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600000008

第8章 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1)

■徐舫州

中国电视改革,从20世纪呼唤到21世纪,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举步维艰,成效甚微。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国的新闻报道滞后于反腐败工作的进程,的确是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新闻改革步伐的迟缓,作为强力媒体的中国电视,当然难辞其咎。近两年来,各地电视台都在进行改革的各种尝试,基本上是在旧框架下进行的微调,由于运作体制没有根本的改变,许多改革的试验陷入“进两步,退一步”的怪圈之中。那么,中国电视改革的难点到底在那里呢?我们先来看中国电视积年形成的一些顽症。

1.身份不明

这是影响中国电视改革的症结所在。我国的各级电视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行政性的组织机构)呢?还是新闻传播媒体(事业性的单位)?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呢?还是产业化运作的商业企业?电视从业人员,是纳入国家机构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呢?还是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或者就是企业的雇员?目前的情况是,这些性质和身份兼于一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身份都带一点,但都不是那么纯粹。这种“蝙蝠”身份,必然严重制约着中国电视改革的深入发展。而面对这种情况,上上下下都有不少顾虑,谁也不愿意给一个明确的界定。主管部门不愿撒手,以免指挥不灵或失控;而各级电视台尽管“妾身未分明”,但并不急于为自身“正名”,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身份,可以使电视台以不同的身份获得支持和利益。谁的光都借一点,谁的权力都用一点。但由此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却日益尖锐。

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以文件的形式指令全国电视台必须全程完整转播,不得随意掐断或插播广告。而中央电视台的主要广告收入是依赖一套的节目,广告收入完全归中央电视台所有。行政命令与巨大的商业利益纠缠在一起,势必导致地方电视台怨声载道,愤愤不平。在广告收入和经济利益面前,应当是平等的竞争,以强制行政命令的手段介入这种竞争,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的。再如,中央电视台多次反复声明自己的版权问题,其他电视台使用自己的节目素材时,不得随意侵权或盗用。而中央电视台在使用地方电视台的节目素材时,却很少也很难受到相应的制约,地方电视台要么是敢怒不敢言,要么是无条件奉送唯恐不及。

因为能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往往是今后评奖和得到领导表扬的重要因素。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某些著名演员经常私下发牢骚,他们辛辛苦苦创作的节目,既不享有版权,也没有著作权。最近中央台就此问题作了某些解释和规定,但演员个人在处于垄断地位的强势媒体面前,只有屈从而无力争辩。否则,某些著名演员被电视台屡屡“封杀”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类似的矛盾,不一而足,责任并不完全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台和地县台的关系也是一样,关键是体制和身份没有弄明白。

我国的各级电视台是沿袭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舆论宣传机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特定背景下它的性质和体制十分明确,基本是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维持生存,自身并无利润追求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介的运作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经营发展的主要来源,继续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维持生存的日子难以为继了。各种媒体对广告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级各类电视台的明争暗斗日趋明朗。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特别是加入“WTO”后,面临境外媒体和节目制作公司的挑战,我国电视台的身份如果继续这样不明不白下去,势必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方寸,进退失据,找不到自己的游戏规则和应有位置。前一段,不少电视台的改革流产或进展缓慢,症结就在这里。

2.条块分割

中国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基本上是根据行政区划逐层建设的。尤其是所谓“四级办电视”的号召,使每个行政区域,不论条件是否具备,不论制作力量和收视情况如何,都自办电视台。中央、省(自治区)、地、市、县,甚至有些乡,都办了隶属于行政区划的电视台,再加上各级教育电视台、企业电视台,以及同级的系列台(经济台、文艺台等)和有线台,可以说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短短十年之中,粗算下来,至少有数千家电视台在中国问世,成为世界电视的一大奇观。有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市,竟然同时有十几家本地电视台在制作播出。这种无谓的重复建设,不仅滥用了宝贵的频道资源,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制作能力的薄弱,严重的违规操作,造成播出秩序、节目来源和广告市场的极大混乱。许多地方的电视台,广告收入寥寥无几,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维持生存,连发放基本的人头费都捉襟见肘,更谈不上设备的更新和制作的投入了。

电视台内部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同样是条块分割,没有建立以频道为中心的管理运作机制。电视台的机构是按照不同的报道领域划分的行政管理部门,如新闻部、社教部、文艺部、经济部、少儿部等等。各个部门的节目分别在不同的频道播出,每个部门只为自己部门的节目负责,谁也不为频道的整体形象、整体的播出效果负责。经济利益、广告收入和从业者的工作成效没有直接联系,造成人浮于事,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在吃电视台的“铁饭碗”。做节目不计成本,不计投入产出比,肆意浪费,大量聘用打工人员,在电视台内部造成“三、六、九”等的身份差别。使从业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事业心日见萎缩。电视台成为一个臃肿、庞杂、效率低下的行政机构。

