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700000002

第2章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1)

——新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创作发展回顾

喻梅

2009年注定是一个欢乐之年、激情之年,因为这一年祖国迎来了六十华诞;2009年也注定是一个回望之年、总结之年,因为六十年的发展与积累留下了太多太多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者,我们此刻也不禁要回望前辈们来时走过的路,记录广播电视播音事业发展中的点点滴滴。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第一声呼号,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经历了初创、探索、繁荣、曲折、成熟近七十年的发展过程,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中,新老播音工作者以辛勤的汗水、智慧的头脑、饱满的才情进行着高效的新闻传播和勇敢的艺术实践,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在创作形式上不断丰富,传达正义之声、信仰之声、人民之声,创作出了一个个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无穷艺术意蕴的作品和节目,践行着中国播音事业继承、改革、发展的庄严历史使命。播音创作取得的艺术成就来自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翻天覆地的时代生活,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生价值的不断认识而引起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变化,创作者以堂堂之声与时代足音相共鸣。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对播音创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是为了在将来创作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将播音事业推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一、萌芽与初创(1940年~1949年)

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主要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和军事战争的双重需要。初创时期困难重重,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边摸索边学习边实践。来自延安女子大学的两位苏州女学生徐瑞璋和姚雯成了人民广播最早的播音员,在没有太多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她们白手起家,多方借鉴,摸索播音工作的规律。1940年12月30日,人民广播第一位播音员徐瑞璋发出了明朗响亮、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从此中国人民广播和人民广播播音事业拉开了新的篇章。

战争年代的人民广播除主要播出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以及党政军领导人讲话外,还播出包括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解放区介绍、评论、政策讲座、记录新闻、通讯、战斗故事和文艺节目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战略方针和军事原则,广播宣传把重心放在军事宣传和政治宣传上,开设了国民党军起义人员广播讲话节目,配合军事斗争,从政治上分化瓦解敌军,在解放全中国的正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年代的人民广播不仅是报纸之外的“语言通讯社”,更因为其宣传对象明确,新闻报道真实具体,而成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在全国各地、在解放区,特别是在“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一开始播音,就以战士的身份、战斗的姿态出现,表现出鲜明的党性,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延安时期“爱憎分明、生动有力”的播音风格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党的宣传报道指导思想的充分体现,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意志,朴素、真诚、自然。战争年代,由于发射设备和收听设备的限制,再加上敌人的干扰,广播的播出质量并不是很好,因此,保证语言清晰准确,让听众听清楚、听明白是传播的首要任务。为了力争做到清晰流利,不出错或者尽量少出错,播音组经常组织传达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加强政策和时事政治学习,对于发音不准的字词,大家互相纠正,平时加强练习。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保证了播音创作的高质量。与国民党南方腔偏柔软和很多失实的报道相比,延安时期的人民广播内容针对性强,报道真实及时,播音带有北方化的干脆、坚定和朴实。每一位播音员都将他们的心与党的革命事业紧紧相连,与全国人民息息相通,每一次播音都体现出褪去了个人色彩和自我表现的真诚稳健和从容大气,声音结实洪亮、铿锵有力、大义凛然,充满战斗的气息、饱满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心。

人民广播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本质属性和宣传方向上与之前的外办、日伪办、民办、官办广播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广播电台的根本出发点是宣传民族统一思想、宣传国内和平,是以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的,反映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心态和愿望,是和平之声、正义之声,让人民群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充满胜利的信心和希望。人民广播继承了党报和新华社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播工作自身的实践特点,逐步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播音员们积极投身革命斗争的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实践,艰苦奋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在和劳动人民共同生活,向劳动人民学习过程中,与劳动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获得了宝贵的创作原动力。从事广播工作的同志,无论是播音员还是编辑、技术人员,在工作上、业务上、生活上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并肩战斗的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使播音工作无论在任何艰险的环境中都能顺利完成。在继承传统、联系群众、团结协作的创作理念指导下,延安时期播音创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爱憎分明是核心,准确清晰是基点,坚定朴实是品格。这一时期的播音创作风格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

二、探索与高峰(1949年~1966年)

1949年到1956年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播音创作大发展的阶段,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尽管时局艰难,但全国军民上下同心,基本稳定了国内局势。1950年2月,政务院新闻总署提出了广播的三项任务,即“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1950年3月底,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梅益同志作了题为《人民广播事业概括》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人民广播事业独有的特点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与听众的联系,使广播成为新闻的源泉、教育的讲坛和文化娱乐的工具。1952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精办节目”的口号,进一步要求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强调广播宣传的所有节目都必须把听众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而奋斗。会议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召开了播音工作座谈会,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形势下召开的第一次播音工作会议,讨论了播音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重要性,以及对播音员的要求和应学习的内容。1954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齐越作为中国广播代表团成员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向同行介绍了苏联的播音经验,并且翻译了一些苏联播音员写的文章。大家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也开始总结自己的播音经验。

