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700000026

第26章 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3)

(二)新闻报道的内容取向问题

1.如何把握既反映领导活动、领导意图,又保持一种平民视角这二者的关系问题

新闻报道的着眼点、着力点是向上还是向下,还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长期以来争论不止的一个新闻理论问题,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的一个新闻实践问题。十六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开宗明义写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然,党的意志和利益同人民及民族的意志和利益是一致的,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要追求有机地结合。要使新闻报道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既要办给领导看(听),更要办给群众看(听);既要眼睛向上,又要眼睛向下;既要有领导视角,又要有平民视角;既要为党立言,又要为民代言;既要反映中央及各级部门的活动与意图,又要反映民情、民意、民生,反映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反映普通人的命运,反映普通百姓的理想与追求、发明与创造、成功与困难、欢乐与痛苦。总之,在宣传好中央及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活动和方针政策的同时,更要善于用群众眼光反映群众事,“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信号”。因为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往往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徐光春同志2003年1月8日在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说:在新闻宣传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往往出现领导部门叫好的节目或影片老百姓不叫座,而领导部门不易接受的却受老百姓欢迎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处理好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的关系,只片面强调了所谓的对党负责,忽视了对人民负责,造成宣传与实践的脱节、党的意志和人民愿望的隔裂”。如果我们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就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宣传工作就会上新水平。关键是要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是否‘最佳’,衡量的标准就是‘三个代表’,就是‘三个有利于’。我们的宣传要注意看实际效果,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

当前,新闻报道要切实解决好“重心下移”的问题,即加强对人民群众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报道。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他们不应仅仅是媒体的受众主体、市场主体,还应成为媒体的关注主体和报道主体。《扬子晚报》在读者中做过一次调查,在回答需要加强哪方面报道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在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要求新闻报道加强反映普通百姓身边事的占到77.3%。这说明,我们的新闻报道对普通百姓及他们关心的问题关照度还不够。在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属于综合性信息类的新闻节目降至观众最爱看的电视节目的第二位,而属于单项信息类的天气预报节目却升至首位,个中缘由很值得体味。在新闻和信息的诸多价值标准中,“接近性”即同受众的关联性是重要标准之一。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紧张,出行的次数和方式大大增加,出行的时限性大大增强,因此,同人们生活、工作、出行、着衣,甚至同一些地区的防灾、减灾、交通管理及某些商机直接相关的天气预报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天气预报的升位和新闻节目的降位,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你离社会与群众越近,社会和群众就离你越近;你要获得社会及民众的高关照度回报,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对社会及民众的关照度。

徐光春同志说:“广播影视宣传只有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才有感召力,才能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认可,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做到‘三贴近’,必须做到‘三深入’,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实践证明,凡是‘三深入’做得好的,创作出来的广播影视作品都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没有做到‘三深入’的,则遭到摒弃,没有市场”。因此,如何把报道领导与报道群众及群众关心的事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强化和突出对人民群众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既是贯彻“三个代表”精神的要求,也是群众的需要,而且都是媒体的责任和天地所在。民众报道做得好,不仅可以大大丰富稿源、节目源,还可以拉近媒体同百姓的距离,增加媒体的亲民性、亲和力,把根深深植于社会和民众之中。在当今媒体走向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空间越来越小,受众自主选择度越来越大,媒体越来越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势下,加强对民众的报道不仅成为媒体民众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已经成为关乎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如何从数量、角度和取向上改进对领导和领导部门的报道,是新闻界的另一个现实课题。有人就此写文章提出:“机关报不能光‘报机关’”。《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4月29日载文提出,要警惕“官出新闻,新闻出官”。文章说,某贫困县领导提出“要把本县建成新闻大县”。在这位领导心目中,“新闻就是形象,形象就是政绩”,形象和政绩都需要新闻来“包装”,以在上级心目中留下好印象,为进一步提升造舆论。应该说,这种让新闻报道围着干部转的现象不是个别的。

新闻媒体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的活动、部署、文件和讲话的报道要加强,但更要改进。对于会议、会见的报道不能简单地就会报会、就会见报会见,而应着眼于会议、会见中的新闻和信息,不能把会议、会见报道变成会议、会见公告;对于各级领导活动的报道也要着眼于新闻性、信息性,而不能把报道变成领导活动的日志;对各级领导有关精神的报道不要用文件宣传文件,用讲话宣传讲话,用概念宣传概念;要力戒干部腔,力求结合实际,入情、入理。要善于从民众的视角,即从民众的关注点、关心点、兴趣点上去报道领导及领导机关的活动、部署、文件和讲话,要提高有关领导报道的亲民性。

