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300000016

第16章 意识(3)

2.认知功能说

这种观点认为,梦承担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人的认知系统依然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和巩固。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福克斯(Foulkes,1985)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这种整合可以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如有的人在梦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就像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他还认为,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你可以在梦中体验那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从而增加自我认识的机会,因为梦经常是关于自己的。

3.其他解释

对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的另外一种解释是,梦可能还具有某种生理功能。梦是与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大脑活动,这种大脑活动可以给睡眠中的大脑提供周期性的刺激,以发展和维持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这一点可以从发展心理学中找到佐证:对那些神经网络正在迅速发展的婴儿来说,其快速眼动睡眠所占时间比例非常大。另外,快速眼动睡眠还可以搅动眼角膜后面的液体,这可以将新鲜的氧气输送到眼角膜细胞,以防止它们窒息。

第三节特殊的意识现象

一、催眠

(一)催眠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催眠

催眠(hypnosis)是由催眠师诱导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状态,既不同于清醒,又与睡眠有异。催眠是在特殊的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及所采用的诱导方法,合称为催眠术(hypnotism)。

催眠术最早产生于18世纪,巴黎的一位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宣称,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他的方法就是早期的催眠术。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 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他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它能够给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从而使其得到传播。不久,更为有效和可靠的麻醉剂出现了,使催眠术的发展再次受到影响。从此以后,催眠就一方面被一些人利用作为行骗手段,同时也有另一些人对之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对催眠的认识正是基于众多研究者对催眠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2.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个体进入催眠状态后好像是睡着了,但其实并没有入睡,催眠时的脑电记录与个体在清醒状态下是一样的。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催眠者的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

有些个体在催眠状态下,感觉处于麻痹状态,有的甚至可以接受手术而不感到疼痛。有些医生曾用其代替麻醉药物,但效果显然不如止疼药品。

(2)感觉扭曲和幻觉

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个体可能出现幻听或幻视现象,不仅可以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听到声音或看到形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语将一件物品看成另一件,比如将电视机看成方纸盒,或将臭味闻成香味。

(3)主动反应降低

被试在刚进入催眠状态时,虽然仍具有意识,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大降低,也就是他们不主动进行任何活动,而是倾向于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去活动,并且在随后的催眠过程中也是遵照催眠师的指示行事。但是,这种“顺从”并不是完全的或是无条件的。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个人意志还是会起作用的——他们不会主动去做任何事,但是他们会拒绝做一些事,比如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以及那些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动作等。

(4)注意层面趋于窄化

进入催眠状态的被试,虽然知觉意识仍然存在,但其注意的范围却大大缩小。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不再注意,而只是注意催眠师的指示。如果催眠师暗示被试周围的声音均听不见,只能听到催眠师的声音,那么被试就会听不见周围的其他声音。

(5)旧记忆的还原

被试在清醒的时候,记不起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但是当他们进入催眠状态后,如果催眠师问到相关的情况,他们却能清楚地讲述出来。在讲述内容中,多以视觉影像为主,并且非常生动,俨然就像又回到当时的情境中一样。需要说明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旧记忆的还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还原,其中还可能有被催眠者完美化或合理化的倾向,以及依据催眠师的暗示进行记忆还原的趋势(Lynn&others,1997;McConkey,1992)。

(6)催眠中的角色扮演

被试在催眠状态下,听从催眠师的指示,可以扮演与本人原来性格迥然不同的另一个角色,并表现出符合该角色的一些复杂行为。比如,如果催眠师暗示被试是一个小孩,那么,被试就好像真的变成小孩一样,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小孩的特点。

(7)对催眠经验的失忆

催眠师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催眠中的经验失忆。也就是,催眠师暗示被试在被催眠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么,正如被暗示的一样,被试在清醒后真的会忘却催眠状态中的一切经验。

3.催眠的感受性

不同的个体接受催眠暗示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有些人容易被催眠,而有些人则很难。在人群中,大约有10%左右的人很容易接受催眠,约有10%的人根本对催眠没反应,而大部分人则介于二者之间。个体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称为催眠感受性,它与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身心条件关系非常密切。催眠感受性高的人通常具备如下特点:

