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500000036

第36章 媒介主体的素养与法官的素养(4)

比如依照三段论的逻辑,一个司法判决是大前提的法律规则与小前提的案件事实有机结合地进行逻辑运演的结果。但逻辑无法告诉法官这个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是否真实。当然在判断事实的时候也要运用逻辑,但判断力似乎更为重要,它往往能使案件柳暗花明。例如丈夫死了,妻子一点儿也不悲哀,而只有恐惧之色,于是从经验和直觉上法官可以判断,其丈夫的死亡可能与他的妻子有直接的关系。这不是逻辑所能说出的答案,而是来自于过去的经验。这种经验更应该是一种直接经验,它与人自身的体验不可分割,这往往要求很长时间的积累。直接经验产生智慧,而只有智慧才可以解决法官的判断力问题。

司法的过程从直观上来看是一个将普遍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案件的过程,但具体案件如何实现与普遍的知识的结合则完全是一个实践理性的判断力问题,没有人天然地具备这种能力。实践智慧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实践智慧不仅涉及普遍的事物,而且也涉及特殊的事物,人要熟悉特殊事物必须通过经验,而青年人所缺乏的正是经验,因为取得经验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来看,实践智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普遍性的知识,二是具体性的事物。关键是,实践智慧就是将普遍加以运用来解决具体的智慧,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实践智慧其实更重要的在于那个具体,在于那个经验,没有经验的累积和对于具体事物的深刻把握与判断,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法官正是站在了普遍和特殊之间,他一方面要理解普遍,另一方面又要把握特殊,所以法官必须培育实践的智慧和技巧。

我们也要明确,法官的实践智慧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将这个过程以做职业法官的方式来培育的话,未免不合理。最为合理的办法就是将这种代价转嫁给律师,由律师来完成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的培育,而法官则径直从律师当中选拔,这恐怕是一种较为合理且对国家与社会都有利的方式,但这样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司法资格考试制度了。从经验智慧的角度而言,这种改变也是必要的,并且从长远来说也是值得的。

只有具备了经验智慧的法官才可能运用恰当的方式使自身的行为免于媒介的干扰,从而使得司法保持独立性的价值,进而维护司法的合理化运动。具有实践智慧的法官往往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势合理地判断记者介入的恰当性,他们的经验是他们作出判断的基础,无论他们对于媒介是拒绝还是接受,都是围绕着司法合理化这一使命而运用其实践智慧的,但为了安全起见,法官还是要尽量地少与媒介打交道。如果遇到了无中生有的媒介报道,法院也可以毫不客气地将其告上法庭。

三、道德素养

司法是一个公正的事业,法官作为仲裁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司法的运行过程是道德的合理化过程,司法倘若没有道德的支撑就会丧失价值合理性的基础,无论是对于法律的解释,还是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都要求有一个道德前提,丧失了道德的依赖,司法就会缺乏合理性价值。这样说并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泛道德主义可能会使司法失去程序性价值,但这里所讲的司法的道德合理化是包含了程序的道德合理化在内的合理化,程序合理化的设计也是根植于人们的道德理念之中的。司法不能背离道德,司法若要使自身实现道德上的合理化要求,就必须使司法主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法官的道德素养直接决定了司法的合理化状态,走向合理化从一个较为极端的角度而言就是首先让法官走向道德。

英国有着普通法系统和衡平法系统,衡平法就是法官根据道德良知和公平理念所作出判决的过程。而法官若要依据道德作出判决,首先就应当自己具备相应的道德,只有这样才可能对道德有深切的理解,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领会道德的实践价值。中国古代的法官也是如此,他们具备儒家哲学所确认的伦理道德理念,在他们的判决中时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在法官所应当具备的道德中,正义是最大的美德。正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正义的承载主体的差异,正义可以分为个人正义、人际正义和社会正义,对于法官来说虽然也要理解和消化人际正义和社会正义,但更为紧要的当是个人正义。个人正义是一种内在的美德,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在世界符合道德要求时,其外在行为的道德才能够顺利地实现。“真实的正义确是如我们所描述的这样一种东西。然而它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部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当他将自己心灵的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加以协调,仿佛将高音、低音、中音以及其间的各音阶合在一起加以协调那样,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与和谐的整体时,于是,如果有必要做什么事的话,无论是挣钱、照料身体方面,还是在某些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他就会做起来;并且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都相信并称呼凡保持和符合这种和谐状态的行为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指导这种和谐状态的知识是智慧,而把只起破坏这种整体作用的行为称做不正义的行为,把指导不和谐状态的意见称做愚昧无知。”柏拉图实际上在这里所讲的就是内在正义,而内在正义就是一种美德,它将导致正义的对象化的行动,按照这样的内在正义的追求,社会也将走向和谐。

