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200000024

第24章 观念.秩序.利益——建构非洲形象的原因分析(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两次研究——1953年的《新闻的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3年),1980年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提供证据支持这种指控,即国际信息传播被西方少数全球媒体垄断巨头所支配,它们财务和技术上的优势导致这样一种局势,即非洲人与非非洲人通过坐落在非洲之外的通讯社过滤后的新闻来了解非洲的现实,主要是路透社和法新社,它们控制了93%的流向非洲的新闻。这两个研究结果在博伊德—巴雷特和楚书(Boyd-Barrett,Thussu)1992编的《全球新闻中的反流动》(Contra-Flow in Global News)中得到详细描述和分析。博伊德—巴雷特和楚书评估了国际和地区“新闻交换机制”的效果(如泛非通讯社、非洲国家电台和电视联合组织),认为这种机制创造了一种对新闻主导、新闻收集和传播的反平衡。但是西方有人认为,“泛非通讯社并没有成为西方读者和编辑一个可信的新闻源,部分是因为参与这个组织的国际通讯社经常作为宣传喉舌为政府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成为国际社会讨论该领域诸多议题的公开论坛。从1969年的蒙特利尔会议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的专家组在其令人感到厌烦而又能揭示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需要知道的是,当前的信息自由流动通常事实上是‘单向的’,而不是真正的信息交流。”1976年,建立NWICO的决定在内罗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19次联合大会上一致通过,随后第31届联合国大会确定了以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促进发展中国家国家传播体系的发展;详细制定关于大众媒体在国际领域中的作用的指导性原则;形成民主化重构国际信息体系的观念。

NWICO的倡导者们普遍认为,作为旧时代殖民主义的孑遗和延续,现存的国际传播秩序维持并强化了国与国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因为这种传播结构当中暗含的逻辑还构建了南方对北方的依赖模式,该模式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公平、合理的“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必须建立起来以取代现有的旧秩序。1976年通过的“圣荷西会议宣言”(San Jose Conference Declaration)和1978年通过的“大众媒体宣言”检讨了全球新闻传播“不平衡”和“不平等”现象,阐述了传媒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呼吁以“平衡的、双向的传播”取代在“新闻自由”口号掩盖下实际上“单向的、不平等的”新闻传播。各发展中国家有权指定官方通讯社抵制和取代西方通讯社消息的自由流通。国外有学者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的《大众媒介宣言》在建立国际传播秩序方面是一个里程碑,应该被看做是麦克布莱德报告的重要先行者。

怎样才能建立起NWICO呢?教科文组织于1977年成立了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爱尔兰政治家熊·麦克布莱德领导的“研究传播问题国际委员会”,对此进行专门探讨。经过两年多努力,于1980年出版了委员会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主要结论为: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形态等的不同,各国传播系统自然会有差异,因此,应支持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新闻事业,把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诚如当时的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密伯所说: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旨在使世界各地不同的声音传播出去,被更多的地方收听,而非只有大国的声音才被听闻,从而增进各国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促进世界和平。

教科文组织关于国际信息传播的两个重要宣言和一个报告,对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之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在宣言和报告中,国际传播不公正、不平衡问题得到很好的呈现,但是要实现这些要求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首先,建立NWICO的完成过程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其次,建立NWICO的决定中的审查制度和媒体义务条款过于模糊不清,而且在许多地方,建立NWICO被视为纯粹是南方国家精英的单方面观点。也就是说,建立NWICO的决定不能反应南方国家民众的观点和关注。尽管对国际传播中信息流向不平衡、不公正的关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些关注只能通过草根的教育积极主动性和民主的程序得到处理或解决——如果卷入争论的各方所作承诺是真实的。发达国家迅速抓住这些漏洞,从而使关于建立世纪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毫无价值。美国总统里根强调,“我们不允许在‘世界信息新秩序’的幌子下,试图控制媒体并提升审查制度。”对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借口,即它们担心建立NWICO对它们“对国际传播体系的霸权性、垄断性所有和控制以及信息传播模式形成破坏和颠覆”。1984年和1985年美国和英国先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然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罢工”。由于这两个国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大的财政支持者,它们的退出削弱了该组织的政治和财政力量。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它在支持建立NWICO的积极性上也就勉为其难,建立NWICO的运动几乎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