2.如何把握政治性、时事性报道与其他报道(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民主与法制报道,社会、文化及知识、服务性报道)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擅长于政治性、时事性报道,而对其他报道则不熟悉,缺少经验、办法,甚至缺乏相关的知识。而经济、科技、民主、法制、社会文化生活等不仅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而且同样为广大受众所关心,是个开发不尽的富矿。仅就经济领域而言,这些年出现了许多新概念,如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生命技术或生物技术产业、纳米技术产业等)、环保产业、垃圾产业、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花卉经济、休闲产业、银发产业(有称夕阳产业)、打工经济、单身女子经济、“丁克”经济,甚至宠物经济(当然我不希望媒体炒作宠物经济)等不一而足,报道天地十分宽广。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在拓宽报道领域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不仅赢得了大量受众,而且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翼。

3.如何把握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关系问题

硬新闻是指有关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的重大政治、经济、决策、政策等的报道。软新闻是指社会生活、人文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报道。

硬新闻由于其内容的重要性、权威性、指导性,重大决策、政策的信息性及其同老百姓工作、生活的关联性,不仅是媒体的重要报道任务,也为百姓所关心。所谓媒体要满足社会的“知情权”,主要就靠硬新闻。因此必须把硬新闻做足、做好。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常常把硬新闻写得很硬、很干、很高、很远、很空、很泛,甚至公式化、文件化,而不善于跳出程式化报道,从受众的视角、从百姓的关注点上去发掘新闻眼和报道价值点,这是应当改进的。

至于软新闻,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社会上既出现了不少新的现象、新的追求与思索,也有不少困惑乃至问题。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在做好硬新闻的同时,拓展其他报道也大有必要。

事实上,西方传媒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出了“非新闻”化和“软”新闻化的现象。

西方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大致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人情味等等。这些传统的新闻标准反映了新闻报道的某些客观规律,至今仍有其实践价值。但是,西方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也越来越感到,由于传统的新闻标准过分强调消极性、反常性,而忽略事物发展中的正常性、健康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天灾、人祸、凶杀、事故、暴力、色情等丑恶、消极现象充斥媒体。由于传统的新闻标准过分强调及时性,以至为了争时效不少报道流于肤浅;甚至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事实写进报道,使媒体失去信誉。

于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媒体基于对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反思,从片面追求新闻事件的表面冲突性、奇异性、爆炸性转移到注重新闻报道的生活接近性和社会观照度上来。不少报纸花了大量篇幅报道了按传统标准算不上新闻的新闻。这类报道大致又分两类:一是关于生活方式的报道,一是调查性报道。

生活方式报道主要是告诉受众人家是如何生活的,你自己又该怎样生活。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报道是关于“怎么办”的报道。它们通过专家向受众提供关于婚姻、家庭、学习、教育、保健、医疗、休闲、购物的建议。虽然都是平常事,但由于同百姓息息相关,所以很受欢迎。

调查性报道既有西方媒体的固有题材,如揭露丑闻,但同时更注重系统调查社会中的某些常态问题,如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机制中的某些缺陷和痼疾,把西方社会人们既习以为常,又颇感不适,却不知症结所在的种种社会问题揭露出来,以引起关注,推动变革。

70年代以来,以上这两类软报道在美国的电子媒体和报纸上林林总总,以致不断扩充版面、开辟时段乃至开办专业频道,这说明它不仅有丰富的话题,而且有广阔的市场。

就我国而言,受众同样十分关注跟他们直接相关的各种生活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报纸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一大批生活类、都市类报纸争相问世,一些综合类报纸也纷纷开办各类题材的生活版,成为报纸中一个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方阵,并且都大行其道;同时一些善于搞调查性、全景式大特写的报纸也很有销路,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何做到硬软兼备,两翼齐飞,是不少媒体追求的目标,而且不少媒体已经做得十分成功。

4.如何把握报道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今天,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不管是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还是经济的、科技的,都直接间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同中国有关。因此,及时、充分地报道国际上各种信息、动向与脉搏,不仅是国家、省市改革、发展及建立、调整各种应对战略、策略所必须,也是普通百姓所关心的。比如国际贸易市场的行情、竞争乃至贸易纠纷,就直接与许多工人、农民的生计有关。事实上,这些年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国际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一个新的增长点、亮点和卖点,因而不断扩版、增容。报道视野的国际化,报道题材的世界化,已经成为许多媒体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国家、社会及受众需求,占领阵地、市场,扩大“两个效益”的一个开拓性举措。

新闻报道国际化的第一重含义,就是要用国际视野、世界潮流、时代观念、国际通行的规则、外国的经验与教训审视国内的各种事物,把握好自己的报道,使之不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脱轨、逆行,闹笑话,帮倒忙。

