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3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二是当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促使传媒产业结构的转型,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有助于这种转型的良性发展。在传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究其根本原因是传媒制度的安排问题。200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布文件,该文件试图化解影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随着传媒产业和事业性质的区分,传媒产业的发展又一次驶上快车道。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媒产业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是为中国传媒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在中国传媒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一直缺乏整体的和前瞻性的产业政策的指引。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传媒产业政策的正式出台是以“中办”的两个重要文件的颁发为标志的。一个是2001年8月出台的“中办17号文件”,对传媒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放松了传媒市场的进入;另一个是2003年“中办21号文件”颁布之后,中国传媒主管部门迅速制定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些产业政策在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政策即使执行了,结果也不了了之,如广播电视的集团化。

本书将深刻地分析影响传媒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和路径,对于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是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理论,推动传媒产业结构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传媒产业结构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传媒产业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领域其他产业有重要影响和关联的产业,对其研究的忽视对构建完整系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无疑是一个重大缺陷。对于传媒经济学领域而言,由于缺乏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传媒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传媒产业结构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是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同时也是理论的升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入到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也开始成为产业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向纵深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问题,因此,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成为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除了从宏观上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外,也有不少文献深入到产业内部分析了不同产业自身的结构升级问题。如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等课题,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也与此类似。

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属于传媒产业经济学范畴。

传媒产业经济学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是传播学和产业经济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学科。因此,无论从传播学的视角,还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都可以深入到传媒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这个新兴的课题。由于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尚处于空白,还有,影响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的文献检索把外延扩大至“传媒产业”和“传媒经济”的研究上。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最初的传媒研究很少注意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传播的角色、功能和效果。这对熟悉传播史的人来说不足为怪,因为最初的传播学者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文学批评等学科领域。传媒产业(Media Industry)的研究最早源于法兰克福学派。他们认为,媒介产业——如其他工业一样,试图通过媒体经营过程进行一种标准化大生产。媒介工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利润的追逐决定了媒介形式的性质。不过,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传媒产业的概念只是出于媒介批评的目的,并没有从经济学意义上深入研究。

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领域的学者开始研究媒体,尤其是有线电视的发展和报业出现的问题引起了这些领域学者的关注。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传播学者也开始关注经济和金融因素对媒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媒介经济学应运而生。无论在私营商业模式主导的美国,还是在私营商业和公众服务模式并存的欧洲国家,媒介经济学都开始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表述其规律。

在媒介经济学的范畴内,媒体这个行业不仅可以被当作像金融一样单独的行业进行研究;媒体企业也可以成为具体的产权、利润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欧美媒介经济学研究领域,有几本重要文献值得一提。世界传媒经济学大会创始人,美国罗伯特·G.皮卡德(2005)的论著《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该书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媒介市场的特殊现象相结合,在对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即在将生产者、消费者与政府的行为决策进行剖析的同时,辅以媒介案例,解析媒介经济现象。书中考察了市场竞争、劳动力需求、生产者决策、媒介产品的市场表现等推动媒介市场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媒介背后的经济现象。罗伯特·G.皮卡德(2006)另一本重要著作《传媒管理学导论》深入探讨了经济和金融因素如何影响媒体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加拿大柯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亚当·费恩著(2005)的《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该文献为透彻地理解在大融合的媒介生存环境下的产业实践及其问题,提供了必备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和概念方面的基础。书中重点解释了那些能够应用于传媒产业的独特经济学概念,应用范围包括公司战略、并购活动、媒介产业的公共政策、产业结构与技术变迁如何影响媒介产业的行为与绩效,以及美国为何主导了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国际贸易等问题。英国吉莉安·道尔(2004)的论著《理解传媒经济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与传媒经济学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传媒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该书还联系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论述了各种传媒产业——广告、电视、电影、印刷媒体和新媒体。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教授约尔根·海恩希(1994)所著的《媒介经济学》并没有简单地把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套用到传媒产业的研究中,而是试图探讨传媒产业经济必然性与文化、政治影响之间的联系和冲突。约尔根·海恩希厚厚的两卷本《媒介经济学》填补了德国经济学和传播学文献的空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文献都属教材性质,尽管探讨了传媒的经济影响以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在传媒产业中的应用,但毕竟太过宽泛,对传媒产业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研究。当然,欧美发达国家对传媒产业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美国本杰明·康佩恩、道格拉斯·戈梅里(2006)所著的《谁拥有媒体?——大众传媒业的竞争与集中》对于研究传媒产业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文献,尽管书中研究的问题对现实的中国而言还为时过早,但随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产权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传媒产业领域的兼并重组风起云涌,所有权的集中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经济现象。那么,所有权形式的变更对于媒体的内容、经济功能或者受众感染力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呢?一家传媒企业在一个或者更多的地区拥有的经济主导地位,是否会阻止其他的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谁拥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探讨了收购、破产、合并、兴起、管理规则,以及类似的变化过程背后的推动力量。就学术层次而言,该文献是当前介绍美国大众传媒产业经济较为详尽、系统、全面的著作,并且对于“垄断”一词提出了新的理解和判断,值得重视。日本中马清福(2005)著述的《报业的活路》针对当前报业面临的困境探索了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近年来,日本报业也出现了年轻人不愿读报,人们开始远离报纸的现象;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单个媒体所得广告份额减少,报纸的广告部门也同样感到了压力,日本的报业经营因此出现了滑坡。有鉴于此,中马清福在书中探讨了今后报纸继续生存下去的条件。

