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600000040

第40章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传承(14)

对于主客二分思想对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深层推动,前面已有论述,在这里就不再多费笔墨,本书要着力论述的是物我交融思想对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根本性的影响。从新的主客浑一的视角去看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关系是这样的:整个宇宙,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都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宇宙间的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现象,包括人在内,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交叉点,每一个交叉点都与宇宙间的其他交叉点有着或远或近、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联系既有空间上的,又有时间上的。世间的山川河流、幽谷流岚、一草一木也都是这个普遍联系大网上的一个交叉点,只不过它们没有自我意识,而人有自我意识,并能超越自我。对于人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交叉点上,这个点就是每个人的世界或境界(此境界不专指高尚的境界,而是指视域、思路、心态)。人作为这个网络上的一点,他的境界也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又是全部宇宙的整体,它汇集着宇宙整体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与它们息息相通。因而它既是无所不包的世界整体,又有各自的独特性,因为每个人与之发生联系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文化积淀。我们古人从培育生命的农事活动中体会到,宇宙并不是杂乱的物质对象,而是有机的生命整体。人只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宇宙的生命整体中,山川、草木、动物与人在生命的角度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宇宙的本质就是生命的大化流行。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理论中,“道”与“气”处于核心与源头的地位。“道”与“气”既不是某种具体的、一成不变的物质,也不是某种抽象的、一成不变的道理,而是宇宙间活泼的生命力及其生生不息的生命节奏。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万物生命的源泉和动力。在中国古人的眼中,宇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聚而为实体,气散而形失。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走兽飞禽、悠悠万物、芸芸众生,皆由气生,人更是禀气而生。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人、万物同为宇宙生命大化流行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与万物没有区别。人与他人,乃至人与动物、与树木,甚至与无生命的山石都因鼓荡于宇宙间的勃勃生气而联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就如同有血脉相贯通一样,能互相通达、对话、交流甚至转化。

气化运行既然是生命之常,所以艺术作品的本源、内核就是“气”。我们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师造化”,其实就是“师生命”本身,因为万物一体相通,生气相连,造化与人同气连枝。“师造化”就如同天地化生万物,就能使作品有生气。因此,作品不仅要描写物象,更要传达宇宙万物本体的生命之气,即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所说的“写气图貌”,王微在《叙画》中说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艺术作品之气与创作主体之气,在生命力上是一致的,如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所说的“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必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以上所言对于语言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生成都是适用的。而其关键正在于,那生命活力的充盈与生命节奏的律动贯穿了整个宇宙。这也是最彻底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本来就是对人的存在状况,也即“此在”的反映,语言传播对它的传达就应该是生意盎然、生机勃勃、气脉贯通的,这样才能与接受主体的承宇宙生气于自身的生命活力相激荡,才能产生共鸣,才能使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都被那勃勃的生气所感染,共同提升生命的境界、人文精神的境界。语言传播中的“气”就是创作主体的生理、心理之气,也就是气息,就是创作主体的生命活力,就是创作中具体的语气,就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息息相通的生气,就是创作主体与宇宙万物气脉贯通的宇宙生气。因此,创作主体要“养气”,也就是时时刻刻都要为创作做好生理、心理上的准备、储备。

创作主体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刻苦、精心、坚持不懈地锻炼气息,使之稳劲持久、调控精细、收放自如。

创作主体要涵养浩然正气、与宇宙天地相贯通的勃勃生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就是道德之正气。

创作主体还要涵养山川大河和社会生活对心灵的感动、感发,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所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创作主体还要“内游”,这就是对“气”的“内养”,通过神思而超越时空。元代的郝经在《内游》中说司马迁“身不离衽席之上,而游于六合之外;生乎千古之下,而游于千古之上”。能够内游、内省,创作主体就能在创作中充分调动时空,以今日之心统摄宇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再现情景,升发意境,自由畅快,由创造而生自由。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能“养气”,能“虚静其心”,就为涵养语感、“感物动情”打下了基础。创作主体作为宇宙生气的体现,是一种气积。气积静而成体,静是生命的本性。这种本性受外物自然之气、社会之气的感发,就产生了情感,情感则通过有声语言加以外化。