新闻报道国际化的另一重含义,属于形式方面,是指新闻报道的样式、节奏要不断创新,吸纳他人之长;力求具有时代特点和时代气息。

但是,在强调报道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否定新闻的“接近性”也永远是新闻的价值要素之一,所以,还必须强调本土化。因为国家、本省市的各种决策与政策、法律与法规、改革与调整、建设与发展都更加直接地同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相关,因此自然更为老百姓所关心。因此,本土新闻也就有国际报道所不能替代的价值与位置。

特别是省市媒体,为当地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不仅是自己的首要使命,而且本土是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本土信息是它的优势信息,本土的人文特色也常常成为媒体异于他人的标志色,成为自立于媒体之林的基石。正如文学创作,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全国的,乃至世界的。因此,练好看家本领、搞好本土新闻、做好“家乡菜”,是地方媒体安身立命之本。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热门推荐
  • 次元勇者

    次元勇者

    提问:若身处乱世,可一己敌国,遵循宿命的勇者,会迎来何种结局?答:消灭魔王,宛若童话。提问:若身处乱世,有灭世之能,遵循宿命的勇者,会迎来何种结局?答:最强之人,方与世界为敌。是的,真相往往很残酷,可倘若勇者心死,永恒的沉眠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但是,当勇者被赐予无限的生命,并突破次元壁障,又当如何?那么,就在这诸天次元中寻找答案,开始漫长的旅途吧。Fate·五战——漆黑的子弹——樱花庄的宠物女孩——斩·赤红之瞳——fate/apocrypha——问题儿童都来自异世界讨论群,Q:591356039
  • 超级高手在校园

    超级高手在校园

    来历神秘的周臣逸,带着一只很强大又很让他头疼的手镯,来到了繁华都市,成为了一名花都大学的新生。倒霉的是,报名的第一天,宿管“灭绝师太”居然罚他去女生宿舍扫地,不料扫着扫着,他竟被一位校花掳去当了仆人!
  • 元气影皇之纵横地牢

    元气影皇之纵横地牢

    元气骑士,曾险些被破解版击垮的单机榜霸主,在网游界大佬创造公司斥资凉屋工作室后,这个险些被盗版搞垮的游戏从深渊拉了回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租起了服务器,圆了广大元气玩家一个联机梦,之后,元气骑士在手游中迅速崛起,甚至创立了专门的职业联赛,而故事,则要从联赛创立后的第三年说起……
  • 农门王妃:殿下,慢走不送!

    农门王妃:殿下,慢走不送!

    李瑶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要遭雷劈,再次睁眼,居然变成了瘦不拉几的农家小萝莉一枚。原本父母掌心宝,一朝穿越变成草,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姐妹总使坏,日子别提多憋屈。好在空间灵泉在手,发家致富不愁,极品亲戚全虐走。只是……“你谁啊?大半夜的私闯民宅啊?”李瑶没好气地看着眼前的男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男人目光灼灼地看着李瑶。“停!江湖路远,出门右转,慢走不送!”
  • 半生缘

    半生缘

    三年前,她被父亲以一千万的价钱卖给了江家,令他心爱的女子负气远走,她在地狱里苦苦挣扎。他说:“何书蔓,我绝对不会爱你,别一天到晚想着勾.引我!”他说:“我知道你心里藏了个男人,但本少爷不要的东西,也不会施舍给LOSER!”他说:“你毁了我的爱情,所以——所有你珍爱的人和物,我都要毁掉!”终于有一天,她心死,因为他在她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高调在媒体面前宣布说要和她离婚娶别人!母亲丧事完了之后,她签了离婚协议书,我知道你还爱着她,字我已经签好了,祝你们幸福。”说完,她转身走远。身后的人,捏紧手里的离婚协议书,目光中没有欣喜,只有愤怒。何书蔓对于江迟聿来说:存如鸡肋,厌如糟糠。
  • 六十种曲千金记

    六十种曲千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月的初阳

    七月的初阳

    阮柒月是一个游走在学渣与学渣之间的学霸,通过自己特有的才艺,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栗乔大学!和闺蜜唐箬竹一起第一次离开家到S市读大学,心中既有万般不舍,也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林初阳S市某集团公子哥,不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且长得也十二分的好看,他是无数小姑娘心中的白马王子!两个相差甚远的人却因此开启了一段甜甜的恋爱,而阮柒月也成为一个让无数少女羡慕的对象!幸运恋爱就此拉开序幕!
  •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九州灵域记

    九州灵域记

    人皇南宫槊的离奇失踪,皇城外的起兵叛乱,皇城内的血腥杀戮,九州大陆的危急?……南宫泽携带至宝天书,是否能成长起来,发觉真相,拯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