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700000043

第43章 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2)

那么,收入不高、专业成就感不足,对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评价不高,是不是足以动摇新闻从业者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7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五年以后还会继续从事新闻工作。这部分人当中73%表示还会在原来的媒体工作,并认为若能自由择业,则报纸为首选,其次是电视台,而电台则是大多数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在我们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中,发现一些记者抱怨归抱怨,但也表示三五年之内并不会选择离开,一位电台记者认为不离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去处。一位报社记者明确表示他在物质待遇和专业成就感方面,对自己所在的报社都很不满意,但他也不会走,因为“学新闻的,差不多除了写稿就没有什么其他专长,几乎就跟没有专业一样,除了做记者还能干什么呢?”一位电视台的资深记者说,他其实还是喜欢做新闻的,尽管待遇不够好,工作很累,而且很多自己喜欢的题目也做不了,但是“在中国做记者,恐怕哪里都差不多吧”。

三、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

在新闻生产的实践活动中,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会依赖于一些编辑部内部或外部的资源,或者受到一些编辑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将新闻生产的过程简约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确定报道选题,其次是采访和写作(制作)新闻报道的过程,最后是这篇采制的新闻报道在其所在媒体刊发出来。在这三个环节中,一些来自于编辑部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会影响到从业者的新闻生产活动。我们在调查中列举出七个影响到这三个环节的具体因素,通过因子分析简约为四个因素,即广告客户和媒介经营部门的影响、编辑部内部业务主管的影响、来自宣传管理的影响和报道对象与消息来源的影响。我们发现,如果仅从均值看,在新闻生产的这三个环节,影响力较大的首先是编辑部内部的业务主管,如责任编辑或制片人,以及新闻部门/中心主任或频道总监,而宣传管理的影响力也比较大;相对而言,广告客户和媒介经营部门的影响力在各环节上都比较小,报道对象/消息来源则对选题与采制过程有一定影响,而对发稿的影响较小。

在调查中我们设定了一个对新闻工作自主性的总体评价作为独立变量进行使用。结果发现,被访者对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自主程度评价不高,在十度量表上只有5.93。偏相关分析发现,在确定新闻选题、采制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访对象或消息来源的影响与从业者对工作自主性的总体评价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在确定新闻选题和采制新闻报道时,从业者对采访对象或消息来源的依赖越大,则其对自身工作自主性的评价就越高;而在确定自己采制的新闻报道是否被刊发和如何被刊发方面,受访者对工作自主性的总体评价与宣传管理的影响显著负相关,换句话说,新闻从业者在报道刊发过程中感受到的宣传管理的影响越大,其对自身工作自主性的评价就越低。

事实上,在我们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中,我们明显感受到部门一级的新闻业务主管和总编一级的领导的差异——尽管部门主管也时时很小心地规避宣传管理的禁区,但更关心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不惜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总编一级的领导虽然也会讲到报道质量和发行量收视率这样话题,但在处理问题时更关注如何执行好宣传纪律。在南方一家当地颇有市场的电台,我们在对一位总编级的领导进行访问时,曾目睹他和一位新闻部门主管的小冲突,部门主管请示要在当日新闻中使用一点海外媒体报道作为背景资料,并强调其竞争对手媒体常常这么做,且效果很好,但他不同意,理由是“宣传部门不允许,万一出事怎么办?”许多记者和新闻部门的中层主管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过对宣传管理的不满,认为宣传管理导致编辑记者越来越丧失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动力,一位新闻部主任说,宣传部门“有规定,火灾死亡十人以上一律发统发稿,那么时间长了我们的记者一碰到死亡十人以上就不采访了,老这样怎么行啊!”

宣传管理同时也会让新闻部门的业务主管深感无力,北京一位资深中层主管说,他其实根本不想当新闻部门的主管,但现在既然当着,就要找理由宽慰自己,“一是不要把你这个新闻工作看成是一种事业,只是看成是一种职业。因为报纸不是你的报纸,不是你的事业,是党的事业,所以对你来讲只是一种职业。二是不要把你做的工作当成一门艺术,而只是当成一门技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门艺术的话,你可能追求一种完美,这样你办不到,客观环境制约你,你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技术,技术当然是可以修修补补,做到什么地步都可以。三是不要更多地考虑集体,我说的所谓集体,可能是一群人,或者是整个社会,更多地考虑些个体,比如说我这记者的前途,考虑考虑我自己的存亡,考虑考虑报纸的生存,只有从这三个方面来找一种解脱吧”,原因就是因为“哪天不敏感?天天都敏感!法轮功、反腐、拆迁、外交政策、少数民族问题,天天都有些东西不能报道”。但他也说这种想法跟职业理念是相悖的,是“在一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一种自我解脱。”而宣传管理部门的官员,则常常对自己管辖下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大大小小不断出现的“越轨”行为深感不满,因为,“我自己的乌纱帽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些媒体受到‘黄牌’警告的程度和次数……他们老这样,不管怎么行?!再这么着我就该先灰溜溜走人啦”。这些小故事从一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生产环节上媒介组织内部和来自宣传管理部门的约束力之间的张力和关系。

