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700000027

第27章 国外译制研究(1)

对进口影视作品采取某种译制方式,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播映外国影视剧一般只配英语字幕翻译(比如,美国上映的中国电影只有英语字幕版,没有英语配音版),而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则多以本国语配音为主。

本章介绍日本、意大利和巴西三国的译制情况,希望对研究我国的译制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一节 日本译制片研究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日本的传媒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影视业则处在传媒发展的先锋位置,日本对于海外影视剧采取积极引进的态度。这在丰富国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日本的影视产业、影视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海外引进影视剧要经历复杂的加工程序,这就是译制,国民最终观赏到的作品就是译制片。日本译制片自诞生以来,受历史环境和自身国情的影响,其产生、发展、特征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许多与别国不一样的特色。

一、日本译制片的产生

1.译制片产生的背景

日本电影业诞生以来,海外电影也逐步受到关注,许多电影公司为抢夺市场,纷纷引进海外电影。早期,日本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为方便观众理解外国电影内容,电影院会在一段情节播放后,中断放映,并在屏幕上打出刚才放映主要内容的文字说明。在日本电影史上,第一部配有真正意义的字幕,即伴随放映内容,字幕出现在屏幕下方的外国影片是于昭和六年(1930年)上映的,由玛莲·黛德丽与贾利·古柏主演的影片《摩洛哥》。

日本译制片是伴随着战后日本影视业的调整和变革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开始接受美国全方位的改造,其中也包括在文化产业上的调整,影视业就是其中的一项变革。1950年开始,日本国内的荧屏不仅有日本国内拍摄的一些影片,同时还大量涌现国外出品的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等,这些节目大多来自美国。这种在文化影像上的改变一方面是美国对日本民众进行文化革新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抚国内民众战败情绪的需要。由此,海外电视、电影作品也开启了远渡东洋的新征途。而伴随着这些作品的进入,日本的译制业也繁荣起来。

2.译制片产生的影响因素

日本译制片的兴起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经济、社会的因素,也与国民观念的转变、本国影视传媒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电影先行推动译制

日本影视译制业的发展是以电影译制作为先锋发展起来的,而电影译制的兴起又与日本本国的电影发展息息相关。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国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情绪当中。为了安抚国内民众溃败的心情,日本电影开始兴起。当时电影年产量大约在500部左右,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娱乐大众,但也不乏少量具有独创性的成功作品,如1951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就是日本早期电影中的精品。这部电影在委内瑞拉国际电影节获得了金狮子奖。之后的几十年,日本国内掀起电影热潮,1960年电影院已经发展到7500家。这个时期日本国内上映的电影主要以本土作品为主,国外作品还没有走入日本老百姓的家庭。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电视普及的影响,日本电影爱好者的数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趋势,但是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到了80年代日本电影业便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机。虽然国内的大型影院的建造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但是一些300人容量的小型影院数量却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受到日元升值的影响,富裕起来的日本也从这时起,大量引进国外电影甚至出现了海外电影数量超过国产电影数量的情况。

为了规范海外电影的引进流程和相关工作,日本在这个时期成立了专门的海外电影输入机构。据相关资料显示,1980年日本国内规模较大的海外电影机构不足10家,但随着海外电影观看热潮的兴起,仅仅几年后海外电影机构就迅速增加到了50家。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迎来了电影的蓬勃发展期。1992年,日本电影院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26亿人次,电影院的数量也从1994年开始,连续增长18年。

海外电影的引进数量继续增加,从事海外电影引进的机构也发展到上百家。

(2)相关机构的完善提供发展的保障

日本译制业发展,与相关机构的完善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伴随着BS、CS广播模式的创新以及有线电视在日本的普及,海外电影、电视剧作品在日本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每年引进数量都呈倍数递增,国内对译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结果出现了新的译制机构。这些译制机构包括电视台、专门的译制公司和一些影视培训学校,如1990年日本NHK电视台成立的海外电视剧中心。

此外,日本还成立了专门的海外电影引进协会,如外国电影进口配给协会,专门负责海外电影的引进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在电影译制方面,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翻译体系和流程,并有专门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译制人才。

