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000000005

第5章 网络媒体的发展(4)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大众传播信息是单向流动的,而人际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控制权掌握在传播者手中,受众总是处于被动的接收端,面对大众媒介“推送”给他们的内容,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们的反馈是十分有限的,是严重滞后的,而且是不被重视的。因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传播的内容对社会公众施加某种影响,最终达到某种经济或政治目的。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互动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二、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在传播理论中,拉斯韦尔(Lasswell,H)的“五W线性传播模式”虽然被后人一再补充、发展,但依然构成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和效果研究。这是基于大众传播的特征,即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最大特点是遵循“大数”原则,根据有限的不精确的反馈信息和传者对公众需要的估测及传播政策的要求,传送出被认为是适合大多数受众需要的信息。而互联网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和功能则完全打破了这个线形架构,从而导致传播理论必须考虑新的概念和命题,组建新的框架体系来解释网络传播的传播性质。

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

网络传播中,传播和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传播者和受众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每个人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又可以是受众。这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造成的,它的互动性给予了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可以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

由此可见,传统的线形传播模式已经无法合理地解释网络媒介,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形的传播样式。如果大众传播研究者仍旧完全不理会潜势的互联网的研究,他们的传播理论将会变成过时的东西,传播学需要新的理论模式。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传播者和被传播者的身份也开始模糊,因为信息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收者两端。

因此,传播理论面对这个新的领域,其研究应当划分为四个方面: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电子邮件;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电子公告牌;个人对个人,或对不确定的多人的同步传播,例如在线闲谈;多人(包括团体)对个人、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网民接收信息的活动。前三种情况属于不同形态的互动传播,只是在最后一种情况下,才与原来大众传播相似,但是受众(网民)通常会主动找寻信息。

三、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它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某种意义上说,“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他指出,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把关特权的来源其实是有深刻的背景的,来自于传统大众媒介体系的特点——线形、单向的传播方式以及媒介进入的技术和经济障碍。传统媒介的发展是与政治和经济以及各种利益的角逐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产生了传统媒介自身的复杂性。

传媒组织“把关”,首先直接体现为对新闻素材“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可以表现为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两方面。业务标准指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而市场标准指的是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另一方面,把关活动最终还受到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的影响。“把关人”自身的价值观对信息有生杀予夺的影响,美联社、路透社等大型传播机构,每天只将它得到信息中的70%左右向全球新闻机构提供,而各地的机构只能将其中的2%提供给自己的受众,大量的信息依据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利益、兴趣而被掐灭。媒介的把关,不是一种简单的业务标准或市场标准所导致的取舍,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总是被动地接收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他们只能在媒介每天为他们“设置”的有限“议程”或“菜单”中,进行有限的挑选,不能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的交流,更不能设想,也没有条件主动地、方便地发布信息。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从网中“拉”出信息,原来关于大众媒介对受众产生“议程设置”这一客观效果的理论将受到一定的挑战。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电子论坛BBS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许多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目前国内外对网络传播中是否依然存在“议程设置”以及如何在网络中进行“议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我们认为,“议程设置”在网络传播中依然存在,但是,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具有一些新特点,议程设置的难度在加大、有效性在降低,需要一些新手法。

1.网民需要“议程设置”

网络提供了传统媒体所难以企及的超大量的信息,由于互联网信息总量的泛滥,导致有效信息含量的相对减少,而完全有可能使本来能形成议题的信息湮没在大量的无用信息之中。

从受众角度看,他们其实需要媒体对海量的信息进行“过滤”与“把关”。这是因为:

首先,由于人类生理条件制约,每个受者能接收的信息数量大体是恒定的。虽然,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的普及,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所谓“信息爆炸”、“信息过剩”,然而,这并没有也不可能相应的大幅增加每个个体接收信息的总量。

