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300000005

第5章 对外英语广播的主持艺术——“硬新闻”(4)

如何看待中国的新闻审查

问:美国与中国不同,大多数美国媒体都是大公司办的,那么如果他们的观点和你们的有冲突,怎么处理呢?

韩:在CNN,编辑是独立行事的。虽然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历史上最大的合并之一——以前,CNN没有向股东透露一点消息,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对公众的舆论监督是敞开大门的。CNN的新闻部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部门。在对政府的态度上,他们尤其强硬。中国有审查制度。我认为,现在一代中国人在行使知情权的同时,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因为你们住在这个国家里。我可以报道任何事,然后走人,你们不行。有人说,中国的新闻审查制度很讨厌,但是中国人不这么觉得。他们不知道马哈蒂尔是谁,但他们知道江泽民是谁,这和他们有关。我想说的就是,当你做一条新闻的时候,你提供的必须是准确、真实的信息,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误解、麻烦,才不会有人感到权利被侵犯。核实你的事实,不管它受不受审查,你都得这样做,而且你的编辑、制片人或监督你新闻的人,为了在中国继续做媒体,知道应该遵守什么法则。

问:作为主持人,您的权利有多大?

韩:主持人在CNN很受尊敬。我们直接与制片人工作,共同在编辑会议上决定什么是头条新闻,嘉宾请谁。因此,我们在决定新闻节目内容的时候,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的薪水可能也比别人拿的多,因为我们是电视网的门面,当然了,出错的时候,人们指责的也正是我们这些门面。

问:您对制片人负责吗?

韩:我不对制片人负责,我们是合作的关系。

问:您对“专家主持人”持什么态度?

韩:我想,这很重要。事实上,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使你和一般人区分开来,让你对谈论的话题更加有发言权。

问:如果太过专业了,您不担心您的观众会不喜欢看吗?

韩:这是另外一回事了。你的节目必须好懂。这不是说你用的语言是幼儿园水平,方便让大家都能明白。如果我问,一家公司的债额是多少?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我不会这么问,我会说这家公司欠了多少钱。这样谁都能领会我的意思了。

“我不模仿别人”

问:您认为主持人要有个性吗?您在节目中会加入表演的成分吗?

韩:有时候,我们看某个电视节目,是出于我们对主持人的喜爱。他们有吸引力。如果他们没有个性,彼此都一样,我们不如放个机器人在屏幕上好了。有些人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这也需要长年经验的积累。我不会模仿什么人,因为我不是她,我也永远不会这样做。有人认为,莱利·金长得很难看,可又有很多人非常欣赏他。我们是信息和娱乐的传播者。在访谈节目中,你的个性十分重要。况且你还要与嘉宾沟通,你的节目又是直播,出了错,所有人都会看到,这一切的一切你都得应付自如。

问:您在闲暇时间里都做什么?

韩:我很幸运,我有三条非常可爱的狗,他们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我来这儿的一个小时前还打电话给我的女佣,询问它们的情况。它们和我一起吃,一起睡,它们是我的宝贝。我和它们共度了许多时光。我也有一个男朋友,他是个牙医。他祖籍是上海,在波士顿长大。我这个人很低调。我不常参加鸡尾酒会或别的社交活动。一年中也只有五次吧。我经常拒绝,不是因为我很忙,而是我觉得那对我没什么帮助。我见过许多人,都很虚伪。我和这些人没什么私交。我宁愿和我的狗们在一起。

问:您在摄像机前背稿子吗?

韩:是的,像香港回归这样的现场报道就是的。我们手上有一些材料。我们有这些东西,是因为我们之前做了功课,比如:港督有多少仆人、多少司机?我们在看现场画面的时候把这些材料加进去。而在许多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你不可能有准备的。这就显示出一个播音员和一个主持人的不同了。谁都会念稿子。谁都可能有副好嗓子,读得很清晰。但不是谁都能对付现场直播的。这些也是中央电视台这样力争向国际水平靠拢的大台的工作人员必须练就的本事。CNN很狡猾。我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测试主持人的。我们的直播间里有一个提示器。比方说,一个新人来试播新闻,读着读着,主控间里的人突然把提示器关掉了。你怎么办?大多数人的自然反应是“啊”出了声。所以我们一再提醒主持人要时刻把稿子准备在身边,如果发生状况,你就低头看稿子,继续播出。因为机器会出毛病,而且它经常出毛病,而你又不可能把每条新闻都背下来。

问:您采访的所有人中,给您印象最深的谁?