笔者在德国历经三年的学习研究中翻阅了大量有关传媒产业的文献,特别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传媒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研究文献。人们进入21世纪,传媒业面临巨大的战略挑战。基础技术的革新,如光纤和数据压缩带来的传输渠道技术的进步,还有文本、声音、视频、图片等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对传媒企业的战略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欧洲通讯委员会在柏林自由大学传播学学院阿克塞·彻狄克教授(2002)主持下的研究报告《E经济学》是迄今为止对数字革命剖析最深入的一本书。报告深入地分析了欧洲传媒、信息和通讯业市场结构。由于数字技术的革新,这三个领域价值链之间的结构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起。由此,报告指出了因特网经济的未来前景。因萨·苏尔茨(Sjurts,Insa,2002)的专著《传媒业的战略:基础和案例》分析了德国报业、期刊业、广播电视业、新的电子媒介业——因特网的市场结构及其战略选择,还有世界上跨国传媒康采恩的战略选择。迪特玛·德特瑞(Detering,Dietmar,2001)的《媒介内容产业经济学》分析了媒介内容产业的经济特征,以及新媒体对媒介内容销售的影响。尼库拉·泽内瓦尔德(Sennewald,Nicola,1998)的《大众媒介与因特网》从大众媒体与因特网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报纸出版产业因为因特网引起的竞争态势的改变。马克·尼科拉斯(Nicklas,Mark,2000)的《数字电视的竞争、标准化和规制》探讨了数字电视引入带来市场结构的变化,分析了数字电视技术平台纵向上的经济关系,以及数字电视的竞争政策和规制。乔治·帕根斯德特(Pagenstedt,Georg,1996)的《订户电视台的战略计划》通过订户电视的行业分析以及订户电视台的企业分析,得出了订户电视台的发展战略,以及在数字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订户电视台的机会和挑战。

除此之外,从美国引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文献,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现代传媒和娱乐行业,如《媒介与娱乐产业》《大电影产业》《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无线电广播产业》《音像产业管理》等。该丛书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含大量的数据资料,不仅描述了美国媒介娱乐产业的今天,而且分析了走向今天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渡过各种产业危机,如何形成良性的产业结构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国传媒产业来说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尽管传媒产业经济学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传媒产业”或者“传媒经济”的研究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十年来,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文献。至2008年4月1日,以“传媒产业”为标题进行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年有252篇相关文章,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有102篇相关文章;以“传媒经济”为标题进行搜索,前者有204篇相关文章,后者有87篇相关文章。以“传媒产业”为标题搜索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8年共有27篇论文。如果细分传媒产业,分别以“广播产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报业”“出版业”“新媒体产业”为标题检索1979—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分别有207篇、659篇、174篇、4474篇、450篇和49篇;如果以上述标题检索1999—2008年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分别有1篇、32篇、10篇、159篇、8篇、0篇。

