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400000051

第51章 外舍弟子

叶向高,陈文才他们对书院底细,十分清楚。

书院分外舍,上舍,内舍。外舍有三十人,专课外课生,内舍有二十人,专课内课生,上舍只有十人,专课上课生。上课生,内课生都是书院最杰出的弟子,不少人都是过了县试,府试的童生,他们的目标当然是进学,中秀才。

至于外课生,大多还是没有考过县试,府试,有考过的也多是名落孙山。

外课生,上课生,内课生,依考试成绩排名,优秀者升补,不足者罢黜。

这快慢班的制度在现代,可是遭了不少诟病。可是在当时却是常制,说起发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北宋变法,王安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每月考试递补升降,废除科举,以此作为国家取士的途径。后这三舍升补法虽随变法失败被废除,但却被地方官学和书院采纳。

在宋明以科考为主的书院,多采用三舍法。

一炷香后,三人拿着书本来到地头。

一间门院上门匾上,挂着外舍二字,院子里有一间四面开窗,坐南朝北的大屋子。

大屋子面南三开间,中央是讲堂,左右两侧是厢房,三面围绕,书堂厢房外都有环廊。天井前栽着两株梅树,屋子门额上书着二梅书屋四个字,说得正是天井上栽得梅树,门额倒是写得十分应景。

二梅书屋内,坐得都是书院弟子,没有一人在交谈,都在认真的读书。三人见了这一幕,也是放轻了手脚,各自走到空着的案上坐下。

书屋没有椅子,弟子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在地上后,林延潮抬起头看着横梁,更显得厅堂高敞却大。四面也没有立柱阻隔,不仅一眼看到讲案上,四周弟子的肩背都能看得见。

这书屋由于是独栋一间,四面采光直接照入,窗明几净的,感觉很好。比起光线昏暗,空气潮湿的洪塘社学的讲堂,条件果真好了不止一筹。

不过可能一个课堂内,容下三十人的缘故,桌案倒是比洪塘社学小了许多,只有半人宽。林延潮随身携来的书不够铺在案上,只能放在案几底下和两旁,这样就不能伸腿坐着了,只好盘起腿来坐在席上。

前后左右都是挨得很近,眼下他周围的弟子,都是埋头看书,讲堂里一片宁静,只听到翻书时的沙沙声。

即便是外舍,弟子这等专注学习的态度,就胜过洪塘社学不知多少,

林延潮轻手轻脚从书袋里取出一个竹筒放在岸上,竹筒盖上盖子,里面装满水,口渴时可以拿来喝。林延潮发觉明朝读书人都没有课堂上喝水的习惯,大概是怕水容易打湿了宝贵书籍的缘故。

他们都是宁可下课时,跑到外面水缸舀水来喝的。林延潮打开竹筒,喝了口水,将手擦拭干尽这才坐定后。

他左右瞧了一眼,一旁的弟子都是合着《孟子》一书,对着《孟子集注》在看。

孟子是四书里最难的一书,太祖朱元璋就不喜欢孟子,而作为应试书籍,孟子里被删减了不少诛一夫之类不利于皇权的话。

林延潮心想大概是等会要讲孟子,于是从书袋里讲《孟子集注》放在案上摊开。林延潮一入学,书院就给了他一套私坊刻的四书章句集注。

这是濂江书院自己版的书,用发黄的竹纸作的,虽谈不上太好,但线装,版刻都十分精细,而且书里错漏,谬误都很少。

虽说是一本新书,从无人用过,这让喜欢读别人注释的林延潮有些失望。不过重生后两个月以来,看了不少古文书后,林延潮也是开始十分习惯起来,整篇不加句读,音切的书来已不算麻烦,若是白一些的文章,看起文言文有时还白话文更顺溜。

翻开书,书页上带着芸草香,芸香可以辟蠹,所谓书香门第,书香就是芸草香。

书页翻过,纸张脆响,林延潮立即无比专注地读起来。

重生以后,他随时都可以,进入这种浑然忘我的读书境界。心无杂念,忘记时间的感觉,仿佛如老僧坐定,整个人沉浸于书海之中,这样的感觉实是无比美妙。

早读自学了莫约一个时辰,讲郎林燎才进来。

讲郎林燎是国子监贡监出身。

要知道监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张享那般凭着父荫入监的荫监,就算没有功名的童生知道其出身后,明面上恭敬,但背地里都会呵呵两声。如林燎这般的贡监就不一样了,只有府学,县学中生员中的廪生才有资格入贡。