以行政区划进行布局的条块分割模式,往往使地方电视台的人权、财权依附于地方政府,各种利益关系渗入电视台的人员结构和节目制作之中,致使某些电视台成了地方领导干部子弟的安乐窝,从业人员的构成极为混乱。由此引发的种种暗中交易,尸位素餐般地养尊处优,严重影响了电视台在群众中的声誉,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监督。

更有甚者,利用电视媒介的力量,各取所需地歪曲中央政策,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不适当地树立地方领导的个人威信。或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非法播放虚假广告,甚至公开为有案在身的犯罪分子张目。

这种分级垄断的模式,使电视台缺少改革进取的竞争压力,反正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我就是老大。节目做得再差,经营得再糟糕,生得歪瓜裂枣,你也得掏钱养活我这个独生子女。外人休想插足。外省的卫星电视办得再好,我就是不让你落地,怎奈我何?

毋庸置疑,中国电视四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但存在的问题和积弊也相当严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以上所谈的两点比较突出,其他附带的弊病,如有偿新闻之类,不再一一列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其他领域的改革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电视改革的步伐显得异常缓慢,甚至远远落后于报纸的改革。何去何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迫于形势和其他媒介的竞争压力,近两年来,中国电视界开始酝酿和尝试各种内部改革。比如在用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奖惩机制、制片人负责制、内部成本核算制,以及收视率末位淘汰制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改革试验。在电视台结构调整,频道改造,栏目改版上均下了不少气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面貌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电视台在栏目改版上耗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整个推倒重来,结果劳民伤财,却事倍功半,最后不得不退回到老路上去。所以,许多专家提出,在整个体制和观念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时候,最好进行改良和微调,不要轻举妄动,以免伤筋动骨。当然,这种建议只是出于现实考虑的权宜之计。那么中国电视改革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各级领导和业内人士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制作与播出分离”,实行“产业化、公司化运作模式”,取消“四级办电视”,只保留两级办电视的思路上去。显然,这是中国电视改革的基本出路,也是最具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在新世纪曙光初露的时候,这种千呼万唤的改革方案终于提上了日程,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希望之光。然而,真正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电视台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务必提醒大家注意,以免改革遇到这些障碍时再次流产。

我们先来看取消“四级办电视”,只保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电视台(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两级办电视计划实施的可能性。

在历史上,我们做过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大的方面有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小的方面可以说不计其数,比如每天跳“忠字舞”,吹捧“白卷先生”,鼓吹“八个样板戏”和办“天才少年班”等。提倡“四级办电视”,就是中国电视界著名的历史笑话。但这个笑话却使我们笑不出来,因为它结下了许多苦涩的果子,至今梗塞着我们的喉咙,使我们难以下咽,更不好消化。

取消地、县两级电视台谈何容易!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撤销,还是采取自然淘汰的方式让其自生自灭?是采取与各级财政脱钩断奶的果断措施,还是采用兼并、联合的方式利用其有效资源?真正实施起来,麻烦不少,难题很多。

我国的地、县级电视台大多经过十年左右,或更长时间的经营。地方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兴建电视台,购置了成套的摄录编辑设备,甚至斥巨资购买转播车,建设演播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设备还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这些价格昂贵的固定资产如何处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应付本地电视台目前的制作播出,还勉强凑合。

如果需要合并、转移、出让,这些设备不能说一文不值,也所值无几,很快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地方财政的巨额投资白白打了水漂,尤其是通过银行贷款购置的设备,怎样收回投资,必然遇到许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挽回损失,实际可能性不大。除非地方和银行自认倒霉,就像其他重复建设项目的投资一样,再多认一大笔烂账罢了。

更为麻烦的是,各地电视台少至几十人,多至数百人的庞大制作队伍怎么处理?

虽然地县两级的转播站可以吸纳部分技术人员,但大量的制作和行政人员将面临下岗分流的困境。这个数字,全国加起来不是个小数。这些人员大多具有一定的学历文凭,或者经过专业培训。虽然将来的集团公司可以吸纳少部分人员,但离土离乡,拉家带口,住房待遇等问题,实施起来有许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这些问题虽然麻烦,但无非视同困难企业、破产企业一样,在社会心理上未必产生太大的震荡。最为棘手的是,这种措施,将会遇到地方行政领导的强烈抵触。

理由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这个县、这个地区,少则几十万人,多则数百万人,为什么就不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电视台?咱们国家电视台是多了点,但咱们国家的人口还多呢!欧洲一个小国家,充其量也不过几百万人,不也有好几家电视台吗?

