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800000030

第30章 司法实践与理论探讨(17)

(二)存在判定结果明显不合理的情形

有很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实际案例,如果判定者将混淆理论作为无须论证的前提严格加以适用,就会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

案例一:原告拥有一种一柱一亭公用电话亭的外观设计专利,其整体外形类似于P形。被告制造、销售一柱双亭公用电话亭,其整体外形类似于两个P形背靠背的组合。原告认为被告的产品是其专利产品背靠背的简单重复组合,属于与专利产品相同或相近似,故构成侵权。被告辩称,其一柱双亭产品的外形结构是一个完整产品,是一个整体,并非两个一柱一亭产品的背靠背对称排列,故其产品与原告的专利产品存在明显的区别,既不相同也不相似,没有侵犯原告的专利权。在该案例中,除了单体与单体的对称组合体这一区别外,二者没有其他外观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那么,被告到底有没有侵权呢?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混淆理论,被告的抗辩观点完全成立:一根柱子上只有一个电话亭与一根柱子上有两个电话亭的区别非常明显,一般消费者在隔离对比、异地观察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会将一柱一亭与一柱双亭相混淆,所以一般消费者不会误认被告的产品为原告的专利产品,要买一个电话亭的消费者更不会去误购两个电话亭的被告产品,所以不构成相近似,被告没有侵权。

那么,判定被告没有侵权合理吗?我想几乎所有的专利实务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都会认为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被告已经完全利用了原告专利的创新成果,如果这样都不构成侵权,很多的外观设计专利都将因类似的规避手段而无法保护,成为一纸空文,外观专利专利保护创新、鼓励创新的立法目的将会完全落空。

案例二:原告罗某是两项沙发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人,该两项外观设计的权利范围以其提供的沙发照片为准。照片中两款沙发与寻常沙发并无太大差别,仅在扶手上作了一些修改,在两扶手上各缀有一条如同灯笼上使用的穗子。该两款专利沙发没有任何图案,专利权人也未要求保护色彩。被告杜某制造、销售的两款沙发与原告专利产品形状完全一致,但其沙发上有对比极其强烈的图案花纹。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原告并不予以否认,但其认为,原告专利保护的要部是其形状,具体说表现在扶手的改动上,被告产品在形状上完全抄袭了原告专利,构成侵权。而被告则认为,原告专利较公知产品并无太大创造性,从整体观察,被告产品与原告专利产品对比,有强烈对比的图案,这是吸引普通消费者眼球的主要目标,至于扶手上的小小改动,并不足以吸引普通消费者的注目;只要普通消费者施加普通注意力,两者不会造成误认,所以原告所诉的侵权不成立。

那么,被告到底有没有侵权呢?如果严格适用混淆理论,则被告的抗辩观点完全成立:因为被告的沙发产品中有对比极其强烈的图案花纹,吸引了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力,普通消费者在隔离对比、异地观察并施加普通注意力的情况下也会感知到被告的产品与原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不会对二者构成混淆、误认,被告没有侵权。

但是,同案例一一样,这样的侵权判定结果合理吗?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1年制定的《审查指南》,我国的外观设计专利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如果只要在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上添加视觉效果强烈的图案,达到整体视觉上有显著区别,不会构成混淆、误认,就可以判定不侵权,则所有的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规避,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也就几乎没有任何专利价值可言了。实际上,如果上述不侵权判定成立,则不仅是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就是《审查指南》规定的另外两种即单纯图案的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形状与图案结合的外观设计专利也同样可以用添加视觉效果强烈的色彩设计来达到规避侵权的目的,如此一来,整个外观设计专利制度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答案是很清楚的,这样的侵权判定结果明显不合理。