四、几组相关关系分析

那么,新闻从业者对工作自主性的评价是不是会影响到其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呢?

首先,偏相关分析显示,新闻从业者对其工作自主性的总体评价与其对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及专业成就、物质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那些觉得工作当中的自主性比较高的从业者,他们对其所在媒介能提供给他们的物质待遇和精神满足都是比较满意的,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的综合评价也是比较满意的。这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们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中看到的这样一种情况的普遍意义,即那些在自己所在的媒体内“混得比较好”,有一定的专业名望和地位的从业者,他们往往会觉得工作中的自主性比较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对专业成就的满意度和对新闻生产三个环节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上,只有业务主管对采写过程的影响力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那些越对自己的专业成就感到满意的从业者,越会感受到编辑部内部的业务主管对他们采制新闻过程的影响力;而那些对物质待遇满意度越高的从业者,会更多感受到广告客户和媒介经营部门与报道对象/消息来源在确定选题和采制过程中的影响力;而对人际关系越满意的从业者,他们在确定选题和采制过程中能感受到业务主管和宣传管理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既然被访者普遍对自己所在媒体的工作自主性和满意度评价不高,那么,什么样的媒体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媒体呢?我们在调查中列举出12家不同的中外媒体,来考量什么样的媒体比较符合被访者心目中的理想。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将这些媒体简约成境外媒体、喉舌媒体和网络媒体三类,《南方周末》因统计上归属较弱被作为单独的变量,网络媒体则因与我们的主体不甚相符暂不进行讨论。我们发现,被访者对境外媒体的总体评价要高于喉舌媒体,而《南方周末》则被认为是最接近理想媒体的报纸。偏相关分析显示,被访者对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评价越高,对喉舌媒体的评价也越好,同时,那些对自己获得的专业成就越满意的从业者,对喉舌媒体的评价也越好。我们还发现,在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上比较多地感受到广告经营、宣传管理和报道对象/消息来源的影响力的从业者,对喉舌媒体的评价比较好。

五、结论与讨论

如果我们回到有关新闻生产的社会控制这一研究取向上,我们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新闻从业者作为独立的职业角色,他们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影响的。然而这个话题有着明显的西方语境,即作为职业角色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尊崇共同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为相对独立的媒体工作。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为中国媒介开拓出相对于单一的党的喉舌和宣传工具的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新闻从业者从单一的“党的宣传干部”衍变为具有一定的工作自主性的职业角色,但是,在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环境中,党的宣传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利润逻辑和搀杂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道义责任又深受来自西方的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本的新闻专业主义影响的职业理念,这三重逻辑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起点。

深度访谈,2002年3月,××市委宣传部报刊处副处长。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新闻从业者一方面越来越多地认同自身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职业角色,认同优秀的境外媒体的职业表现,式微传统的党的喉舌媒体——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对于什么是自己心目中理想媒体的评价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在党的新闻体制内工作,要想获得专业成就,就必须在这个现实环境里不断拓展自己的工作空间,要让自己尽量“混得好”——而如何才能获得比较有弹性的工作空间,其中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并不都能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共通价值取向。事实上,提升自己的专业成就感,与认同喉舌媒体的正相关,至少让我们看到,在今天对于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来说,顺从于党报体制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获得专业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尽管这个前提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逻辑有着天然的矛盾。