有了地方的电视台,地方的政令可以畅达,地方的消息可以交流,地方的先进可以宣传,否则整天需要仰人鼻息,太受制于人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了地方电视台这个工具,可以树立地方领导的威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某个县委书记就说过,电视是个好东西呀,有了电视,全县几十万老百姓都认识我,走到哪里工作十分方便。没有电视,老百姓哪里知道我是老几呀!至于电视台是赔是赚,我自己认了。财政再紧张,我勒紧裤带也能养活一个电视台。

理由之二,我们这个地区经济发达,财政充裕。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县级电视台,一年的广告收入,相当于西北某些贫困省级电视台全年的收入总和。我们不仅不需要地方财政的补贴,甚至可以向国家上缴利税,为地方作贡献。对我们这些富裕地区、富裕县的电视台,不能笼而统之一刀砍掉。我们的设备都是一流的高档设备,我们的采编人员,都有大专以上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我们的电视台不仅需要保留,而且准备进一步发展。

理由之三,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报道的范围太广,需要照顾的领域太多。我们地区的消息、经验很难得到及时的报道。而且中央和省级台报道的角度,缺少地域的接近性,无法充分满足本地观众的特殊需求。比如,我们要在电视上发布一条“寻人启事”,中央台做得到吗?我们要想给亲人点个歌曲播放,省台做得到吗?更不要说县里的会议需要报道,书记要在电视台发表新年献词,交警队要追查肇事车辆,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视台,这些都无法做到。这些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我们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呢?

同类推荐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一流的英文管理学期刊有A与A-/B+等两级。《北大微讲堂: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研究论文》给出了一流管理学期刊的期刊名称、特点等,帮助读者发表论文。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本书以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为基础,再编辑深加工,并配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图片图标漫画,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当前重要民生热点话题,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养老、食品安全等内容,通俗易懂、观点准确,适合党员领导干部、时政爱好者和广大公务员考生参阅。
热门推荐
  • 蜜爱百分百:恶魔的王牌甜心

    蜜爱百分百:恶魔的王牌甜心

    白小果,一个疯狂追星girl,可惜也是个没有经济来源的苦逼高一学生。作为组合FIRE的铁杆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殷冬以致

    殷冬以致

    自小懒散的木冬以为能一辈子的悠闲自在,可谁知天降灾难摧毁了家园。木冬挑起了族中重任,带领众人前往松州寻安身之地。可一路哪有想象中的安全…
  • 骷髅岁月

    骷髅岁月

    一个蛮暖心的小故事。哎呀简介要满20个字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不完整的星球

    不完整的星球

    鸿蒙为源,太初为始,万物皆生于太初,而太初生于鸿蒙。南门一因奇怪的黑洞在另外一个世界过了三十万年,之后横跨宇宙回到了银河系,哪知这里已经过了三百万年,在银河系边意外的冲突使地球回到了南门一上小学的年代......
  •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凤临天下

    重生之凤临天下

    前世,她是最让人惊慌失措的杀手,却因为心中最后的一丝柔情将自己毁灭。重生,她变成无人问津的失宠公主,却又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就了一番霸业。生命的轮回,是让她重新开始,还是重蹈覆辙。明明已经逃离了伤痛,可是似曾相识的一幕又重新上演了。在爱与不爱之间,有太多的理由和伤痛。那些说着永远不离开的人,最后却都走得不见了踪影。她是芳华绝代的王爷,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默默无闻十年,待到时机,一举绽放光芒。他是落魄失所的王子,被她捡到,进行残酷的训练,本以为在她身边就可以不管一切了,可他却不能忘了国灭家亡的伤痛。他是忍气吞声的皇子,从小被人欺负,只因为有一个出生卑微的母亲,是她让他重拾信心,最终却始终物是人非。他是温润和善的哥哥,在她的帮助下登上皇位,明知不该,却还是沉沦在了她的惊人风华中。这是一个关于争夺江山的故事,爱与被爱的甜蜜与伤痛。她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失去一切后,她也忘掉了所有,重新见面,他们之间会回到以前,还是彼此成为利益关系。一切都未知。
  • 位置

    位置

    李林甫(683—752)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出身于李唐宗室,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他非常善于领会玄宗的政治意图,巧妙利用君主的亲近与信任止损增益,久踞相位十九年,长期把持朝政。他为人忌刻阴险,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但作为一位务实的政治家、精明的行政官员和制度专家,其功绩也可圈可点。在李林甫漫长的任期内,唐玄宗已不再起积极作用,故李林甫对朝廷上下的支配,远比姚崇等人全面,杨国忠根本不能与他相比。天宝十一年(752年)十月,李林甫抱病而终。
  • 婚情:101次极致深宠

    婚情:101次极致深宠

    说好的不离不弃,结果花心男朋友为继承家业,分分钟将她抛之脑后。多年后,渣男友意外成了她家族联姻的正牌老公。真相总有揭开的一天。浪子也会有幡然悔悟的瞬间。他是名门新贵,商界神话,薄情寡义唯独爱她至深,他将她宠上心尖、宠到极致。然而这一切来的太晚。“等待太苦,我舍不得你等,所以这次我不会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