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100000007

第7章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动因(1)

几乎没有争议,管理部门和作为创新主体的党报达成共识——党报必须创新机制体制,以激发党报的活力,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各界推动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探究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动因,也应从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节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外因是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党报生存环境的变化成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外驱力。

由于党报的特殊性和党报产品的公共性,宏观环境对党报的战略选择影响是巨大的。本节借用国际上分析宏观环境的常用工具PEST分析模型来分析党报集团的外部宏观环境,以阐释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外因。PEST分析模型中,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

一、政治环境分析——政策推动力日益增强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政局、政府的态度等。

政治环境之中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动成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外在驱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给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带来新的空间。

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上的巨大变化给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带来巨大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活也正发生深层次变革。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始终高度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都曾研究过党的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之一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出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调开始转为和谐民主及注重法治。这也意味着党对党报的管理规范性增强,随意性减少。在过去革命党的管理理念下,党报的宏观管理体制有时出现过分集权的情形,上级领导者决定一切的结果必然是人治,下级必然“唯上”是从,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不可能真正落实,管理者开展工作的诸种依据的效力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法律法规,“红头文件”,领导者正式场合的讲话,领导者非正式场合的意见甚至暗示。这种顺序与依法行政所要求的顺序恰恰相反。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强调和坚持,不仅意味着党报发展规划性更强,政策和战略更为明朗,而且直接干预的减少也将给党报机制体制自主创新留出更大空间。

(二)文化体制改革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提速,党报改革步伐也加快。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且将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类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一类为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上,公益性的新闻出版业主要由政府投入,国家主导,其任务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经营性的产业由市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竞争发展,其任务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两个效益”的统一。

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深圳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河南报业集团等四家党报集团纳入试点单位。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提出“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

2008年11月,新闻出版署提出报业《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措施》,提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将大力推进报业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市场服务主体,深化公益性报纸出版单位改革,培育报业公共服务主体。在加快推进经营性报纸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重塑报业市场主体方面,新闻报刊司将按照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中央部委所办的经营性报纸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力争三年内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七大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空前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党报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从试点情况来看,文化体制改革在党报集团的尝试和探索推动了党报集团内部的根本创新,深刻影响到党报集团的长远发展。毫无疑问,党报的外部环境、行业环境、集团内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铺开,探索适应党报发展的机制体制,成为当前党报改革的重点。

(三)党和政府推动创新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的创新思想是党的重要执政经验。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党和政府对创新的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转变机制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各行各业共同目标。2008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总要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并且明确指出“改革创新,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前,整个新闻界和各个新闻媒体都在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研究和探索新闻工作的改革创新成为热潮。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业界共识。正如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李东东指出,“新闻出版业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相当部分的经营性出版单位、发行单位还在沿用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长期依赖行业保护和垄断利润。

一些国有新闻出版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陈旧,管理机制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主体的缺位,导致传统传媒业在数字内容产业中缺乏竞争力。事业单位的体制,同样制约了出版单位借助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无力开拓新媒体市场,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体制机制难点越来越凸显,传媒创新已面临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

党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上负有重要任务。一方面,党报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要贯彻到党报自身发展中,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是党报的切实需求。党报同样面临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也日益迫切。

(四)管理部门的态度转化——从默许到鼓励

回顾党报机制体制创新过程,应该是从自下而上的改革逐步变为上下协力的过程。时至今日,政策鼓舞已经是党报创新背后重要的推手。

1978年,《人民日报》等八家媒体获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实际上是《人民日报》等扮演了创新集团的角色,管理部门为了缓解财政压力,采取默许的态度。改革成功,管理部门鼓励党报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党报逐渐成为自收自支单位。而1996年后,党报的集团化趋势,与西方媒介集团化完全基于市场规律不同,可以说是政府行为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的作用又是首要的。政策推动逐步跃上前台。近年来,政策推动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作用力更大,管理部门在多种场合鼓励党报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机制体制。管理部门对党报的期望源于党报的特殊地位。党报作为各级党委机关报,其功能就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党报发展壮大才能巩固其主流媒体地位,担负起政治使命。中国报业改革的整体思路,“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明确改革的目的首先是壮大主流媒体。功夫应放在党报上,增强党报的影响力。”

以上四个因素对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作用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拓展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空间;一是政策鼓舞,推动党报机制体制创新。

二、经济环境分析——为报业改革创新带来极好机遇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未来经济走势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状况。

从经济环境来看,经济发展给党报带来重要机遇。

(一)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给报业发展带来机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增长,前28年中,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9.7%,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4%,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2009年则为8.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报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1979~1987年,中国报纸出版总量从69种增加到1611种,年平均增长率达58%。1990~1996年,报纸总量又从1444种增加到1611种,年平均增幅达7%。日报出版能力是衡量一国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2004年,全球日报出版总量6580种,中国出版的占全球日报出版总量的14.5%。2004年,全国日报总印数达332.19亿份,总印张达1372.7亿印张。日报平均期印数达9860.39万份。中国日报出版规模连续五年位居世界前列,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报纸出版大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与报业经济发展之间是正向互动关系。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决定报纸需求数量的重要变量。报告根据以往经验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反映报业总量的各项指标以及千人日报拥有量指标均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步提高,这表明中国报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了二者的正向互动关系:“根据我们对1982~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709,确定系数达到0.503——这表明二者高度存在正相关,中国广告业增长变化的50%是因GDP增长变化而产生的。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环境是中国传媒业增长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种正相关预示着报业也将继续稳步发展。