(3)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译制片能够在日本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日本的文化背景。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的国家。在长期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日本的电影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不仅大量引进外国电影,还不断出口本国电影。

3.影视译制概念的转变

伴随着日本影视译制事业的发展,“影视译制”本身的含义也逐步得到完善。最初,“译制”的意思比较简单,一般是指一些专家翻译的剧场版电影,或者对外国的一些电视剧进行字幕制作或者配音。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多媒体化、信息传播多通道化的影响以及大量海外新闻报道、纪录片、厨艺时尚类的生活节目、运动节目等众多节目的涌入,日本国内的很多民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国外节目。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影视译制的需求转变,日本国内专门从事影视译制的公司也在遍地开花。由于以上原因,影视译制开始从单纯的电影、电视剧中跳出,拓展到电视节目或者其他外国传媒作品领域。“译制”的概念在日本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总而言之,日本译制片的诞生与发展受日本本土文化与当时历史环境条件的影响。译制片的诞生丰富了日本影视业的内容。最初形成的许多行业规则,对译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日本译制业的特征

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后,日本译制片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译制片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逐渐聚集了大量的译制人才。

特征一:机构齐备,专业性强。

日本的译制业有完备的机构,涵盖引进、译制、质量监督、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三大影视公司。现在日本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公司有三家,分别是东宝电影公司(1932年创立)、松竹电影公司(1920年创立)、东映电影公司(1949年创立)。这三家电影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被称为“放映连锁集团”,各家公司分别具有各自的一套放映网络。在海外电影放映体系当中,主要存在着两大放映集团,一是以东宝电影公司为中心的电影放映集团TY系,还有以东映电影公司和松竹电影公司两家集团为中心的SY系。

日本海外电影引进协会。日本外国电影进口配给协会是负责日本国外电影引进以及相关事务的专门机构。该协会的核心办公区设在日本东京的中央区,其主要分管的业务有以下几项:①对外国的电影产业、电影放映法进行调查,并发布相关数据资料;②对优秀的外国电影进行备案保存;③协助举办国际性的电影节;④对外国电影的品质和销售业绩进行调研评估;⑤协助调解海外电影引进争端问题。

专业译制公司。日本国内拥有众多的语言翻译服务公司。在比较大型的翻译公司当中,有专门针对影视翻译业务的公司,也有从事影视译制方面的公司,即专门的“影视译制机构”。目前,日本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影视译制公司一共有36家。东北新社就是一家著名的译制企业。该公司从事海外电影制作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翻译制作了大量的海外电视剧、录像、电影等。这些电影译制的成品除了在影院进行播放外,还被拿到许多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播出。该公司已经发展成电影译制业中的领头羊,其“海外电影制作事业部”负责该公司所有海外电影的翻译、制作业务。

影视培训学校。为了满足日本国内对于电影译制方面的人才需求,日本国内通过专门学校培训电影翻译人才。日本电影翻译学校(Japan Visualmedia Translation Academy)就是其中的一家。这些培训学校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基础课程主要教授翻译技巧、翻译理论、外语训练等基本内容,而实践课程则多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小组,参与到电影译制的实际操作中。

电影翻译家协会。日本电影翻译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成员多由杰出的电影翻译家组成,主要从事电影翻译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制定日本电影翻译的收费标准。目前,依据该收费标准,按照译制人员名气和经验的不同,翻译一部作品通常可以赚取30万~500万日元,即人民币2万~35万。

由于日本一年引进的外语片有限,因此,普通的译制人员很难仅以影片译制为生。协会的会员只有25人,这是因为该协会对入会资格有严格要求,每名申请加入者必须要有两名正式会员的推荐,而且还要在协会组织的表决大会上通过后,才能正式被批准加入。

电视台海外电视剧制作中心。日本的许多电视台,包括公共电视台(如日本公共放送协会NHK)和民营电视台(如TBS、TV朝日、TV富士等),大多拥有自己的海外电视剧、电影频道,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海外影像作品的引入和翻译工作。

