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300000043

第43章 后记(2)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经济学的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经验的研究方法或实证的研究方法是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部分的。国内传播学研究现在经常把“经验的方法”、“实证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等几个概念搞混。由于经济学家不满意所收集样本的局限,定量的“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开始时髦起来,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解释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学模型研究可以检验一些理念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以及推演出经济决策的各种后果。这种分析成本最低,不需要直接拿社会做实验。对于做经济学博士论文必须要用数学,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林毅夫教授强调数学工具重要性的同时,他还指出:“数学模型是逻辑表示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说只有懂得用数学构建模型才能成为经济学家,那么,像斯密、李嘉图、哈耶克、科斯、诺斯等都称不上是经济学家?”对此我很认同。我的看法是,数学对于经济学很重要,但是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同样重要。“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的研究方法。由于本人文科出身,尽管在华中科技大学也学了一年高等数学,但毕业之后早已还给老师了,论文中并没有使用数理逻辑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的科学性,对此我甚为遗憾。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属于典型的应用研究。“以前,中国的经济学多注重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很少。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现实问题逐渐出现,应用研究开始成为主流。”严清华教授说。或许是受研究风气的影响,早先我是非常讨厌理论研究的。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的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如果理论基础不扎实,应用研究也就浅尝辄止,很难深入。耶鲁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方汉明说:“美国经济学界对理论(Theoretical)和经验(Empirical)研究都很重视。一般的经济学家要么从事纯理论或应用研究,要么从事经验研究;但最近十年来能两样都做,因而能将理论和数据结合起来的学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对经济学的研究是从传播学切入的,回到传播学本身,也是一样。

我计划本书出版之后,花五年左右的时间做一做理论研究,德国的尼克拉斯·卢曼(Nikolas Luhman)就是我选定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这里,我附带说一句,国内学术界有人否认应用研究的理论性。我记得2009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与会的一位教授就质疑应用研究的理论性。“理论”一词来自希腊语“Theoria”,构建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事实和现象。理论的差别主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一个理论的覆盖面和复杂性越高,它也就越难以经验证明。最低级别的理论是经验规律的观察。即现象描述,不能解释因果关系。其次是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制的理论,如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使用的规律研究。紧接着是中等广度的理论,如普遍的电视使用规律。有最大覆盖面的理论,如系统理论或者传播行为理论。还有社会科学中所谓的“宏理论”,它主要研究一个理论是什么以及理论建构的目标等。显然,质疑应用研究理论性的学者只看到了后两种理论,而没有看到前面的理论。

由于有长达五六年的研究做铺垫,论文的写作相对比较轻松。尽管如此,长达一年的写作也并非那么好过,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论文大约在4月中旬完稿。当我对着电脑敲完最后一个字符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不知何时,屋外起了大风。看到散落在书房里乱七八糟的资料,我的心情有点释然,也有点遗憾。释然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做完了这篇论文;遗憾的是创新太少,应该还可以更多。或许兴奋的缘故,那晚,我辗转反侧几乎没有入眠。夫人怕惊扰我的睡眠,小心翼翼地在厨房里张罗早餐,见我起来,问是否已经“大结局”了。我点了点头,对于夫人的“关切”,几个月来我最是恐惧,这次,我终于可以坦然相告了。此时,夫人已有身孕五个足月,看我整天憋在书房里,面对我的恐惧,她总是开玩笑说,不会等到宝宝降生吧。在这里,我要感谢夫人,感谢她的唠叨和催促,感谢她在我撰写论文期间为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和繁琐家务。

最后,我还要开出一个长长的感谢名单。这些要提到的人,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有的给了我帮助,有的给了我启发,还有的给了我动力。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严清华教授,他的建议使论文最后得以完成。

更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经济思想史研究所形成看问题的方法和对众多经济现象独特的观察视角传递给了我。可以说,这才是我攻读经济学博士最大的收获。严老师对学生从来不会说你应该做什么或你不应该做什么,同样,你也不要奢望从他那里得到多么热烈的表扬或多么激烈的批评。如果不经意碰到他的提醒,这时你一定不要认为无所谓,那是你必须应该做什么了;或者不经意碰到他说“不错”、“不好”,这是他在表扬或者批评你了。严老师曾经对我说,搞经济学研究要研究历史,要学好数学。博士论文答辩结束之后,我曾小心谨慎地问严老师,论文质量如何,严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了句“不错”,这让我高兴了好久。

