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700000050

第50章 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

■董天策

近年来,“民生新闻”不仅是国内新闻传播实践领域的一波新浪潮,而且是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问题。民生新闻是什么?这自然是一切研究首先碰到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对民生新闻的界定,或认为是一种“新闻类型”,如说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如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或认为是一种“节目形态”,如说“‘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难看出,不同的说法之间存在着学理上的矛盾。究其原因,都是从单一的新闻分类标准去把握民生新闻,而这些单一的分类标准之间具有排他性,肯定民生新闻是A,就意味着民生新闻非B。然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民生新闻与新闻学领域里传统的按照单一标准划分的样式不同,是多个标准共同生效的划分结果。”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主要报道的是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与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从宗旨和终极目标上看,民生新闻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不过,正如作者所意识到的那样,“让多个分类标准共同生效,一方面帮助我们从内容、表达、受众定位三个方面理解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在原有的新闻专业领域里我们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分类项。民生新闻就是这样充满悖论地存在着。”

显然,要解决如何界定民生新闻的困惑,就要解决民生新闻充满的“悖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现象,却又无法在原有的新闻专业领域里找到与其对应的分类项。如何解决这个悖论呢?应当说“多个分类标准共同生效”的解答已经作了有效的探索,但其结论却不免令人沮丧:“对于这样一个新的专有名词,没有必要急于给予其一个统一的界定。”因为“在民生新闻的概念认识系统内,多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讨论,客观上必然带来对民生新闻认识的逐渐清晰,甚至最终达成共识”。事实上,既然是“多个分类标准共同生效”,就意味着这些“标准”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如何从理论上来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我认为不能停留在现有的理论架构或认识框架之内,需要引入科学社会学的“范式”概念及其理论模式。

1962年,托马斯·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范式理论。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的模式是由一个常规科学传统转变到另一个常规科学传统,两个传统之间的变化即是范式(paradigm)的转换。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le),即“两个范式之间找不到共同的基础来理性地比较高下”;而同一范式则具有共享性,即范式是一套共同的科学习惯。库恩在1969年对范式作了进一步阐释:“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整体的一个元素,即具体性谜题解答;把它们当做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作为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在库恩看来,范式的构成包括以下四种要素:(1)符号概括,科学共同体共同使用的公式;(2)共同信念,包括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或是理论模型;(3)共有价值,科学共同体培养了科学家共同的鉴赏力;(4)范例。

值得注意的是,库恩的“范式”概念主要是指“科学范式”。推而广之,任何“范式”都意味着由一定的概念或术语、一定的世界观(主要是信念与价值)、一定的范例所构成的实践或理论模式。从这样广义的范式概念来看,中外新闻传播显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范式。比如,源自西方新闻界的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中国新闻界创造的典型报道、正面报道,就是不同的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的实践及其概念化,本质上是对我国当前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的理论概括。换言之,如果要问民生新闻是什么,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

作为一种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是多种独特内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闻实践模式。前引李舒、胡正荣关于民生新闻三种分类标准的论述,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生新闻范式的某些具体内涵。而这几年来对民生新闻内在规定性或“本质特征”的探讨,其实也就是对民生新闻范式具体内涵的探讨。这样的论述已经很多,本文无意提出什么新说,只是在众多说法中进行选择,从而进一步明确民生新闻传播范式的独特内涵。在我看来,作为一种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的独特内涵主要包括:

(一)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何谓“民生”?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在题材选择上,民生新闻所聚焦的正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十分广泛,时事政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只要是关乎“民生”的事件、活动与现象,都可以是民生新闻的题材。有论者说得好,“民生新闻就其内容而言,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

在题材内容的意义上,把民生新闻界定为“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是有道理的。而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的观点则过于狭隘,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观点也不够全面。当然,民生新闻的兴起,是以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中的切身利益与酸甜苦辣为基本特色的。但是,如果在理论上将民生新闻的题材仅仅确定为这样的“小民生”,必然限制民生新闻的提升空间,不利于“小民生”新闻走向反映具有一定“国计”内涵的“大民生”新闻。

(二)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多年来,传统的党报党刊或者电视新闻,往往过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将受众看成是需要教育的对象,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民视角不仅是指新闻报道的平民姿态,而是新闻工作者与百姓心灵相通,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在民生新闻中,记者与百姓站在同一平台上,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百姓,更多地聚集普通人和弱势群体,更多地反映普通人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因此,平民视角意味着新闻工作者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意味着新闻传播过程中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意味着记者采取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报道立场来审视民生新闻题材。

(三)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如果说平民视角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那么民本意识则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宗旨。所谓民本,就是“以民为本”。在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尚书·夏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到孟子力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一直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无不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的民本意识,就是站在民众的立场反映民众生活和民生疾苦,表达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民生新闻在价值观念最大的特点是其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而这“以民为本”的新闻观念,包含了四层含义:一是强调贴近百姓生活,二是强调新闻的平民品格,三是强调服务性和人文关怀,四是鼓励百姓积极参与。