法官理应去培育这样的内在美德,柏拉图就此也提出过自己的想法。“至于法官,我的朋友,那就是以心治心。心灵决不可以从小就与坏的心灵厮混在一起,更不可犯罪作恶去获得第一手经验以便判案时可以很快地推测犯罪的过程,好像医生诊断病人一样。相反,如果要做法官的人心灵确实美好公正,判决正确,那么他们的心灵年轻时起就应该对于坏人坏事毫不沾边。不过这样一来,好人在年轻时便显得比较天真,容易受骗,因为他们心里没有坏人心里的那种原型。”看来法官培育个人正义的美德要从小做起,这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美德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有处处细心体会和把握,才能够有真正的道德素养。我们主张在挑选法官的时候甚至要去考虑这个被挑选者的家族背景,因为道德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家族而获得遗传。这操作起来虽然复杂,但为了司法的合理化事业下一些苦工夫也是值得的。这难免有一些人治的色彩,但人治也并非没有优点,为了正义也该重新评价人治思想的合理性了。

如果从普遍与特殊的角度进行划分,那么应该有着普遍的正义与具体的正义的区别。公平就是具体的正义,而公正则是普遍的正义。司法行为活动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决定了这两种正义形态的存在。而作为法官,一方面必须了解法律所规定的普遍的正义,另一方面又必须了解具体的正义,对于普遍的正义的把握是个知识的问题,而对于具体的正义的把握则是一个实践智慧的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为了实现具体的正义,必须具备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能为法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法官只有在对具体问题的深刻把握中才可能真正满足司法对于正义的追求。

道德就是一种力量,一个具备良好道德的人可以防止腐败的侵蚀,可以拒绝金钱的诱惑,也可以排斥媒介的滋扰。道德者无忧,而无忧者则无敌。法官从内在的品质入手培育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在根本上对于道德的一种把握,只有这种深刻植根到一个人内在品性的道德才可能具备一种对象化的现实力量。

同类推荐
  •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试着论证人们要获得民主这个“好东西”是有条件的,提出了当下社会主义下民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希望有益于民主建设的实践。
  •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为深入回答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户籍制度改革、转基因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城市交通管理、择校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民生热点,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系列相关稿件,再编辑深加工,策划出版了《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释疑惑,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2014年民生热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记者生活研究

    记者生活研究

    你眼前的这本关于记者的书确实值得一读。记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是审视、研究报道别人的,而很少为别人所研究,报道。其实,现代人离不开媒介,而记者是媒介的核心,更是其灵魂,他(她)既是信息的报道者,真相的揭示者,也是观点与意见的提供者。可见,作为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记者,其生存的社会化程度极高,公众关注他(她)也是关注我们自己。这本书从“生存状态”着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记者的新视角。而其讨论的许多话题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趣味性,其中仅仅与“三”相关的内容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决定记者生存状态的“三大要素”,记者“撬动历史的三种角色”,记者作家的“三种主要形态”,记者屁股后面的“三把火”等等,都别有意趣。更值得提及的是,这是一位曾在主流媒体做过十年记者的人写的一本关于记者生活的书,这决定了它与出自一般研究者之手的书有所不同。惟其做过记者,其谈起这一行才不隔不玄,感同身受;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挠到痒处”;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沙化”现象才会有切肤之感,对良好的新闻生态才会那样渴求企盼;惟其做过记者,其文风才能那样畅达,如同山间跳动的小溪,清新而流畅……不需恐惧渊深的学理,也不需畏难艰涩的表达。这部书别有韵致却又浅显易懂:沿着那一行行简洁明快的文字读下去,你会获得一种春日游园的惬意;而间歇掩卷,你又会浮想联翩,领悟颇多。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热门推荐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涛语

