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500000008

第8章 司法的几个基本问题(2)

法庭是理性的法庭,是正义的法庭,它理应唤起人对自身的信心,对生命的信念,而不是让人万念俱灰。即使对于真正的罪犯,也应有一种真正把他当做人的尊重,正是这种尊重才可以唤起他重新做人的信念,从而在服刑或出狱后的生活中体现出作为一个人的主体的价值。法庭虽然表现为一种控制和规训的方式,但现代法庭无论从其制度设计还是规划上说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的理性态度。高高在上的法官是正义的象征,双方的辩护律师体现了法律的论证性品格,而旁听席则体现了公众的监督。这样的设计在总体上是理性的,这种理性的设计方式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正义的价值,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精神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法庭、完善我们的司法运作。“理性是社会生活中积极的相互交往的手段,它是我们避免暴力威胁和霸权压制的方式,因为理性的运用意味着理智和谦卑,意味着寻求合作和和谐,意味着平等和妥协,也意味着责任担负和价值担当。理性的人采取的是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不能也不会用权势、暴力、恫吓和诱惑制服他人,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价值和观点。理性的态度意味着一种平等交换意见和乐意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一种向他人承诺自己的道德责任的态度,一种承认不完美但寻求改进的态度。”这种理性真正地体现了对人自身的敬重,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人的尊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这样的理性精神在司法行为中的表现将使得司法摆脱单纯的规训的路向,同时使得司法行为能够在对人的尊重的意义上体现出教化的意义。司法审判在这个意义上,是通过其行为本身向人们传达了人自身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乃至整个的法律都具有一种教化的价值,都体现了一种人的精神与价值。

从这样的一种理性立场和人的尊严的立场出发,正义包括司法正义都需要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忽略了人的价值,忽略了对人的敬重,则很难建立一种合理的正义理念。现代社会的司法运作的正义模式要以人为核心,以便在其规训中表达出对人的价值的弘扬。

三、适用法律与创造法律

我们国家总体上属于大陆法系,所采取的法律或者法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是立法中心主义。在立法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司法工作的任务自然就是按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来审判案件,在司法行为的运作中实现法律的具体规定。

立法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相信事物的普遍性价值,认为普遍的东西完全可以顺利地解决具体的纠纷和问题,因此司法根本就没必要去创造法律,创造法律的机关只有立法部门。这种思维方式认为普遍往往包含了个别,所有的个别都包含在了普遍当中,正是因为个别包含在了普遍之中,所以才可能用普遍的立法规则去裁决具体的纠纷,这里所采取的路向是从普遍到特殊的路向,这种路向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理性认知能力的自信。人类的这种自信在近代达到了顶峰,近代社会是科学和理性价值得到肯定和弘扬的时代,正是由于科学和理性精神的推动,人们确立了强烈的自信心。这表现在法律上就是人类妄图制定包罗万象的法典,并从这个法典出发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具体问题。

然而立法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只看到了事物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却没有发现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价值。其实每个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特殊的,尤其是在人的生活领域中所发生的现象,在其本质上都是个性化的。当立法中心主义者坚持普遍性的价值的时候,司法中心主义者看中的却是具体和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想到,是所有的普遍都蕴涵在特殊当中,而不是特殊都包含在普遍当中,比如张三是个人,那么张三的特殊难道能被“人”这个普遍概念所包括吗?很显然,普遍不能包含特殊,而特殊恰恰包含了普遍,所以统一事物的不是普遍,而是特殊,因此,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应该采取以具体为中心的立场更为适宜。正是因为普遍可以包含在特殊当中,所以普遍才能够被运用到特殊当中。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即使从特殊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也未必能实现与现实的具体的契合,因为具体当中的丰富多彩的个性永远是普遍所无法囊括的,特殊永远比普遍要丰富,因此单纯的立法中心主义在思维方式上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的基本规律是不相契合的。

尽管普遍不可能包含个别的所有特性,但普遍依然对个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人的普遍性难以与人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相契合,但普遍性在通常情况下仍然对人的具体实践具有引导性的价值,只要不局限在普遍性中而忽略丰富的个性就可以了。其实,普遍与特殊是统一的,只是起着基础作用的不是普遍,而是特殊。

