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700000014

第14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13)

马瑞罗·马瑞尼(Marino Marini,1901~1980年),意大利雕塑家兼画家。在1930年他的足迹曾遍及欧洲,也去了美国,但他没有参加任何前卫艺术的组织。他的雕塑、绘画和制图均是头像及以“果树女神”和“马和骑士”为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和骑士”主题的发展,反映出他对人类存在的悲观。马瑞尼所作的胸像也十分著名。代表作品有《骑手(街道的守护天使)》等。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年),美国画家兼雕塑家,以发明了汽车而出名。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雕塑家,母亲是画家,但他起初对机械感兴趣。1922年,他对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参加了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同时展出他的第一幅画。同年,他去英国,顺赴巴黎,在巴黎待了一段时间,因马戏团给予的灵感,完成了一系列生气蓬勃的玩具和第一件针丝雕塑。多年来他不停地完成很多针丝雕塑,作品式样清新,风格生动。1930年,他被蒙德里安和结构主义者最著名的人物——盖柏的简朴的作品所吸引。他遇见米罗和阿尔普,这两位艺术家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制作由铁丝和木材做成的抽象雕塑,他也实验由手工做成的电动化抽象雕塑悬吊金属片而表现其动感。在这些实验中,他使金属悬吊雕塑的风格向前迈进一大步;一系列平坦的、色彩明亮的圆盘和金属形状的作品,不是从天花板悬吊于半空中,就是连接在地面上。这些作品都有对称关系,只要有些许的空气流动,便可转动成不同形式的花样。1950~1960年,考尔德被委托制作大型户外雕塑。1971年,他得到了由美国艺术协会颁发的雕塑金牌奖。代表作品有《火烈鸟的中间》等。

让·汤格利(Jean Tinguely,1925~1991年),瑞士雕塑家和实验画家。汤格利出生于弗里堡,就读于巴赛尔艺术学校。1945年他开始以铁线、金属、纸张和木材为素材进行创作。1953年他搬到巴黎,发展出一种“机械变化”的技巧,并在他的结构中,加入随机及突发的因素。1960年他和克莱恩及其他人共同发起新写实主义运动。汤格利的机械作品中含有很多的幽默和讽刺,在他的作品背后,可看出达达的无政府主义精神。汤格利对机械的着迷(由于他了解机械和废物利用的部分)使他的作品主题展现出一种自我毁灭的狂热精力。代表作品有《喧哗吵闹之一》等。

路易斯·奈威尔森(Louise Nevelson,1899~1988年),美国女雕刻家。她生于俄国基辅,1905年随家人移居美国,1920年定居纽约。奈威尔森的创作受到广泛而不同的影响,诸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作品等。她最具特色的作品就是所谓的“雕塑墙”,它是堆积许多箱子(或称“鸽舍口”)而成墙壁般的集合艺术,箱子里放置有弦外之音的抽象造型物体,如1964年的《黑墙》。代表作品有《大浪之二》等。

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1906~1965年),美国画家。曾在俄亥俄大学学习,1925年,他在史蒂倍克厂的钢架装配部门工作。这一经历使他终生从事金属工作,同时也使他终生对机械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史密斯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它们属于所谓的立体派系,对美国的最低限艺术的普遍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表示立方体XVIII》。

