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800000022

第22章 烟月不知人事改——体味词曲中的悲欢与离合(10)

他早年境况比较贫寒,为衣食奔走,故有“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之叹。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中进士后,仕途上还算比较顺利,在地方也干出了一些政绩。乾道四年,孝宗为索取河南“陵寝”地,派他出使金国。原因是根据绍兴和议,宋要奉金为叔,使者去金,还必须行跪拜之礼,孝宗皇帝对此耿耿于怀,但又不想决裂北伐,打算通过外交的手段进行斡旋。方法是通过使臣个人,向金方提出归还河南北宋诸帝的陵寝之地,成功固然可喜可贺,如果失败,那么也将是由使臣一力承担后果,不至于破坏两国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十分棘手,甚至有性命之忧。丞相虞允文推荐大臣李焘和范成大出任使者。李焘在当时要比范成大更有名气,不过他听说后死活不肯,说:“要是让我去,那等于是丞相要杀我呀!”范成大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危险之大,不过,他却没有推脱,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临行前,孝宗跟范成大说,“不败盟发兵”,即使你被金人所杀,朝廷也不会因此而毁弃盟约,发兵攻金。

范成大已抱有必死之心,欣然领命。他北上到达燕山时正值重阳,他写了一篇《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词(见开篇)。

这是一场明知必败的交涉,这是一副连南宋王朝都不愿担起的重任,却最终要以诗人个人的名义独力承担。在金主面前,范成大“词气慷慨”,“全节而归”,虽然并没有成功,但却为朝野所称道,为金人所敬佩。此后他由中书舍人,累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在南宋诗人中最为显达。

范成大是个爱国者,比较关心百姓疾苦,退居后没有完全忘却天下事,极富现实主义情怀的个人抱负,也对他的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诗人虽然也颇得江西诗派的诗风,但主要还是继承白居易、张籍、王建的新乐府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乐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因此,他的诗数量虽不及杨万里多,内容却更为充实,有不少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作品。范成大年轻时便写过一些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的诗。《催租行》和《后催租行》可为代表。在《催租行》里作者通过官府的爪牙——里正无耻勒索农民的典型事件,概括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只“我亦来营醉归耳”一句,便画出了里正的丑恶嘴脸,手法也非常精湛。《后催租行》更写出农民被迫出卖女儿以输租的惨状: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这是农民的血泪控诉。末句是反语,中含无穷仇恨。“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这种惨象,在封建社会原极普遍,但很少写得如此具体深刻。此后,在帅蜀期间作者在《劳畲耕》里还揭露了那种“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的阶级的不平。 还在少年时期,诗人便写出了“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秋日二绝》)的名句,对于南宋统治者向金使炫耀半壁江山的无耻行为作了尖锐的批评。他最有价值的爱国诗篇,是出使金时写的七十二首绝句。这组诗不仅描写了北方的山川文物,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爱国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有时又通过凭吊先烈谴责宋代统治者的昏庸误国。如以下诸作: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女僮流汗逐毡并,云在淮乡有父兄。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清远店》;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侵。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双庙》。关于这次出使,作者谦言是“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其实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创作来说,诗人都完成了他的使命。

范诗的另一成就是田园诗。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像一长卷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宋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他以前的诗人所很少着墨的。尤其可贵的是其中还有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以闲适为其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的内容,这和他早期写作乐府诗的精神正是一致的。如《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停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里,诗人通过深入的观察和亲切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了诗人的同情和共鸣。当然,其中也不免有美化农村的描写,表现了士大夫的情趣。他晚年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悲苦生活的小诗,如《夜坐有感》、《咏河市歌者》、《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等。 由于内容较丰富,同时他不仅学白居易、王建,也学孟郊、李贺,还有“玉台体”,因此范诗的风格也比较多样。

48.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陈尧佐《踏莎行·燕词》)

——知恩报德之人的奉承话

《踏莎行·燕词》

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见新来燕。

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画梁时拂歌尘散。

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陈尧佐(公元963~1044年)字希元,号知余子,今四川省南部县人。北宋大臣、书法家、画家。陈省华次子,兄陈尧叟、弟陈尧咨皆状元。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建韩吏部祠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现存词一首。