1955年3月,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地播处的主持下,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播音业务学习会议,内容十分丰富。会后,全国各地播音员的业务学习迅速开展起来。1955年8月6日,出版了《播音工作会议内容》,明确了播音员的工作任务和性质,坚持了播音是党的宣传员的基调,强调了喉舌意识,鲜明地提出了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认识:“播音不是传声筒,不是机器,不是肉喇叭。播音工作是一种语言表演艺术,是充满无限政治热情的艺术活动。”这一时期,由于宣传任务明确、宣传重点突出、报道形式多样,广播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丰富起来,更加准确、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为宣传内容服务,再加上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播音员的业务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新闻报道中播出了大量反映新中国生产建设的消息和先进人物事迹,基调积极向上,语速适合工农兵收听的需要,表现出了饱经动荡和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鼓舞着全国人民生产建设的热情。通讯播音感情真挚,刚柔并济,出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影响广泛的经典作品。这一时期,广播宣传工作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齐越、夏青、潘捷、林田、费寄平、林如、葛兰、王欢、曹山等一批优秀的播音员因为贴切生动的播音和精品节目一起逐渐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中央人广播电台的带动下,各地方电台的播音工作也有了显著进步,出现了一批各具风格的优秀播音员。

从1957年开始到1966年,广播事业尽管受到左倾路线的干扰,在指导思想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了失实现象,但几经曲折,播音工作还是在艰难中一步步前进。由于大力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广播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节目质量也越来越高,在节目形态不断丰富的同时,播音创作语言也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闻性节目依旧是广播电台的主体节目,在播音风格上也延续了延安陕北时期的方式,力求做到规范、清晰、流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和较长篇幅的政论文章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一时期出现了评论播音的高峰,播出了经典评论作品《九评》。由于广泛宣传先进典型,通讯这种播音创作样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节目当中,把握语言新闻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结合成为播音员业务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方向。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性广播,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早期的播音员还有赵忠祥和吕大渝。初创时期的电视播音在语言的规范、语调的处理、语流的顺畅等方面都是以广播电台的播音为标准进行的。1963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开始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播音专业的创办,为业务提高、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6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播音员,如方明、铁城、雅坤、徐曼、虹云、赵培等脱颖而出,逐渐崭露头角。

延安时期“爱憎分明、生动有力”的播音风格,鲜明地打上了战争年代的烙印。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的播音工作者在继承延安播音风格的基础上,学习苏联播音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和确立了“爱憎分明、刚柔并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这种风格是播音工作政治性、规范性、艺术性的统一,是延安时期播音传统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为代表的播音创作“四大高峰”,他们的播音创作特色鲜明,自成一格。齐越的播音气势磅礴,豪放洒脱,充满激越之情、旷达之心和深沉之意;夏青的播音端庄严谨,铿锵隽永,在准确清晰、字正腔圆中展现音韵美,在分寸得当、逻辑严谨中展现哲理美,在庄重稳健、高雅大气中展现整体美;林田的播音清新晓畅,娓娓动听,淳朴甜美不失庄重,精致细腻不失气韵;费寄平的播音温和壮美,亲切爽快,她的嗓音宽厚朗润,表达自然跳脱,情感厚重平和。

新中国成立十七年的播音创作,不仅坚定地坚持党性,牢牢地把握住了宣传主调,为社会主义建设推波助澜,同时自身创作也取得了多种成就,发展了新的播音样式,创作了一批精品节目,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播音员,在继承和发扬延安优良传统的同时,为播音创作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同类推荐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本书以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为基础,再编辑深加工,并配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图片图标漫画,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当前重要民生热点话题,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养老、食品安全等内容,通俗易懂、观点准确,适合党员领导干部、时政爱好者和广大公务员考生参阅。
  •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系在张举玺教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编译与修订而成,是一部全面比较研究中俄现代传媒风格的学术论著。该著作核心内容由中俄报刊政论作品的发展风格、中俄新闻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共同特征、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不同特征四个部分组成。书中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见解、论述和结论等,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和俄罗斯传媒事业的了解,促进两国新闻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互交流,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三国战神风云

    三国战神风云

    乱世争霸,我主沉浮!且看齐岳如何横扫强敌,一统天下!
  • 高考后弦之三十日记

    高考后弦之三十日记

    高考完的三十天,你是怎么度过的。我把三十天的光阴,凝成一份回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每每我想起,希望我觉,不虚惘。可也总觉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历尽千帆,前途,仍有万舰。可是,少年觉悟,终不晚。抛却甚嚣尘上,踏遍千夫所指。少年,望你勇敢无畏,赤诚善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人这一生,就是要有一颗可贵的心”,还有,一份永不言败的坚毅。以此,纪念我的十二年,庆祝我的社会行。
  • 香火炼神道

