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300000015

第15章 对外英语广播的主持艺术——“硬新闻”(14)

Li Yanjie:I am not surprised to stand here,I know my shortcomings.But I want to say I am making progress.This really teaches me a lot and I don't want to stop,so I hope you can give me another chance.I swear I won't let you down and I will try to present a better performance.Thank you.

Shi Jinhua:Now it comes to the final result.Congratulations to……

Li Liying:Congratulations!Now this is the end of CUCN Cup English Hosting Competition.I'm Liliying.

Shi Jinhua:I'm Shi Jinhua.

Li Liying:Thank you for watching!

Shi Jinhua:Thank you!

[评点]

对于这个环节设计的出发点已经有所介绍了。在此,笔者就在实训时呈现的这一组表现的状态,进行这样的基本点总结。第一,进入这一环节的受训者得到的都是30秒的机会,如果心理上还是因为上一环节的“失误”进入这一环节而不能迅速进入状态的话,就很容易形成这一组的结果,即:一位选手很激动,显得“意犹未尽”,而另一位选手使用了10秒钟,似乎“心不在焉”。其实,进入这个环节是一种新的机会,并不是单指“晋级”的机会,而是迫使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和“获得”对自己新的认识的机会。更何况,大家都很明了,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给受训者品尝“受打击”的滋味,而且很快去展现你“能扛得住、经得起”的精神风貌。所以,这一组需要借鉴的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尽力充分运用所获得的任何机会,具体表现在“填满”手中得到的30秒。

[笔者主观映象]

如果把笔者对这一组实训时的表现转化为笔者的期望值而放入“笔者主观映象”的话,出现在笔者眼前的画面是:

第一,ZQ娇小玲珑的外形迸发的令人“眼睛一亮”的能量,即:坚韧、努力、勇往直前(笔者如此的期望值源自至今仍很难忘的、ZQ在完成《英语采访艺术》课布置的作业过程中默默“坚持下来”以后的结果),当然,在这次的实训中,她是仍然体现了这一内在力量的,也就充分利用了30秒。自然,最后顺利地“晋级”了。

第二,LYJ的外形完全是属于主持人这一群体中“干练”、“伶俐”、“清醒”类型的。在笔者的期望值中,她应该在这一环节的实训中表现出“我自向天笑”的风采,辅以其伶俐的气质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进而展现出“舍我其谁”的大气来。

所以,如果是在“笔者主观映象”里来观看这一环节的话,一定是令受众“屏气期待”结果的一场,毕竟ZQ和LYJ恰好形成了受众最愿看的“小巧”面对“大器”的一种“博弈”场面。

第四节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主播之直播连线实训感受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经过调整后,形成了以“主持人大赛”为载体的、理论结合“情境演播”形态模拟实训的方式,将符合对外英语广播标准的主持人素质及掌控方法有效地与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在实行这一方案的过程中,笔者清晰地看到了受训的学生在方方面面形成的质的变化。当然,笔者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经受的心理和体力上的压力与挑战,更有对他们逐渐形成的“自我良好感觉”的颠覆式的冲击。

令笔者欣慰的是,每一位受训的学生没有被击倒,反而是这一份“残酷”激发了他们的“挑战自我”的勇气。于是,有了他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攀登的画面。而这一画面跨越长江,绘就于江南江北相辉映的“北广”与“南广”共同组成的“英播人”之手。

因为他们的切身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学生的感想,并且形成了对研究对外英语广播主持艺术的独树一帜的思考,所以,笔者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在对“英语节目主持艺术”探讨和分析及理论建构的文字里,应该有他们的位置。

1会觉得自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硬新闻”主播之直播连线报道实训感受

06“英播”(北广)刘禹彤

在《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上,我们小组的六名成员共同完成了Level-1“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实训”主播与现场记者连线的环节-On spot。这个过程既辛苦又有收获,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我是临时被分配到这个小组的,小组的每一名成员都很优秀并且有准备,我觉得开始的时候很有压力。但是由于所给的准备时间很短暂,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场了。在第一个环节“On spot”中,我抽到的角色是现场出镜连线记者,讲述“沈阳气象会商室”的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想象自己真的到了现场,去给观众讲述,使画面能形成在观众的脑海中。为了使自己能幸免于淘汰,我避重就轻,尽量使用简单的词组和短句,以强烈的语气和语势来弥补叙述的简单。在后来的模拟比赛中,我发挥正常,描述很流畅,并顺势加了一些手势,自己说得也比较干脆。在投票后,我顺利晋级了。

第二个环节“Space sharing”显然更有难度,我们三位小组成员要讨论一个命题,我们的题目是《为大学生提供四五星级宾馆服务应该吗?》。显然,这个环节考察了一位新闻主播的综合技能: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辩证能力及谈话参与能力。我在这个环节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就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记住写好的稿子,我勉强半念半背地参与了小组的讨论。在艰难的讨论过程后,我又被留下来了。