韩: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泰戈·伍兹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口才极佳,又落落大方。我其实没有特别讨厌过谁。几个月前,有人问我,是否会采访本·拉登?我想谁都想采访他,但这等于是在玩命,因为没人知道采访结束后,会不会被干掉。所以,我不知道我值不值得这样做。如果我在香港,而他在阿富汗,通过卫星采访,没问题,而且一定会很有趣。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就在阿富汗为“美国之音”报道新闻。有时候你不一定喜欢你的嘉宾,但你又不得不去采访他。作为主持人,你不能主观,只能客观。

问:您如何处理采访中出现的政治因素?

韩:我过去采访过亨利·李,他是反对中国的不同政见者。他现在被关押在中国某个监狱里,他对中国的观点很偏激。我有机会采访了他。他当时情绪很激动,他告诉我,在中国的监狱里,他的生活有多苦,看守他的人有多残忍。这是个敏感话题,而我的职责是平衡我的采访,不能让过于偏颇的意见在里面出现。如果我让他继续说下去,那么就等于给了他在CNN上自由发言的时间,而我要做的是跟他唱反调。如果他说,监狱生活很苦,那我就问他有多苦,或找来别的问题向他挑战,尽量做到在我的采访中出现公正、平衡的观点。我问他,“李先生,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为它的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挨饿受冻,但看看今天的中国,大家有了手机,漂亮的衣服,在高级饭店里用餐。并不都像你说的那样。”我就是这么和他对话的。

问:您在镜头前怎么做到那么自信和魅力四射的?

韩:需要时间、实践和金玉良言。我学会了降低声音和控制语气。有时我们习惯抬高音调来突出我们要说的话,不一定非得这样的,你只要强调一些词,或重音就可以了。适当停顿和变化语音语调,这些技巧都是可以学会和练会的。经验是否丰富能看出你和一个新手的差别。老练的人常常是镇定自若和满怀信心的,自信来自于你对你工作的了解。如果我会煎鸡蛋,那我会在你面前煎,同样也可以在朱镕基总理面前煎,我不在乎,因为我都会做得很好。

问: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西方媒体总宣传中国不好的一面,您对这个现象是怎么看的?您对中国的印象是怎样的?您愿意为中美友谊做点什么吗?

韩:你说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那是因为你认为那是负面的,而西方媒体认为那只是新闻报道而已,是他们认为读者或观众感兴趣的东西。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经出现了偏差,很难比较观众认为是否有趣和认为什么有趣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们的观众群是不同的,我们尽量做到公正和全面。我认为你所指的负面报道并不是有意伤害中国的,我不是个政治家,李教授给了我第一次机会来这里为大家做演讲,我感到万分荣幸,你们不知道我在这儿有多么荣幸。我能和你们分享或者说告诉你们我这15年来所走过的路,就足以让我快乐了,我将一生难忘,并把它写进我的履历表中。那么,如果我不做新闻了,我希望来做这样的事。

问:如果您和您的制片人发生了意见分歧,怎么办呢?

韩:节目形式和编排顺序上,就是说哪一条放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一般是制片人说了算,这方面有分歧,一般是我们让步。但是采访过程中,就是我说了算,因为传出的是我的图像和声音,他可以通过耳麦跟我说话,但我可以不在乎。

问:您认为主持人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吗?您自己的风格和您所追求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韩:我的风格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和你感觉到的。我喜欢问不同的问题,但我不是个苛刻的采访者。我努力做到亲切柔和,我想这是我的风格吧。有你自己的风格很重要。

主持人:在结束我们今天的对话之前,让我们再一次感谢韩玉花女士。今晚和您在一起,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谢谢你!谢谢大家!

从以上的访谈中,我们能够理清很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以“主播”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新闻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定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更加直接地认识到:一个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源”的整个运作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及能够形成的作用。同时,我们看到了“传播源”的“立台”理念或准则,新闻类节目主播与娱乐节目类主持人之间不同的驾驭方式与风格,新闻定义在不同文化情境中得到的不同理解后形成的不同选择出发点,主持人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理解及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一位具有国际媒体从业经验的职业人的叙述中,看到了“英播”培养理念定位的、以集采编播一体的记者型新闻主播的职业素质来驾驭节目时的心态和由此形成的工作风格。

因此,透过在一线工作的新闻主播的运作现象,我们应该明了这一职业位置带来的职业素质要求及其本质。

1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主播的素质

在广播4波段,我们试图达成的是,确保专业的声音……播音员及新闻主播……最关键的是以有根据的事实进行权威性地说话,这意味着在听众关切的范围内,他们必须具有可靠性。

——Jim Black,Presentation Editor,Radio 4

根据Andrew Boyd(2004, 第166页)的总结,在国际传媒领域信奉的“硬新闻”主播素质,可以有这样的要点加以集合:

