人,像小孩或幼稚的人,他们没有技术来炼制这种药品的原料,那就应当劝告他们节制。”同一出版物,对“成熟的人”与“幼稚的人”的影响不一,就让密尔顿言之谆谆,不敢大意。这样的宅心仁厚,流风所及,几百年之后的197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托马斯·斯坎伦(T.M.Scenlon)在《哲学和公共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关于表达自由的理论》的论文,首次提出“自主主体论”。斯坎伦的“自主主体论”,即“平等的、独立自主的、有理性的主体论”(A The ory of Equal,Autonomous,Rational Agents),其理论思想可概括如下:“表达”指向一人或多人传达一种主张或观点的任何行为,不仅包括言论和出版,而且包括展示符号、示威、音乐、表演、自杀等等。表达行为可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给出行为的“适当”理由,推动他人的活动;第二类是以威胁、命令、提供具体活动手段等方式,推动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斯坎伦认为,政府只能干预或者限制第二类表达行为。原因何在?斯坎伦的理由是:只有第二类表达行为才能被合理地认定为犯罪。他举例说,如果我对你——一个有理性的、自主的成年人(an adult in full possession of your faculties)说你应该去抢劫银行,结果你真的按照我的意见实施了抢劫行为,我既不会因为你的行为而承担连带责任,也不会承担独立的法律责任。即使我以一连串的理由补充我的意见,比如指出为什么应该抢劫银行,应该抢劫哪一家银行,为什么你有资格抢劫银行等,我仍然不能对你真的实施了抢劫银行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显然,我免责的基础是你本身是一个有理性的、自主的人。也就是说,仅仅对自主的成年人提供劝说性的行为理由,并不构成犯罪。因为,一个身心正常的、有理性的、自主的成年人应该为他自己的行为及其行为的决定承担充分的责任。当他按照“他最终相信并判断能够成为他的行为的足够基础的东西”行动时,他不能把他造成的伤害的责任归因于那个或那些为他提供了行动理由的人(或人们)。否则,就是否认了他自己作为一个理性的、自主的行为者的地位。

斯坎伦指出:“根据从别人的思想表达中获得理由而行动的人,是按照他已经相信的、而且已经判定的行为之充分理由行动的。因此,别人的思想表达对他的行为所起的作用,已由行为者自己的判断所取代。”

从斯坎伦的“自主主体论”可以看出其隐含的如下推论:一个自认为自己足以自主的人,“在决定相信什么和权衡行为的足够理由时,必须把他自己当作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的人。他必须把他自己的有理性的准则用到这些任务中去,并且必须认识到捍卫他的与这些准则一致的信念和决定的需要”,而“一个自主的人不经过独立思考就不能接受其他人的关于他应该相信什么或他应该做什么的判断”。这意味着一个自主的人不能接受政府关于一定的观点是对还是错的判断。这还意味着这个自主的人不能接受政府关于他是否应该作出一定行为的判断:“他只承认一定的行为要受法律支配,但这并没有解决他是否将去做这件事的问题。那个问题由他自己的决定解决……”也就是说,不管旁人说什么,怎么说,一个自主主体在决定相信什么或不信什么,完全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政府无权干预。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分为七部分,共修订过六次。在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自律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

    闽北是闽越文化的摇篮,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人文荟萃,文化繁荣,蕴藏着积淀深厚的文化遗存。本书以闽北家族教育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量文史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了闽北家族教育历史传承的发展脉络,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闽北家族教育和文化研究的窗口,弘扬了传统教育的正能量,为当代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热门推荐
  • Betrayal
  • 暮拾朝颜

    暮拾朝颜

    既做则不悔,将悔则早弃。一本容含种种爱情故事的书,悲欢离合是爱情的常态,爱情没有结局,只有过去及未来,对于这种扑朔迷离的情感,每个人的态度都不一样,诸葛梨,苏久瞳,连楚儿……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各有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又不知是同还是异,让我们一起翻阅此书,一同探讨她们的爱情故事吧!
  •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铁鼠之槛(全集)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铁鼠之槛(全集)

