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33

第33章 对大陆对台宣传工作的思考(3)

就两岸四地目前使用的汉字来说,就存在“简”、“繁”之别,又称“一国两字”。汉字的形变主要体现在字体由繁趋简的简化字上。据语文出版社《简化字溯源》一书作者们的研究和论证: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趋势,是由文字的工具性特点决定的。文字是书写语言的工具,汉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作为工具,就要求它便于使用。为了使用的方便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形体便于书写,这就导致了一种求简的趋势;二是要求加强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这两方面的要求有时会发生矛盾。当矛盾产生的时候,汉字总是通过自身的调节,或是牺牲一些表音表意的功能以实现简化;或是为维护表音表意功能而允许在字形上有所繁化,最终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但总的趋势是由繁趋简。今天的简化字实际上经历朝历代几千年的演变积累而成。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6年1月28日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此案的公布是对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俗体字、减笔字、手头字的规范化。1956年1月起,60天内,《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接踵出台。简体字在当时被视作通向拼音文字的“过渡时期的一种权宜办法”。部分简体字是简化偏旁,减少笔画;部分则是从历代皆有,好认但不被“统治阶级”承认的“俗字”中选用。简体字在其势力范围内首获“合法地位”是在太平天国革命时,其公告中采用的100多个简体字,后来80%以上都被《汉字简化方案》采用。这场以扫除文盲、普及文化为目标的文字革新,最终深刻影响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中国文字改革自此进入高潮。毛泽东当时确定的方针是:“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行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周恩来总理则提出,知识分子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和文盲的利益着想。”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说:“简化汉字的推行,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大陆恢复个别繁体字媒体的理由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1)从现实角度来看,随着大陆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50年前的文字改革措施逐渐走出国门,产生了国际性影响。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使其由中国的法定标准发展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把简体字作为了官方字体;在美国,则流行着两套汉语教学方式,大陆移民把孩子送进简体字班,台港移民则选择繁体字班,部分中文学校为招徕学生,索性开设了两种文体班。目前,使用简化字的是大陆13亿人口,另外全球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和使用简化字;使用繁体字的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侨胞以及广大的华人社会至今仍在。

香港、澳门长期遭受英国、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过去多年沿用繁体字。港澳回归以后这几年,由于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除外交、国防外,中央政府不干涉港、澳的内部事务,所以认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继续使用繁体字。对台湾而言,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后,由于反共政治上的原因,拒不采用简化字。目前,在台湾通用的依然是繁体字。

(2)从更高的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简体字文化底蕴终究远不及繁体字。大陆古迹的对联题字,旁边竟有简体解说牌,台港澳人士却不用简体解说,而仍辨识自如。这都使港澳台民众对繁体字深情独钟。恢复繁体字媒体,固然会增加媒体的开销成本,但是相对于满足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社会的迫切愿望、促进国家的完全统一的现实要求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长远眼光来说,繁体字媒体很有必要。

所以,解决“一国两字”的现实问题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在追求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中,大陆不必强求香港、澳门使用简化字,可以让港澳继续担任两岸往来的窗口,也不必希冀台湾地区使用简化字,只有从自身做起,因应形势做必要变通,笔者认为大陆可恢复个别繁体字媒体。

以1985年创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该报创立之初,每天出版八个版、使用繁体字印刷。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各条战线一片欣欣向荣,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十分关心祖国的脉搏,热切希望得到来自故土的信息。

1985年3月18日,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门讨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出版事宜,批准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办报方针。《人民日报》海外版经过积极筹备,从1985年1月下旬开始试刊,先后编印过7期样报,按期于1985年7月1日正式诞生。在坚持用繁体字印刷5年之后,1992年7月,按上级规定,《人民日报》海外版改为简体字印刷。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立二十年来,经过海外版全体同志锲而不舍的努力,知难而进,奋力拼搏,不断革新,使海外版能够傲然屹立于海外华文报刊之林。由于该报信息量大,可读性较强,比较符合海外读者的口味,这是国内其他报刊所不能代替的优势。

当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如果中央决策部门能果断决策,恢复其繁体字印刷,将更能符合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发挥其联系海外、沟通国内的功能。

此外,在一些国际场合,为了适应台海形势变化,也需要使用繁体字文稿、说明或其他形式的印刷品,不仅可遏制“台独”分裂分子,也可因更体贴台湾和海外华人民众而尽收民心。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候选人李隼就注意到,法国罗浮宫等名胜已经没有繁体中文导游书,希望大陆尽快主动提供繁体中文导游书给法国或全世界的名胜景点。

李隼等人认为,印制繁体中文导游书并不麻烦,费用也不高,“但人心效果远非吾心能衡量。因为如等到台北当局印赠一批有‘台湾提供’字样的导览书给法国,事情就政治化、复杂化了。届时大陆是没有理由要求卢浮宫撤下这批书的。就算撤成了,给台湾民众的印象也会非常之差”。