进行完我的参与环节后,我深深感触到,自己的英语水平经常捉衿见肘,不足以驾驭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每一轮结束后,都会觉得自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此外,背诵能力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痛处,尽管平时自我感觉总是不错,但是遇到紧急事件,还是不能顺利地记下稿件内容。我觉得提高这两方面是我在未来半年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这门课上我收获很多,感谢林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小组同学的悉心配合,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以后如果真的要步入主持人的职业生涯,要提高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2践笃履实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硬新闻”主播之直播连线报道实训感受

06英播(北广)王唯

经过Level-1的“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实训”,我们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相信老师也更是失望。时至“大三”下半学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磨炼,我们难免有一些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有了些许积攒,该是“自信”满满了。但是,走出直播间,留下的却只是羞愧。

舞台上“情境再现”的新闻现场应该怎么站、话筒怎么拿,这些基本知识在我们走到台上之后,因为“紧张”而被忘得一干二净。拿话筒的手指没有并拢就会像鸡爪子,拿得太高就变成了歌手,拿得太低又好像没吃饱饭似的。倒计时直播开始时,老师可以等你调整,可时间不等人。手型拿捏好了,新问题又出现了。电视主持不比广播主持,广播主持声音要低沉,不能让听众觉得刺耳;而电视主持需要主持人有饱满高昂的情绪,不能让观众觉得困倦。站到台上如何一下子进入状态,还有待磨炼。

录音的过程中我们的问题又进一步暴露了出来。作为主播,我们应该对记者或者嘉宾抛回来的问题有一定的应对能力。比如,当记者回问主播,“你知道我为什么在广州吗?”,“这正是你应该告诉我们的啊。”要比“哦……我不知道。”要好得多。这种随机应变、灵光闪现的能力,是我们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我们可以说是对录音间的话筒非常熟悉了,如何运用气息,与话筒保持多远的距离,我们该是驾轻就熟。可是喷话筒的情况仍然还在出现。老师一再质问我们,机会说来就来,但是你能抓住吗?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手型,一个喷话筒的破音,让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我们手中遛走。

3面对多么大的挑战就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硬新闻”主播之直播连线报道实训感受

06英播(北广)张嘉俊

在《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课上的“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实训”时我和几位同学分到了一组,共同完成直播连线任务。从中真正体会到了当电视新闻记者,尤其是使用非母语英语的记者,是需要面对多么大的挑战和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在第一个板块On-spot开始前15分钟才拿到题目——于“世界水日”当天在外景地和在演播室的主播进行连线报道。拿到题目时,我首先联想到了全球明显现存的水问题——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等。其次,我想到如果出外景,就选一个典型一些的地点,认为洞庭湖是不错的选择。在洞庭湖亲临现场观察水体污染,发回报道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回想起来,所有的关于曾经看过的环境的报道,其中不乏是水体污染。我还突发奇想,拿了自己的水壶做出镜道具,用来向受众展示当地水的现状。由于近一年来我一直在收看每天NBC电视台的两档新闻节目——NBC TODAY Show和NBC Nightly News,对英文报道中记者通常会使用的句式、播报时的状态印象深刻,所以,不到15分钟,就“杜撰”好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播报稿件。

俗话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在镜头前往往一次只出现几十秒钟或几分钟的新闻记者而言,对专业素质的训练和付出的辛苦,不亚于需要经过层层磨炼的外科医生。西方媒体的出镜记者报道方式崇尚的是自然,他们力图在镜头前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给观众一个类似于故事一样的、思路清晰的、氛围轻松的新闻报道,而不是死背稿件或照本宣科,这是和我们目前大多数的媒体从业人员较大的差别。另外,这也就形成了为什么西方媒体记者能够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临危不乱,娴熟处理的原因。举例来讲,在NBC Today Show节目的2008年某天一档新闻报道当中,男记者在与主播做一个关于某凶杀案件调查的现场连线,在主播向他提问的时候,在记者的旁侧有一辆汽车鸣笛经过,电视机前的观众虽然听到了主播的问题,但是记者却一脸茫然,为了避免尴尬,那位男记者很轻松的反问主播“Matt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到请再讲一遍,刚刚我边上过去了一辆‘火车’。”这精巧的反问,显示出了该记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娴熟的技巧。这是一种能力,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磨炼的能力。

对于我们来讲,在做出镜连线报道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自然。因为当你越放松越自然时,就越不会出错,受众也会感到更舒服。你所说的话就会容易的被记住,甚至是有信服力。倘若手里拿着一张纸照本宣科地报道,不但降低了自己话语的说服力,更会让人怀疑和你连线的必要性,因为就算做个动感的动画翻版让主播朗读,也比和这样的记者连线更让人舒服。当然,还有一种是记者在镜头外举着纸让嘉宾朗读,佯装连线或者采访的情况。这种貌似在国内司空见惯的方式,更是万不能模仿和接受的。

另一点我要谈的,就是我体会到的在连线中对记者的专业状态的要求。在NBC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我曾经目睹过让内地记者自愧不如、甚至是瞠目结舌的一幕幕。在连线采访整个过程中,记者坐在敞篷汽车的驾驶座上,摄像机架在副驾驶反光镜的位置,记者一边开车,一边和现场主播做直播连线报道(当然车开的很慢)。我想,“一心二用”对于国内绝大多数记者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或者不可能做好的事情。但是,那条新闻连线记者做得非常精彩,没有一点迟疑犹豫、没有一点紧张不安,专业性可见一斑。

