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700000006

第6章 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3)

四、《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为《解放日报》改版构建党报理念

博古主持《解放日报》初期的工作理念,基本是大城市报纸的“以新闻为本位”,但是这并不适合地处偏僻、人口分散、文盲众多的陕甘宁边区的特殊环境,党中央机关报的主要职责也与面向城市公众的报纸不同。因此,要建构党报理念,首先得批判围绕“以新闻为本位”而形成的种种观点。关于这个目的,陆定一文章在开头部分就讲得很清楚。他写道:“了解这套从旧社会里带来的思想意识和新闻学理论,懂得它的谬误在哪里,对于我们,曾经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真正与这一套坏东西作斗争,还是《解放日报》去年4月改版以后才开始,这是在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理论是从实际中来的,与不正确的新闻学理论和实践作斗争,就同时丰富了和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关于新闻学的实践和理论。”

创办初期的中央机关报,总以时宜性、一般性等对新闻事实的要求,来选择和安排新闻稿,使得体现党中央精神的文件、讲话以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被安排到不大重要的位置。要改造中央机关报,这样的理念自然是一种“坏东西”。只有克服了这种理念,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精神和反映根据地群众生活的意识,才可能将党报理念融化到编辑记者的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就当时转变主办党报的新闻学理念的需要而言,陆定一文章这样做是有历史理由的,不然不足以建构新型的党报理论。

既然时宜性、一般性等富有新闻事实特征的要求被压抑,那么落实毛泽东关于党报主要用于指导工作的思想的目的也就达到了。1944年毛泽东在一次文化工作的大会上讲话,他的话语本身很自然地体现了对于新闻的新认识:“报上登些什么呢?比如我们这里出了个申长林,就把它的事迹登上,有一个陈德发也可以写进去……”“昨天报上登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一个完小的消息。这是一条很好的新闻,有这样一条新闻,比我们讲好多话还起作用。因为这个完小已经做出了实际成绩,应该把它广播到全国去。”显然,在毛泽东看来,劳动模范的事迹就是新闻,一个完全小学的工作经验也是新闻。这种看法符合根据地的情况。

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提出的两个要点是“增强党性和联系群众。”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重在论证如何在理念上增强党性;文章的第二部分“新闻如何能真实”,实际上谈的是党报记者如何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生活的问题,即“联系群众”的问题。而原来《解放日报》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抄录各国电讯稿进行编辑、参加党的会议发一些消息,这种工作方式使得报纸严重脱离了分散且处于信息封闭状态的边区群众,群众不会关心,也很难理解报纸上所报道的东西,只有党报的记者们了解了他们读者的生活,才可能将党中央的精神变成适合他们接受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陆定一对此的论证逻辑是:首先肯定“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写作的“五W”要求;接着指出,即使形式上完全符合五要素的新闻,也可能存在不真实,因为没有与群众相结合,做群众的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这不可能写出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报道来。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这种要求是妥当的。但是,要求从大城市来的有知识的青年记者向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的工人农民学习,是很不容易的。于是,陆定一采取了让城市青年产生自卑感的论证方式,即说明记者的工作是不产生价值的,是由工人农民养活的。他写道:“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勉励自己,做人民的公仆,应知我们既不耕田,又不做工,一切由人民供养,如果我们的工作,无益于人民,反而毒害人民,那就比蠢虫还要可恶,那就比二流子还要卑劣。”在此基础上,批判“无冕之王”、“先知先觉”的思想,批判“报阀”作风,自然所向披靡。

这种记者不是劳动者的“理论”当时很盛行。谁养活谁,这个话题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斗地主的一个主要伦理原则,还出现了《谁养活谁来,我们来算一算》的歌曲。尽管现在看来显然是谬误,但当时作为一种理由产生的“魔力”是很大的,成为一代人的人生观,一方面激励了党报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保证了党报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成为整治记者的杀手锏。

五、历史地评价《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在上个世纪新启蒙的背景下,针对《解放日报》初期办报业务指导思想上不符合陕甘宁边区的情况,为确立符合根据地情况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陆定一的这篇文章以当时有限的马列主义教科书提供的哲学知识,努力扭转“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理念,使之适应党报的职责,贴近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该文采取了以批判开路的论证方式,对于***新闻学理论的批判,抓住了要害,因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而对于新闻学常识的批判,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但是从“运动剧场”的效应看,“在一定范围内,划出的斗争对象越多,剩下的参与运动的态度就越积极,因为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立场,只要被卷进了运动斗争的漩涡里,即使不是积极分子,也就有了政治立场”。这种批判确实产生了效果,人们努力抛弃“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不再讲究新闻价值,以及新闻时效和新闻的趣味性,仅在形式上接受了新闻写作的“五W”,投身到全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工作中。

