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000000012

第12章 新媒体的技术推动(1)

内容提要:传媒发展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认为建立在传播技术上的传播媒介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该理论将人们对技术、对传媒发展影响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唯物史观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如此。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是新媒体发展的技术动因。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科斯定律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技术对新媒体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过,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出现了一些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理论。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与技术推动

一、媒介发展简史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鼠标轻点,一封电子邮件瞬间从边远的乡村到达遥远的繁华都市,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传播媒介(Media)发展的历史。从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认识人类媒介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身。“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极其漫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是凭借一系列原始而简单的媒介进行的。大约在2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会制造工具的猿人。人们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活动范围有限,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和人脑容量的增大,人类通过一些有限的声音和体语符号,如嗥叫、咕哝、尖叫、面部表情、手势信号等以及烟火、图画、雕刻和实物等媒介手段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然而,正如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的那样,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非说不可”的需要,使人类大约在40000至50000年前发明了口头语言,人类进入口头传播时期。

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身影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声音符号系统,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口头语言这一媒介自然要比手势、声音等原始媒介有效得多。它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仍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口语传播的特征在于共时性,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传播,不能脱离发出声音的人而独立存在,只能用于面对面的交流等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和记录的特点,要传承人类的文化,只能通过一代代人的记忆和口语。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欣赏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令人神往的口传文化。

文字的发明使传播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口语传播的超越。大约5000年前,文字产生了,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字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字媒介使图像抽象化并使语词符号保存时间较长而不像声音转瞬即逝,从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具有规范、便携和长期保存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字为核心的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促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文字总是和记录文字的工具和材料紧密相连的。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手抄传播阶段。石头、木块、竹简等都曾被用做记载文字的材料。为了使文字媒介便于传播,人类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大约在4000多年前,埃及人首先发明了莎纸,以植物的汁为墨水,以植物的杆为笔,传播媒介开始变得轻便。中国人蔡伦在汉代发明了造纸术,并首先在上流社会使用。在文字发明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尚不能把机械技术和文字及书写材料结合起来,不能在传播过程中利用机械媒介,当时人类只能用手抄形式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15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等西方城市,出现了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报,而中国在宋代出现了传递朝政动态的官报《邸报》,刚开始的时候,同样是手抄的。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印刷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大约在隋末唐初(618~647),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品是中国唐朝(866)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到了宋代,毕昇又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此后中国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中国的印刷技术渐渐地传向亚洲其他国家及西方。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

15世纪中叶,西方出现了一位印刷大师,他就是谷登堡。谷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1450年,他采用铅、锡、锑合金制成活字版,完善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过程中,一次可以印刷多份同样内容的书面材料,技术复制的时代初见端倪。1456年,他使用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了200本《圣经》,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始。此后,如同星火燎原,现代印刷术迅速在欧洲得到推广,哥伦布在从事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前,西方大约已经印刷了2000多万册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使传媒开始由“贵族”转向大众,人类传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力分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机械印刷使手抄小报逐渐变成印刷日报。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开创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西方传播学界因此常把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施拉姆称之为“庆祝大众传播开始的日子”。

然而,许多学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诞生是近四百年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大众报刊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便士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这些报纸卖一个便士,因而被称为廉价报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报纸的内容开始市民化。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与此前出现的书籍和政党报纸不同的是,这些便士报开创了大众报纸的时代。它内容上以新闻、信息和社会新闻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定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发行量大,一般是几万乃至几十万份。总之,报纸从精英社会开始走向市民社会,完成了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等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

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人类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传播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首先记住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83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依靠电子通讯技术的通讯社随之出现,在美国1848年纽约的六家报纸联合创办了“港口新闻联合社”。在英国,1850年路透社创办开业。1858年,当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时,接近于实时传播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成为现实。1876年,生于英国后移居加拿大和美国的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机,人类的声音开始同步传送,“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传说。1877年至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继文字的复制以后,声音的机械复制时代开始了。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电气工程师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最早的不用导线传递电信号的无线电通讯装置,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同无线电的发明一样,电视的发明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1923年美籍俄裔科学家兹活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代替笨重的光电机械扫描圆盘进行电子扫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子媒介的发展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研制的电话系统,后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通信网络。1946年,世界第一台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的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英尔学院问世。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世界。无线电通讯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送和卫星传输两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时代。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过去,无论是声音还是影像,其本身都不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以至于考古学家无法找到它们的“化石”。电子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历史保存。我们今天考察古代社会时,只能根据文字记录或考古发现进行想象和推测,而当千百年后的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则可以直接聆听和观察我们的音容笑貌。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不仅仅是声音和影像的体外化,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可靠。