还有,在媒体中我也看到过在“两会”的报到现场。某外籍记者一个人支起一个摄像机,打开开关在镜头前一遍录完一条新闻报道,然后扛着摄像机离开的报道。写这篇报道的中国记者说当时本想上前去帮他,却看到他非但不用帮,摄像、出镜、选景、脚本一个人全搞定了。这就是我讲的专业性。

对于这次现场写稿模拟出镜报道,让我体会到了做现场连线记者的不容易,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我想,通过不断地类似这样的训练,我们会不断地加强自己的能力,并最终有可能达到实现理想的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

同类推荐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这是一本有痛感又饱含温情的书。作者厉佳旭,从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变成双鬓染霜的老教师,一晃二十年。他在多所学校工作过,一直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自我批判的习惯。本书记录的,是他最真诚的教育反思。如何理解教师这份职业?如何认识学生?好学校长什么样?如何看待生命和自我?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教育?如果对一切熟视无睹,便不会进步。作为校长,更作为一名教师,作者用自己的思考呼吁教育良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教育良心。本书献给所有热爱教育的人。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它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专章单列,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大事。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热门推荐
  • 洪荒异史
  • 性格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成败

    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地了解自身性格的优势和弱势,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 亭台雕栏有缕兰香

    亭台雕栏有缕兰香

    桃粉了接着梅的香,水清了沾上血的腥,兰花白无暇,似绫段锦帛,世间必无回头草,亭台雕栏冷落了人心,何时才能相遇?他不知,他不问,难过了,就只想把她捧在手心里。
  • 宗门系统不简单

    宗门系统不简单

    一个二货青年,穿越成破旧道观的道士,带着两个小徒弟,还有那个并不简单的金手指,开始他的奇妙之旅?新人新书,还请各位手下留情!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我接受所有批评和建议!
  • 全能学习空间

    全能学习空间

    偶得全能学习空间,所有武功,所有书法,厨艺,医术,钢琴,博弈,所有你能想到的,我都能飞速学习成功!啊啊啊,老子就是要超神!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有些爱,是禁忌。这么多年,我克制得住自己的人,不去看不去见,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不去想不去念。爱极必伤,情深不寿。如饮鸩酒,见血封喉!我们的感情,终究走到了穷途末路。凉生:那时年少,以为决绝是最好的成全。后来才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姜生:我们总要不停地证明,证明我们不在彼此的心里。程天佑:他用十七年让你爱上,那我就陪你用七十年忘记!未央:我有你给我的血戒指,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你用它把我一生都囚禁了。柯小柔:你要替我爱陆文隽,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啊!
  • 谁的薄凉透了心伤

    谁的薄凉透了心伤

    她和他本该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对十三年,她成为他捧在手心疼着的人,却因此堕入爱上他的深渊。求而不得的哭痛的她欲哭无泪。一个生日的意外,让她痛失所爱,只能无奈远走他乡。他是意外介入她生命中的人,危险神秘而冷漠,她心底的痛好似只有他能抚平。她以为他们是爱情,却也不过是相互安慰的友情。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处境让她曾经彷徨迷茫。异国三年,她从天真小女子一路跌倒成长。爱恨交织中又该何去何从……她以为姐姐抢了自己所爱之人,却不想华丽归来她却只能成为他背后的女人……三个人的爱情一定有人受伤,端看谁比谁薄情寡义,谁又为谁柔情深重。
  • 安洁西公主

    安洁西公主

    身为公主,自然是要锦衣玉食,被人捧在手心里呵护,可是对于安洁西来说,她的公主人生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背了个锅!在银十字团抚养院,她替入侵的圣族背了“盗窃宝物”的黑锅;在日暮古域,她替贵族商人背了“抢劫宝物”的黑锅;在圣族,她又替圣族皇子冯斯伦背了“刺杀”皇室成员的黑锅。到底有没有搞错啊,圣族皇子还活生生的喘着气呢,他们的皇室成员只有他一个啊,难不成他能刺杀他自己不成!安洁西表示:这个锅她不背。冯斯伦在她耳畔轻笑低语:“你偷了我的戒指,这个锅你甩不掉了。”安洁西怒摔戒指:“你到底想怎样?”“嫁给我,我就原谅你。”
  • 最强驯音师:女魔头要修仙

    最强驯音师:女魔头要修仙

    作为一只没有魂籍在地府飘荡了500年的鬼魂,凰九音很生气,终于忍不住朝判官伸出了魔爪……迫于淫威,判官给她安排了一个刚刚死去的身份魂穿进去。自此,地府少了一只声名浩荡的大鬼,人间多了一位苗正根红的少女。一首曲子黄泉路,一把香扇彼岸来。手握往死城,胸怀地球星,脚踏上七界,直奔云霄天。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