从司法的立场来看,法官审判的过程,不仅是在适用着法律的普遍规则,而且也在具体的个别案件中创造和发展着法律,法律的生命不在于普遍,而在于特殊。每一次法律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与具体的法律实践分不开的。单纯地从纯理性的角度去理解法律的发展,不可能把握法律的真正的生长点,只有深入到现实当中才可能领悟法律的实践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法律是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就是普遍与特殊的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就是理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从实践理性的视角来看,司法审判的过程既是适用法律的过程,也是创造法律的过程。

在很多案件中,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事实和明确的法律,对于这样的案件毫无疑问是要以适用法律为主导的,此类的简单案件中不可能有什么法律的创造性价值可言。例如张三欠了李四500元钱,有借条为证,张三没有耍赖的可能,而且民法里的法律规则也很明确,那么法院自然会判决张三还李四的钱。这种案件没有任何疑难,所以虽然存在着简单的法律解释,但这种法律解释不具有创造法律的价值,因为结果已经包含在前提里了,只要把事实弄清楚就可以了。

问题的关键是在疑难案件中。疑难案件往往事实不清晰,法律也不明确,对事实需要查证,对法律需要解释,于是只有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去实现对法律的创造性发展。法律的运行是个复杂的过程,在事实的基础上法律必须时刻准备着去创造性的发展法律,当然这么说也许与法律的稳定性价值有些冲突,但法律的发展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因为去维护狭隘的稳定而忽略法律的进步与发展,倘若法律为了维护单一的稳定性,就可能会失去创造性的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机会。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稳定性与灵活性、确定性与变通性的结合,而这一结合的基础是实践,应当偏重于哪一方完全依赖于实践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可能。司法的确要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价值,这对司法行为而言是很重要的,但司法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来促进法律的发展,这种创造性行为正是在对法律的创造性解释之中实现的。

德沃金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案件。在美国,有个人叫亨宁森,他从一家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双方在约定中明确:如果汽车的零件有瑕疵,出了问题,汽车公司承担责任,但如果使用者因此造成了伤害,则汽车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是活该亨宁森倒霉,他还真的由于零件的瑕疵问题而使自己受到了伤害,怎么办?官司到了法院,法官到底该如何判?德沃金是要从这个案件推论出政策在法律推理、法律解释中的创造性价值。结果亨宁森胜诉了,那么很自然汽车公司要支付赔偿金。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这里涉及对契约的解释问题,随着社会危险性行业的增多,必须要求这些行业能够对社会承担无过错责任。这说明,从整个社会的公共政策的角度,法律得到了创造性的阐释,不是立法错了,也不是司法过激了,而是时代发生变化了,变化了的时代必须珍视新的理念和价值,没有人可以忽略时代的变化。

一个有责任的法官,一个有政治头脑的法官,一个对人类的命运有着良好预测的法官,总是能够在法律发展的关键时刻体现出对于法律的创造性贡献,而这种贡献往往是在司法的行为过程中来实现的。马歇尔、塔尼等都是这样伟大的法官,他们利用偶然的时机却能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对法律的创造性发展。人类的司法历史上如果离开了这样的伟大人物,将是非常苍白的。如果每个法官只懂得因循守旧,不仅是司法的悲哀,也是整个法律的悲哀。实践才是法律的生命基础,而司法是法律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司法认同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司法认同对于法律而言都是必须的。倘若一个民族的司法审判活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没有任何威望,民众根本就不对司法审判表示任何认同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法治状况肯定是很糟糕的。司法行为不能是任意的,任意的司法草菅人命,破坏法治,将导致人们对司法的不信任。司法要想取得认同,就必须时刻树立自身的美好形象。这种形象的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司法判决来实现,但司法形象的破坏却非常容易,往往一个不公正的审判就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一、何以需要司法认同