所以创作主体要善于“感于物”,并把感受、感动、感发深纳于心,酝酿之,升发之。自然景物会对我们的心灵有所感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外物与内心之气契合,如他乡遇故知,一见倾心,心物交融,创作主体的心灵便得以提升,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也会对创作主体的内心有所感发,其效果更是直接而激烈的。钟嵘有感于此:“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杨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社会生活,喜怒哀乐,激荡内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以上所论为主客浑一、万物一体的气化宇宙观对引发、触发创作主体的感受、情感所起到的奇妙作用。这种生命宇宙观更是创作主体悟性渐修顿至的深层动力。语言传播的悟性是在一种语言样式、样态所积累的语感能折射、辐射、升发到其他样式、样态中的一种能力,也表现为以滴水映射太阳光辉的以微显著的能力。我们认为,创作主体悟性渐修顿至的关键在一个“通”字,而“通”的状态只有在大化同一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前文已述,自己、他人、万物都是禀宇宙之生气于自身的生命体,在生命本体层面上,人与万物是一样的,那么人其实就是与万物相连的一个生机勃勃、生气盎然、元气淋漓的连通点。因此,人在宇宙中的理想状态就是“通”,通古今、通中外、通理论、通政策、通社情、通民意、通人心、通经典、通物我、通感受、通样态、通样式……创作主体把以上所述各项都看做是有生命的,所以就能全身心投入,与之一气相通,同气连枝,他就会把自己的小生命融入社会、宇宙的大生命中去,安适快乐。那渐悟便是渐通,那历程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成果便如击燧取火,星星点点,“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即逝矣”。而积小通、积渐悟便可成全通、顿悟,那情形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效果如星火燎原,势不可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尽在神思。

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也必须以主客浑一、物我交融为前提。按照主客二分的思维取向,创作依据就是客体,是不能“言说”的,它只能等待创作主体对它进行认识、改造。在主客浑一、物我一体的存在论关怀中,创作依据中展现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道路房屋都是与宇宙的元气、生气相联通的,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也仿佛都能“言说”,在那里等待着创作主体去过问,去关心,去与之“交流”。创作依据中的人物就更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性情饱满的另一个“我”,这个“我”在等待着创作主体去深入他的内心世界,分享他的酸甜苦辣,领略别样的、更高尚的人文情怀。创作依据中的道理也仿佛是由一个沧桑老者或谆谆智者在讲述之,在等待创作主体去与他交流、辩论……这样,文本主体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或抽象的提纲了,就完全“活”起来了,那人事理、情景物便都变得活生生,跃入眼前,可亲、可近甚至于可触、可感,那感觉就如同雕塑家深情抚摸着冰冷的大理石的维纳斯雕像,口中喃喃道:“这是多么温暖而富有弹性的肌肤啊!”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一气贯通,倾心“交流”,圆融无碍。创作主体,幸甚至哉!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交流”就更需要强化这种人我合一的思维取向和存在状态。我们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他人不是客体”。如果创作主体冷漠孤傲、自命高明,或高高在上,或远远在外,那么他从接受主体那里所得到的反馈就一定是别人也会无一例外地把他当做客体。正所谓“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创作主体一定要卑己尊人,倾心相交,全心全意,但又不能走到另一极端,即谄媚庸俗,招欢买笑。实质上,这也是把接受主体当做客体,谄媚的目的是吸引目光,吸引目光的目的是收视率,收视率后面是广告,广告后面是钱,即接受主体只不过是钱(即物)的诱饵,还是物,即客体。其结果是,稍清醒的接受主体,都会对他避之如瘟疫,弃之如敝屣——创作主体被客体化。创作主体所要做的就是想接受主体之所想、急之所急、恨其所恨、爱其所爱,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最高尚的人文精神送到接受主体的耳边,传到他的心里,既做挚友,更做诤友,言之凿凿,一字千钧,关之切切,期之殷殷,爱之拳拳。这样,创作主体也一定会得到一致的回应,二者互相激励,互相爱护,惺惺相惜。

在万有一体相通的境界,语言传播要能把握万物相通整体,做到“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那途径就是——精妙的有声语言创作!

