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市场版权保护工作
自从1997年3月全国第一家镇村一级的版权管理基层组织——通州市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诞生后,当地的版权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版权宣传管理工作,为家纺业的拓展保驾护航,其一是定期编写《版权与管理》简报,开辟《著作权法知识》、《案例分析》、《侵权盗版处理结果》等栏目,使版权保护的宣传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其二是做好印花布美术作品的版权登记,为了方便作品登记,通州市川港镇政府还安排专人代理版权登记。12年来,南通市版权局共登记印花、绣花美术作品1.8万余件,且作品登记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仅2007年就新登记花型3500件。其三是组建镇村级版权管理机构。川港镇为适应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工作的需要,自1997年就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版权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全国第一家镇村级版权管理基层组织——通州市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受市、县两级版权管理部门的委托,开展著作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行作品登记的初步审查,受理著作权纠纷调解,成立作品鉴定小组对侵权作品进行初步认定。其四是调解、查处印花布美术作品侵权案件。多年来,市、县(市)、镇三级版权管理机构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只要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需要,便及时出动执法。同时,组织一批长期守法经营的经营者成立了反盗版联合会,设立了群众监督岗,建立了群众性的防盗版网络,形成了群防群治、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强力遏制盗版侵权。为适应家纺业的版权案件处理需要,经批准,2007年11月1日,通州法院成为苏中、苏北第一家拥有知识产权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十多年来,仅通州志浩市场受理侵权投诉共计1000余起,查封侵权布300多万米,赔偿著作权人损失5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超过9亿元。
目前,南通家纺城拥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国家著名商标5个、国家驰名商标9个、专利160多个、印花布美术作品登记1.8万多件。2008年南通家纺产业总产值达700亿元,其中所属的通州志浩和海门叠石桥两大市场,年成交额300多亿元,有经营户8000余家,是全球三大家纺交易中心之一。2008年,南通家纺市场因版权保护成绩显著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单位奖。
(五)版权(知识)保护促进德化陶瓷产值15年增长10倍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的陶制制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烧造印纹陶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明、清两代,德化瓷器大量流传到欧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对欧洲瓷器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
目前,陶瓷已经成为德化的经济支柱,全县30万人中60%从事与陶瓷有关的工作,县财政收入40%来自陶瓷行业。而在1978年,德化仅有数十家陶瓷企业,陶瓷产值才1200多万元,出口市场限于东南亚、中东一带,产品不过为观音弥勒、杯盘碗碟等传统货。2009年,德化陶瓷企业产值达71.3亿元,增长10%,30年产值增长近600倍。
除了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和企业的体制创新等等因素之外,版权保护的推行和行业公会的发展在德化的陶瓷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版权工作为创新保驾护航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化陶瓷业完成了从国营、集体企业向股份制、民营企业的转制以及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工艺的转变,生产蓬勃发展。但由于当时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保护措施不力,企业互相仿制产品、竞相压价的无序竞争行为也非常突出。一些开发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耗费多年心血和较大成本成功开发某种新产品后,却因被侵权盗版而收不到应得的效益。特别是90年代以来,德化陶瓷出口量大增,一些外商或外商代理人利用当地缺乏版权保护意识的弱点,拿着企业提供的样品,到处找新的生产厂家,严重侵犯知识产权。工艺陶瓷开发设计部分属知识密集型,开发创新的投入一般占总成本的20%以上,市场占有率也主要靠产品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使德化的陶瓷业发展遇到了一个新的障碍,侵权盗版则使企业以至全县的效益下滑和创新积极性受挫,极大地影响了陶业的健康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德化县开始研究建立陶瓷发明创新保障机制,不断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一些企业寻求专利保护,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因为陶瓷产品外观设计变化迅速,而申请专利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无法满足广大企业的需要。2001年9月,福建省版权局为德化有关部门及企业开办了多期《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以增强企业家法律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帮助德化开展产品版权登记工作,德化县在有版权管理执法职能的省版权局支持帮助下,依靠著作权法对陶瓷给予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给德化的陶瓷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上世纪90年代末是德化陶瓷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产值从1995年的7.35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25.5亿元,四年间增长3.47倍,而2001年9月的版权登记比较好地适应了陶瓷业发展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陶瓷业产值逐年创新高。
陶瓷业的知识密集型特征决定了它更强调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战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制定了《关于建立陶瓷产品发明创新保障机制的规定》,并组织有关人员在广交会等大型展览会期间,对企业的产品创新进行监督,对仿制等侵权行为进行处理;德化县企业服务中心负责版权登记工作,配备专门从事版权登记工作的人员,每周专门固定时间办公,添置了数码相机、电脑等设备,对登记作品实行数据库管理,对企业新开发的且具市场潜力的作品及时予以免费备案登记,并定期送到福建省版权局审核发证。
版权保护增强了德化陶瓷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创新积极性,规范了陶瓷业的市场秩序,使得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成了新时期知识经济、版权产业的一个标杆。
2.行业公会的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
福建德化的陶瓷业的行业性组织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早在明清时期就有陶瓷业窑主的联盟,现代意义上的行业公会出现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加强了对手工业的改造,成立了国营或集体所有的陶瓷厂,组建手工联社。改革开放以后,成立陶瓷公司、陶瓷工艺美术协会等。在自愿及政府的领导下,这些组织在德化陶瓷业的早期发展中制定行业规范、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使得德化的陶瓷业逐渐走向了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1989年9月,德化县成立陶瓷同业公会,有会员企业220多家。
陶瓷同业公会的作用之一是引导行业遵纪守法,倡导“合作+竞争”理念,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与协商,推行同行议价,避免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法销售产品,避免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及有关技术资料,避免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损失,共同维护和发挥行业整体优势,促进友好合作与发展,切实维护行业利益。
作用之二是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开展新产品维权,促进新产品开发,倡导品牌意识,努力培育自主品牌,积极申请专利、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监督各种恶意仿制、抄袭、剽窃他人的新产品、畅销产品和科研成果的行为。
作用之三就是开展调研、培训、展览、交流等各种活动,及时为会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帮助会员拓展市场,切实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90年代以后,陶瓷业公会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的产品展销会,贸易成交额均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成都的蜀绣、鞋业和家具业的发展与南通的家纺和德化的陶瓷发展当初面临的问题有着许多相似性,版权工作将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局面。
纵观国际国内的版权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成都的版权产业的本土资源有着强大的优势,如果能吸取他人发展之经验,扬长避短,一定能够做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