我要感谢任金州教授。任老师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最早对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关注启发我研究数字新媒体。也正是因为他的引导,才有了后来我的出国留学和这篇经济学博士论文。任老师从来不干预学生的选择,相反,总是支持和尊重。他认为兴趣很重要,在一个研究领域,你如果既能收获快乐,又能收获成果,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任老师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帮助,正是借着这份帮助我才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么多年来,苦于没有机会说出口,但我心里一直装着这份感谢。

感谢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对我的关注和启发。认识胡老师是在十六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经济日报社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罗振宇慕名去拜访他。

我和罗振宇都属于块头很大的那种,后来回忆这起拜访,胡智锋总是开玩笑地说:“我听到走廊里响起蹬蹬蹬蹬的声音,我还以为出什么事呢?”胡老师当时住筒子楼,在堆满书的那间小房子里接待我们。那次会谈,对我们是一次思想启蒙,也是一次人生引路。后来,我和罗振宇都成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研究生。罗振宇后来走了实践的路,成了中央电视台《对话》和《经济与法》栏目的制片人,我走了学术的路。十多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去见胡老师长谈一次,对于媒体实践,对于学术研究,他的真知灼见总给我启发。作为《现代传播》的主编,每次见面的时候,他总催我要论文,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一篇论文都没有交。当然,不是写不出来,而是一直没有满意的。我不想交给胡老师的第一份作业是水货,这样会愧对老师十多年的栽培。

感谢陈卫星教授,本书制度分析一章是受了陈教授的启发。陈卫星教授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传播学理论大家,平时聊天,他的话不多,也很简洁,这跟他学术研究的风格迥然不同。没有很深的传播学理论基础,他的著作你是很难读进去的。我在给本科生讲授传播学概论的时候,我总要给他们推荐陈卫星教授所著的《传播的观念》一书,推荐完之后,我总附带说一句,你们别指望能读懂。我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就是受陈卫星教授启迪的。他说,应用研究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探索很重要,但应用研究成果也很短命。理论研究的成果是思想,而思想可以永远流传。受陈卫星教授的影响,我对德国当代伟大的社会理论家尼克拉斯·卢曼(Nikolas Luhmann)产生了兴趣。他说,当前国内理论界热捧约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其实在德国还有一个跟约根·哈贝马斯实力相当的思想家,那就是尼克拉斯·卢曼。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阶层分化理论,卢曼的社会功能分化理论具有现代性。他觉得我懂德语,如果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卢曼。令人高兴的是,就在撰写这篇后记的时候,我申请的课题《卢曼的传播思想研究》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针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培育项目的研究资助。

感谢蔡帼芬教授对我寄予的希望和一直以来的支持。2004年底,我从德国回来,是蔡老师接纳了我,给我提供了目前这份教书工作。2005年,我报考武汉大学研究生,蔡老师也是全力支持。可以说,没有这份支持,这篇论文实难完成。同样的感谢还要送给刘利群教授,她在任国际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对我的博士论文很是关心,见面的时候总是询问其进展,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当然也包括压力。感谢刘笑盈教授对我的帮助。在国际新闻研究所,我曾经是刘教授的助手。刘教授学识渊博,研究兴趣横跨多个学科领域,而且每一个涉足的领域都留下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传授我很多学术研究的方法,帮我节省了很多劳力和心力。我还要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教授对本书出版的支持。蔡教授知行合一,是我的师长和楷模。

感谢颜鹏飞、王元璋、乔洪武等三位教授对我的指导,在论文的开题阶段,他们给予了很多批评性建议,这些建议对论文的最终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尽管永远不会读,永远也读不懂我的论文,但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懂了“希望”。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在我撰写论文期间,他们两次来京,帮助我承担了很多家务。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很难有完整的时间闭门写作。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时用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的储蓄来接济我们,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受之有愧。

应该感谢的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对他们,我要说的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会永远装在心里。

时间过得真快,论文答辩完成时,儿子尚在孕中。现在,这本书要出版时,儿子已经整整五个月了。在答辩论文的后记里,我说,“要把论文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宝宝,是他(她)给了我最后冲刺的力量。”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仍然要说,这本书还是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儿子落落宝宝,是他让我明白:有一种“快乐”和“责任”值得你无怨无悔地付出。

肖弦弈

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于北京朝阳区青年路华纺易城

同类推荐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残疾人,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从小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当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太阳的颜色,看到太阳,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让亲爱的同学们与身边的残疾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快乐成长。
  •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社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陈出新。以往管理科学只注重正面的理论及方法的阐述,对于如何防范和解决问题则论及甚少。《社会管理丛书: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八个必须为线索,结合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遴选最新的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展现、交流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热门推荐
  • 江湖小邪妃