不少学者认为,简繁体字的争议已久,大陆一改简化字,国民党执政的台湾便称繁体字为“正体中文”,不仅要争文化正统,更有坚持文化正统与传承的用心。近十年台湾“独立”声浪高涨,简繁中文的争议已被“独”派改造。“独”派现在李代桃僵,以前中国的东西一概排拒,现在眼见此路未必行得通,就把最源远流长、再中国不过的繁体字,改称“台湾文字”,用以突显“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种文字”的特色。

为了两岸共同人心与传承文化着想,大陆应看得更高更远,而不是见招拆招,李隼由此建议,大陆能否在外国名胜区提供繁体中文导游书。

2.以大型文艺活动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

一个世界性的强国不只是经济的强大,还有文化上的强劲,具有文化的辐射能力。我们中华文化曾经辉煌一时,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形成过中华文化圈。如今我们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文艺界的力量,组织大型文艺活动,甚至到国外主办大型文化活动,突出中华文化的魅力,打击台湾岛内的“文化台独”。

始于1983年的春节晚会,走过了25年的历程,逐渐成为集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华文化品牌。尽管在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文化面前,春节晚会因为诸多问题显得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它的作用不容低估。每年,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演艺界人士同台献艺,谱写的是中华大家庭的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也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983年的春节晚会上,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之所以一唱走红、经久不衰,浓烈的中华情结是主要原因。

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同一首歌》,自2000年1月27日创办以来,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成为央视最权威的品牌栏目。其中观众规模全台第一,2004年下半年达到82.54%,人气指数超过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首次跃居榜首。2005年1月23日,“我的中国心《同一首歌》”首次走进美国旧金山,演唱会获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激发了海外华人的爱国心、爱乡情,拉近了两岸四地的同胞心、骨肉情。

大陆可以充分发挥“春节晚会”和“同一首歌”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邀请台湾演艺界明星加盟,弘扬中华文化,增加华人圈的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遏制“文化台独”的滋长和蔓延。

第二节 大陆媒体的对台宣传

大陆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与美国媒体的传播能力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一不争的现实是国际新闻格局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差异造成的,大陆媒体要力争做包括美国主流报纸在内的美国媒体的工作,因势利导,更重要的是,由于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亲情难以隔绝,台海问题是我们中国人的家事,最终问题要由两岸同胞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大陆媒体在对台宣传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既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决策,也要具备一定的能动性,笔者以为大陆媒体在对台宣传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避免主观化,凸现公信力

新闻传媒作为大众信息媒介和社会舆论机关,通常被称为“社会公器”。新闻传媒的社会性质决定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公正原则。公正原则的重要内涵是新闻传媒进行全面报道,向受众提供能够把握事物全貌的信息。受众希望媒体能够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全面、充分的新闻信息,以利于他们把握事物的全貌,认识世界的真相。如果媒体只是根据自身一己之兴趣和好恶去选择和报道新闻,那么对于受众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同样,媒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选择和报道新闻,对受众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大陆媒体在报道台海事务时,对一些重要新闻,时常充分选择对我有利的内容报道,而对不利于我的内容进行了舍弃,这样的主观选择容易产生片面性。

1. 对“四不一没有”提法的报道

人民网北京2003年11月12日报道: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指出:对于台湾当局蓄意利用“公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这是与广大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共同心愿相违背的,同时也证明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是欺骗世人的弥天大谎。同年12月22日,陈水扁宣称,2000年就职演说所保证的“四不一没有”现时已不存在。2003年12月31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表示:“陈水扁近日竟声称‘四不一没有’其实一直不存在,他又一次自食其言,出尔反尔,越发暴露了漠视台湾民众、企图分裂国家的本质,同时也证明了他上台以后作出的承诺完全是为了欺骗岛内的民众、欺骗国际社会”。

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正式宣布“终止适用”国统纲领和“终止运作”国统会,大陆媒体、台湾媒体均对此予以强烈抨击,指责陈水扁背弃承诺。

然而《纽约时报》的报道却是:台湾领导人希望终结“国统会”(Taiwan Leader Calls for End of Unification Council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雷利(Adam Ereli)重申,美国反对两岸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举动。语调客观,表述依旧,与大陆媒体铺天盖地地批评陈水扁形成极大的反差。对美国而言,不管陈水扁怎么表态,不管有什么预设前提,这些都不是美国关心的。美国所关心的是,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任何一方都不要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

事实上,大陆媒体的报道确实有失偏颇,那就是只强调“四不一没有”,而对其设定的前提避而不见。笔者通读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后,发现律师出身的陈水扁在用词遣句上预留下了伏笔,暗含了日后发难的玄机,只是一般人没有太注意而已。他在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上的原话是:“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在法律上讲,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其实是一个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只有所附条件成立,民事行为才能有效。也就是说,他承诺“四不一没有”是有前提、有条件的。那就是:“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他的承诺才有效,否则他可以一概不认账。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陈水扁当时是“话里藏刀”。什么叫“无意动武”,就是:想都不想。只要你心里想动武,就是“有意”,即使“承诺”不动武,也没用。何况大陆能承诺不动武吗?不能。既然大陆不可能承诺不动武——当然就更不可能被陈水扁认为是“无意”动武,就等于否定大陆不对台动武,陈水扁当然也否定“四不一没有”。阎学通说,这是陈水扁早存的心机。