如果把这篇文章放到当时延安整风时的“抢救运动”,以及文化界对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萧军等展开的过火批判背景中,陆定一的文章是温和的,不过就是笔头上给戈公振戴了几顶政治帽子而已。

其实,诸如新闻要求新、及时、有趣味等等,属于对新闻行业的社会性认识,无所谓阶级不阶级。在这样的问题上使用“阶级”的大字眼,把阶级斗争的理论简单化和庸俗化了。一定要在这类问题上划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不同认识,造成了很大的后遗症,使得我们的新闻学研究长期陷在不停地划清阶级界限的狭隘认识里,难以进入学术领域。陆定一当时强调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其实就在他批判的戈公振的论述中内含着,只不过戈氏加了几个定语。这种思想的相关性,使得在后来阶级斗争意识强化的背景下,他本人也逃不过其他人将这个定义扣上“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新闻学涂脂抹粉”的政治帽子,这一点,恐怕是陆本人也意料不到的。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本身适应了中国抗日根据地的具体情况,使得党报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各项工作,发挥了动员群众的作用。为了确立通过党报指导工作的体制,在新闻学理念上改造新闻学的常识是必要的,也取得了成效。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改变已经成为传统的认识理念,却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从那时开始了一种新传统,即“大批判开路”的不好的传统。只要想到时效、趣味、客观等,习惯性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或唯心论、唯物论的划分意识,其他人监视的眼睛,便会制止当事人继续想下去。于是,这种并非完全由于讲道理而形成的状况,造成了后来长期难以扭转的局面:我国面向社会的传媒缺少新闻,宣传味十足,没有时效,没有趣味;编辑记者只知道典型报道,不会抢新闻,并长期把许多基本的新闻学常识,视为资产阶级的东西。

由于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许当时真的不懂),竭力论证记者不是劳动者,如何被工人农民养活,这种道理一旦被接受,同样后遗症无穷。包括记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经常以接受工农再教育的名义下放,变相劳改,身心遭受到极大的摧残。这种情形也是陆本人难以料到的。

虽然上面谈到了较多的陆定一文章的“不是”,但是从这篇文章中也能够看出,他毕竟是一位正直的党的文化领导人,他选择的话题是要求党的新闻工作尊重事实、追求实实在在的真实。尽管他把戈公振的观点曲解后概括为“很不老实”、“很不科学”,但其追求的仍然是一种真实的境界,这是这篇文章能够进一步批判***新闻理论,并准确地抓住其理论要害的认识基础和人品基础。后来陆定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其主题大多还是新闻要真实,反对造假,确实文如其人。

新闻学主题的转变,其领导者是毛泽东,陆定一的文章是在贯彻毛泽东的党报思想。这是边区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在当时是必要的、值得的,利大于弊。但是,若把对整体内部而言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扩大到整个社会,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当时根据地的社会环境要求新闻学产生“偏至”现象,本来是实事求是的。但应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偏至,当环境变化的时候,思想上应当能够与时俱进,否则,一旦把偏至的新闻学上升到永恒,悲剧便不可避免。这个责任,不能由陆定一承担,他后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本人为此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我们现在纪念陆定一的这篇文章发表60周年,目的是正视历史,总结经验和教训。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

    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

    本书是谢冕先生记述北大、阐释北大精神的一部作品,是作者数十年来关于北大的文章精选。谢冕先生在北大工作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饱含对北大的热爱,讲述了北大的历史与现在,刻画了校园里未名湖、图书馆、朗润园等景致,追忆了他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和师友往事,描写了那些具有北大精神传统与人格魅力的人物如蔡元培、季羡林、林庚、吴组缃、金克木等诸位先生,还有北大对新诗的影响和现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这所有的一切在他的眼中,都展现着独特的北大精神。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热门推荐
  • 包装时代

    包装时代

    戏外常常比戏里更加曲折离奇,所谓的想象力在现实面前也会有苍白无力的时候。生活高于文学,真正的“突破”并非来自文字,而是源于这个时代。于是,阿社从时代中汲取养分,画下了关于这个时代的写照。大师论、富二代、互联网创业等关键词,被作者一一写到文字里,写到记忆里,让这本书焕发着“生命力”的光彩。
  • 犬神