    江湖小邪妃

    某王爷一脸深情的表白:“若一生一世不够,我们还有生生世世。只望余生有你,生生有你。”“嫁给我吧,或者……让我娶你”。叶槿然:“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你有什么想不开的要结婚?”腹黑小王爷:“……”,女孩子太聪明真心不好,太难骗了!追妻三十六计,没有一计好用。看来只能使出终极绝招了……色……诱……
  •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的野蛮女友:剩女俏佳人

    总裁的野蛮女友:剩女俏佳人

    她是穿Prada的女主编,他是传媒界的冷面王子。一场邂逅,原以为天亮后不再见面,谁知他成了她的顶头上司。被她误当做男公关的他,誓将洗刷自己的屈辱,一次次将她变成了自己的盘中餐。而她从抗拒到依恋,早就无法解除他种下的情毒,摆脱他布下的情网。直到最后才发现,相恋的只是彼此的身体。当冷面总裁遭遇野蛮剩女,谁又会俘虏了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渊星星怠之谜

    渊星星怠之谜

    渊星,一颗充满未知的行星,那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有的人可以轻易的登上舞台,但有的人需要一点小小的帮助…
  • 讽刺故事

    讽刺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宿命 (龙人日志系列#11)

    宿命 (龙人日志系列#11)

    在《宿命》中,当十六岁的斯嘉丽·潘恩醒过来并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一个龙人时,她努力想弄明白自己正发生着什么。在疏远了自己的父母朋友后,她唯一能转向的人只有塞奇——那个迅速成为了她生命挚爱的神秘男孩。然而,她发现,塞奇的家,已经无处可寻。斯嘉丽,孤零零地在世界上,无处可去,她寻找朋友,并努力与他们和解。一切似乎就要修复了,他们请她和他们一起参加去哈德逊河上一座废弃的小岛上的旅行——但是正当事情恢复的时候,斯嘉丽的真实力量显现了。她的朋友和敌人对于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惑不解了。布雷克,仍然对她有好感,努力想修复关系。他看起来很真诚,而斯嘉丽也糊涂了。她挣扎着想是要和布雷克在一起还是等待塞奇,但塞奇已经无处可寻。当斯嘉丽最终找到了塞奇,他们度过了她生命中最浪漫的时光,同时也因为悲剧而黯然。因为塞奇就要死了,只还剩下几天时间活着了。同时,凯尔,变成了另一个唯一在这世界上的龙人,正在变得嗜血的残暴,寻找着斯嘉丽。凯特琳、迦勒和艾登商量,他们每个人执行不同的任务——迦勒去拦住和杀死凯尔,凯特琳去著名的耶鲁大学图书馆,研究古老的遗物,据说那遗物可以同时治疗和杀死龙人。这是和时间的赛跑,而且也可能太晚了。斯嘉丽正在迅速转变,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改变,而且随着时间每一刻的流逝,塞奇就更接近死亡。随着本书在激动人心和令人震惊的转折中达到高潮,斯嘉丽将要作出一个决定性的选择——一个将永远改变世界的选择。斯嘉丽会为救塞奇的生命而作终极牺牲吗?她会为了爱情不惜冒一切危险吗?
  • 时间的沉沙

    时间的沉沙

    这是一部关于人生与时间的诗集,收录了本书作者张珂的290多首诗作。作者以碎片化的记录手法,将时间的意义揉碎在诗歌的海洋中。这是一部感悟时间、体味生命、格调高雅的诗集。不向时间低头,顽强地活下去,将生命的意义融入奋斗的行动中,生命才有安慰和从容的节奏。生命不会因为在时间面前的渺小而显得慌乱,生命留给时间的是从容的脚步和彰显自信的尊严。
  • 异兽天灾

    异兽天灾

    神罚元年,异兽频频入侵,人类文明岌岌可危。面对天灾,联邦消极抵抗,平民失去信仰,惶惶度日。主角就诞生于这个生无可恋的年代,习惯了生离死别,麻木了尸山血海,他决心反抗,为芸芸众生开辟一片光明的未来。生命很脆弱,但生命的种子很顽强。活着很艰难,但活下去才是希望。在痛苦中历练,在灾难中成长,昔日的胆小鬼,已然百炼成钢,但前方道阻且长,他又能走多远呢?
  • 星流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