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100000033

第33章 德国“剧变文学”东悲西不乐

德国前总理科尔认为,东西德统一是他的政治杰作。美国当时的在任总统老布什认为,东西德统一是他的外交杰作。而出版商和广大读者,一直在苦涩中盼望畅销和可读性强的文学杰作。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德国作家至少是西部的作家大都错过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德国之夜。20年前的那个11月9日在没有他们的情况下来临了,这至少能从《柏林墙倒塌的夜晚》一书中获悉,这本诗集收录了作家们对这一天的复杂回忆——有柏林墙好?还是没有柏林墙好?

墙倒激情散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热情洋溢的革命阶段结束了,参与其中的人曾相信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主体,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对历史施加一定的影响。然而,在他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过去了。对于这以后出生的人来说,柏林墙倒塌的故事听起来像童话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在历史中沉积,越来越具有神话色彩。“柏林墙的倒塌”这个模糊且不够准确的说法被普遍接受,从而把当时这些具体的事件推到非现实中。

一个多么罕见、难以想象的世界:一座由墙隔开的城市、在翻越边界逃亡时被击毙的人、柏林墙上的舞蹈、凿击混凝土的“柏林墙的啄木鸟”,甚至连那个东德政权的特使也都成了神话形象中的一部分。当他结结巴巴地从一张纸条上念出开放边界的消息时,好像他根本无法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迟迟不见大作

2009年以《德国人及其神话》荣获莱比锡图书展大奖的政治学学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抱怨说,联邦德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没有可以援引的、构建认同的核心神话了,柏林墙的倒塌可以为新德国填补这一空白。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叙事大师的文学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几年来,各大报刊的文艺副刊都在苦苦等待“剧变鸿篇”。不管在这一标签下已经出版了多少书,等待一直在继续。还有许多根本不被认可为剧变小说,例如安妮特·格罗什纳的《莫斯科的冰》、克里斯托夫·海因的《征服土地》、库特·德拉维特的《镜像之国》和延斯·施帕尔舒的《房间喷水池》等作品。从四五年前直到现在这段时间,这种期盼的心情才渐渐平息,文学也由此可以更自由地呼吸了。

非鸿篇似挽歌

截至目前,德国已经出版了一系列销售行情比较好的图书,它们当然是探讨1989年及其影响的,但无须立即成为剧变鸿篇。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尤利娅·朔赫薄薄的小说《以夏天的速度》,这是一首东德挽歌,故事发生在小城梅克伦堡,那里驻扎过军队,而叙述者的姐姐爱上了一名士兵,后来她在纽约自杀了。这是叙述者为什么要追查其人生轨迹的原因:与以往沉着、镇定相对应的是自由的不堪重负。

当1995年人们欢庆托马斯·布鲁西希的《像我们这样的英雄》成为首部“剧变小说”之际,与20年前的11月9日还非常接近。托马斯·布鲁西希用嘲笑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历史时刻的激情以及“后剧变时代”意识形态上的兴奋。他将柏林墙的倒塌描述为荒诞之举,把颠覆描述为历史的“马后炮”。而安格丽卡·克吕森多夫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探究了革命时期的爱情。这位作家的新小说集题为《业余爱好者》,她1958年出生于西德,1961年迁到东德,并在那里长大。她的小说思路清晰,完全与东西部背景相结合,从1989年秋季开始到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日一次奇特的庆祝,一直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家在一个个情侣故事中不断重新开始讲述统一的进程,男方总是西部人,他们是牙医、电视制片人或者是开着美洲豹轿车、身披毛料大衣的人物,其中有一对正是在那个传奇性的11月9日夜晚直接在柏林墙墙头上碰到的。他从西部、她从东部爬上来,在高处冲动地接吻,并互换电话号码。然而,接下来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误解和陌生感。