特征二:译制人才素质要求较高。

日本有卫星播出、地上数字播出等三百多种影像传播渠道,这为海外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播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海外电影在数量上的迅速增加,译制业也在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一方面体现在翻译人员的变化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翻译工作的要求上。

以前,日本的影视作品主要靠一些职业翻译来完成,随着译制需求的增长,很多翻译业务开始交给外语能力强的人来负责。然而,只懂外语的人翻译的作品不能适应国内观众的口味。因为影视译制作为一门艺术,不仅需要语言能力,更需要对不同的影视内容有专业的理解。所以,新时代的影视译制需要的是“专才”,不仅要外语能力强,还需对相关背景知识有很好的储备,这样所完成的翻译质量才会更加出色。

影视译制者的工作要求。日本观众越来越关注影视译制的“质”,即影视译制的“质量”。比如,高尔夫爱好者在看高尔夫节目时,对专业翻译的要求比较高。一个翻译者无论他的翻译经验有多么丰富,如果对相关的高尔夫知识不了解的话,那么其翻译的作品就无法称得上是一部专业的翻译作品,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同。再比如,以电影为例,其题材种类是众多的,历史类电影、法律类电影、文艺类电影、社会类电影,等等。由于电影题材的不同,翻译所需要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也就不一样,而只有对不同的电影题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胜任不同题材的电影翻译工作。

影视译制者的工作模式。专门向观众提供影视翻译服务的广播电视公司、翻译公司,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外电影、电视节目的翻译任务。由于引进数量的增加,工作模式也出现了一些转变。从前,一部海外电影可能由一位翻译完成,现在则趋向于由多人进行。

影视译制者的资质。一个合格的影视译制工作者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日本影视译制界将这种能力划分为四种,即“外语能力”、“翻译能力”、“采访能力”和“母语功底”。除以上四种能力以外,翻译工作者还需要有受众意识。

三、引进影视作品现状

资料显示,目前,日本的译制片每年上映400部左右。在以前,除面向儿童的电影外,日本的译制片主要以“原音字幕版”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配音版译制片也在日本各个年龄段的受众中逐渐流行起来。DVD市场出现配音版译制片逐渐霸占市场的趋势。由于海外作品占据全国市场的重要份额,所以,译制业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以下我们介绍日本引进影视作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日本译制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前景。

1.海外电影

“二战”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也在得到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一支的日本电影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90年代,不仅日本本国电影在发展,同时还大量引进外国电影,以适应本国观众的多元的欣赏需求。日本海外电影引进协会对日本译制电影的发展状况做了相关的统计。

(1)引进电影与日本电影对比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17年来日本引进电影和国产电影的数量增减情况。总体上日本国产电影的数量在迅速上升,而引进电影的数量却稳中有降。

1991年,日本国内共上映了697部电影,其中外国电影467部,本国电影230部。当时,外国电影占电影总数的67%,本国电影只有33%。2007年,日本共上映电影810部,其中外国电影403部,本国电影407部。日本电影的比例是51.30%,外国电影的比例是49.70%。此时,本国电影和外国电影相比,不仅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国电影甚至略超外国电影。

日本本土电影在目前日本的电影市场上占据着半壁江山,海外引进的电影从主流位置渐渐退下,但依旧是日本电影市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同类推荐
  •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于2000年初版后,不到一年即再版,于是又有了另外一个封面的重印版,但书的内容没有变化。新书上架不久,即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当时还叫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学术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周位居前几名。书中文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表于各大报纸和专业刊物,有的在发表时还曾经引发讨论,在编辑过程中,作者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并形成作者的“手艺的思想”的思路。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了最初发表的出处,这样读者可以结合发表的年代来整体思索手艺思想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此次修订版删去了几篇现在看来不甚成熟的文章,又增加了若干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以期更完整地展现作者思考的脉络。
  • 恋上一座城

    恋上一座城

    本书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论著,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本书内容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故宫三大殿》《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平郊建筑杂录》《平郊建筑杂录(续》《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数十篇作品。
  •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行政、编辑工作之余所写评论文稿《形象化的能手》、《当代美术片论》与《当代美术家解述》等书的重点篇目的合集,并有作者的水彩画、彩墨画与速写多幅。该书是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既有对近现代著名美术家,和中青年很好作者创作与理论成就的论述,也有对各时期创作热点问题的短论,以及对亲友的怀念文章。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无尽商店