(1)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2)想象力丰富;

(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4)依赖性强,经常寻求和遵从他人的指点;

(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6)有经验分离的经历,即体验过记忆或自我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开来。

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测量工具来测量催眠感受性,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它包括12个项目,每个项目表明一种活动,由被试跟随催眠师的暗示去行动,每通过1个项目得1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接受催眠时,可能进入的催眠状态就越深,也即催眠感受性越高。

催眠感受性与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深度紧密相关。催眠感受性越高,进入催眠状态的深度就越深。一般来说,催眠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级,由浅至深依次为动作支配期、知觉支配期以及记忆与性格支配期。绝大多数人均可在适当的催眠下,进入动作支配期。在这个阶段,被催眠者身体的肌肉原本由本人控制,逐渐转向受催眠师的言语控制。例如,催眠师可以暗示被催眠者:“我现在从一数到三,当我数到三时,你的眼皮就会变得非常非常重,重得睁不开了。”当催眠师数到三时,只要被催眠者已经进入浅层的催眠状态,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似乎忘记如何控制眼皮肌肉的动作,因此即使努力睁眼,眼皮也无法抬起。随着催眠的加深,催眠师所能控制的肌肉数及肌肉群就越来越多。如果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高,催眠师便能继续将其带入下一个深度级别。在知觉支配期,被催眠者的知觉经验可能被暗示控制,从而产生嗅觉、味觉、听觉、肤觉乃至视觉上的幻觉。在更深的记忆与性格支配期,被催眠者的记忆状态会接受催眠师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在暗示下回忆起平时不易浮现的记忆细节。此时,可以说被催眠者就是极为优秀的演员了,能够配合催眠师的暗示,模仿出各种与其平时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

同类推荐
  • 纪伯伦诗文精选(全集)

    纪伯伦诗文精选(全集)

    本书精心筛选了包括:《先知》《先知园》《沙与沫》在内的代表纪伯伦最高文学成就的12部经典诗作。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宗月大师

    宗月大师

    本书收入了老舍先生创作的《宗月大师》《可爱的成都》《读书》《可喜的寂寞》等三十八篇散文。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写景处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叙事处不乏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忆人时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老人与海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牡丹二首

    牡丹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胡思乱想三部曲冥想臆想妄想

    胡思乱想三部曲冥想臆想妄想

    胡思乱想三部曲:第一部冥想——是真是幻,亦真亦幻,非真即幻;略带诡异的恐怖小故事。(鬼吓鬼)第二部臆想——是人是鬼,亦人亦鬼,非人即鬼;略带悬疑的惊悚小故事。(人吓人)第三部妄想——是善是恶,亦善亦恶,非善非恶;略带匪夷的科幻小故事。(谁吓谁)
  •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本书为你准备了十个礼物,它们可以使你幸福。他们分别是: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
  •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本书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在学科分类愈来愈专业化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以及整体观点,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 邪恶继承

    邪恶继承

    一本神奇魔书,记载着无数邪恶且强大的魔法,只因为运用之人的独特见解就有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空裂缝·第四卷:二龙相争

    时空裂缝·第四卷:二龙相争

    心爱的人的死亡,对她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她无法将最心爱的人从心里忘记,但是身处秦国的她还必须阴奉阳违的附和着秦王。她的命运最后到底何去何从,没有人知道,只有她自己可以控制着自己的命运。
  • 凝结的记忆

    凝结的记忆

    作者在“我的晚年日记”中,融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他对幼孙的施教为主线,用散文形式写实、写景、写人生哲理、写古今中外历史典故,读后给人以启迪,令人回味,产生共鸣。文中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眷恋、对下一代的关爱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期许。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
  • 孤沐成舟

    孤沐成舟

    呆萌中文系周舟与好冷校草学霸叶子沐因一场意外而产生交集,两个人或是打打闹闹或是甜甜蜜蜜,且看高冷男神如何走进周舟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