应该认识到,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然后才是一个信息交流问题。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实现的一个目标,它们认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均衡的国际贸易体制,进而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去殖民化。而信息和传播的去殖民化则是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的逻辑结果。然而,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显然也是发展中国家和不结盟运动的一个目标,而且它们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发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建立必须同时进行,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事实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本可从“一个新的、更加公正有效的世界信息传播秩序中”获益,但是南北方国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在冷战期间变成了冷战政治的一个“泥潭”(quag-mire)。在某些方面,NWICO被冷战中的两个超级大国劫持,成为它们争夺霸权的筹码,不管是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因此,NWICO成了美苏争霸的牺牲品,殖民体系以一种新的形态还在广泛存在着,致力于建立NWICO的斗争在两个霸权国家的主宰下,并没有进一步解放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传播和文化领域几乎没有变化。

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自强愿望大多被抑制,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有关,因为它们受到外在势力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系统攻击。这些攻击由美国和英国在联合国体系内外发起,还源于西方跨国媒体集团,因为“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倡导的国际传播重组对它们形成很大冲击。在联合国内部,与“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相符的有激进的媒体民主化可能的项目被单纯强调为第三世界媒体工作者提供西方技术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发展项目所代替。同时,第三世界的政治精英不再挑战西方传媒对传播技术和跨国信息流动的独占性支配,转而赞成与全球媒体的统治性势力协商它们与本国和本地区的关系。

三、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以重构非洲形象

国际传播新秩序大争论后,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如何,第一章的调查统计说明,非洲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并没有得到改进。因为只要西方媒体继续主宰国际传播秩序,它就可以继续实现观点和舆论的垄断。它们财政和技术上的强势允许它们不仅决定整个世界的某些方面,而且它们也可以决定关于非洲和全世界的什么新闻是可以向非洲媒体报道的,更准确地说,什么是可以“输出的”。在西方媒体部门,作为自由市场或竞争压力运作的结果,媒体企业巨头正在合并或吞并那些更小的公司,出现巨大媒体集团。这些媒体集团不仅拥有自己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电影和录像制作企业、因特网、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它们也控制了这些媒体产品的流通和发行。通过这样运作,关于它们报道的任何事情,多样的或其他的视角也就没有机会。如AOL/Time Warner,Walt/Disney,Bertelsmann,Viacom,News Corporation这样的媒介巨头,控制了在美国和欧洲媒体的巨大市场。两大通讯社——路透社和法新社控制了约93%的流向非洲的新闻。由此看来,国际传播秩序是西方媒体得以建构非洲形象最为直接明显的原因。非洲国家要重建非洲形象,在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传播新秩序,保护和扶植本土文化的精华,使世界文化保持多元性,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不少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从信息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看,传播国际化乃至全球化是不可阻挡,也无法拒斥的。这点已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逐渐意识到。拒斥信息的跨国传播,既不利于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不利于本国文化在地球村中确定应有的位置。然而,传播的全球化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西方化,信息的自由流动不应该演变成强势媒体国家对弱势媒体国家的信息单向流动。以印度为例,它近年来积极鼓励广播电视业加强竞争,与此同时,它也一直采取各种措施,以确保国营广播电视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坚决防止西方电视“稀释”印度文化。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一直在努力推行广播电视的“加拿大化”。法国作为欧洲文化大国,坚决反对美国文化“过分渗入法国的荧屏”。1997年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美国曾提出要开放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全部通信市场,遭到了以法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反对。