    末世之无尽商店

    末世的突然到来,地球变得恐怖与黑暗,货车司机蒋山,获得了可以购买任何物品的神奇商店,开着他那改造过的货车,他开启了自己的末世之旅........这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希望你们能够陪伴....书友群号:582424306【新书(非人联盟),请大家多多支持】
  • Cambridge Neighbors

    Cambridge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小小房子大大爱

    小小房子大大爱

    喜欢作者的,来群吹水:313760480女主苏皖和丈夫是裸婚,两人一穷二白,靠租房度日。丈夫和苏皖家是农村,两人来到小城市开始打拼。无钱无房无车无人看孩子的苏皖,被逼到了绝路上。不过,苏皖并不想向命运屈服。她带着两岁的娃,开着房产中介小店,混的风生水起,获得满满的爱。
  • a逆天神王

    a逆天神王

    大荒世界,万族林立,这里没有绚烂的魔法,更没有斗气,有的只是真武修者,修肉身,凝气脉,生真气,筑神通,至无上,傲立世间,统御万疆,少年刘芒虽出生低微,却不甘平庸,偶然机缘让他执掌上界星辰宗,创无上道统,立万古第一宗,看其凝聚逆天英灵法相,成就逆天神王。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该书作者沿着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回忆、纪实、叙事和抒情等笔法,为读者再现了50后这一代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沧桑变迁和艰苦卓绝的奋斗风采。作者出生在海岛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小时候父亲就瘫痪在床18年,九口之家全靠国家救济,自己也是靠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才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从基层公社到上级政府机关,转业到企业,再到政府机关,又到基层乡镇,先后进出了6个单位,每到一处都展现了作者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作者严格遵守着“低调做人,高调干事”的行为准则,像一名过了河界历经风雨不言累的小卒,一直向前,他是这一代人的个体再现。
  •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它是这样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结,一篇故事就是一个罐头,而每个罐头都期待能让你在某个私密的夜晚想起,不多不少,就只让你一个人想起:关于恐惧那张感官模糊又诱人的面孔。大概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午夜一个人独处的心悸吧。只是你从来不知道让你辗转不安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来吧——85后台湾作家“不带剑”用令人惊艳的笔触,告诉你关于深夜的秘密。
  • 在无限的世界之上之临霄篇

    在无限的世界之上之临霄篇

    我就是一个想当普通高中生的可怜孩子而已,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当。——某跨国公司第一打手(划掉)第一股东的内心独白
  • 白雪公主历险记

    白雪公主历险记

    夏日的午后,两个头发凌乱的小女孩走出各自的家门,揉着惺忪的眼睛相视一笑。她们刚刚起床,脸上还有竹席的印痕,现在正好凑在一起,办家家酒。“我用沙子做个蛋糕,你去找点树枝煮面条。”“好,我还要喝咖啡。”“这样我们就会变成公主吧。”“对,喝咖啡吃蛋糕,一定会变成公主,我妈说,外国的公主都是这样的。”“我当白雪公主,你当什么呢?”“我……当长发公主。”“好,我们都是公主,将来我们都要嫁给王子,然后我们就是皇后了。”
  • 摩擦力

    摩擦力

    男人被抓到时,辩解说他并没想怎样,只是气愤难平,想关孩子几天让宋青芽着着急,让她受到惩罚。女人抓住警察不肯放手,说这都是她的错,是她失去了理智,让男人这样做的,因为眼睁睁看着父亲病重却无法救治的痛苦太强烈了。这一次,宋青芽没有迟疑,态度坚决地要求米加山出面,让警方放过男人。她说,都是她的错,是她没有保护好米苏打。老人是在回到家第二天去世的,在米苏打被找到的前天夜里。女人为老人办了简单的丧礼,哭得观者无不动容。男人将米苏打带到小屋后,就直接奔往老人的老家,去完成他未了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