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2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单波、王冰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上的《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一文,对媒介生态理论的起源、发展、沿革、理论基础、基本框架以及媒介生态理论对于传播研究的参考价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以看作中国学者引进、吸收、推介、评价媒介生态学的学理性概括。还有一些研究则呈现出以媒介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微观视角为主体,以新闻媒介业务活动以及媒介经营管理为研究重点的特征,侧重于对媒介发展生存环境方面的研究。正如崔保国教授所言:中美学者对媒介生态研究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学者的立足点是从人出发,研究方法上以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但丰富多彩且多元化,研究的面也很广很杂;而目前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切入点,主要立足于媒介,方法上接近政治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武汉大学“985”创新基地确定以媒介生态与媒介发展为研究规划的主题,并于2005年11月成功召开了“中美媒介生态与媒介改革”国际学术会议。这是由大陆学术机构首次举办的传媒生态领域的高规格学术会议,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媒介生态学的建构与研究。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媒介生态学在国内尚属新兴的学术领域,国内学者及机构的研究在媒介生态学的建构、理论的引进与吸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涉及到了媒介生态系统、生态危机、媒介环境、媒介生态现状等方面,但目前的研究思路与学科框架尚局限于理论的消化、阐释与学科体系的建构阶段。重理论分析少实践进程的把握、重定性分析少定量研究、重整体生态的分析少媒介种群间的生态问题探讨。对于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新闻媒介而言,媒介生态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在于:为大众媒介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以及不同种类媒介之间跨媒介联合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创新与拓展的思路。如将媒介生态学理论系统引入电视新闻媒介传播活动及机构建设,可以建构起一个“观众——电视媒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联的互动、平衡、协调的媒介系统,为研究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提供方向性的论证。

(二)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电视新闻改革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业的真正起步与发展还只有30年的时间,从1978年元旦开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台创办的《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早间新闻》,再到1993年《午间新闻》改为《新闻30分》,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属于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影响下的传播范式。1993年3月1日,中央台打破每天只有4档新闻的格局,增加到每天12次新闻。随后的5年时间内,几乎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传播观念变迁的编年史,中央台相继开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纯新闻栏目以及《实话实说》等谈话类节目,将观众的视线从传统的电视剧、纪录片、晚会等文化娱乐类节目以及报纸、广播新闻中吸引过来,充分利用电视传播声画兼备的优势,使观众真正领略到新闻的时效性与及时性,以及电视深度报道与现场采访的魅力。1997年中央台对三峡截流和香港回归的大型直播,更是将电视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因此而被认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直播年”。

进入21世纪后,电视新闻改革步入了栏目化、频道化、专业化时代,以2002年电视民生新闻兴起为标志的栏目化改革,以及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为标志的频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电视新闻改革的两种强势。电视新闻业的发展为电视新闻改革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国内关于电视新闻改革进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划分。陆晔、赵民将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阶段(19581978);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19781987);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19871992);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创办(1993年现在)。张晓锋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电视新闻的发韧(19581977年);电视新闻改革的启动(19781993年3月1日);电视新闻改革不断深入(1993年3月1日2003年5月1日);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突破(2003年5月1日现在)。2006年出版的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电视民生新闻现象——南京电视现象的专著《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序言中,作者陈正荣提出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新闻联播”、90年代的“焦点访谈”、2002年以来的“民生新闻”等三次浪潮。即:“联播体”、“焦点体”、“晚报体”的三次浪潮。

作者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以新闻报道体例的方式划分出来,比较清晰地描述了电视新闻栏目演化的基本线索,成为当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样式。透过这些电视新闻改革历程与电视新闻“体例”的转换更替,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电视新闻传播理念、方式、受众观乃至传播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历史脉络。

(三)电视民生新闻研究概述

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盛行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其繁荣之势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迅速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专著尚少,《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是国内较早以某一地域电视民生新闻现象为现实案例研究电视新闻改革与实践的专著。《民生新闻概论》则可以看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民生新闻的著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民生新闻专辑”汇集了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民生新闻的研究成果。较之专著,相关研究论文则呈繁荣之势,论文数量逐年上升,笔者以2002年至2008年6月为检索期间,以“民生新闻”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共检索到研究论文405篇,其中:期刊论文369篇,博硕士论文36篇。各专业期刊中关于民生新闻的专题讨论、个案研究、专栏文章层出不穷。《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以个案研究的形式率先开始关注电视民生新闻。

随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先后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栏目,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福建电视台“现场”、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湖北经视“经视直播”等栏目,进行个案研究。与此同时,《电视研究》、《中国电视》、《视听界》、《山东视听》、《声屏世界》、《当代传播》、《传媒观察》、《新闻实践》、《新闻与写作》、《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新闻前哨》等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分别进行过专题讨论、个案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栏文章,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渐成规模。这些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研究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者——媒介从业人员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创办、发展、繁荣等实践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的反思。这些论文从感性层面到理性认知,从传播理念到实践操作,将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这一新样式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读者。学界的研究则更趋于理性层面,多数研究者以民生新闻的现实文本为研究模板,系统阐释了民生新闻的涵义、特征、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价值理念、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及负面效应等,并指出了今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综合来看,学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1.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涵义界定

电视民生新闻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本土化与人本色彩,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对于这种全新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学界与业界最初关注的重点就在于“民生新闻”涵义的界定,也引发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第二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与传统的社会新闻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第三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或理念,更多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与传播理念。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对于“民生新闻”这样一个新的专有名词不必急于下定义,在民生新闻的概念认识系统内,多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讨论,客观上必然带来对民生新闻认识的逐渐清晰,甚至最终达成共识。