林燎作为贡监,从学历上来讲,碾压举人以下一切。林延潮听说,林燎监生肄业后,外放任县学教授,专注五经,教导生员。

林燎干了两年,因有政声,朝廷升运司判官。林燎却很任性地说了一句,吾安能舍青衿对驵马会也。这句话大意就是,我宁可在县学里教生员(青衿),也不愿意去和那市侩的商人打交道。于是林燎辞官不干了,回家教书。

贡监的水平就已经如此了,若是山长林垠,嘉靖十年的乡试第五,他的学问又到了什么程度!

林燎检查完课业后,直接开讲,讲得是《孟子》七篇里,第一篇前半部梁惠王上。林延潮还没有学到孟子,但对于这一篇却不陌生,里面有一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说的是梁惠王说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十分尽心,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林延潮就拿这一篇说事,当初写了惠王乃小国之诸侯,在灾荒时,犹能移河内之民,以就河东之粟,今皇上为天下之共主,岂忍闭闽县之粜,以乘侯官之饥。这一大段话给周知县,为他解了燃眉之急,也为本乡百姓作了一番事。

事实证明,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特别引经据典起来,就能为自己言辞增色不少。

作为书院讲郎,林燎并非一味地教大家,科举应试的办法。他对学生传道时也常说,我讲书时,尔等往自己身上体贴,这句话与你相干不相干,这章书你能不能学,是否可法可戒,说与两条,令之省惕,他日违反,即以所讲之书责之。

尔等记住,我讲书首先要你们学古代圣贤读书立身之法,功名才是末流之用尔,读书为学切不可舍本逐末。朱子说过,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你们一定要戒之慎之。

林延潮听了不由赞许,这两句话,才是读书人真正的气度,追求于功名,但不为功名所累,凭此就不枉自己拜在此人的门下。

林延潮一面看书,一面就里面的意思,一步一句的琢磨,但是今日自己来的匆忙了,预习得不够。所以林燎讲得七成林延潮都听不懂,这好比初中生,骤然到大学讲堂听讲微积分一样,都是双眼一抹黑。

但自己听不懂,别人听得懂,说明林延潮距外舍同窗的差距还是有点大。

林延潮索性拿起笔来,拿起笔来蘸墨,在书中留白的地方将林燎的讲的记下。以往他读书时候就有记课堂讲义的习惯,眼下即是听不懂,就果断记下来,留着课后再慢慢揣摩。

一旁同窗见了林延潮这奇异的举动,都是不了解,因为他们都有四书的底子,孟子都至少读过两三遍了,不似林延潮这般第一次读。

见林延潮在奋笔疾书,林燎扫了一眼,于是将语速放慢了三分。

讲了一个多时辰,林燎合卷,让弟子们理书,林燎的规矩是晚上前理书完毕,明日后再教《孟子》梁惠王下。

过了一会,悠然的钟声响起,午食时间到了。退堂后,林延潮将讲义附在书里夹好,收拾了一下桌面,顺手拿起竹筒。去耳房旁的水缸里舀水,这水缸里每日书院的水夫都会将水打满。

众弟子们都是走出讲堂放风,再勤学的弟子,坐了这么久了也是疲倦了。林延潮打量过去,外舍弟子虽说三十人,但年纪都不大,多是与自己差不多,最大差不多十四五岁这样,最小的也有十岁。

然后膳夫就挑着午食的担子,来到书屋。

外舍没有食堂,书院弟子们就从膳夫那取过食盒,林延潮看了两块大肉包子,一块拳头大的馒头,还有一小碟配菜的酱菜,有荤有素还是不错的,就是可惜没有汤,只能用竹筒喝水。

同类推荐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西藏史话(中国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

