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200000001

第1章 引言:2008年元月12日于依歌山谷绿屋(1)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

同一命题中的二律背反“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命题的两个层面。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二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成为永远解不开的结。经济的全球性运动导致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性交汇——文化的全球性交汇导致“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碰撞,造成本土文化力量的分野:一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促使本土文化的结构更加开放,形成“外向型”扩展潮流;二是本土文化的认同特性必然与全球性文化力量发生冲突,由于本土文化自卫本能的作用,导致本土文化的“向心力”防御意识增强。这就是“全球化”命题中“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二律背反。

(一)全球化是人类行为的全球性过程的政治化

人类历史就是全球性互动的历史。早在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张骞就在“丝绸之路”上迈出了全球性探索的第一步。从此以后,不管是郑和下西洋的西拓之路,还是马可波罗的东进行程,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艰难旅行……都是人类全球性拓展的英勇壮举。

“全球性”是很早的人类行为,但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潮流了。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关于“全球化”的研究成果用“汗牛充栋”已不算夸张。但是比较早地把“全球化”与“全球性”联系起来的是英国学者罗兰罗伯逊,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是社会学中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关注全球化问题的代表性学者之一,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涉及全球化问题的探讨,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中,他又通过对经典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检讨与重建逐步确立起了自己对于全球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尤其是80年代以后,罗伯逊与其他学者一起,从社会学角度共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全球化是全球性的一个种概念,是全球性特定条件下、特定主题下的一种人类行为。他综合众多学者的成果,把“全球化”放在了自己“视角”的经纬线上。他认为,在英语中,“globility”(全球性)一词是一个相对新造的词,当然其名词形式“the globe”(球,地球)及其形容词“global”(地球的,全球性的)自从16世纪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全球化”这一概念才得以广泛应用(罗伯逊,1984)。20世纪80年代,在形容词“global”的学术用途得到扩展之后,全球化和全球性都成为举足轻重的术语,主要是指加强联系(汤林森,2000)和普及并加深世界一体性意识之双重特性(罗伯逊,1992;2001)。罗兰罗伯逊认为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是属于“全球性”范畴之内极具影响力的概念。而马歇尔麦克卢汉“地球村”这一概念似乎与网络没有关系。

罗伯逊尽管给“全球化”与“全球性”划清了界线,但是他的“全球化”概念毕竟是构建在西方视角之下的。他在阐述全球性的时候,对本土性的“行动”给予了狭隘的理解,仅仅缩小在类似“中东地区的恐怖行动”一些层面上,他认为“反全球化运动已经颇具讽刺意味地成为全球化进程本身的一部分了”。所以,他更多地强调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所以,罗兰罗伯逊的很多观点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值得细究的。

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安东尼吉登斯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伦敦经济学院前院长(1997~2003),中国社科院名誉院士。吉登斯曾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社会学教授和研究员,共获得了13个名誉学位。吉登斯是当代备受关注和引用最多的社会学者,其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今天的社会学研究和教学。吉登斯所编教材《社会学》已印刷了60万册,在许多国家的大学里已成为标准的基础读物。该书2001年出版了第四版。吉登斯共著有34部作品,被翻译成30种语言发行。吉登斯是中左政治思想的主要贡献者,“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被其发扬光大。其政治思想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英国工党政府,也对其他很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产生了巨大冲击。将其概括为“远距离行为”。吉登斯曾在1999年提出质问:疯牛病、尼克里森事件、全球变暖、男子精子数下降,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点?而现在这串名单中还应加入非典型性肺炎与伊拉克战事。吉登斯相信这种混乱是我们面临的全新事物。许知远、覃里雯、黄继新:《失控世界的知识领袖》,尽管安东尼吉登斯把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联系起来是特别牵强的,但是他的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却拓展了许多学者的思索空间。约翰汤林森约翰汤林森(John Tomlinson),诺丁汉大学文化和社会学中心的负责人、利物浦大学全球化与边缘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汤林森教授在文化和媒体研究这一领域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1991年出版《文化帝国主义》,1999年出版《全球化与文化》。认为:“全球化一词,其最为普遍和最无争议的含义是指一种发展过程,指世界上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及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包括某种时间与空间压缩,即对跨越这些客观存在所用时间——有形或想象的——加以戏剧化压缩而使距离缩短,好像世界变小了,在某种意义上也使人与人之间相距更近。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在‘扩展’各种社会关系,把制约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从本土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社会学从人类互动意义增强角度来定义全球化,即人类集团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加强,最后形成全球性的联系,这个过程叫全球化。政治经济学将全球化定义为英国资本中心出现之后资本中心和资本外围的关系,这个过程不仅是经济过程,也是政治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公共物品,是文化的传播。还有人通过对现实的描述来定义:全球化是全球网络的金融、信息、资本,乃至思想,它跨越国境,使市场变成了世界市场。

我们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行为的全球性过程的政治化。它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为此,它和人类几千年的全球性探索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却又截然分明。如果说,全球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全球化就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局部政治操纵。它并非是全球性的根本意愿,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的全球性行为是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

(二)全球化把经济现代化作为合理依据

我们认为,全球化总是因经济开始,以现代化普及而展开。经济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细胞,恩格斯于1883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这里强调的就是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促使不同的经济单元和经济机制相互交流和渗透,最终导致强大的经济单元对弱小经济单元的影响,开放的、先进的经济机制对封闭的、落后的经济机制的包容与覆盖。而且,经济是外交的最好理由。从国际交往的角度讲,当国际关系处于僵持状态时,首先打破坚冰的必然是“经济使节”;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经济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必然发挥着全球化的先锋作用。