陈尧佐的哥和弟弟都曾高中状元,自己只考中了进士,如果说学业似乎三兄弟中他要排在后面了。不过,他一生政绩斐然,特别是在治水上更是颇有成效,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他曾担任两浙转运副使,虽是副使,可他却尽心尽力,一心治水。当时钱塘江潮水凶猛,“篝石堤”被大水冲塌,今年招募民夫垒起,明年又被水冲垮,劳民伤财不说,也很不安全。陈尧佐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垒石堤根本挡不住巨浪的反复冲击,老办法行不通,要想根治这个问题,必须重新筑堤。于是,他不顾避危险,亲自率水工勘察,反复试验,决定以“下薪实土”夯实筑堤。即先用木桩打入深土并杂以树枝,再加土筑实,效果很好,江堤比过去坚固很多。后来他调任河南知府,接着又调任管理并州(今山西太原)。那一年,汾水经常暴涨,岸堤随时都有可能溃坝,几乎大灾就要来临,百姓人心浮动,难以维持生活。陈尧佐深知水害的严重和无常,到任后第一时间筹备治理汾水水患,有了钱塘江的治水经验,他更加慎重仔细,先是勘察堤防,询问当地百姓,征求当地有名的治水专家“耆旧”的建议。最终确定采用“添土增防,植树固堤”之方,汾水之堤才慢慢转危为安。据《宋史》卷二八四载:“陈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亭,民赖其利”。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六月乙未夜,滑州黄河水泛滥,朝廷只得把时任京西转运使的陈尧佐调任河北转运使,兼知滑州,让他治理黄河水患。陈尧佐到任,知道朝廷的用意,自己不是来救火而是来治水的,自然仍以治理黄河为重。当时,黄河水已经很高,堤岸已是“浸如堆泥”,根本无法直接夯实加固。水势大,堤坝长,原有的堤坝无法直接加固,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陈尧佐经过反复试验,亲手绘图“造木龙以杀水势”。(《宋史·陈尧佐传》)所谓木龙“(木龙)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宋史·河渠·黄河》)就是形状像“木梳”的一种防汛拦水工具。木龙减消水势后,再用“埽”(用柳枝、秫秸、草扎成,填以土石的防汛工具)填充土石固堤,然后修筑河堤。这样段段推进,节节相连。大堤起自滑州,经东昌(今聊城)、临清、夏津、恩县(今平原县恩城镇)、德州等州县,绵延千余里。所经州县,百姓均“赖其利”。人们称呼陈尧佐为‘陈公堤’”。

除了精于治水,他的诗文书法也是父兄中最好的。他初入仕途,“人奇其志”,他的诗作不像“西昆诗派”那样浮艳诡谲。他写游《国清寺》一诗道:“南越第一寺,偶来心地真。却嫌桥下水,流去人红尘。”寓志谈史,明白清丽。他的词流传下来比较著名的就是开篇的这首《踏莎行·燕词》,当然也是他唯一留传于世的词作。

这首词是陈尧佐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推荐自己为相而创作的。词中三、四两句以凤凰暗喻吕夷简,并自谦来得太晚。陈尧佐把这层意思表达的十分委婉,这种感念他人恩德,最忌讳的就是直白露骨,容易使听者觉得虚假、客套。这两句通过象征比喻则很好地避免了,令人觉得含蓄蕴藉且不浮浅、过度。最后两句“主人”暗喻吕夷简,“燕”喻词人自己。“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说得极为巧妙。通过燕子对主人的感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笔愈曲而情更浓,令人回味无穷,格调虽然不高,但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吕夷简一听“主人恩重珠帘卷”,便颇为领情地一再点着头,心中暗喜,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啊。

陈抟曾跟陈尧佐的父亲说曰:“君三子皆当将相,惟中子贵且寿”。老二富贵且能长寿。果不其然,陈尧佐活到了八十二岁,官至宰相,政绩斐然,名声极佳。他在自书其墓志铭说:“寿八十二不为夭,官一品不为贱,使相纳禄不为辱,三者粗可归息于父母栖神之域矣。”

49.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鹧鸪天》)

——诗气双绝的气节名士黄庭坚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 (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自幼被乡人视为神童,博学多闻,少年时便享有盛名。他更是个孝子,二十四孝里有一则家户喻晓的故事──涤亲溺器,说的就是他。黄山谷秉性至孝,自小侍奉父母极真诚而且无微不至。因为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所以他从小就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那时候的房子里没有卫生间,人们为了夜里方便如厕,通常都准备一个应急的便桶。黄庭坚为了保证让年迈的母亲身心安稳,避免因为仆人的卫生清洁达不到母亲的满意,而导致母亲心生烦恼,他就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刷洗便桶,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黄庭坚的做法曾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和不理解。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又有那么多的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的分别呢?”他认为孝事父母是为人子女亲自该做的事,不可以委托他人之手,尽心侍亲和当不当官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山谷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病榻前,亲自浅尝汤药,没有一刻未尽到儿子的孝道。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说完了他的孝友之行,再看看他的“瑰伟之文”。黄庭坚于绍圣二年(公元1097年),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再次被贬,移戎州(今四川宜宾)。被贬涪州时,他自号“涪翁”,索性我行我素、侮世慢俗,成了一个“狂狷之士”。在贬谪戎州时,他与“眉山隐客”史应之诗酒唱和。一次,诗人与史应之喝酒,不觉酩酊大醉,作了一首《鹧鸪天》来抒发胸中的激荡情怀。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同类推荐
  •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尼采、海涅、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裴多菲……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名字,相信你一定听过。本书主要罗列了西欧国家的一些作家以及诸多知名文学作品,令读者朋友们感受文学的震撼和力量。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梦里田园