总体而言,司法认同是法治建设的根本需要。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依据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和新的实践经验,已经郑重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然而如何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是理论家坐在书斋里琢磨出来的,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要从我们的生活中寻找,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中哪些是我们这个国家所缺乏的,哪些是我们的老百姓所匮乏的,针对这样的不足,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策略,才可以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法治发展思路。否则从理念的角度想当然地杜撰出来的法治发展路向只能是对法治发展的破坏。

近些年来,有些法学家所提出的法治发展思路往往是从理论出发的,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他们认为法治就是要制定足够的法律,只要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立法,仿佛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依靠法律来解决的,而并没有切实地想一下那些问题是否能够依靠法律来加以解决。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肯定也是违背法律的本质属性的。其实生活中能够用法律解决的问题是少数的,有更多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协调性作业,需要人们内在化的自律,有时甚至需要人们以一种宗教的宽容心态来处理。法律是有边界的,能够认识到法律的边界的法学家不会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无限地膨胀,这种良好的心态恰恰是有利于法治建设的。

法治国家的建设其实最关键的并不是立法的多少,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市民社会的完善,人们的规则意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程度等等。这里所探讨的主要是人们对法律的信任问题。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人们越是信任法律,这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就越高。人们对法律的信任与司法认同是联系在一起的,认同也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司法认同就是人们相信司法,进而能够对司法有一种良好的期待。司法认同的增加可以不断地培育和发展人们对法律的信任,而一个恶劣的司法则会毁坏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司法审判活动是老百姓与国家法律打交道的最为经常的方式之一,老百姓关注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人能否在司法活动中得到公正的对待。如果司法活动经常性地使恶人逃脱法律的制裁,那么就难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认同也就难以实现,而没有司法认同,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就难以实现。假如一个社会的民众普遍不信任法律,那他们就会不断地破坏法律,法治建设根本也就无从谈起。更糟的是,这些破坏法治的人们根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法律的地位。对他们来说,法律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不可能培育出规则意识,不会产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观念,这样法治将不可能实现。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本书论述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发展与教育,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及其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评价,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内容。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热门推荐
  • The Fairy-Tale Detectives (Sisters Grimm #1)
  • 愿白欢

    愿白欢

    自从在承台上见了那人后,连笙就觉得这么些年总算没白活,让她知道了什么是被人宠在心尖尖上的滋味,什么又是把人捧在心尖尖上的滋味。虽然早些年没能陪在那人身边,还好,天命眷顾,她有了一次陪他从青丝到白发的机会。
  • 工作重在到位

    工作重在到位

    由墨墨编著的《工作重在到位》一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工作重在到位》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 梦山客

    梦山客

    终是庄周梦了蝶,还是大鹏梦了鲲?只是席图梦雪羽。这是一位梦山客带着他的外星生物,在梦境中不断穿梭成长的日常故事……
  • 绝地求生之逆天兑换系统

    绝地求生之逆天兑换系统

    “拿平底锅打我?关二爷!给我砍他!”“想溜?捆仙绳,上!”“你慢慢跑,我就不信你跑的过我黄金法拉利”“哟?还组了个团围剿我?”罗本大笑一声,随即冷声道:“系统,把我海豹突击队叫来!”系统:“罗本!算了!”“急啥呀,我原子弹还没用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公拥有了逆天兑换系统从此都市横着走,叱咤“绝地岛”
  • 一念终生

    一念终生

    孤僻少女在遭受意外打击,对世界心灰意冷之际,在异国他乡遇见了足以改变她余生的男子。他带她领略天地大美,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们互相治愈,并相爱。然而,爱人意外死亡,让她再次陷入绝望。回国后她成为法医,却在破案时遇见了与心爱之人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这个人是谁?经过层层调查,她越来越来接近真相,却越来越心惊……没有你,世间再无美事。
  • 小狼传

    小狼传

    一个沉睡多年的神终于苏醒了!丢失记忆的他在狼群的抚养下变为一个狼孩,最终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生劫之帝女风华

    双生劫之帝女风华

    双生不详,琼玉公主卫蓁生来不过一月就克死了她的同胞姐姐,又克死了她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