    铁鼠又称〔赖豪鼠〕,是平安时代末期说书人热爱的题材之一,据延庆本《平安物语》所言,白河天皇立关白藤原师实之女为后,人称中宫贤子,两人极其恩爱,因此希望能让贤子产下皇子,天皇听说三井寺赖豪阿阇梨法力灵验,故命其代为祈愿,并应允〔事若有成,一切恩赐不难〕。后赖豪阿阇梨尽心祈祷,拜此愿力,敦文亲王随之出生,天皇大悦,询问阿阇梨意欲何赏赐,赖豪阿阇梨答曰:〔望得天皇敕许三井寺建立戒坛。〕天皇一时爽快应允,但是却忽略了其时三井寺于比叡山侧,天台宗延历寺即在此处,闻得天皇特许三井寺建立象征统率佛寺地位的戒坛,特别动用政治关系,向天皇进言,最终天皇觉得不可让天台宗分裂,于是收回前令。赖豪阿阇梨闻得此变化,怒道:〔皇子乃我费心尽力祈愿修验得来,如今天皇负我,吾今将其带至魔道去矣。〕语毕,即不进粒米,终至绝食毙命。是时,天皇枕边出现一白发妖异僧侣,握持锡杖站立在床前,让天皇大惊不已,令比叡山僧侣祈福攘祸,可惜敦文亲王不到四岁便已死去。据民间传说,赖豪阿阇梨将自己关到密室中,不修须发不剪指甲,一百天来不眠不休焚香诅咒,待得死去后,化为八万四千只巨鼠,有着铁般的牙齿、石头般的身体,一路往比叡山去,将佛像、经典尽数啮破。由于有着铁般的牙齿,因此鸟山石燕在《画图百鬼夜行》中将其称为〔铁鼠〕。
  • 杨校长的心愿

    杨校长的心愿

    杨贵亮终于赶上了进城的班车。他长长舒了口气,把头靠在车座的靠背上。已是十一月底,公路两边干黄的长径草一束束爬在地上。两边山上的树林叶落归根,露出荒凉的山峁。面对这令人伤感的景色,杨贵亮还是一脸兴奋。他兴奋的是他要钱的事即将成功,估计今天就能转账。二要说要钱的事,得从塘坪小学今年后半年的开学报名情况说起。今年的开学报名情况很不好,学生严重流失。一百八十多个学生只剩下一百二十多个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都把娃娃弄到城里的学校上学去了。
  • 天道之公道

    天道之公道

    天地已开,万物已生。神,高居长生天。魔,畅游天下间。长生之物横行天地。天灾人祸,人祸天灾。人,报团取暖。
  • 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

    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

    我知道,我心里有着因为过于欢喜,而变得有些悲伤的满足感。它有五分的苦,四分的涩。还有一分的,淡淡的甜。用九分的苦涩,换回来的一分的甜,就是爱情的真相吧。《紫色年华》第一部“天生废材必有用”;百变顾锦妍第一部“金装无敌追男仔”;90后青春画卷里的“真实、单纯与爱”;粉红阵阵,温馨不断。轻松有爱,让你开心。
  • 呆萌撞上爱:拒嫁99次

    呆萌撞上爱:拒嫁99次

    某日例会结束,沈言薄直接将她困在椅子上,高大挺直的身子微微往前倾去,冷眸微眯:“肖白池,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应该改进一下?”肖白池微微一怔,眨了眨了满是错愕的黑眸回答:“改进?难道你不想当我师父了吗。”“是。”幽幽的声音有些落寞和委屈:“恩,没有关系。”反正她也要走了。“……”男人脸色一变,心底一沉,活了这么多年遇到最棘手的事情居然是喜欢上这个在某方面极有天赋,情商又堪称为零的榆木脑袋女人。情商无下限,宠溺无上限--史上最爆最萌腹黑师徒恋!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遥远的小村

    遥远的小村

    胡树彬,民族穿青人,1977年生于贵州纳雍,现居浙江永康,2007年开始学写小说,主编企业季刊《哈尔斯杂志》,已在《江河文学》《贵州作家》《百花园》《短篇小说》《小小说月刊》《青春》《翠苑》《鸭绿江》等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初春的太阳暖暖地照着。发现五保户老寒的篱笆小院被一蓬荆棘堵了起来,我便对刘老师说:“那家伙肯定出门了。”刘老师分析:“荆棘的根部朝内,他是在家里做好吃的。”我笑笑,严云走过来,咽了下口水,说:“天麻麻亮时我看见他出去倒过鸡毛,估计鸡肉要熟了。”
  • 天降大任斯人先闪

    天降大任斯人先闪

    (恶搞版)天才少女安晓晓意外身亡,冥王乐不可支:亲,加入宇宙优才引进计划吧,可立刻投胎,还附送超级异能哦,亲。“有这种凭空掉下的好事?”“呃,需要完成一点点小任务。”哟,任务还不轻,第一世除奸臣、排外敌;第二世平定武林;第三世恢复世界和平?安晓晓淡定表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扛不住,先闪了,兄弟,你顶住哟。(恋爱版)百里雷诺:朕喜欢你,你就该乖乖入宫为妃。竟敢叫朕追求你?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可能。第三世,安晓晓抱胸冷对:兄弟,你不是说不可能?结果追足三世,赶光我身边所有男人的是谁?(剧情版)穿越剧乱炖,宫廷剧、武侠剧,任君选择。本故事题材多样,喜欢新鲜事物的亲们,走过路过切不可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