全球化的核心就是“普世文明”,是西方价值体系的全球营销。而“经济现代化”则是“普世文明”的最好掩护,是全球化的一面旗帜。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普世文明”是自18世纪以来持续进行的广泛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它是始于18世纪的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惊人扩张的产物,这一扩张使得人类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控制和营造他们的环境。现代化是一个革命进程,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即文明本身的出现,它发端于大约公元前5000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态度、价值、知识和文化极大地不同于传统社会。作为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文明,西方首先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上述论证提出,当其他社会获得类似的教育、工作、财富和阶级结构的模式时,这一现代西方文化将成为世界的普遍文化。塞缪尔亨廷顿举例说,20世纪交通和通讯的改善以及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极大地提高了排斥的代价。除了一些想要维持基本生计的小而孤立的农村社区外,在一个现代性开始占压倒优势和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完全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几乎是不可能的。用汤因比的话说,狂热不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尽管“普世文明”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但是,普世文明却并非像塞缪尔亨廷顿那么温情脉脉,有时候甚至是血淋淋的,普世文明给东欧带来了什么?给索马里带来了什么?给中东地区带来了什么?除了“和平演变”就是“战争与死亡”,似乎对本土的贫穷并没有根本的拯救性的作用。

彻底地说,全球化就是在经济现代化掩盖下的一次全球性战略,这种战略的最终目的未必就是“全球同此凉热”,甚至相反地会火上加油,使本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关于“全球化和现代化谁先谁后”的问题犹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学术争议。有人声称全球化过程与全球性状况意识是现代性的后果(如,吉登斯,1990),而另外一些人(如,罗伯逊,1992;2001)则坚持认为全球化是不同种类的现代性在世界兴起并传播的先决条件。其实,就像我们前面强调的,全球化的主要角色是政治和宗教,而经济现代化仅仅是一面旗帜而已。

(三)全球化是殖民主义的现代形式

以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作掩护,向全球推销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这是全球化的根本性特征。

全球化的原始动机就是“普世文明”的推行过程,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向全球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客观理由。“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19世纪,‘白人的责任’的思想有助于为西方扩大对非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统治作辩护。20世纪末,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普世文明就是世界文化“白色”化的过程,也就是白人文化价值观念的普及化过程。

全球化其实就是某一种价值观的全球化,是一种霸权的结束和另一种霸权的开始,其目的就是消灭“多元化”。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说:“全球化话语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晰地揭示了欧洲中心主义内部的矛盾,并考虑到了对欧美的现代性主张提出质疑的传统主义话语的重新抬头。”“我已经注意到,全球化本身在许多方面正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实际上充当了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的借口。甚至多元文化主义也以与此相一致的方式扼制了文化上的差异。”

同类推荐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什么是社会常识?“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曾说:“社会常识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必须掌握且行之有效的知识,对于一个人而言,社会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社会常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然也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了。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演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全面的阐述,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辨别类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知识的乐趣,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演讲者的伟大。
  •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社会现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引发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因此,要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必须关切社会理想、研究社会理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在社会现实中的实现。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东海文集

    东海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天地枭雄

    天地枭雄

    在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官府、只有流血与战争的修真世界,奉行的是强者为尊的原则。在一个八大世家之首的家族里面,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品家奴,他来历神秘无比,行事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存在,而当他锋芒毕露的时候,整片大陆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天地万物皆沦陷为他的掌中之物,最终成为了俯瞰宇宙的天地枭雄……于是曾经嘲讽过他的纨绔子弟都唯他马首是瞻,曾经看不起他的绝色美女们都开始芳心暗许……
  • 冥王有令之夫人速速回

    冥王有令之夫人速速回

    【正经简介】浮生一梦的楼主银灵子,据说是个怪人,长得比女人还漂亮,却一天到晚笼着一身黑衣。银灵子:老娘本来就是女人,有颜任性,不服?进军队,闯地府,踏魂殿,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冥王府的阎罗神荼,据说温润如玉,对谁都是言笑晏晏,却唯独视女人为猛虎。神荼:看不得本尊撩“男人”么,呵呵,要不要来地府喝杯茶?掌魑魅魍魉,判生死名簿,阴阳间翻手云覆手雨。~江城少帅郁垒,据说冷酷无情,除了形影不离的贴身秘书,没人入的了他的眼。郁垒:想入我的眼?你有我家凌胤的一根脚指头好看么?五感不通,无痛无觉,唯一能给点反应的不过一个“他”。~【有爱剧场】身份未明前,银灵子整天被劫持,不厌其烦地追问一个问题。郁垒:(面无表情)你到底爱他还是爱我?银灵子:你神经病啊。神荼:(神情纠结)你爱他多一些,还是爱我多一些?银灵子:出门左拐,地府精神病院欢迎你。~身份大白后,银灵子整天被威胁,不择手段地想把她戳上私有印记。神荼:乖宝儿,一日之计在于夜,咱们赶紧洗洗睡吧银灵子:(强行转移话题)冥王不都是夜班吗?你不上班,跑我这来干嘛?郁垒:(三下五除二打横抱起)乖宝儿,赶紧起床,陪我去晨训!银灵子:训了一晚,还不够?郁垒:那不是我!!银灵子:喂,妖妖铃吗?这里有个神经病~
  • 佛国记

    佛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中她和他

    画中她和他

    “为什么,我还是想他。”“时隔多年,却忘不了他。”16岁的林萧,爱上了她的青梅竹马—苏子熙,却因为他出国学习,中断了她的单相思。当她满心欢喜的与八年未见的苏子熙共进晚餐时,看到他身旁的女友。梦想变得支离破碎,一文不值。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八年的等待,都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