可惜,大陆媒体从报道有关陈水扁“四不一没有”表述的一开始,就只见“四不一没有”,而不见其所设前提。笔者认为,这就是片面报道,而不是全面报道。

同类推荐
  •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本书是揭露“驻京办”第一人、新华社调查型记者李松又一部关注民生的倾心力作。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并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体现在社会心态方面。比如中国社会底层普遍存在的焦躁疑惧、迷茫失落、仇官仇富、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就是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
  •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以“草根立场”,揭示杜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以反思和启示当下教育的学术研究类著作。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这本书给你答案。
  •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共收录陶行知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3篇。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教学合一》《生活教育之特质》《活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等;第二部分的文章是陶行知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回忆育才学校办学的历史和教育宣言等方面的文章。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为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在这些文章里,列维—斯特劳斯立足当时社会热点,探讨了如圣诞为何“习俗”风靡全球、疯牛病蔓延广泛、女性割礼是否侵害人权、亲子关系应基于血缘还是亲缘等议题,用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反思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所谓复杂或先进的社会,与被误称为原始或古代的社会,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较人们认知的小上许多。”就像出版于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一样,列维—斯特劳斯文章的写作时间并不标示它过期的时间。相反,他在这些文章中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放到现在依然成立,且无比犀利,几近预言。
热门推荐
  •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是一本结合最新心理学研究成果和销售实战的销售圣经,对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销售人员应该怎么去面对客户等。
  • 都市之万界神主奶爸

    都市之万界神主奶爸

    一个单身爸爸在万界里活了三万年,为了回到过去,补偿心中的遗憾,他屠尽万界天才强者,封号为神主。最终如所愿,透过时光轮回大阵,回归都市,当一个全职奶爸,用一切去保护自己心爱的萌宝,谁动他的萌宝,就让谁的后悔活到这个世界,让他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 怀生记

    怀生记

    怀念今生,悲从中来,不可断来。“单哥儿,小弟我最后悔的事便是来到你身边。”“夜弟儿,哥哥我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出现在你面前。”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出两个世界。她,身为魂界少主,不去做挑大梁的事情,偏偏去凡界造孽。罪孽会越来越深,应该作何选择?是离开,就此了解?还是留下,不顾一切?到最后,沦为空虚,留念今生......
  • 枪口下的母熊

    枪口下的母熊

    森林、山谷、溪流、动物如此丰富多彩、美丽迷人,犹如一股和暖的春风,吹进了柯老幺那麻木冷涩的胸膛,昏乱的头脑渐渐趋于镇静。他是山里的孩子,在山里长大,从未如此倾心地欣赏过大山森林的景色。“哦呜!——哦呜——”两声熊叫,从丛林深处悠悠传来。他听得很清楚,这是那只母熊的叫声,那样热切而又温柔,是在呼唤她那对顽皮的孩子,还是在向宽恕它的猎手致意?不管怎么想,这叫声是属于森林的。山垭口那顶绛红色的帐篷边,林琳也在倾听。这声音对她来说,是一种庄严、甜美的音乐。她深信,有这种森林独有的音乐,人类生活才会更和谐、更完善、更欢愉、更丰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穿越者在龙珠里吃瘪后,武功大成,然后大闹其他二次元世界。将穿越进行到底!
  • 新黎爷的轨迹

    新黎爷的轨迹

    “丢人啊,真是丢人啊。”“是,八叶一刀流有克妻克基的诅咒。克基友就算了,克自己的老婆也行,你克别人的老婆算是怎么一回事?”“亏你还是帝国桃花剑,亏你还练成了剑圣,真是太蔡了,你不这么认为吗?黎恩·舒华泽?”“啊啊,真是看不下去了,给你两份礼物,再给你一次机会,给我滚回过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某人这么说着,一脚把黎恩·舒华泽踹回七曜历1206年,4月1日,《闪之轨迹3》的开头,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 清代:帝国余晖

    清代:帝国余晖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蛊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清代:帝国余晖》适合大众阅读。
  • 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位传奇的皇帝。他是数千年来起点最低的一位皇帝,他是农民、乞丐、是和尚,但他最终成为了帝王。本文穿越到元末,回顾朱元璋的奋斗史,尽量保持史实的情况下让这段历史变得有趣。那么,我们开始吧!
  • 弦闺传

    弦闺传

    一睁眼发现自己穿成了一个五岁的小萝卜头,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爹,死了,娘,跟着他们爹走了,奶奶受不了打击也没了,一家子的小萝卜头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虽然自己带来个金手指空间,但是里面啥也没有啊,家徒四壁啊…………还好自家大伯二伯偶尔接济,不至于让一家子的小萝卜头饿死。顾弦之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好重啊……………拼命挣钱是次要,现在的首要是:今晚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