(三)存在判定结果自相矛盾的情形

正如案例二所述的明显不合理的情形存在,我国的大多数学者、法官在主张适用混淆理论进行侵权判定的同时,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附加了一些判定规则。例如,程永顺法官在分析关于对色彩的保护时指出:如果外观设计专利的图片和照片中没有说明要求保护色彩,那么,其他人在相同的产品中采用了与专利设计相同或相近似的形状,就构成了侵权;采用了与专利设计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形状,并增加了色彩,仍然构成侵权。虽然,程永顺法官在这里只提到了在单纯形状的专利设计上添加色彩应怎么处理,但是同理完全可以推论出,在单纯形状的专利设计上添加任何图案,或在单纯图案的专利设计上添加任何色彩,或在形状与图案结合的专利设计上添加任何色彩都仍然构成侵权。用这些附加判定规则对严格的混淆理论进行一定的硬性修正,从其结果来看,的确可以消除在适用混淆理论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时的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结论,比如本文案例二所述“沙发”一案就可以依据以上的硬性修正认定属于造成一般消费者混淆,而判定侵权了。

另外,关于认定混淆与否时须重点比较要部的方法,从结果上看也是起了与以上附加判定规则异曲同工的作用。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纪要稿》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被控侵权产品和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整体近似或者要部相同或者近似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认定容易造成一般消费者的混淆,属于近似外观设计”,对于“沙发”一案,也就可以以单纯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的要部就是形状,二者的形状相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容易造成一般消费者的混淆为由,判定属于近似外观设计。

那么,适用上述这些修正以后的混淆理论是否就没有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我们假设一个案例:反过来,如果杜某的上述有强烈对比图案的沙发设计已经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在该专利授权后,罗某制造、销售与杜某的专利设计形状相同但没有图案的沙发,这时候当杜某反过来作为原告起诉罗某,则无论是适用严格的混淆理论或上述这些修正后的混淆理论,都会得出一般消费者不混淆的结论,也就是侵权不成立。当然,侵权不成立这一结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通过对“沙发”一案与我们的假设案例进行对比,混淆理论的自相矛盾之处就出现了:因为如果用是否会造成一般消费者的混淆作为侵权判定标准,是难以解释以上两个案例的结论对比的,即无法说明在判断两个产品是否会混淆时,由于两者先后顺序的变化为何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四)判断方法上的难以操作

如前所述,只要是运用混淆理论,法官在进行侵权判定时就应当模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实际对比过程,进行隔离对比、异地观察。虽然这种间接对比的方法在商标侵权判定实践中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却是难以操作的。

首先,根据外观设计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来说,存在着必须排除在对比范围之外的外观内容,即功能性设计的排除和在先公知设计的排除。但是,这些应当排除的功能性设计和在先公知设计内容却恰恰是混淆理论中的判断主体“一般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不注意的,法官要模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实际对比过程,进行隔离对比、异地观察,同样难以排除这些应当排除的内容。如果,法官要将外观设计专利中这些应当排除的内容先列出来,再在被控侵权产品上一一对应找到,并注意这些内容是进行混淆与否的对比时不能考虑的因素,那还是隔离对比、异地观察吗?

其次,有人可能会提出,可以使用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纪要稿》中规定的要部判断方法,即先确定产品要部,再进行隔离对比、异地观察,判断一般消费者是否已在要部上造成混淆,如果一般消费者已在要部上造成混淆,则可以认定为容易造成一般消费者的混淆。但是,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要部,并将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部分与之相对应的过程本身就不再是隔离对比、异地观察了,已经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同时同地的直接对比。而且,更重要的是,上述要部判断方法仅能适用于产品要部很清晰地存在于产品的某个具体构成部分(比如专利权人就杯子的杯体部分或杯盖部分进行了创新的外观设计,或就电话机的按键部分进行了创新的外观设计等),并且该具体的构成部分中不再有功能性设计或在先公知设计的内容存在这种情形。但是,对于一些无法把外观上的创新设计点固定在产品的某一具体构成部分的外观设计,其创新设计点与功能性设计或在先公知设计的内容是交织、纠缠在一起的,这时候所谓的要部也就无法从整个产品外观中剥离出来。那么,这时候一般消费者在隔离对比、异地观察的情况下还能够做到既将功能性设计和在先公知设计的内容准确排除,又准确地判断混淆与否吗?否定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隔离对比、异地观察的方法在法官进行实际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也是难以实现的。法官在开庭及写判决书时,都不可能做到先看看外观设计专利公告文本,过几天再去看被控侵权产品,或者先看被控侵权产品,过几天再去看外观设计专利公告文本;也不可能在一个法庭或办公室里看外观设计专利公告文本,再换到另一个法庭或办公室里看被控侵权产品。既使真有这种审理方式的个案存在,那么这种非正常的个案行为也不能上升为审理中的规范行为。而且,只要看一看法官们对于较复杂的案件写出的实际判决书就更清楚了。可以说,法官如果仅凭隔离对比得到的视觉印象,不可能写出对比的描述;如果不是将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公告文本直接进行对比,法官根本不可能写出对比如此翔实具体的判决书。