    香火炼神道

    天有天神,地有地祇。地球青年徐渭意外穿越异世,偶然获得神道传承,从正九品山神开始,聚香火、收信徒、升神位、夺天下、成就万古霸业。
  • 陆先生世界第一甜

    陆先生世界第一甜

    【已完结】亲眼目睹男友劈腿闺蜜,她果断让男友变成前男友,并闪婚年轻俊朗的亿万富豪。人前,他是光彩熠熠的豪门阔少,最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人后,他是五好老公:文能上厅堂、武能下厨房。她不满抗议:“今晚你睡沙发,我睡床。”“……”
  • 秘恋特招生

    秘恋特招生

    作为沃顿学院的第一百零一位特招生,叶晓菲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被号称学院第二恐怖的欧擎言骗入了学校的禁地。叶晓菲咬牙:那个可恶的卑鄙小人,不要让她再遇到。
  • 拯救男配之随机系统

    拯救男配之随机系统

    科技宅林小满迷上了一部网漫《灵界》,灭鬼类强文!追剧十年,深深迷上了剧中的悲情男配!男配身世悲惨,她难受;男配修炼坎坷,她心疼;男配情归女主,她含泪祝福;但是男配被玛丽苏女主狠虐,虐到死,她可就忍不住了!为了拯救男配,她带着万能系统深入《灵界》本想挑个强角,坐等急救男配,谁知道,系统崩盘,一切随机!技能随机,任务随机,连角色都随便给了个反派小boss!还不让退出程序!反派小boss,出场就受虐,虐中强大,350集被主角打挂!哭瞎。。勉强接受了现实,她开始办猪吃虎,一边默默强大,一边努力保护男配。勾搭男主――为了不被男主打趴,顺道抢点机遇给男配恐吓女主――防止渣女玩虐男配的感情扫灭反派――就是自己的手下也不能虐男配!踏踏实实保护男配,竟然还遭利用!于是她瞄准了正派高层――打压男配,就一起吞了!长叹一声,boss不好当,正派虐,系统虐,连男配也虐!男配,主角虐你千百遍,boss待你如初恋,求别虐!片段一“你这魔鬼,离我远点!就算你救了我,我也不会谢你的。”‘女主’一把甩开她的手,永不变的玛丽苏脸色竟也有如此难看的一面!“你以为我想救你啊,”林小满无谓的耸了耸肩,“我家男配要保全你,我哪敢动呢?”一听到她提到了他,玛丽苏‘女主’泪眼朦胧,双膝下跪,“我求你不要再缠着十郎了,他已经被被你害的回不了灵界了。”“大姐,大妈!我才要求你离他远点!”对着那苏到渣的女主,她没半点同情,反而叉腰咆哮,-“我拼死拼活的变强,从人类变恶鬼,恶鬼到小王,死了多少回了,你知道吗?”-“我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强大,好救我的男配!”-“你一句话就让他遍体鳞伤,求一声就让他去送命,结果我又要安慰他,又要帮他送命!”-“TMD!不喜欢他就别折腾他好吗!不对,你这是在折腾我!”片段二【系统提示,根据剧情走向,男配有危险。】“什么!谁敢欺负男配!”林小满扑腾起身,“开启隐藏技能,编号11567,瞬移!”【技能使用失败,系统随机抽取技能。。】“又来了!!”林小满奔溃,男配都要出事了,系统还随机!!【随机技能-爱之念想自动使用,对男配进行瞬移。】恩?这一播报,林小满惊了!“呼~差点出事,”浑厚男音已由身后传来,带着痞痞的笑意,“还好得手了,你说东西忘在冥界了,刚刚去了一趟。”“谢谢,”林小满羞涩,旋即脸色一变,“等等!你是说,冥界的小鬼欺负你?!”
  • 螺丝在拧紧(译文经典)

    螺丝在拧紧(译文经典)

    《螺丝在拧紧》是亨利·詹姆斯最重要的中篇小说之一,也是凝聚了其高超的中篇小说艺术魅力的一部作品。圣诞前夜,几个朋友围坐炉旁,百无聊赖地讲起了自己听到的鬼故事。其中一个人说到郊外一个家庭女教师受到鬼怪困扰的故事。一切看来稀松平常,但一切在亨利·詹姆斯笔下却变得生动精致起来:只有家庭女教师能够见到“它们”;只有她怀疑先前的女教师因为某种邪恶的动机正在控制着庄园当中的两个孩子。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疯了,两个孩子却对此讳莫如深。为什么小女孩始终不承认清清楚楚立在湖岸边的人影?是小女孩儿被迷惑了,还是女教师在妄想?作者并不急于马上揭示答案,但是脊背在发凉,螺丝在拧紧……
  • 大话仙门

    大话仙门

    不要打怪升级、也没有废材逆袭。这就是一个满心娱乐,满嘴胡说的穿越人士,为了重现曾经的生活,在修真界搞风搞雨的故事。
  •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