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兼设计家,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及独特创造力的画家。他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就一直站在欧洲艺术的最前线,并对这个时期的大多数艺术变革给予鼓励。尽管在传统上人们把他的艺术创作划分为几个时期,但是这些划分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武断,因为他的能力和想象一直在丰富的主题范围内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表现。毕加索是一位画家的儿子,其非凡的才能在其少年时代就显现出来。1900年,他第一次去巴黎,在这个时期他已受到较大范围的影响。1900~1904年间,他在巴黎和巴塞罗那轮流居住,这正是他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创作的作品题材选自穷人及社会下层的人物,通过寒冷的蓝色来表现画面上忧郁的气氛。他也以同样的风格创作了大量的雕刻作品。1904年,他定居巴黎,其居所成为前卫艺术家和作家们活动的中心。从1905年起是他的“粉红色时期”,早期作品的蓝色调转为明亮的粉红色、灰色,但题材还是表现马戏团的演员、卖艺者及小丑等人物。1906~1909年是他的“黑色时期”,他追求一条独立的道路,从研究塞尚和非洲雕刻出发来探索分析和简化形式,这在其作品《亚威农少女》中得到体现。这是他早期作品的总结,也是他艺术发展中另一革命新时期的开始。毕加索与勃拉克一起领导了立体派运动。他们不再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他们通过分析想象出来的东西。1917年,毕加索去了意大利、罗马等地,受意大利壁画、雕刻的影响,开始了他的“古典时期”,他以古典的画法创作了一大批巨人和异常丰满的妇女形象。同时他也进行综合立体主义的探索。1925~1936年是他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在这期间一群艺术家成立了超现实主义,他对此很感兴趣,而且超现实主义学说也与他自己的艺术探索中的愿望相一致,导致他的创作风格发生改变。作品《三个舞蹈家》就是这一转变的起点,它打破了新古典主义那种宁静、幽雅、和谐的气氛,突出疯狂粗野的舞蹈场面。1937年,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这是对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控诉。1947年,他来到陶瓷之都——瓦洛里,在这里埋头制作陶瓷。作为雕塑家,毕加索使用泥土、木头、丝织品及金属废物等,经常用大笔把它们刷上颜色或组合成雕塑作品。毕加索也是一位多产的插图画家。代表作品有《自画像》、《小丑》、《人生》、《持扇女子》、《牵马的少年》、《两个裸妇》、《亚威农少女》、《阿姆布罗斯·瓦拉德的肖像》、《泉边的三个女人》、《三个舞蹈家》、《梦》、《格尔尼卡》、《画家与模特》等。

乔治·勃拉克(Georges Brague,1882~1963年),法国画家,与毕加索一起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1900年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大约在1906年他和弗里斯结为好友,喜欢其用野兽派的风格——即以纯颜料和明亮的色彩来作画。勃拉克的作品更注重表现冥想性及抒情性,且配以鲜明的色彩及强烈的构成本领。从1907年开始,他减少色彩并加重主题意识构成,引人想起塞尚,但接着受毕加索新作《亚威农少女》的刺激,创作了《云霄》,这是他最早与毕加索的原始主义连贯相呼应的作品。此后他们俩合作创立立体派,一直持续到1914年。《葡萄牙人》是他这个时期最好的作品之一。勃拉克对立体主义的贡献是,他发扬了传统的平面艺术,并努力追求创作新的立体空间,又首先使用文字作为作品构成的一部分。不久,继毕加索首创拼贴画之后,他也创造了贴纸法。勃拉克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于毕加索。他的作品风格更大胆且容易确认,颜色倾向灰暗、棕色、绿色及奶油色和白色,其间鲜见摩擦的痕迹。勃拉克主要集中创作景物画,运用微妙、柔和的色彩,有时在画中混合沙子以产生一种织物的效果。后期作品强调线条的作用,吸收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相结合,代表作品是1950年创作的《工作室》等系列作品。他也创作了许多书籍插图,设计舞台装饰及服装等。在勃拉克的绘画生涯中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大家的喝彩,他是唯一一位生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画家。代表作品有《诺曼底的小港》、《小桌》、《烟斗·玻璃杯和报纸》、《二重奏》、《工作室》等。

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年),西班牙画家。主要活动在巴黎,并于1906年定居于此。早期以担任自由插画员为生,后来受到毕加索的影响,其较严肃作品几乎完全是立体主义风格。格里斯被认为是综合立体主义的主要创始者,其作品比起毕加索和勃拉克的作品好像是经过计算出来的,其视觉分析的技巧更加直观。格里斯自己总结了这种差别:“我试图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塞尚将瓶子变成圆柱体,但是我做了一个瓶子——一个特殊的瓶子——由圆柱体而来。”拼贴技术也是他使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彩饰雕塑、书籍插图和舞台设计与服装。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肖像》、《水果盘和长颈瓶》等。