在作家看来,这也是两德接触的典型症状。

西部也不是天堂

内容最丰富、也可能最重要的剧变小说当属英戈·舒尔策的《新生活》。一定要让时间过去15年,才能保持必要的距离来看待东德的终结。英戈·舒尔策把20年前的那一年描写为书中写信的叙述者恩里克·图尔默个人生活中的转折点,他在东德是位戏剧顾问,之后担任一家广告小报的发行人,重新找到了自我。他从一个从事语言工作的人变成了一个与数字和经济学打交道的人。这发生在他身上,却不是他所规划的那样。剧变导演了人们的生活道路。令人称奇的是,小说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秋季的那部分内容给人的感觉是最无聊的。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看过许多有关这段时间的内容,即便像英戈·舒尔策这样的叙事大师也难以从中获得多少出人意料的东西。那些题材——无论是莱比锡“星期一大游行”,还是“圆桌会谈”——都为人熟知,用过了许多回,不足以再在一篇小说中激起反响。英戈·舒尔策2008年出版的夏日小品《亚当和夏娃》是一部信手拈来的随想曲,讲述的是一次看起来像是走向天堂的西部逃亡,只是天堂究竟在哪里?它真的在西部吗?难道它不是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离开东德后总有希望进入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吗?而这种状态恰恰在1989年陡然结束了吗?随着进入西部,超验性不复存在,英戈·舒尔策如是说。

目前,最后一部讲述剧变的小说是乌韦·特尔坎普的《塔》,2008年这部小说获得了德国图书奖。乌韦·特尔坎普从德累斯顿市郊的“白鹿”别墅区受过良好教育的市民视角描绘了东德最后的年月,那里的人们以弦乐四重奏和古典诗歌对抗东德日常生活的苛刻要求。时钟重重敲响,然而并没有超越低语诉说的影射。也许乌韦·特尔坎普担心会流于陈词滥调,也许柏林墙的倒塌在经过挣扎的阶段之后不值得再提。在这以后故事才会重新变得有趣,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商若男编译)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大家小书,漫谈欧洲启蒙精神,探索欧洲公民社会,反思东西文化差异。启蒙主义者总是在自我批判,在公民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启蒙永远没有结束。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热门推荐
  • 悲镰之鸣

    悲镰之鸣

    黑夜中,一场阴谋计划悄悄展开。少年杀手被卷入莫名的计划中,离奇的身世,复仇的欲望,守护的本能。等着他来一一探寻。四界中,万族林立,群雄荟萃。手执血镰,化修罗,伐众生。谁若伤她,定将之碎尸万段。
  • 抚琴吟君

    抚琴吟君

    抚琴吟君,君在何方?饮酒寻人,人在何处?白衣女子,独立湖中央。
  • 少时如华

    少时如华

    一介孤女,满门性命换来宫中生活,和一个尊贵的封号,安阳,安阳,人人都说她是安阳郡主,安阳公主,好像所有人都忘了她本身的名字
  • 丝丝心动:娇妻太甜人

    丝丝心动:娇妻太甜人

    她不过是想报复,虐渣男!斗刁蛮女!怎么就被人给盯上了!“喂,你把心还给我!!”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却不知,当她带着目的接近他,他是放任她?还是牢牢捏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多想有个林夕

    多想有个林夕

    儿时的惊鸿一瞥,程言枭看上了那个软萌软萌的小女孩林夕。虽然还小,却已一眼万年。长大后,他疯狂的追求她,她却什么也不懂。“你会不会永远喜欢我啊。”“不会,你那么傻。”虽然这么说,却把抱着林夕的手抓紧。“傻瓜,我何止是喜欢你啊,你这辈子我都预订了”(土味情话现场)PS:“你为什么要害我”“我什么时候害你了?”“害我那么喜欢你!”“我觉得你今天有点怪”“哪里怪?”“怪可爱的”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全职女特助

    全职女特助

    备孕期间渣夫搞事,出门捡漏遇男神怼前夫的小姐姐逆袭之路;But,男神不一定是真男神!
  • 枫窗小牍

    枫窗小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