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中国新闻从业者在自身职业角色上的深刻冲突——他们感受到越多宣传管理的影响,就觉得自己工作的自主性越低,但是,要想在工作中获得较高的自主性,又必须认同而不是抵触现有的新闻体制,这样至少可以在现有的新闻体制下获得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的弹性空间,也只有这样,从业者才会比较满足于其所在媒体提供的获得专业成就与名望、较丰厚的物质报偿、较良性的人际关系的机会和条件——尽管从总体上看,他们对包括自己工作的媒体在内的喉舌媒体的评价要低于那些更能体现出专业主义理念的境外有影响力的媒体。这种由新闻体制造成的职业角色深刻的内在冲突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同类推荐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人们或因学缘关系,或因前期相关学科习得惯性,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等相关概念,或多或少会出现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族学、人类学与所涉及的姊妹学科及子学科的亲缘关系和隶属关系加以梳理澄清,以便更好地解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政府网络发言

    政府网络发言

    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同时从网络问政、网络论坛、网络微博,以及培养意见领袖、应对网络谣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政府网络发言的基本策略,并对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具有理论开拓的价值,又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意义,可以为新闻传播学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启发、借鉴和帮助。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热门推荐
  • 纠缠

    纠缠

    对顾伊而言,和宋致远纠缠这么多年确实是她所愿。七年婚姻,交换属于她的一切,却最终伤了心,即便如此,这场交易她觉得还是值了。可哪知当她要抽身时,这男人又卷土重来,势必和她斗得你死我活。万物相生相克,他们两人也终究抵不过宿命吧。
  • 攻略之路长漫漫

    攻略之路长漫漫

    她,是星际100年的异能佣兵;但是却没有人知道,她已有上百岁,容貌却始终如初。他,一个异魂管理者,因为任务来到华灵大陆他和她,本不该遇到的两人,却在无意之间相遇。他们冷漠,病娇,而且还有病。如此相似的两人,却只为了知道,像自己这样的人,喜欢上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一步步的算计,只为得到对方的承诺。但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相遇了的那一刻,便已经是一种相互的吸引。究竟会是谁先沉沦,一探便知。
  • 白马出淤泥

    白马出淤泥

    一场大雪,一本奇书,一场灭门。一个乞丐,一名落难少爷。一代剑豪无端身死,这背后又有怎样阴谋诡计,又是什么恩怨情仇
  • 淡紫色的纱巾

    淡紫色的纱巾

    当时是五点半左右,或者说这是一九八三年夏天的一个临近黄昏的时刻,滇池北岸的海埂,像一块油画家的调色板,人群五颜六色涂满海滩,阳光像一个刚出炉的蓬蓬松松的大蛋糕,散发出迷人的新鲜色泽和清香,海水出奇的蓝,蓝得有些失真,蓝得我现在回想起来,也有恍若隔世之感。所谓恍若隔世,是因为现在的滇池不再蓝了,水面漂着一层黄绿的油脂,稠浊而腥臭,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像是一个隆重的聚会。所以现在海埂海滩的夏天,失去了往日的抒情与浪漫,再没了游泳和看海的人群,以至于我来到海边,有一种缅怀的意味,缅怀过去人与海水相涌相融的快乐时光,心情阳光不起来。
  • 南齐书(上)

    南齐书(上)

    《南齐书》,原名《齐书》,到宋代为了和李百药所著的《北齐书》相区别,改称为《南齐书》。全书六十卷,现存59卷,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佚失的一卷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某些传中也有缺文。本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南齐书(上)》包含本纪八卷和十一卷。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海贼之无限手套

    海贼之无限手套

    新书《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已发布,求大家的推荐票和收藏~“灭霸同款无限手套要不要了解一下?”刚刚看完妇联三首映心情澎湃的罗青就因为这一次冲动消费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当莫名穿越到海贼世界中的罗青将一颗恶魔果实成功镶嵌在金灿灿的无限手套上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既幸福又苦恼的问题!貌似这个手套上的凹槽有6个啊...所以,搭配哪6种恶魔果实能在理论上达到最强?在线等!十万火急!别逼我打响指啊!PS:新书《漫威世界的替身使者》已上传,欢迎品鉴,求收藏,推荐~
  • 莲舟路

    莲舟路

    蜀有莲村,村有莲香,莲香擅采莲……莲香有状元哥哥,炼香的师傅,还有一个好夫君,爱她一生(本文全部架空,不要与现实相对照)
  • 玫瑰之翼

    玫瑰之翼

    艾麦缇转学到贵族学校璀璨碧汐后,因为来自小城市而受尽欺负,常被同学用“满清十大酷刑”伺候,无论是她有理还是同学们狡辩,按照国际惯例,她总是错的,被罚关小黑屋更是每天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