    梦里田园

    本书是刘正功同志近年所撰写、发表的古体诗词,共八十首,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面部分的长短句,第二类是五言和七言,第三类是按照词牌格律填写的词。刘正功的诗歌作品所反映的是作者炽热的知识分子情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作者的笔下,家乡、家乡的人、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给予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绘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组成了诗人梦中的田园。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近20年前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它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西厢记

    六十种曲西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仙归

    寻仙归

    “夫人,可要把尾巴藏好。” 本是心灰意冷,又企料你灿烂如许,许我一世欢颜。 二十一世纪小狐妖颜卿卿从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找尾巴来到传说中的神荒大陆,也是他师父穷极一生所追寻的地方。数百年修行毁于一旦不说,还被迫嫁给了一个小傻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丢失的尾巴在这个大陆浮现,而她那个傻子夫君也绝不如他看起来那般简单。多年后忆起,红帘缠绕,烛影摇曳,撩起红纱时的惊鸿一瞥,不经意的怦然心动,原来两人的羁绊在那时便早已写下。至此一生,共步天涯。
  • 领主大魔王

    领主大魔王

    为了一件神器,林修带着系统穿越到了《永恒幻想》的世界结果刚降临就被火焰烧烤,然后还要被人当奴隶卖掉,这是什么情况?作为帝国实验的“失败品”,林修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系统强制转职,真香就完事使用召唤技能,没想到昔日队友降临异界,多召多送建立领地,开拓疆土,征服艾拉德大陆,迈向高阶位面。将伟大的“领主”精神贯彻到底!剧情安排缓慢,剑与魔法世界背景,还请耐心观看。
  • 天才萌娃捡一送一

    天才萌娃捡一送一

    某一天,白少卿站在宋翎身前:“做我女人,我给你想要的一切。”宋翎漫不经心的把玩着发丝:“哦?可我不需要。”白少卿一本正经的说道:“以落恒为聘,如何?”宋翎瞥了他一眼:“不必。”白少卿无奈的捏了捏眉心:“我想,你没有明白,一切的意思,这其中包括了我儿子。”
  • 战争大法师

    战争大法师

    当一张卡可斩万千星辰当一副牌可演地水火风“循环已成,下一个!”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妖颜惑众:国民女神偷心计

    妖颜惑众:国民女神偷心计

    盛世舞会的阴谋阳谋,扑朔迷离的身世,神秘的暗阎主上,下落不明的七龙戏珠……这一切究竟是有人幕后操纵,还是埋藏多年的秘密逐渐拉开帷幕?她,曾经的豪门千金,如今的国民女神,这一场复仇迷局的背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步步登及巅峰王位,还是偷心游戏,在禁忌爱情里彼此纠缠?(玫瑰千金续集)
  • 有妖怪之长洲

    有妖怪之长洲

    【身世质疑】他的母妃本是前朝后宫嫔妃,新帝登基,又纳为妃。怀孕仅七个月,便生下了他。从出生那一天起,关于他不是圣上亲生子的流言就没有停止过。“母妃生下弟弟,就更不要珩儿了吗?”被亲生抛弃,却感受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金戈铁马】流洲边境有异,他挺身而出,可是凯旋回京,妻儿却被当作妖孽活活烧死。这仇恨,他该找谁偿命?他不能伤害自己的手足,便只有远走天涯。曾经的战友,惨遭灭门,血海深仇,如何报?【至爱亲情】侧妃有孕,他委曲求全,甘愿受到新帝的控制。挚友遭遇不测,他卧薪尝胆,终于手刃真凶。他是为复仇而生,却也为孤寂而活。
  • 深层心理学

    深层心理学

    我们认为无法克服的心灵痛苦,是源于在遥远儿时耳濡目染的悲剧故事,并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为悲剧故事中的主角,无法自拔。而这种微妙与隐形地转换,又是源于与母亲的身心分离,对述事者的妥协。社会的喧嚣,使得人们总是容易忘记,在母亲地怀抱中,是如何好奇而非沉溺地看待那些悲剧,就像听母亲讲故事一般,轻描淡写着随风而去……QQ群:833726376知乎“心灵化学”答主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