一位新闻播音员或主播所具有的理想素质已经被多样化地排列如下:

1)权威

2)可靠性

3)清楚

4)热情

5)个性

6)专业技能

7)声音

8)形象

当然,由于文化背景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尤其是近年来,以美国为起源的广播电视节目娱乐化风潮愈来愈烈,使得在“硬新闻”主播的外在表现风格上,有了与英国强调的定式不同的趋势。Andrew Boyd(2004,同上)这样描述道:

在美国与好莱坞传统相随的是,对于电视主播来说,电影明星的特点与父亲般的可信度紧密相连,经常被视为最高的要求。热情与个性将取决于所属台的风格已经朝“友好地”方式发展的程度。在美国,这一政策似乎就是“微笑、微笑、微笑”。而在英国,可信度是第一位的——除非主播是一位女性,这时,似乎才华就必须与年轻的姣好形象相结合。

令人吃惊的是,在“西方”的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女性主播的要求,也是从对外形的要求开始的。当然,随着受众新闻素养的普遍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地变化。所以,在此,笔者将对“硬新闻”女主播的讨论单独列出一个小节,以便使探讨的范围能尽量更全面一些。

2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女主播

在今天的BBC和CNN的新闻节目里,大家看到大多数的女性主播,都是中年以上年纪的。但是,事实上,Andrew Boyd(2004,第166页)直截了当地指出:“谈及女性主持人,尽管电视台可能不情愿承认性别呼吁的观念是至上的,但仍是普遍的。”他继续介绍道(同上):

国际电视网新闻主播Julia Someville认为没有理由将中年女性排斥在镜头之外。她讲道:

现在,大多数女主播不是很年轻,即:不是太年轻的,要不然他们就不可信。虽然在电视上我们有五官棱角分明的、有经验的、饱经风霜的中年男性,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些五官棱角分明的、有经验的、饱经风霜的中年女性主播呢?电视不想有魅力地阅读新闻。对于民众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位新闻主播是可信赖的。

即便如此,Andrew Boyd(同上,第166页)还是把她的宿命结局告诉了我们:“终于,Julia Someville自身被一种更年轻的类型所利用。”但是,为了减低对女主播的外在形象的关注而增加新闻的属性,Andrew Boyd(2004,同上)指出:“对于较长时长的新闻节目,已经产生更多地使用双播的趋势。在这一模型中,新闻主播轮流介绍报道。许多节目制作人相信,一个好的组合是将男女主播安排在一起。”

可见,在本属新闻业的广播电视职业领域里,对“硬新闻”女主播的选择上,形象不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清楚地向整个引导受众视听的业界提出了鲜明的定位基点,即:“硬新闻”女主播是新闻从业人员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对其职业素质的要求,是与所有新闻从业人员保持一致的。

当然,我们不能回避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有很多以本台拥有“美女主播”为骄傲,或是将其作为吸引受众以提高收视率的“筹码”。在今天媒体传播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形势下,以新闻立台的业界都在尽量把最接近现实的真实风貌,通过所有的因素而呈现给受众时,如此的传播理念,就完全误解了或曲解了媒体公信力的建立方式和渠道。一句话,没有令受众信服的新闻内容,只是有令受众感觉“仙女下凡”的“美女”,不仅是对新闻传播行业的玷污,更是对女性的歧视。

因此,在笔者以“培养集采编播一体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理念支撑下,对“英播”的职业素质的建构就是从成为最真实、最鲜活、最自然的“新闻人”开始的。女主播任何一件多余的“修饰”(那些为了“更漂亮”的装饰品),都会显衬出内在的一份不自信(例如,某市级卫星电视台的一位女主持人自己觉得眼睛不大,就戴了一副眼镜出镜。但是,其气质和服装都与所戴的眼镜不协调。更难为她自己的是,在节目里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告诉节目嘉宾:我就是因为眼睛小而自信不足,所以,选了这副眼镜,其实是平镜)、更显示出其对新闻业与演艺业之间的不同的混淆或无知。

同类推荐
  • 华大讲堂(2010)

    华大讲堂(2010)

    本书收录2010年作客“华大讲堂”的龙永图、陈少峰、王长江、黄平、李慎明、唐元、李林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经济形势、城市文化、政党政治、国际形势、全球化发展、十二五经济、中国法治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内容系根据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章太炎:大偏至正

    章太炎:大偏至正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开始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
热门推荐
  • 余生只剩初夏