    西藏史话(中国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

    本书虽从西藏古史写起,但重点阐述了西藏近百年史的沧桑巨变。即,近代中国西藏如何从帝国主义列强觊觎、蚕食的半殖民地,走向彻底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和完全融入祖国大家庭的历史;如何从神佛统治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走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如何从延续千年之久的黑暗、残酷、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光明大道的历史。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西藏,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一卷):从群雄逐鹿到玄武之变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一卷):从群雄逐鹿到玄武之变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从唐高祖李渊出生开始讲起,写至玄武门之变结束。叙述了隋亡唐兴,群雄逐鹿天下,李渊父子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扫平十八路藩王,六十四处烟尘,瓦岗寨众英雄归心,天下一统。李世民大战王世充、窦建德,虎牢关对决,大唐玄甲军一战成名。李靖南征北战,平岭南,定北疆。还有千古疑案玄武门之变,太子与秦王的皇位之争到底真相如何。波诡云谲,惊心动魄,让人不忍释卷!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不良人之空

    不良人之空

    重生到不良时,又会搅出什么风云,,,,,,
热门推荐
  • BOSS狠狠撩:宝贝,快投降!

    BOSS狠狠撩:宝贝,快投降!

    有人说:失忆时被忘掉的那个人,是因为他曾残忍的伤害了失忆人的心!五年前的无知相遇,十七年的终极离别,再相遇,郁晨曦和蒋晗已是彼此眼中的陌生人……他对她付出了真心,为此还差点付出了生命,最后却得知要救的那个人竟然是花了八年时间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而已!那他心中的那个她真的就在那场天灾中香消玉殒了吗?手里拿着那张两个人儿时唯一同框的留恋……蒋晗躺在病床上,苍白修长的手开始微微颤抖……(豪门言情,反中反,爱中爱,甜虐参半,喜欢的朋友,欢迎入坑!)【什么人啊,不要去看我书中提到的作者的书,嘛嘛嘛臂,艹】
  • 妖孽夫君:毒妻要逆天

    妖孽夫君:毒妻要逆天

    黑暗杀手一朝穿越成大陆废柴,从此废柴翻身!说她不能修炼玄力?天才体质亮出来!说她貌丑无盐?倾城容貌亮出来!姨娘欺压?那她反压回去!庶姐心狠手辣要她命?那她就反还其身!从此一路收宝贝,气死心胸狭窄各路小人!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妖孽从哪冒出来的?小东西,看你往哪里跑!”男人低沉性感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妖孽的桃花眼一眯!她跑,他追!势必要把这个落跑的小东西给追到手里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武当福地总真集

    武当福地总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嫁豪门:弃妇的春天

    二嫁豪门:弃妇的春天

    五年前她弃他离去,五年后,再次回来,他对她不理不睬。龚清晨又怎么会是任人宰割的女生,她手段多多:平时多主动一点,就不信抓不住季云扬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最美是心安

    世间最美是心安

    周国平、张德芬、李尚龙、十点读书林少联袂倾情推荐,高人气专栏作家李月亮提笔书写给万千读者的暖心之作,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不必急躁,不必慌乱,不沉湎过去,不畏惧将来,生活自会给出想要的答案。
  • 大明星从龙套开始

    大明星从龙套开始

    杨严是横店的一个小群演,无意间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未来记忆,抓住机遇,参演爱情公寓,主演我的青春谁做主,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回归电影学校,他还需要从大一读起。书友群:815841007新书《我真不想演文艺片了》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主要武曌上位建立武周,李隆基等经过努力重建大唐并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武媚娘历尽艰险,终于除掉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她是怎样一步步建立武周,又是怎样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的?在天下被武则天及其家族掌控的背景下,以狄仁杰为首终于李唐的大臣与酷吏、武家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生死博弈,保住了复兴唐朝的种子。
  • 男人不狠 万事难成

    男人不狠 万事难成

    男人不狠,万事难成。换句话说,大丈夫行走于世,一定要彰显雄性的天赋优势和本质属性,一定要纵情冲杀,快意取舍,否则将一事无成。
  • 战国中的凤凰

    战国中的凤凰

    南朝国弱,遣太子云华渡江为质子。北朝苦于蛮族南下之祸,以公主白芷北上和亲。云华与白芷相识于正月十五鱼龙舞,相别于太液池边胭脂亭。十年之后……云华以雪域之女为后,联合两国之力举兵北伐!白芷窃取蛮族王庭,三十万铁骑南下。北朝国灭,云华白芷决战于胭脂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