其次,目前的一些网络新闻,还存在着鱼龙混杂、真假不分的问题。需要专业新闻媒体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非专业人员参与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使信息质量也良莠不齐。于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面对过剩的信息,反而会有一种信息匮乏感。因为,他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或者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证实或证伪信息。因此,网络使受众从无数传播者中选择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发布者,成为一种必然。而从整体看,专业媒体最具备成为权威信息发布者的可能。因为,它们身份公开,便于接受监督;它们更具有专业经验、专业规范,也有长期形成的职业道德的约束。

普通公众可能有机会抓拍、抢拍和目击突发性新闻事件,但是,他们一般不可能也没时间、没能力(如缺乏专业能力、资金等)去对事件做跟踪报道、连续报道和深度报道。他们更不可能有职业条件去对非事件性新闻,如预定性新闻(奥运会、总统选举等)和过程性新闻(突发事件的后续发展、重大事件或一般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做报道。这些报道方能体现大众传媒和新闻传播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准,是一般即使装备了现代传播技术的公众也无法做到的。

显然,网络超大规模的信息流量给受众的选择机制带来了新的困惑。庞大的信息数量和受众相对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构成网络传播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即便有搜索引擎这样的信息分类整理系统,依然很难快速有效地筛选信息,导致选择处理信息付出的时间精力与信息带来的报偿之间不成正比,这会让很多网民宁愿放弃主动选择,把选择权交给新闻网站,依靠“把关人”的为其选择过滤信息。

2.媒体不会放弃“议程设置”

对于专业新闻媒体来说,不实施把关,是不可能的。从数量上,一个专业媒体可以提供比以往多得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是不加选择的,相反,如果专业媒体也把一切可得到的信息捡来就用,那么就会使自己提供的内容鱼龙混杂,甚至可能会因虚假信息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结果,是信用度下降,品牌贬值,最终也就会导致自己经营上的失败。此外,“议程设置”被许多媒体视为一种不可放弃的权力。所以媒体仍然会采取种种手法来进行“把关”,并会用各种相关的网络技术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自己的意图。

在网络传播中,被削弱的主要是政府的“把关”功能。虽然,政府的直接控制力相对减弱,但是为了政治稳定,政府就会采取其他一些策略,例如,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来实现,封杀某些网站。当然,技术的控制往往容易挣脱,人们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绕过关卡。政府也可以通过扶持重点网站来贯彻自己的意图。

网络传播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强调、进行设置议程的常用手法主要有:

(1)直接手段

①详细报道、快速跟踪

由于网络的超大容量,传播者可以将与该事件相关的新闻事实或背景,事无巨细,通通发布出来。由于网络的即时性,传播者可以通过密切的跟踪报道、快速跟进的后续消息,将网民的注意力始终维持在该事件上。传统媒体囿于出版周期和版面的限制,很难换着内容、角度对某一议题进行长期的报道,网媒体络却可以在一天的报道中安排大量不同内容、不同角度的消息;同时,还可以做到随时更新,更能把往日的相关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与最新消息连接起来。

②新闻排序

网上的新闻排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即时更新的信息而言的;另一种是按重要程度排序,其中体现网络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价值的衡量。应该说,网络新闻的优先顺序排序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差异。归根到底都是媒体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从新闻价值、受众可能关注程度、自身立场等出发作出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反过来又会作用于受众,使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重要程度的排序作出相应的调整。

(2)间接手段

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传播者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BBS以及聊天室的方式,使传受之间、受众内部迅速形成意见的交流,从而通过网上方便的人际传播优势来形成话题,进而引起更多的关注。

扶植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是一种较为隐蔽的手段。网站工作人员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也可以凸显出网民中的某些个人,提升他们的影响力。

在网络传播中,在一些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通过各种隐性和间接的手法设置议程。比如,雅虎的中文网站1999年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后,在其主页上设计了一个“北约误炸中国使馆”的板块。这个板块标题已经明白无误地显示了这家网站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

3.在网络中进行“议程设置”的特点

(1)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进行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在以受众为中心的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难度要大于传统媒体。毕竟,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选择余地与主动性大大增加。

