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900000044

第44章 整合传播(3)

案例四北京申奥公关活动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j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公关过程,是一次极为成功的政府公关过程,它扩大了中国和北京的国际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

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结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近十三亿人口和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各国媒体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新闻报道自由。”

2001年4月4日,是申奥揭晓倒计时100天,北京奥申委提出了4月4日为全国支持北京申奥统一行动日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积极响应,申奥热潮风起云涌。5月8日,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联合委员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以“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6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台北田协共同举办了“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6月23日,美国西部华人在雄伟的居庸关举办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加强内部公共关系行为的体现。

2001年6月12日,北京奥申委派代表参加了在肯尼亚举行的非洲国家奥委会联合会第9次大会。6月23日晚上,古老的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全世界都为这种中西文化合璧之美而赞叹,这是一个难眠的“6.23”奥林匹克之夜。作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申奥代表团顾问的何振梁,从2001年2月以来的5个多月里,他就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有这些都是为发展外部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还要让人家看”。为此,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了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7月13日北京申奥团陈述报告一结束,立刻就有各国奥委会委员轮番提问,涉及环境、场地、语言、运动设施、反兴奋剂、交通、资金盈余等问题。代表团成员用英语一一作答,列出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正如北京申奥代表团助理所说:“提问多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北京特别关注,很想知道详细情况。”

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与众不同。它包含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坚实的保证,二是明显的优势,三是调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情感。在看似平淡中隐含着“玄机”,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朴实和实在。难怪美籍国际奥委会委员德弗朗茨女士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代表团第一个出场陈述的李岚清副总理庄严承诺:“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这不仅增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北京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信心,而且激发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的好感和敬意。这为中国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任何组织的发展和成功都有赖于良好的公众环境,都需要得到公众和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北京奥申委秘书长在申奥投票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的几点理由。最突出的两点是:第一,北京市民对申办的支持率达到95%,北京奥运会的确代表“人文奥运”;第二,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参与到文化与体育交流中,渴望成为国际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北京在申奥投票第二轮就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中很多票源来自亚非拉国家。因为中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这些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承诺用奥运会所得来发展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这些国家虽然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却享有平等投票权。中国奥申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这些国家的成员大为感动,所以支持北京申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正由于中国有这种良好的公众关系,才确保了北京申奥的成功。

社会组织往往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中达到双向的信息传递。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把北京辉煌的成就、迷人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中至少有一半未来过中国,该片除了从运动员,运动会角度展现外,还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北京浓厚的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对中国、对北京更加了解,更为中国、北京的变化所惊叹,深深地被中国、被北京所吸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正如澳大利亚籍国际奥委会委员高斯帕说:“和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相比,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种变化将会带动体育的发展。”高斯帕毫不讳言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北京。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案例评析:

北京申奥成功,应该说我国政府的公关工作居功至伟。这一公关策划的实质就是要国际奥委会认可北京。认可中国政府对奥运会的理解,认可中国政府举办奥运会的诚意和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综合起来,北京此次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处主要是:

1.提出了独特的奥运理念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是北京的申办一开始就带有自己的特色,收到独树一帜的效果。申办会徽将中国与奥林匹克,体育与文化艺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特别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的内涵,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赏。相对于其他城市的申办口号,“新北京,新奥运”特别突出了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共同发展的相互关系,高度概括了奥运会将使北京展现更加蓬勃兴旺的新面貌,13亿人民直接参与将为奥林匹克运动掀开崭新的篇章这样一个寓意。“三个奥运”的主题表现出既继承以往奥运会的成果,又突出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届人文奥运会的特色。

2.高效的奥运宣传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还要让人家看”。为此,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了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奥申委还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宣传活动,宣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运匹克精神,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奥林匹克主义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北京奥运筹办工作。

3.坦率的语言交流,诚恳的奥运陈述

接受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考察是申办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由于委员不能访问城市,能否使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得出于北京有利的考察结论,对取得多数委员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北京奥申委以“三个奥运”为核心理念,提供了一份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定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赞誉为“红盒子里的北京蓝皮书”的《申办报告》。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近十三亿人口和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这一步骤使考察团在语言交流能力,专业知识和经验,工作进展和计划等各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申办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莫斯科陈述是整个申办的决定性环节,是北京奥申委唯一一次面对全体委员进行的直接交流。为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奥申委进行了长时间的、周密的、反复的谋划和演练。8位出场的陈述人涵盖了政府领导人、体育官员、奥运冠军、体育工作者以及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形成了广泛的代表性。在陈述内容上,既反映政府和人民对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和积极支持,又详细介绍了我们对奥运会重要设施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规划和构想;在陈述形式上,既有声情并茂的演讲,也有画面生动的影片。有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把北京辉煌的成就,迷人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案例五柒牌“中华立领”年度整合传播