四、精妙的有声语言创作——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主体间生成的唯一途径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创作主体的主体性的确立和发展中孕育、成长,在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接受主体的主体间“交流”、“交往”中实现、完成。

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往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因为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语言产生阶段,人类的祖先也是由于共同的劳动所需,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时,这种内在的心理需要才使原始人的生理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能发出清晰的音节,语言产生。此时的语言是为了通过交流,协调动作,汇聚更多人的力量以形成合力,这样人类就能与比自己强大得太多的大自然相抗衡,获取食物,取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可见,语言以及语言的交流与传播(不过这只是最广义的“语言传播”)初始动力是为求生存、求温饱。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意义”的主体间生成,即不同人能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明白意图之后才能采取相对协调一致的行动。意义共存的前提就是“契约”的逐渐形成与共同遵守,以至于契约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遵从共同的规则。这样人与人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就向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人离动物界越来越远,人文精神也越来越丰富、充实,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也越来越多,氏族、部落乃至国家逐一出现,法规律令、伦理规范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一“契约”而生效。

同类推荐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热门推荐
  • 美人间谍

    美人间谍

    他负了她,脱胎换骨的她重回他身边,她重生后,失了情智,只记得她恨他。“至始至终,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你罢了!”
  • 心系朝阳

    心系朝阳

    林染,本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却因为一次别人的恶作剧让她对陌生人充满了恐惧,她是失踪了十二年的林家大小姐,本以为林家会是她一生的庇护,却不料这才是她痛苦的开始。陆离,陆家少爷,因为家族内部纷争让他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正实力,让自已变成外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一次意外,让她与他相遇,她把他当做这一生唯一的光亮,而他也心甘情愿当她的太阳,为她阻挡所有的黑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阴影王座

    阴影王座

    这是一个热爱研究的年轻人在阴影巫师的歧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是我研究了世界,还是世界研究了我?——慕岩-----------------------------------------------------书友交流群:850697850
  • 觉之咒

    觉之咒

    少年与少女踏上的寻找真相之旅.......
  • 西顿动物小说全集:灰熊卡普

    西顿动物小说全集:灰熊卡普

    本系列收录“动物小说之父”西顿全部四十六篇动物故事,重现了原汁原味的西顿动物世界。书中不仅收录了动物文学作家黑鹤所作的独家点评,还特别设置了由知名语文教师薛瑞萍撰写的“名师导读”“名师点金”“回味与思考”等板块,紧扣中小学语文教学,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名著,读懂经典。
  • 我想是为了遇见你

    我想是为了遇见你

    ”我说你是不是傻啊?“”我说不是,你相信吗?“
  • 大宋第一猛人

    大宋第一猛人

    乾德元年。宋太祖谋划‘杯酒释兵权’。八贤王绞尽脑汁想着逃课。一代名相寇准还在玩泥巴。杨门虎将还在为北国效力。花蕊夫人还养在蜀国深宫。小周后含苞欲放还未长成。汴京城外,少年郎浴火重生,笑傲士林花丛,纵横朝堂官场,碾压群雄猛将,操纵民间江湖,扭转天下乾坤,开启了大宋第一猛人传奇之旅……交流QQ群:192247747
  • 孓然踽行

    孓然踽行

    这是一本关于装修行业内幕的现实小说,也关乎于我们的理想和奋斗。……活着,累吗?越努力越遥远的梦想,人潮人海中的孤独,夜深人静的清醒,同床异梦的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