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eger,1881~1955年),法国画家。从1909年莱热就和立体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与毕加索、勃拉克不同,他善于把物体画成圆柱、圆锥、多面体等像机器的形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他的画风逐渐转变为以立体写实为主,特别是对人物的塑造,在圆筒的基础上,按照人体结构和颜面五官来描画,脱离了分解和重新组合的手法,人物背景则以几何形体为衬托。从1935年起是莱热一生创作最重要的阶段,他将精力集中在主题性的创作上。他在各个时期不断更新主题,但其中心思想是表现现代工业社会的主题。他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坚持机械形式的立体主义原则基本上没有改变。他参与各种艺术媒体工作,如画书籍插图,为芭蕾舞设计服装道具,也为电影效力。莱热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教授。代表作品有《城市》、《三个女人》、《森林中的裸女》、《蒙娜丽莎和钥匙》、《有两个鹦鹉的构图》等。

阿尔伯特·格莱茨(Albert Gleizes,1881~1953年),法国画家、作家。他早期的作品是印象主义风格,但在1909年他开始与立体主义保持联系,1912年他与梅景琪(Metzinger)合著了《论立体主义》一书,为立体主义运动第一次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1912年他是“黄金分割小组”的重要成员,1913年参加纽约的“军械库展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待在纽约,1917年他经历了一次宗教转变,之后撰写了几本书,根据天主教教义和中世纪的宗教经历来解释艺术规则。代表作品有《阳台上的男人》等。

雅尔·维隆(Jacques Villon,1875~1963年),法国画家。他是画家杜尚的兄弟。因为他崇敬15世纪诗人弗朗西斯·维隆,所以改了自己的名字。从1894年起,他居住在巴黎,专画幽默的素描画作,并在劳特累克的影响下制作海报和雕刻。1906~1911年间,他以野兽派手法绘画,之后立体主义也渐渐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分量。1912年他成为“黄金分割小组”的领导人。1920~1930年间,他以创作雕刻品为生,1930年后又开始作画,并只用纯色作画。他的绘画走向成熟和抽象的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才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扬。代表作品有《青年女子》等。

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1885~1941年),法国画家。1905年以前,他承袭野兽派的风格,以明亮的大色块作画。1908年,受到立体派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暂时减弱下来,但很快又以破碎、棱镜的形式重新引入色彩。他对颜色和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感兴趣。1910年他对立体主义作出了个人的贡献,以系列作品《艾菲尔铁塔》为主,用明亮的颜色把片段的形式连接起来。法国诗人阿波利奈(Apollinaire)对他的作品冠以“奥菲斯主义”。这对德国青骑士派中的保罗·克利、马克等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影响到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然而,他最有创作力的时期非常短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大多待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回到巴黎之后,他的作品变得僵硬而缺乏自发性。他的家成为达达主义活动地,但是他继续创作与色彩理论有关的作品。代表作品有《三月的田野,红塔》、《窗,同时的,都市》等。

索菲亚·德劳内(Sonia Delaunay,1885~1979年),俄国画家、丝绸设计家,罗伯特·德劳内的妻子。在1920年,她主要的作品是手绘织物和挂毯。作为一位设计家,她对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产生很大的影响。她运用奥菲斯主义作为一种装饰风格的基础。1930年以后,她将主要精力放在绘画上。1964年,她将自己创作的58幅作品和罗伯特的49幅作品捐赠给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并在卢浮宫展出,她也因此成为生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第一位女画家。代表作品有《电子的棱柱体》等。

同类推荐
  •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雕刻:精湛雕刻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而竹雕的工艺技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时期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至明清时期大盛,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宝贵的艺术财富。
  •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热门推荐
  • 十七寒之锦当归

    十七寒之锦当归

    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你还喜欢我的时候,没有选择好好爱你。
  • 问道

    问道

    极情于剑,然后执剑,而后我以剑问天下,是否有道!我原本以为,复明之后,我睁开了眼便能看清这个世界,可当我睁开眼之后,我却发现更无法看清这个世界了,我想要活着,活到,我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或者是,我问道巅峰,奏一曲金戈齐鸣,镇尽此世不羁之魂!
  • 众神世界