一、项目背景

柒牌男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塑造品牌,倡导“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的品牌战略,演绎柒牌“比肩世间男装”品牌形象。2003年,柒牌集团与李连杰成功签约,希望以此作为契机,从2004年起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争取在2008年打造成中国男裝第一品牌。

然而,国内男装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新品牌不断涌现,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柒牌要突出重围,首先需要在产品开发上有独特的创新。在对中国服装文化和当时的消费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后,结合品牌本身的发展方向,柒牌发现,立领服装是一个有可为的产品开发方面,并最终决定以中式立领作为主打产品。

二、项目调研

柒牌的销量主要来源于二、三线市场,目标群体主要是28—45岁之间,多数已婚男性。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稳重但不保守,怀旧但敢于创新,刚毅但不失体贴,不会盲目赶时间但也不会错失品味时尚的机会;他们注重教育,适宜地运动和旅游,参加各种社会组织,有较强的公益和环保意识。在服装需求和购买行为上,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他们很关注品牌形象,但也不易被新品牌打动。尽管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大多受到经济的限制而购买力较低,他们有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欲望,希望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品牌来达到个人精神上的满足感。总的来说,消费者选择某一服饰,在款式因素之外,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精神感受与价值观念是否趋于共识。

近几年柒牌通过李连杰代言、央视广告密集投放等大投入,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目前正处于从品牌知名度向品牌美誉度过渡的阶段,传播上更多的是需要从丰富品牌内涵、丰满品牌形象、明确柒牌的品牌定位。在这一阶段,通过公关等整合传播手段比单纯的高空广告轰炸更有效地接触到目标消费者。

同类推荐
  • 宗庆后与娃哈哈

    宗庆后与娃哈哈

    本书深度挖掘了企业的真实运作密码,即研究娃哈哈成功的个性部分,如独到的“宗式兵法”;同时,也重点研究了娃哈哈成功的普遍意义,即共性部分,并且用适当的战略、管理、营销理论加以解释,并辅以延伸阅读,不仅希望读者能从娃哈哈的战略、营销、管理案例中有所借鉴,更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自己以启示。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财政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双重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推进,要求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职能。
  •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是一部军事影视剧作品,“蓝血”是世界军人企业家的代名词,“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东方组织。如果要用一根线把这个三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那就是军魂——军人的胆和识。无论是艺术塑造的影视人物、东西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崇拜敬仰的人民解放军,他们刚毅的气质、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智慧、巨大的成功不仅深深吸引了普通人的目光,而且引起了企业家和中外职场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军魂,还是企业和个人发展壮大的精气神,是职场人士学习的绝佳案例。
  • 三销系统:促销、倍销、狂销方案策划及实施

    三销系统:促销、倍销、狂销方案策划及实施

    从产品打造到营销方法的实施,从促销的方法和技巧展开,到倍销成功的几个因素等,最后真正实现倍销,狂销以及打造一个倍增的营销团队,实现真正让产品畅销起来的营销境界。通过对营销理念和思维的重新认识,学会如何促销,如何打造营销动力系统,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经济环境和营销环境的改变,积极打造新的营销方法和系统,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手段去适应新的经济发展。
  •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经理人大施拳脚的竞争,只会花拳秀腿功夫是难以立足商场,只有不论耍刀弄枪,还是骑马射箭,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的老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如立囊之锥而突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开局一百亿

    开局一百亿

    别的金手指都是一个不存在于现在的系统,而我的不是,我的是一万亿!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西风吹书读哪页?煌煌巨著看谁书?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梦想的新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高度集中,经济全球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世纪。本书是对世界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精选了欧·亨利以不同背景创作的二十八篇作品——所有著名代表作品均已包含其中,并特别收录了他一生中最后一篇尚未完成的小说《梦》。在这些作品中,欧·亨利以风趣犀利的语言解构了生存的种种窘迫,用峰回路转的结尾为人生扩展出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他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所言:人世间所谓的生活是由哭泣、抽噎、破涕为笑组合而成的。而他的文章如同冬夜里一盏小小的烛火,让你在想要落泪的时候,绽开一个“泛着泪光的微笑”。
  •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