网络传播者提供的议题,并不能直接毫不走样地成为网民的议题,虽然往往会对网民的议题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和诱导,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网民所关心和热衷讨论的议题往往是一些与自身利益、兴趣密切相关或者新奇刺激的事件,一些负面新闻往往容易形成议题。从信息传播结构来看,信息发布仅仅是网络信息流的开端,信息的流动才是传播的关键。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网民所扮演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他们的大量复制,正是为信息的流动推波助澜;他们的复制,使新闻或信息,不再仅仅停留在新闻网站,而是迅速进入各种类型的论坛,或通过电子邮件广为散布。加上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如口耳相传,一条新闻就这样迅速地传播、渗透到各个角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与其说网络议程是由网站设置的,还不如说是由网民来设置的,是他们影响了媒体对于事件价值大小的判断,并改变了媒体的报道计划。这种公众制造议程或抑制议程,并最终影响了网站的报道行为。

同类推荐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采用由历史及现实到未来、由方法论到认识论再到本体论、由范式特征到话语体系再到本土路径的演进方式,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提出了“质性社会学”的基本内涵框架,初步建构起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独创性提出“社会全息论”假说,这一理论有效破解了困扰经典社会学的“代表性悖论”,奠定了质性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热搜女王头条见

    热搜女王头条见

    OMG!一不当心,她得罪了安城莫家的继承人,怎么办?是凉拌歇菜了?NO!NO!某天,她被人拦下,“今晚有空?”“没有,你想干什么?”对方轻笑一声,捏住她的下颚,俯身在她耳边轻声道:“你说呢。”有个聪明贤惠漂亮又能干的老婆怎么办?宠她!宠她!宠她!怎么宠?使劲的宠,宠到别人都不敢要为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

    黄昏时,孩子们像一群鼓噪的老家贼从场院跑回村里,一路上吼着、喊着:“机器咬人喽!铁疙瘩闻见人肉香喽!”“铁疙瘩把亥丑的手咬掉了一圪节!”二花抱了柴禾正要做饭,听见孩子们的喊叫,将柴禾一扔追了上去:“你们说甚啦?说甚啦?”这会儿,杨三老汉也从场院急火火地赶回来,气喘吁吁,脸憋得通红,冲着二花先是用手比划,半天才挤出一句:“你哥的手让铡草机咬了……”泪水刷地从二花的眼里涌了出来:“爹,这可咋办?”“还能咋办,赶紧送医院呗!”
  • 天机2

    天机2

    善良的人啊!当你身处绝境,你是否还是原来的你?小方、司机、屠男三人骤然离奇死亡!神秘女孩小枝究竟从何而来?沉睡之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继《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上市60天狂销20万册后,第二季将带领你继续探险之旅,一步步揭开南明城的神秘面纱。罗刹之国不会沉寂,它将是天机故事最后的关键!所有的毛骨悚然、所有的荡气回肠……尽在《天机》第二季 “罗刹之国”如果你爱蔡骏,你一定要看《天机》,因为《天机》是他一生无法逾越的高度!如果你爱悬疑,你一定要看《天机》,因为《天机》是中国悬疑里程碑!
  • 礼记

    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黎明踏浪号(纳尼亚传奇:中英双语)

    黎明踏浪号(纳尼亚传奇:中英双语)

    《黎明踏浪号》讲述了暑假里,爱德蒙和露西住在哈罗德舅舅家,和表弟尤斯塔斯住在一起。尤斯塔斯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有一天,墙上的一幅画有帆船的油画忽然将他们拉进了画中,他们在船上遇到了凯斯宾国王,他正出航寻找被叔叔驱逐的骑士们。航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找到雄狮阿斯兰的王国。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各种神奇的岛屿,如孤独岛、声音岛、黑暗岛等等,历尽种种艰险。他们解除了魔法,唤醒了三位沉睡着的爵爷,最后又都回到纳尼亚。爱德蒙、露西也回到剑桥舅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