(四)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在这里,“民众话语”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报道有关民生内容,如“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收心理与接收能力的‘软性’表达”,特别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多采取“说新闻”的形式,使观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二是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使媒体成为民众言说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较好地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正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这几个要素的有机统一,才构成民生新闻这样一种独特的新闻传播范式。正如有学者所论述的那样:“尽管所谓‘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与传统新闻分类中的社会新闻十分接近,但由于‘民生新闻’并不如社会新闻那样着重于新闻报道内容上与其他新闻类别的区分。‘民生新闻’不仅概括了媒介对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还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更蕴含了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换言之,“虽然目前的民生新闻大多取材为城市社会新闻,但民生新闻不等于社会新闻,更不等于是社会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的本质属性是: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选择民众普遍关注的新近发生(变动)或正在发生(变动)的事实。民生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多了‘一种加工的态度’——即‘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就是说,一样的世界,但不一样的观点和解释的方式,使它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诚如《南京零距离》栏目制片人张建赓所言:“民生新闻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体裁,也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也就是说,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在电视新闻采编领域,它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并正在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电视新闻的全新实践。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观念的全面冲击。”尽管作者认为“用一个什么样的名称来概括”民生新闻“不那么重要”,但作者的这段论述恰好表明:民生新闻是不同于既往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概念中的“新闻”并非新闻文本意义上的news,而是新闻传播活动意义上的journalism。在英语中,“news”是指新闻、新消息(facts that are reported about a resent event or events),或者新闻报道(the news:a regular report of resents broadcast on radio and television);“journalism”是指新闻业、新闻工作(work of collecting,writing,editing and publishing material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r on television and radio)。两者的关联在于:journalism所包括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出版等各项工作,都是围绕news这个轴心而展开的。大体上,news是名词,对应于汉语的新闻、消息;journalism是动名词,对应于汉语的新闻业、新闻工作,也即新闻传播活动。假如将民生新闻翻译成英文,准确的表述不是“new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而是“journalism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

写到这里,可以肯定地指出:从新闻传播范式来看,民生新闻不仅是可以成立的科学概念,而且是带有鲜明创新色彩的新闻实践。检视那种认为民生新闻概念不科学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比如,有论者认为,“从学术角度看,民生新闻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具有独立内涵的新闻学概念。”其理由是:“广义地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这个理由如果不是对“民生新闻”概念内涵的随意曲解,就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民生新闻”的特定内涵。至于有论者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类型,它实际上也还是传统的‘社会新闻’的花样翻新,这有点类似于家电业的概念游戏,只是为了听着更新鲜更招人耳目罢了。”这样的看法也仅仅是从民生新闻的题材内容(或者说报道内容)着眼来看问题,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民生新闻同时还体现着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立场、价值取向、报道方式上的独特性,特别是这种独特性与传统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以及更广泛的报道题材的有机结合,已经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因而完全是皮毛之论。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梳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国家理论和人的解放学说,立足中国发展变革的现实,对制度、制度与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既注意挖掘魏书生特色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又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位立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魏书生。全书遵循由实入虚、由形叭神、由术入道的顺序,从介绍魏书生的思想特色开篇,依次介绍教学特色、班级工作特色、管理特色和成长特色。读完全书,或许让你越到后边越深刻,越到后边越高远。如果耐心地读完全书,相信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如何通过学习魏书生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都会有所帮助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冬元纪

    冬元纪

    相传,元界的地底下拢杂交错着无尽的地脉,而人可借连接地脉获得改变自然界的能力。二十年前地脉爆发将冬季从元界四季中抹去,二十年后,桐昆学院的四人社团“四季社”为实现“迎回冬季”的创社目标展开了一系列不寻常的活动…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们儿》是莎士比亚在1600年的作品。故事描述了温莎镇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凡是任何能够赚取金钱的事情,他都会汲汲营营,而且其为人极度小气,是位典型的守财奴。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念无妖

    念无妖

    那一世,她生于天庭之上,百鸟朝凤,其光璀璨。她被认作神之子,拥有万仙所妒的神躯。她初次历劫,在历劫中遇见一名凡人少年,她想许少年一世长安无灾,但后来,她因失心忘了少年,少年死于她手。她救济,在奈何桥上遇见一名男子。救济凡尘的她为了令一名男子将他亲手杀死,殊不知,这名被她杀死的男子,才是她的真心。而她的命运,就是忘记。她于千年后又遇见了他,他委身相随,可她,偏偏又记不起他……
  • 荡寇志

    荡寇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少的宝贝宠妻

    帝少的宝贝宠妻

    OMG,怎么办?惹了不该惹的人,乔小姐再次准备逃之夭夭,却发现自家闷骚儿子和宝贝闺女已经主动找上了他,“帅叔叔,你想知道怎么样追到我妈咪吗?我可以免费教你哦……”乔小姐傻眼了……
  • 诸天家丁屋

    诸天家丁屋

    段原穿越到了游戏世界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家丁,随身家丁屋,率领诸天大小姐们征战游戏世界,陈圆圆,李师师,杨玉环,琴清,苏妲己……不想,因为一次游戏维护更新,游戏智脑卫星在太空中失踪,由此以后游戏世界变成了真实的玄幻世界,同时,段原的回家之门打开……
  • 穿书之女配的甜宠日常

    穿书之女配的甜宠日常

    姜瑜上辈子混娱乐圈被全网黑没演技,一朝被害重生,她摸着自己的盛世美颜,花瓶也能走事业线。上辈子的死仇绿茶婊想成影后?让你臭名远扬。这辈子的白莲花想抢老公?虐你没商量。但——商界龙头大佬沈BOSS一把搂过摩拳擦掌要手撕贱人的女人,低声哄道:“乖宝,让老公来。”————甜宠苏爽向,女主前期有些作,本文抄抄抄,涉及汉服,不喜请绕道,勿喷勿杠。
  • 宿主太佛系

    宿主太佛系

    【1v1,男女主都是一个人,后期甜宠!】在星际灵战当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魅灵失去记忆,只记得要寻找某些东西。和星际中一人结识,带着任务系统开启位面穿越在任务途中,总能遇见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翩翩公子君泽:我要把你关起来,只准我一个人欣赏。学霸竹马白擎:不要看题了,看我。守护者六玖熙: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重生者伊樊西:你永远都是我新娘。……(以上顺序有变)陌熙看着恢复记忆的魅灵,卑微道:原谅我!魅灵冷漠的看着他:你和你哥一样,罪无可恕。(作者可能简介无能,请看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