(五)对外观设计法律制度改革的阻碍

现在,产品的局部设计已成为世界上产品设计的潮流,特别是在汽车、手机工业中这早已司空见惯。对产品的局部设计,也是一种创新,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中均设有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在这些国家,或者在其外观设计法中已明确允许保护部分设计,或者在外观设计申请中允许在视图中用实线给出其局部设计,而将其他部分用虚线给出。这种部分设计保护的思想应当源自于对产品外观设计做出的创新活动的保护,也就是说,在视图中用虚线部分表示的内容既使作了相当大的变化,以致这些变化使两者在产品整体的视觉上可能会形成明显的区别,但只要在该产品中采用了用实线部分表示的局部设计,即采用了此受保护的外观设计中有创新部分的内容,就应当构成侵权,从而使权利拥有人得到真正的保护。

反观我国,就目前而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必须提交完整的产品照片或图片,不允许将不能分割、不能单独出售、使用的产品构成部分或没有独立使用价值的产品构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但是,也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要求改革的呼声。问题在于,部分外观设计制度与混淆理论实际上是不相容的,至少是不协调的。如上面所介绍的,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并不注意一般消费者是否对两个产品构成混淆的事实,只要在被控侵权产品上采用了受保护的局部设计,侵权就已构成,所以,严格的混淆理论根本无法适用于部分外观设计保护。有人可能会提出,可以将混淆理论进行演变,以被控侵权产品上的相应部分与受保护的局部设计是否构成混淆代替产品混淆的概念,以求可以在混淆理论的框架内取得协调。但是,既使不去讨论这种演变是否成立,这种演变至少是牵强的,比如在判决书中说一般消费者对被控侵权的汽车产品的倒车镜与汽车倒车镜的部分外观设计专利造成了混淆、误认,在说理上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很充分。因为以一般消费者在观察汽车时的普通注意力,创新的倒车镜设计虽然已经对他的总体视觉感受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却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去讨论他是否已经对两个倒车镜构成混淆、误认至少是牵强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对混淆理论进行上述的演变,混淆理论原来赖以立足的直观、有一个相对具体、直接的参照系统的优点也就荡然无存了,完全失去了适用的意义,仅仅只是为了适用而适用了。所以,可以说对混淆理论的固守已经成为我国引进部分外观设计制度,进行外观设计保护制度改革的障碍。

同类推荐
  •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的上古时期。此时期的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和各国变法图强,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在这个破旧立新的变革时期,法家思想家管仲、李悝、商鞅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主张,在实践中积极变法,建立法制,制定法令条例,树立规范,规定法则。通过立法和执法,依法治国,实现了由“刑”到“法”再到“律”的演进,其中包含有法律概念的逐渐清晰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对后世封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意义深远。
  •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有哪些途径?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精神病人杀人要负法律责任吗?“父债子还”这句话对吗?借钱不还怎么办?由赌博引起的债务纠纷受法律保护吗?纳税是怎么回事?农民要交哪些税?我们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欠的债我要还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怎么办?……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分为基本权利、守望家园、外出务工三篇,对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二十世纪美国毒品政策的演变(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二十世纪美国毒品政策的演变(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毒品首先是个社会政治问题,本书从美国毒品问题和毒品政策的历史脉络出发,对二十世纪美国毒品政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对二十世纪美国禁毒史进行了创造性的分期。
  • 法伴人生