    众神世界

    世界中心的奥林波斯山上,众神之王宙斯紧握雷霆之矛,笑看诸界。他的面前,众神如林。北方的白银之厅,至高王座上的奥丁手持天界之枪,俯视世间。他的眼中,无尽风雪。南方的尼罗河畔,掌舵太阳船的阿蒙拉,目光落在爱琴海上。他的脚下,枯骨如山。两河之地,万王之王马尔杜克,西望天下。他的英雄王吉尔伽美什背负神谕远征希腊,战船如海。柏拉图学院中,一个叫苏业的年轻人,步上群山,登临绝巅。
  • 神女养成指南

    神女养成指南

    这是一个悲催的故事。别人家的主角穿越后都是去养成萝莉、御姐什么的。而忘忧却成了被养成的那个。养着,养着就成了一个绝顶高手,这是什么体验?呸,你这也算是高手?一侧冷若冰霜的神女手握七寸戒尺,眼神中传来一道浓浓的不屑之意。一场由五百万引发的惨案,即将拉开序幕! ps: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男主文,简介无力,希望各位看官将就将就
  • 一法定乾坤

    一法定乾坤

    本出身王公贵族,却从小生活窘迫,亲眼目睹母亲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父亲对他的冷酷无情。迫使他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强者道路!当踏上天路后,人族,战族,神族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 刀纵天穹

    刀纵天穹

    谢尘重生了,只不过身上又多了一个屠龙刀灵。这里是一个崇尚天赋的大陆,只有拥有本命灵,才有机会成为大陆的强者。但在谢尘看来,大陆的强者?蝼蚁尔!生而不俗,谢尘必将看得更远,站得更高!问吾名,斗灵大陆,妖刀重生。宣我志,混沌归墟,刀纵天穹!————————————————————————新书《星海虫神》已发,推荐力作中有直通车,欢迎新老朋友光临捧场。
  • 一木二林三唯心

    一木二林三唯心

    你是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依靠;你是一朵花蕊,种植于我心田,让我滋润……这是女主先穿越古代,男主后重生于现代的故事。
  • 反派不洗白

    反派不洗白

    家族是国内老牌世家之一,权势滔天,母亲是影响力巨大的国际巨星,父亲是灵气复苏时代修真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自己本身就是血脉优异的顶级修真种子,关键是人长得又帅,朋友也多,比一般人还努力的姬安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人生赢家。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一只单片全框眼镜,在那之后,他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头上的标签。而当他呆呆地站在镜子前,愣愣地看到在他的头顶之上,墨色的云朵缓缓汇成两个硕大的字:反派!他的心态崩了……阅读前说明:背景现代架空,全球灵气复苏一千年以后。
  • 我和上仙那些事

    我和上仙那些事

    那是一个上古的时代。那时的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云卷云舒,看着风云变,看着四季轮回。那时的她是多么的天真灿烂,只要有什么烦心的事都向他说,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向他诉说着。也许是上天见不得他们安宁快乐罢,也许是上天跟他们开一个玩笑罢。突然来了一个上仙抱走了磐石,从此就剩紫莲花孤零零的呆在原地。
  • 逢魔之初

    逢魔之初

    本书是一个系列,一共分为几部分,现在在写的是第一部分,希尔的故事。整体的架构其实还不完整,一个想了几年的文章,前段日子想写文,然后就打算写一个虚拟网游类的小说,这个坑其实是几年前开的,但是一直一个字都没有,所以介绍那里(打破次元壁障可能是我那个时候打的标签)。本着不想重开又没注意到那个,我就直接在这写了,但是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邪,莫名其妙就开始写了这个想了几年架构不完整的世界。但是我发现一直以来看我书的好像都是机器人多少有些失落吧emm。因为很在意嘛,毕竟想了很久,所以就一直没弃坑…。写给真正的读者——所以最低限度这篇希尔的故事我会坚持写完,但不用太在意,每一篇都是一个人的故事,不会让你觉得这书太监了。这还不是结束,有机会我会继续写。最近其实挺忙的,这几天把其他事停了尽快完结。只能说…抱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