(二)多元主体竞争的报业市场逐步形成,创新机制体制才能占有市场

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达3270亿元人民币,其中报纸广告占8.1%。报业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报业市场也越来越为优胜劣汰法则所左右,尽管中国报业市场还未完全市场化、规范化。而在报业格局中党报独大的局面已经改变。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国共出版各类报纸1935种,其中党报438种,晚报都市报类289种,生活服务类报纸246种,行业专业类报纸962种。我国报业形成以党报为核心、各类报纸丰富多彩的报纸品种发展格局,竞争不可避免。应该看到的现状是,党报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如果作为报业重要组成成分的党报不占市场优势,不仅势必会影响到党报舆论引导的效果,而且比较尴尬的局面将是整个报业产业繁荣,而作为报业核心的党报不能完全受益于整个报业产业的繁荣,市场影响力下降最终带来党报社会影响力下滑。党报只有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才能把握中国经济增长和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发展壮大。

同类推荐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写作的指导理念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引。在写作中,加强从整体上学习、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并运用其研究成果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发展为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服务。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分别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结合作者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必备书。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听说爱情回来过

    重生之听说爱情回来过

    十八岁时,姜晓叶父亲出轨,母亲崩溃发了疯,又被告只姜晓叶她其实是她前任的小三,正是在无数打击之下,姜晓叶得了抑郁症,割腕数次没死成,却意外的,被行驶而来的车撞飞了出去,再次醒来,却发现世界变了。
  • 仙灵斗者

    仙灵斗者

    见证一代天骄的崛起,经历重重磨难与刻苦铭心的历练,一路过关斩将,绝不言弃的精神,最终踏上主宰之路。
  • 美食契约系统

    美食契约系统

    这是一个被食之欲寄生的世界……这是一个厨师为王的世界……随着食灵位面的回归,各式各样的厨师开始登上舞台。融合了元素之力的元素厨师?抑或是发展基因的进化厨师?又或是崇拜神灵的信仰厨师?一个个位面里,隐藏着千奇百怪的厨之道;一种种食材中,蕴含着世界本源的规则与能量;厨技?厨心?厨道?光明?黑暗?混沌?就在江鱼来临的时刻,序幕缓缓拉开!
  • 暗夜的声音

    暗夜的声音

    虚龄十岁那年,毛照财就会抠老鼠洞了。无师自通。只要看见老鼠洞,毛照财的眼睛就嘭地一下,亮得跟半夜时分的星星样,炯炯的两点。他瞅瞅天低云高,旷野无人,即弯腰矮头,作半匍匐状,手里攥紧的短柄抓钩使劲捣腾,只见老鼠洞一截一截被他的抓钩吃进肠胃里,然后立刻屙出新鲜芬芳的泥土。倘若从半空处看来,那新鲜芬芳的泥土蜿蜒着,非常像是一条正在不断成长壮大的蛇。而蛇的脑袋就是毛照财。老鼠洞被吃掉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老鼠在里面惊恐不安。它们上蹿下跳,左冲右突,吱吱叫个不休,很有一种将要被毁灭的绝望在洞里蔓延。
  • 我的老公世界第一好

    我的老公世界第一好

    她被逼到墙角,一脸委屈:“你又骗人!”他笑:“乖,这次不骗你。”为了逃离顾北城这只恶魔,夏一念找了个协议男友,没想到,恶魔竟是人家的小叔。他是邺城只手遮天的商界帝王,禁欲高冷,不近女色,唯独这个一不小心闯入他生命的小东西,让他护了一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哨前

    哨前

    天降异物,那浩瀚无垠的天空只剩了血红色,破裂的大地,腐败血腥参杂!面对一个全新的文明,没有一丝的退缩,勇往直前,在这个混乱没有秩序混乱的世界下,尽管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乱,我们是谁在!是军人!是人民战士!建立防区,前线退敌!PS:不后官,男女老少都可以看!少了一点算计,多了一点真诚!有难以割舍的爱情故事,患难与共的兄弟情,有尘封的历史!
  • 同心圆

    同心圆

    有志者事竟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出身无法改变,唯有奋斗不止,追求不懈,才能不断超越自己,达到理想的彼岸和人生的巅峰!深山走出的帅哥刘保强、靓女薄翠莲穿行于城乡之间,由菜鸟蜕变成龙凤,呼风唤雨,心想事成!欢迎订阅、收藏、打赏、留评!
  • 烟火气

    烟火气

    潮汕墟集上最有名的“中间人”俗称“猪中”的老韩,他的女儿巧佳被外来文工团演李队长的冯斌拐骗离家。巧佳怀孕被冯斌遗弃,孤苦无助回到故乡,仍被深深爱恋着她的男友金力军宽容接纳,此事却在家乡掀起轩然大波。金力军本是乡长金大庆的独生子,这场乡村爱情风波究竟如何收场?河堤上没有一丝风,北面的云压得极低,黑沉沉地像泡了水的毛毡。
  • 迷糊男生范弥胡

    迷糊男生范弥胡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