    涛语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之一,主要收录了醒后的惆怅、梦回、归来、父亲的绳衣、恐怖等。
  • 后来的木匠

    后来的木匠

    “很久的若干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后,如果还以为木匠就是那么一班子灰头土脸,提着装着刨刀、墨斗等等工具的竹篮,行色匆匆穿行于人群之中,脸上挂着劳动者辛勤汗水的家伙,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到过疑城。因为这个年代的木匠是最受尊重的白领,通常能被称为木匠的人总是经常被以各种各样的名义邀请在重要的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们当然拒绝西装和领带,而穿着对襟的长衫,优雅地发表各种言简意赅的讲话。至于长衫的颜色其实是非常讲究的,疑城最有权威的民间组织——木匠协会对此有传之已久的明文规定,从黄色到黑色到灰色代表了三个层次的木匠,人们仅从该木匠长衫的颜色就可以确定他的技艺以及级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分娩方案

    分娩方案

    孕妇的分娩是关系孕妇和胎儿健康和生命的问题,是孕妇和胎儿最关键的阶段。谁都希望顺利分娩、正常出生,那就必须学习分娩的有关知识,做好临产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掌握分娩姿势,积极配合生产,喜迎宝宝的诞生。并很好地保养与康复,争做漂亮妈妈!
  • 我的天师女友

    我的天师女友

    他和她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运的必然?他八字超轻,命盘不稳多遇邪秽;她天赋异禀,除魔斩妖诸法皆能。在一次乱点鸳鸯谱的婚约事件中,命运的红线将他们牵到了一起,从那十指相扣的那一刻起,邪事诡事也一件件的发生了。
  • 微笑吧大婶

    微笑吧大婶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概不负责。
  • 狂后倾天下

    狂后倾天下

    他是被罢黜到八荒之地的王,无权,无势,终生不得回京,但谁又能知他手握精锐雄兵,一朝崛起,八方震惊。她是被毁家灭国的落难公主,有才,有貌,手无寸铁之力,但谁又能知她精于文韬武略,锋芒初绽,天下侧目。世人皆道他冷酷,无情,却不知他最为情深,爱她之心始终如一。世人皆道她铁血,疏狂,却不知她最为重情,恩义情仇历历分明。他说:“她是天上的鹰,谁也不能阻断她展翅飞翔,哪怕是我。”她说:“我不会做那笼中的雀,但我可以与他并肩站在城楼之巅,一同傲视天下。”一朝穿越,险葬虎口,英雄救美,强强相遇。似乎很完美的开始。可事实上……【精彩小剧场】1.风雪交加夜,本是好眠时。红烛高照,英俊的男人一身狼狈,俊颜怒火高炽:“我是个正常的男人!”她从容起身,淡淡而视:“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验证。”他愤然立起:“你是个正常的女人!”她走到案边拿起军报,着墨:“这个问题也不需要你来验证。”他双手撑案,气息迫人:“你我婚约在前,你没有理由踢我下床。”“陛下,动气伤身。帐外风雪正疾,陛下若是内火太盛,不如出去享受片刻清凉,以免长夜难眠,自己受累。”2.深秋露重,人人加衣。凉风飕飕的院子里,男人只着单薄纱衣,凤眼含春:“你看,我未娶你未嫁,咱俩正好凑成一对。”她睨他一眼,点尘不惊:“我不喜欢男人。”他笑得欢快:“正好,我也不喜欢。”她转身,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一遍,唇角勾起:“说得具体点,我不喜欢你这样的男人。”他惊讶,握住她的手,凤眼里月光皎皎,情意切切:“啊……我哪里不好?你说,我改。”她推开他的手,负手上阶:“把衣服穿上,否则你哪里都不好。”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