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800000004

第4章 成“都”: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3)

3.科学发展观要求把解决城乡问题提上日程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无法避开“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城市的参与。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世纪之初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是中国特色农业之路的特色所在。同时十七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城乡统筹不仅成为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上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意志导向构成了成都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

(二)城乡一体化——成都的最佳选择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成都市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如工业化不充分,城市核心功能不足,单中心聚集、同质同构化发展,环境资源矛盾严重,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成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症结和核心问题,已成为新世纪成都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瓶颈”。成都要获得长足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腾飞,首先必须解决城乡问题。

1.成都的城乡问题

城乡统筹改革之前,成都的城乡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农民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处于逐步扩大的趋势之中。1985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2003年扩大到2.66∶1。据有关专家估计,真实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还远不止这个比率。

(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和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

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规模较小的小农经营问题更加突出。统筹城乡改革之初,全市耕地面积544万亩,农村人口658万人,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农产品除满足农民自食自用外,商品率很低。农业虽然稳步发展,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装备水平较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

(3)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虽然有所进步,但发展水平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成都市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中小学危房面积达13.7万平方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镇;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镇,城镇居民享受的卫生费用是农村的3倍;文化资源基本集中在城市,乡村多数没有文化设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刚刚起步。

(4)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阻碍成都城市化进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等方面。成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城市带大郊区,农村区域幅员广大。成都市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8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4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3%。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

2.城乡一体化是成都的最优化选择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知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而成都市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

首先,成都地处著名的“天府之国”,气候宜人,适宜农业发展。自古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几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这是成都无法抹去的一大城市特质。另一方面,历史上成都的城市经济也相当繁荣,曾是全国著名的经济中心。所以其特点在于依托农业文明、乡村文明,但又具有现代化的特质,是典型的城市形态。成都这类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农业的影响和带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用统一的规划来考虑城市和农村的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城市和农村的互动,特别是经济上的互动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和二、三产业面临的问题,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这与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理条件相匹配,是成都面临当时的困境做出的正确选择,无疑是明智之举。同时成都区位优势突出,是西南交通枢纽,交通条件便捷,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农产品产销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这些优势条件对于加快农村的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难得的。而这些条件同时也为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成都经济实力较强,是西部地区的发达地区。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以政府推动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使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环境、就业和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趋同。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否为政府的推进计划提供强大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多年来成都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在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居于领先水平。经济总量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强,西部12省(区)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四川省的比重接近50%,同时财政收入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4年成都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全市人均财政收入超过千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使成都市政府具备了相当强的动员能力;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总体上使成都基本具备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因而成都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的。

二、“成都方案”的探索与建构

自2003年以来,成都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在全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启动了全面深入的统筹城乡“自费改革”,以求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顽症,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进城乡全面现代化。成都市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对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探索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启动

按照中共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指导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思考的基础上,从2003年3月开始,在全市试点推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历程

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组织试点,在双流县、大邑县等地率先进行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探索;二是全面推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3年10月起,在全市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完善,2004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文件,逐步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有以下重要的时间节点:

2003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十六大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在双流、大邑等五个区县进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试点。

2003年8月,进一步扩大试点,将五城区纳入试点范围。

2003年10月18日,为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视察双流县,肯定了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明确了这一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要求。

2003年10月22日,市委、市政府在双流召开现场会,部署在全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2004年2月5日,出台第一份正式文件:《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正式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随后陆续发布了50多个配套文件,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制。

2005年4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成都考察时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2006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2007年3月,中共成都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局面,努力构建和谐成都。

(三)城乡一体化“成都方案”的初步形成

从2003年3月统筹城乡改革启动到2007年6月成都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一体化改革已历时四年有余,涉及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格局和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深刻变革。艰辛的探索得出了成功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也造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方案”。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六句话”和“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工程”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六句话”是指“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六个一体化”,即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提高以城带乡的能力;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大以工促农的力度,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保制度一体化,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路网、水利、生态等)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贯通城乡的体制。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城乡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的建立,增强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同类推荐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从古至今,学术论著不知有多少华章,然思考的世界的且影响今日的又有多少呢?本书收集了中外一百篇思考世界的学术论著,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壮景,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未来的辉煌!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书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女儿的亲身体会,把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心理分析,用举例和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轻松明快地呈现给读者,教你如何引导和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好孩子,书中没有枯燥冗长的理论却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非常强。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针对文化研究、教育和建构中存在的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的缺失问题,用文化哲学方法探究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构,阐明开漳圣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红色文化、闽南—台湾文化和诗文化等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形态,尝试性开创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重生带着封神榜

    重生带着封神榜

    重生了,靠着记忆提前进入超凡的世界,从此,前世的这一段平凡岁月,不再平凡。
  • 绝代仙帝的女人不能惹

    绝代仙帝的女人不能惹

    【2018最好看的免费无敌爽文】绝代仙帝楚凡,重生归来。以至尊之姿,横扫九天十地,总有一天,前世之敌,都将是他脚下的蝼蚁!我为仙帝,众生来拜。做我的女人,无人敢惹。
  •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顾少的偏执宠爱

    顾少的偏执宠爱

    【每晚10~11点左右更新】外界对余家那位双腿残疾的大小姐评价总是褒贬不一。有说她人美心善,一直默默资助残疾儿童。有说她表里不一,喜欢勾搭有妇之夫。还有说她天煞灾星,接触过多都没有好下场。顾燃不信,偏要以身试毒。他是北城翻云覆雨让人生畏的名门之后。她是极美极恶善于伪装的大提琴演奏家。一场交易,两年婚期,两人为达目的各取所需。后来余甜才知道,这场无爱结合的婚姻其实蓄谋已久。宠文1v1男主骚断腿女主非善类
  • 全职高手之巅峰至上

    全职高手之巅峰至上

    当穿越到全职高手,玩起了荣耀。才知道什么是真的爽。.............PS:今天开始更新!
  • 位面穿越之全职法师

    位面穿越之全职法师

    在一次地下室的整理中,关恩因为一盒钢条穿越了,醒来之时便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名为主宰空间的组织中,而这个有着满满中二感名字的组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位面世界的崩塌?不过还好,每次做完任务还是可以回去的嘛。但是,在新手世界就让我干掉魔王是几个意思?!(ps1:本书属于慢热文,已签约,字数有保证)(ps2:本书并不是全职法师同人。)
  • 小护士你别躲开

    小护士你别躲开

    这个又傻又笨的小护士,结婚三年,老公的孩子都两岁了,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这个又傻又笨的小护士,自见到你,他就一直爱着你,你竟然当他是空气?!我的天使傻大姐,人傻不能复生啊!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小说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