    余生只剩初夏

    【宠文,爽文,1V1身心干净,放心入坑】(新书《娇妻超大牌:司少,生个崽!》已经发布,追书的小朋友可以加到书架,放心入坑,很甜很爽的女强文)明明是假结婚,新婚之夜,他却把她抵在墙角,狠狠的疼……“厉瑾琛,你给我放尊重点,赶紧给我滚开!”“老婆,我很尊重你呀,我一直跪着和你说话,你还要我怎样?”“你明明说我们结婚后,井水不犯河水,你现在是什么意思?”“老婆,井水是谁?河水又是谁?”“……”都说厉瑾琛冷血无情,凉薄淡凉,高冷矜贵,全都是假象,乔初夏深深的怀疑晚上的厉瑾琛会不会被别人灵魂穿越了?老公太粘人,占有欲太强怎么破?
  • 这火没法传

    这火没法传

    基于黑暗之魂背景的穿越小说,讲述主角穿越至异世界后挣扎求生的故事
  • 末世中的修罗杀神

    末世中的修罗杀神

    千夜重生归来,在末世掀起腥风血雨,他能否带领着最后的人类走向胜利迎来曙光,还是人类从此消失
  • 生死金

    生死金

    不知何时,网络上出现了一家神秘的网站——生死金,网站上声称只要有人先支付100万元,然后在网站上写上一个人的名字和具体信息,就可以在24小时的时间里帮你杀了他。由于要先支付100万元,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恶作剧或是一个骗局。富二代景伦在大学的宿舍里闲来无事,在女友金玲玲的怂恿下,真的支付了100万元,写上了一个女友死敌邱蓉的名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邱蓉这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了网站首页,而名字后出现了24小时的倒计时,倒计时后写着个“生”字,和一个加号,规则是如果有人再加注100万元,那么这个人就将被豁免死刑。一场金钱和生命的交易就此拉开了序幕,名字被写在生死金网站上的人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生死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真相让所有人骇人难解!
  • 管理越简单越好IV

    管理越简单越好IV

    一句话,简单,是效率、速度、高度和质量的代名词。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对管理的理解是“越少越好”。他对“管理者”重新进行了定义:过去的管理者是“经理”,表现为控制者、干预者、约束者和阻挡者。现在的管理者应该是“领导”,表现为解放者、协助者、激励者和教导者。韦尔奇的“不去管理”,并非认为管理者可以自由放任,而是强调不要陷入过度的管理之中。
  • 超文明舰队

    超文明舰队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是否也在凝视你。(当我对着深渊撒尿时,深渊自卑的撇开了头。) 幽深,冰冷的宇宙中到底存在着什么。看不见的幽深之处,是不是有一双手推动着这一切?
  • 姑妄听之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姑妄言之

    首先,这是一篇一篇的短篇故事。嗯,我是个新手作家。所以可能写的有好有坏。大家多担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又或者脑洞大开。然后把这些变成文字,分享给大家。更新方面,日更,如果遇事,或者没思路就周更。至少每周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好了,就这样吧。
  • 上帝的私人侦探

    上帝的私人侦探

    受到上帝的宠爱与青睐,于新的世界重生,乔诺本以为是一件能配得上品尝浓咖啡的愉悦舒适的事情。可病弱的体质,仅剩二十多天生命。燃眉之急,听从上帝的指示,为上帝解决一些离奇案件,来苟延残喘!!而随之,诅咒婴儿、离奇死亡的医生...一件件荒诞怪僻的案件,也逐渐浮出...
  •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桐华2020年的全新经典修订版,新增全新序言。讲述平行时空中,故事背后的故事。张晓独立自主,聪明醒目,一次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身份也变成了一名满族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时为康熙四十三年,正是天下已定,举世太平的时节。然而繁荣的表象下暗潮涌动,杀机四伏,宫斗、浪漫、残酷……若曦带着对清史的洞悉卷入这场九王夺嫡的争斗中,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或妥协。她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像一场游园惊梦,不得不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一路,遇见了谁?爱上了谁?又终于难忘了谁?
  • 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

    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

    《大师的欲望》:通过对大师这个虚构人物的窥视,描摹了后现代情境下知识分子的犬儒化倾向。《胖子,或者股票行情》:在追逐经济利益的狂欢中,我们迷失了。《贵族生活的开始》:我们关于高尚生活的想象不过是自欺欺人,所谓卓尔不凡的贵族生活,可能只是一场误会或者恶作剧。《房子》:不是一幅关于房子的名画,而是一个关于生活的隐喻,声名、利益和虚荣心遮蔽了我们对生活最初的热情。《世纪号列车上的漂亮女孩》:物质生活的进步真的能带来幸福吗?。《1排1座上的诱惑》:追逐成功的渴望背后,是内心的彻底失败。《天桥底下的勾当》:我们造出了沟通马路的天桥。《宫中的神话》:一个神话在以三种方式讲述的过程中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