非洲作为媒体产业最落后的大陆,信息单向流动给非洲国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而非洲国家在保护本土文化和民族价值观方面的意愿也更为强烈。非洲可以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反对“美国化”、“西方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同时借助新型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的传媒实力推动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

第一,法律手段,即制定法规、政策、协约、公约等。一种是地区性的,如欧盟《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提出了著名的“定额制”;亚洲的《亚太地区卫星电视机构准则》等。一种是国家法规,各国都设立,发达国家并不格外宽松。如美国《通信法》曾规定广播电视执照或电信业务执照不得颁发给外国公司以及有25%以上外国股份的任何公司;加拿大要求广播电视经营者播出的节目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加拿大制作的;法国1994年曾禁止CNN的卡通儿童频道在法国播出。当前,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各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法规。非洲国家可以在非盟框架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播出时段的限制、播出语言的限制等,以增强传媒产业的独立性。

第二,技术手段,即通过掌握重要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排和内容以本国节目为主。如加拿大不允许有线电视网播放美国付费电视节目;印度从电视节目“提供端”和“用户端”两头控制外国电视的进入,使外国电视节目必须通过印度有关当局的审查和通过印度有线电视设施传输,对收看也有所限制;新加坡由国营有线电视公司对境外电视节目统一管理、传输;许多阿拉伯国家成立了地区性有线电视传播网,西方广播电视公司只有同意接受节目审查方可加入这些传播网。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卫星接收天线的设置都有所限制。

同类推荐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热门推荐
  • 无底运河

    无底运河

    三好彻:1931年出生于东京,原名河上雄三,国立大学经济学部毕业。1950年入职读卖新闻担任编辑工作,1959年以笔名三好彻创作《远生》并入选第八届“文学界”新人赏次席。1966的《枫尘地带》获得了第二十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同年退职而转为职业作家,而1968年的《圣少女》也获得了第五十八届直木赏。三好彻并曾于1979年继佐野洋担任了两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逍遥法师降妖记

    逍遥法师降妖记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科学和智商解释不了的。比如你隔壁老张明明一个人住,却总能看见他在和空气讲话。比如你暗恋的邻家小妹只在晚上出现,白天从未见过。又比如夏天的深夜突然像冰窖一样刺骨。哦,也许是空调开的太大了。开个玩笑。我给大家讲述的,是我表弟的亲身经历。你看了也许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也许会口水直流。
  • 总裁独宠一生

    总裁独宠一生

    沈轩和顾涵是青梅竹马,从小沈轩就喜欢顾涵。毕业再见就是6年后,沈轩成为一名律师,接手了顾涵的离婚案,自从顾涵离婚后,沈轩开始一系列的追求,最后抱得美人归。
  • 桃花无意惹邪君

    桃花无意惹邪君

    穿越异世附身刺客之身,几经周折却将心失落;奈何天意弄人,一朝身世揭露,却没想到引发的却是另一个惊天的阴谋。为救他,她不惜以身犯险,待到尘埃落定之时,却已是……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我守你万千时光

    我守你万千时光

    慕容泪染用了三年的时间把自己强大起来。却在三年后遇见他的那一刻失去了所有盔甲。她本想假装不认识他默默复仇。可一切都不按她的计划走。一次枪战,她妥协了。“辰哥哥,对不起,原谅我……”可是当一切回归正轨,他却变了。“女人,想收买我的姐姐帮你上位?做梦去吧!”一切,不应该是这样。当最爱你的人变得厌恶你,慕容泪染又该怎么办?后来他们才知道,幕后黑手,原来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帝重生之霸道逆袭

    女帝重生之霸道逆袭

    女帝奋不顾身的牺牲,一眼睁开,咦!这是哪?某声音:主人这是另一个世界。女帝:我这是重生了吗?某声音:是哒。重生后再创属于自己的奇迹,人生路上各种打脸!挖掘这个世界的秘密!遇见霸道的真命天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