2.电视民生新闻兴盛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新闻传播现象,民生新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以及一系列亲民、为民政策的出台,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是全面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的逻辑起点;“三贴近”方针赋予电视民生新闻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必须放在党中央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才能全面理解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孟建等对于民生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做出如下比较全面的概括:“传媒体制变迁中,媒体市场意识空前张扬;当前关注民生越来越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工作重点;向受众回归是中国电视改革十年来的大趋势;电视产业结构调整为省级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可拓展空间;新一轮电视频道竞争引发省级电视台新的策略选择。”。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的观点则代表了业界的看法: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是社会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得以平等存在,原本讳言、模糊的“人本”意识开始回归。在市场需求与媒体需求的双重动力推动下,媒体的新闻开始逐渐改变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尊贵状态,转而以日渐平等的视角关注百姓的需求。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受众心理层面及多维视阈探究电视民生新闻的生成土壤、成长动力、心理基础、价值取向,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广受关注的原因。

3.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价值取向与现实意义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者关注较多。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对电视民生新闻特征的总体归纳。如:题材社会化、视角平民化、受众地域化等。

(2)对电视民生新闻价值取向与传播理念的阐释。研究者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以民为本、民生内容、平民视角”。

(3)对电视民生新闻本土化与区域化发展的阐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被看作是中国电视真正拥有自己的“本土化新闻”的开端。其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立足国情,顺应主流;本土化,构建“城市认同”;尊重传统,回归民间。

同类推荐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限时促销价5.99元,原价18元,欲购从速哦)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从“失联”到“失事”,MH370牵动国人走过了煎熬的一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从信息分析的角度,从MH370失联的当日开始,以大量的事实信息为基础,进行了连续17天的追踪,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专业的分析模型,提出预测和判断,率先建议将搜索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在信息的洪流里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是信息分析实战运用的极佳案例。时值事故一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事故的全景回顾和深度分析,也是对生命的彻底尊重。这一天已经过去一年了,而事情远未结束,只是掀开了耐人寻味的新篇章。
  •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这是中国第一部现场记录留守儿童内心成长的非虚构书,本书通过采访留守在黔南平浪,三都的孩子,和他们在福建霞浦下浒渔排打工的父母的生存状态,真实的记录了当下农村农民进城,孩子逼迫留守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在今天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必须解决和考虑的中国社会问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热门推荐
  • 养女妹儿

    养女妹儿

    我终于获得许可去我阿姨家住一夜了。阿姨不是我的亲姨,是妈妈的好友而已,感觉中,却比妈妈还要亲至于阿姨的丈夫,那个我称为大叔叔的男人,我没有拿他跟爸爸比,原因是我爸在家的地位实在太高了,高成了一种象征,就像我们家的那张正堂画,只统管我们的精神,从不干预日常生活。
  • 总裁爱妻如宝

    总裁爱妻如宝

    绝境在面前,她只能选择放弃自尊。在他的眼中,这不过是个冲着金钱摇尾乞怜的女人。可是到最后却不知不觉得爱上了她。“她有脾气怎么了?我宠的!”男人一脸宠溺的说道。
  • The Cure for Dreaming

    The Cure for Dreaming

    Winters breathes new life into history once again with an atmospheric, vividly real story that includes archival photos and art from the period. Olivia Mead is a headstrong, independent girl -a suffragist -in an age that prefers its females to be docile. It's 1900 in Oregon, and Olivia's father, concerned that she's headed for trouble, convinces a stage mesmerist to try to hypnotize the rebellion out of her. But the hypnotist, an intriguing young man named Henri Reverie, gives her a terrible gift instead: she's able to see people's true natures, manifesting as visions of darkness and goodness, while also unable to speak her true thoughts out loud. These supernatural challenges only make Olivia more determined to speak her mind, and so she's drawn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hypnotist and his mysterious motives, all while secretly fighting for the rights of women.
  •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容易感到困惑和沮丧,不用担心,“办公室综合征”并非你所独有。有时候,似乎是整个职场都已经疯了——首席执行官把装订整齐的报告交给董事会,以表明公司在投资方面取得了丰厚收益,而你所在的部门工作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因“冻结招聘”而饱受压力。网络瘫痪,网络技术人员不接电话。销售人员对顾客做出空头承诺,他们现在却嚷嚷着说送货是你的事儿。副总召开会议要促进交流,而你却明白,如果你说有任何事做错了,那么,结果将证明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态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上人间

    剑上人间

    修途漫漫,有几人能不为世事浑浊、踏足巅峰?又有几人可以携手仙子、笑傲红尘?杨缺幸运的成为了这样的人。“吾以吾心养浩然,吾以吾剑开人间!”
  • 电影世界快递员

    电影世界快递员

    快递如风,常伴吾生。这是一个穿梭在电影世界,送送快递,顺便体验更精彩人(作)生(死)的故事。
  • 最后一个强者

    最后一个强者

    是强者终会踏上逆天之路,而最后一个强者确却手摇铃铛踏上了诺亚方舟!!
  • 木叶之规则之玉

    木叶之规则之玉

    穿越火影,低下的天赋让樱木只是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路人甲。九尾之夜,获得金手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叛逃木叶。新书:诸天世界仗剑行求收藏,推荐,评论,谢谢!
  •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本书就是一本供你用心参悟、细细品味的图书!书中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管理技巧展示给你,为你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使你在每天的轻松阅读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可操作性强,是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