在所有的媒介中,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功能最为强大,被誉为“了不起的信息增殖者”,它们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同类推荐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本书总结归纳出6类60种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来探讨它们的规律特点。这些方法和实例既有传统的做法,也有现实的创新;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实践上的行动;既有机关的经验,也有学校的体会;既有企业的探索,也有农村的典型。本书观点鲜明,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聘请王思斌教授讲述当今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如何探讨社会建设之本,反思传统的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代社会”、市场化改革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到“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教授带领我们探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解析快速转型中的基本民生之惑,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府、市场与社会,政治民主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等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关系,重建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制度,走向民主和公正的社会,走向有尊严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有刀片,不如说几乎前面全是虐点,没有大纲,说不准就坑了藤丸立香中心向(咕哒子)参照圣杯大战的十四人组模式,不过完全不是同一个背景关于曾经和藤丸立香签订过契约的从者们,再一次与藤丸立香相见的故事从者们全部单箭头→藤丸立香,并且在背景设定下心理极度扭曲,可以看成他们全都是披着自己皮的清姬这种感觉,对藤丸立香有着抛弃一切原则的执念私设,嗯,越写越多有段落性的和其他人的文的重复的话,就请指出来,并且标明来源
  • 微表情心理学(精华版)

    微表情心理学(精华版)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机会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假如我们能通过这本书学到那些看懂别人微表情的本领,那么我们对机会的嗅觉就会更加敏锐。与其他人相比,我们也就能相对比较容易地捕捉到机会,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然获得成功。
  • 愿在时光里的我们一切安好

    愿在时光里的我们一切安好

    顾灵是被顾家领养的孩子,顾家以为自己被领养就可以获得父爱母爱,但顾家领养顾灵回家只是为了自己女儿可以有一位姐姐陪这她。从小就没有被爱的,也不在奢求被爱。直到,顾灵考上大学。顾灵以为自己的一生会按照自己所想过完这一生。
  • LOL之我无所不能

    LOL之我无所不能

    王尊很意外的穿越了……不过他是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然后还成为了一个召唤师。不仅如此,他还从地球上带去了大量的‘战利品’……
  • 江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江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书又名《只愿与你初见》]她叫南知橘,他是江北枳。“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本以为,是我们俩有缘,却没想到,我们俩人之间始终隔着一条淮河。——南知橘若我早点遇见你,可能结局就会是另一种样子。——江北枳“你是年少的欢喜。”倒过来,也亦然。确实,江北枳就是南知橘年少的欢喜,喜欢的少年。【作者大大是新人,请多指教,谢谢!】
  • 荆园小语

    荆园小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金枝

    农门金枝

    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都是不对的,所以,这江山,不应该一直由男子来坐,轮也轮到女子来坐个百年、千年的了!
  • 带着悄悄远离你

    带着悄悄远离你

    孤家寡人×36,邂逅家庭幸福的大明星陆霆肖,是劫还是难?自省与觉悟,可能没有结局,可能没有美好,但请你也尊重那样的一个小生命~因为“我”就是那么活过来的!
  • 春禧宫谋

    春禧宫谋

    她是钮钴禄璟婳,承蒙“天降贵女”荫庇,一朝入了嘉亲王府,做了永琰的侧福晋。一句“与我执手看天下”锁牢了她的心,一个“顾全大局”了结了她的少女梦。一入皇家深似海,阴谋暗算接踵而来,一夜之间,失子被冤的她反而竟成了家族的一颗“弃棋”。当取而代之的那些莺莺燕燕睥睨羞辱她时,如何生存下去是她首要思考的问题!争宠?霸权?自此,纠绊一生的恩爱情仇开始了,她的痴情与无情就在这皇宫里缘起缘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