    法伴人生

    本书结合相应的法律条令,用案例分析作具体的讲解分析,并展示相应的法律知识要点。
  • 普法系列:婚姻法问答

    普法系列:婚姻法问答

    在司法实践中,有许多杀人、伤害案件是因为婚姻、家庭出了问题而酿成的。这类案件的不断发生,确实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安定。目前,与婚姻有联系的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出现,婚外恋、“包二奶”、通奸、重婚、非法同居、卖淫嫖娼等,这些不仅传播艾滋病等性病,还是滋生各种婚姻纠纷的温床。本书根据婚姻法的规定,讲述了恋爱、结婚、离婚、复婚、再婚以及离婚的方法、步骤、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房屋归属等问题。我们认为,由于这些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十分紧密,即使在婚姻方面尚未遇到复杂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也是有好处的。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四大名捕破神枪2:惨绿

    四大名捕破神枪2:惨绿

    孙摇红的梦是热闹的、幸福的,她培植的草,她种下的花,她养的猫、狗和小鸟,她的外公、母亲、父亲,都围绕在她身边,呵护她有伤、有痛、有寂寞,扬眉剑出鞘的公孙扬眉,也与她沉浸爱河,相思牵连。“山君”孙疆心中藏霸业,伸手造堆兵,他被自己的欲念吞噬,且放纵这欲念吞噬自己的人性、家庭和家族于是,孙摇红梦醒梦碎梦中惊醒,生活旦夕转换,生不仅不如死,生者更难以求死铁手与猛禽,一夜未眠,翻看《飘红小记》,从少女的文字,目睹了“神枪会”如何人间变地狱文字尚未看完,敲门之声响起,推开门来,又是一场恶战门背后,还有一场难以预料的背叛活生生的人,如何能够成为……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
  • 农民们(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农民们(下)(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山海月夜

    山海月夜

    这是一个唯美而又惊悚的灵异故事,在遥远而又神秘的古国之中,一个看似“死了”两百多年的少年。却在一次月夜之中离奇的复活之后,却又在一次陷入曾经发生的一些是非恩怨之中,从而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奇幻之旅,一个落魄的少年,
  • 盛宠之邪医废材妃

    盛宠之邪医废材妃

    她是闻名西州,人人可欺的废物少主。至亲之人要她命、要她身份地位、连她的渣男妈宝未婚夫都有人抢。一朝穿越,她觉醒变异灵根,修无上功法,炼逆天神丹,布吞天阵法...渣男未婚夫?谁要谁拿走,老娘不稀罕!无脑女来找茬?我从不杀人,只会折磨人,生不如死那种!只是,身边某个赶不走的绝世美男,让她头疼不已,悔不当初!她这辈子最怕的四个字就是:以身相许。为了逃婚,她换了地方换了身份重新开始。可最终还是逃不过某男的手掌心。
  • 玲珑涕

    玲珑涕

    世界之初由四大家族掌握,其中鬼族最为强大,其因强大肆意而为招来无数怨恨,暗处窥视已久的黑手欲趁机摧毁鬼族。因恨潜入鬼族的复仇者,尽一切办法欲获得玲珑涕,谁知只换的爱恨交杂。一场爱恨难分的悲剧由此上演……
  • 生活化修仙

    生活化修仙

    末法时代,灵气复苏。楚默一朝穿越,赶上复苏热潮,在这精彩纷呈的仙侠世界中,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普通人!“所以说,生活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棒槌,如果你无法反抗它,就只能躺着被捅。”【叮,生活化修仙系统已激活,请宿主谨记以下几点】1:本系统自由度极高,为开放型探索模式。2:本系统将主动肩挑升级重任,宿主只需安心享受生活即可。3:由于宿主的六月人生总结令本系统不满,故而推翻第二条……
  •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成长,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