除了期刊文章和相关论文外,关于传媒产业的专著也不少。考虑到“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需要,我们分别以传媒产业基础研究、传媒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研究、传媒产业政府规制研究,以及传媒产业与供给要素的关系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来梳理相关文献。由于相关的文献数量太大,在这里,我们只选择那些比较有影响且符合学术规范,有学术价值的文献。

同类推荐
  •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本书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个教派,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萨迦派密切相关。随着藏族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萨迦派史料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即:光明天界之世系,无垢昆氏家族之世系,由萨迦昆氏家族分出的四个拉章之世系,结束语部分即萨迦历任法座亦称历任达钦。在叙述这些内容时,作者主要依据大学者贡觉伦珠所著的《萨迦世系史——贤者口饰》,同时参考了尊胜萨迦派的历辈祖师的传记,还补充了许多上师的口头的传说,是研究萨迦派的重要基本史籍。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国外战略智库纵论中国的前进步伐(之九)(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系列专题报

    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国外战略智库纵论中国的前进步伐(之九)(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系列专题报

    本书以“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三个国际性的议题,译介国外智库最新的文章论点,力图跟踪反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知名智库对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世界性领导力量的看法和认知,意在为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以及政策决策人员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 末世之涅炎

    末世之涅炎

    ““力量”就如同毒品一般,当你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愉悦时,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你会克制不住自己,你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提升、去寻找“力量”。”“我们就如同“力量”的奴隶一般,即便已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巅峰,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寻找方法,使自己变得很强。”“即便我们发现:“力量”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但是身处在这个有若地狱一般的世界里,我们又怎么可能放弃,放弃这个可以毁灭一切的源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在人物刻画上,《梦开始的地方》作者汪宗军仍保持着惯有的优势,主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梦开始的地方》一些具体琐事和一些次要人物的故事,罗列铺衍也都得体,诸如写“六城联创”工作时对街道脏乱的描写及处理厕所事件和乱搭建事件、“伤不起”中的田梅事件、“农村工作那些事”中的上访事件、甚至“爸爸的小E”、“血腥杯具”等等,都很必要,让人觉得具体、实在、可信、读来过瘾,在环境影响和情节发展上都为人物后来的行动和性格精神的成长作了有力的铺垫,也为小说潜在的肯定和激励力量的形成做足了铺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人太坑怎么办

    夫人太坑怎么办

    别的女主总是在男主受伤时像白衣天使一样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还善良的不求回报。凌沫对她们的举动嗤之以鼻,让她救人?凌沫表示她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 金主大概欠收拾

    金主大概欠收拾

    趁着希望时空混乱,浅溪干掉跟踪她的人,顺利溜出来,外面的世界简直美好如花。浅溪作为自带外挂金手指,巅峰王者级别的大佬,玩转世界都是小问题。然鹅,大佬溪玩的太嗨,终于把自己给坑了。浅溪在某现代世界,打算处理掉一个打鬼主意的人,恰巧被某个叫殷雨寒的蠢货见到。从此浅溪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顺利…只要做点坏事就被摆平,搞事就有人在幕后解决,还常常被花式表白?好不容易遇到来找她的人,可浅溪没意料到的是,殷二哈竟然和小萧子是认识的!而且很快浅溪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一个很帅的小哥,劝她快点去拯救世界?
  • 林笛儿畅销经典合集(12本)

    林笛儿畅销经典合集(12本)

    林笛儿畅销经典图书合集12本,包括《纸玫瑰》系列、《摘星》系列、《玫瑰之晨》、《玫瑰之痕》、《你是我最美的相遇》、《我在春天等你》、《玫瑰战争》、《让爱自由落地》(出版名玫瑰引力)、《御医皇后》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