    犬神

    汤姆回到山清水秀的故乡,却意外遭遇盗猎猖獗、谋财害命的犯罪团伙。为了青山绿水和可爱的野生动物,汤姆应狩猎监督官的邀请,参加了打击盗猎护法行动。
  • 原核之心

    原核之心

    突逢巨变,再次沦为孤儿的兄妹俩该何去何从。畸变,是恶魔呢喃下的诱惑,还是神明的降下神罚。当畸变体就是与自己日日夜夜相处的妹妹时,安溪该怎么选择?为了保护妹妹,安溪该如何变强?
  • 影帝老公头条见

    影帝老公头条见

    *江城人尽皆知,最不能招惹的就是霍二爷。传言二爷冷若冰山,高岭之花,可望不可即。翌日,盛星阑推开家门,一大两小排坐在前。七仔:“妈妈辛苦啦,我给妈妈按摩~”八宝:“妈妈辛苦,我给递水~”传闻只可远观凛冽如冰的霍二爷趴在肩膀,低沉的嗓音温润,“老婆辛苦,我给……洗衣做饭带孩子。”*遇到盛星阑之前,霍南霆的唯一念想是把两个孩子拉扯大。遇到盛星阑之后,霍南霆的唯一目标是让这个比自己大六个月的女人心甘情愿叫自己哥哥。无论是在人声鼎沸的镜头前,还是在迷灯醒影的沉沦间。*【年下高糖1v1身心双洁】
  •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宁玉瑶一朝穿越,生活简直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镜花水月。穿越异世,成了一个小奶娃,不过小奶娃又怎么样,一样能够打造一个美好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其实似乎更快乐,有一个当先生的爹爹,贤惠的娘亲,还有两个萌正太妹控的哥哥,完美的一家子,幸福小康的生活,让在现代快节奏的宁玉瑶悠然于南山之中,再再拾起前世的技艺——刺绣,烹饪,一不小心竟成了世间女子的典范,引得无数俊美儿郎尽折腰。异世生活,种种田,养养花,再加上传家玉佩中的灵气空间,种田加简单修真,再来一个相伴相依的恋人,不过爹爹,大哥,二哥,你们为什么用白眼看我身边这男人。场景一:一俊逸若仙的病美男倚在床上,明明严肃僵硬的脸却故作虚弱说:“瑶瑶,我痛,喂我喝药,揉揉胸口吧。”宁玉瑶听了没有任何反映,一本正经的说:“古云庭教你的吧,自己喝。冷美男要有冷的气质,不过……下不为例,这次喂了,下次自己看着办吧。”两人都在心里笑嘻嘻,景旭远暗想:“古云庭这个不着调的家伙,说的还算不错,女人果然是刀子嘴豆腐心。”宁玉瑶偷乐,这个样子的王爷好有爱。
  • 在线小萌妻逃不了

    在线小萌妻逃不了

    #快!快!!快!!!糖糖小可爱又上线了!快去围观。#又看到这样奇葩的热搜标题,唐芯在心里暗想:这届网友太可怕了,怎么上个线也能上热搜了。傅叶白看着电脑屏幕前一脸懵逼的小脸,伸出手笑着将小脸转向自己,嗯,他们这么可怕,我们该下线了。电脑另一边的网友:。。。。。。(不,放开那小可爱,我们不可怕!!!)
  • 奸商养成记

    奸商养成记

    什么叫寸土寸金?什么叫寸金难买寸土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左看右看买不起。存折上几个零算什么,比不上房产证上一个名。原本欢欢喜喜去看房,谁知天上掉下一块天花板,吧唧一声,人穿了……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是什么?答:房到手了,人却穿了……既然上帝给了我穿越的机会,我就用它来捣腾房、地、产!
  • 女科撮要

    女科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为嘛她穿越却要整天吃死老鼠?别人穿越后身边都有美男相伴,为嘛她却要变成傲娇男的药引?浑身上下都被他摸遍了不说,最主要的是他需要的药引居然长在她的关键部位上……大哥,能不能打个商量,伦家好歹也是一只娇小呆萌宇宙无敌的小香狸,你怎么能对伦家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泥们都闪开,让喵静一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格格不哭

    格格不哭

    她,爱新觉罗语嫣,乾隆皇帝的七格格,温柔纯静,却在大婚的当天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现代,莫名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她,丁安琪,是老大的孙女儿,放荡不羁,却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记忆,然而当她恢复记忆时,亲人家庭却发生了重大的变故。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女子,却因为容貌惊人的相似,而让彼此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而他,是她们俩个都爱的男子,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子,和一个帅气专情的男子,三个人命中注定要纠结在一起,到底谁才是他命中注定的姻缘?人心险恶,一心要他们死的人,和一心要拆散他们的人,会让他们最后是怎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