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2800000009

第9章 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8)

司马光说:“当时叔文之党,一切除远州刺史,不止禹锡一人,岂缘此诗,盖以此诗得播州恶处耳。”刘禹锡与柳宗元后来各自在刺史任上呈《表》宪宗,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频经恩赦,累更大赦”。事实上,诗人被贬朗州这九年来,宪宗基本上是循着“永贞革新”的“削藩”策略而行,对这些饱学之士,可能也曾不只一次表示过同情,试图予以任用。但宪宗皇帝内心又十分矛盾,不仅心存芥蒂,同时当时有些权臣也并不乐意。例如《旧唐书·刘禹锡传》载:“有诏以韩皋及禹锡等为远郡刺史,属武元衡在中书,谏官十余人论列,言不可复用而止。”朝中反对起用他们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先后被贬的名人中,还有李绛、元稹、白居易等,均比刘禹锡、柳宗元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光的判断是很有道理的。

这一次,刘禹锡领播州(今贵州遵义),离古夜郎国不远。李白就曾被长流夜郎,致使铮铮傲骨,一腔豪气顿时化为“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这时,柳宗元以刘禹锡母亲年迈不能远行、需要照顾为由,向当政者提出愿以自己的任所柳州与刘禹锡交换,此举经御史中丞裴度向宪宗面奏,翌日,刘禹锡得以改授连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刘禹锡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革新失败,被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被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与同时代大诗人交往甚繁,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其父柳镇,在高宗时遇到安禄山之乱,携家避隐于王屋山。后上书言事而授官,在郭子仪属下任职,并累次升官。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三十岁时与刘禹锡、吕温等结识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不久“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他返京后复出为柳州刺史,直到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

关于柳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那年冬天,地处今广西境内的柳州居然下起了大雪,一时间,银装素裹,惟余莽莽。花红柳绿的柳州城成了一个银色的世界。少见大雪的柳州人格外兴奋,当地知府更是要在南郊鱼峰山上的“望江亭”设宴邀请当地的文人墨客赏雪吟诗。酒宴正酣,知府大人兴致勃发,要在座的每个客人做一道赏雪诗助兴,并且规定题目为《江雪》,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个“雪”字。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毕竟是知府请客,大家不免歌功颂德之词,吹捧着知府的德政,又无一例外地获得帮闲的阵阵喝彩。知府虽然听着十分舒畅,可也知道只是大家的恭维话。柳宗元本是贬谪于此,内心不免烦闷,见到这群人如此趋炎附势,可又无可奈何,只好独自喝闷酒。轮到他写时,已经酩酊大醉了,只是信手在纸上写下了“千万孤独”四个字。写完后,就伏在案上,一觉睡着了,烂醉如泥。柳宗元的书童见状,知道坏事了,如此这般必将得罪了这个趋炎附势的顶头上司。况且这“千万孤独”这四个字的墨迹,如果被人攻讦,恐怕以后的麻烦会更多。弄不好被人家诬为贬官后对朝廷不满,墨迹又掌握在知府手里,这岂不是要命的事嘛!诗稿都已被人收去,宴席已散,人们纷纷散去了。书童小柳植觉得事情不好,主人又一觉不醒,只好不顾一切马上追下山来,在半山腰追上了知府大人的轿子。他拦住轿子道:“启禀知府大人,我家老爷现在清醒了,他非常惭愧,喝的如此尽兴,太失态了,特地命小的来取回未完成的诗稿,想把这首诗写完。”

于是,柳植拿了那副上面只写着“千万孤独”的诗稿,赶紧递给还是大醉不醒的柳宗元。柳植焦急万分,使尽各种方法想把柳宗元弄醒。这时,诗人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小柳植赶快把诗稿递上去,说:“老爷,诗,诗还没写完。”柳宗元半睡半醒之间望着茫茫的大雪,漫天飞舞,一叶小舟停泊在江天浩渺之中,触景生情,在“千万孤独”那四个字下面,挥毫添上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了。但是《江雪》这首托景言志的小诗,用极其洗练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诗人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他无所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格。

24.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

——鬼魅也知心中愁的“诗鬼”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十五六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李贺自幼聪慧刻苦,21岁时就在河南府应试,名列第一。接下来就是赴长安“应进士举”,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考取了河南府的第一名,自然被众多人所看好,似乎中进士已是水到渠成,囊中之物了。母亲、妻子都十分高兴,似乎大好前程已在李贺面前铺开,好日子就快来了,只等李贺进士及第了。一时间,李家门庭若市,很多人都来贺喜,李贺少年得志更是心头欢喜异常,整日往来应酬,竟忘记联保。唐代科举,对考生资格审查比较系统也很严格。“五人联保”,其实就是考前的政治审查。《唐会要》上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必须把家庭背景写清楚,列出清单,递交礼部备案。李贺直到临行前,才想起自己没有按要求“五人联保”,只好去找韩愈帮忙。韩愈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以个人名义为他出具文状。大概的意思是“李贺河南府考生,不是冒籍;父亲去世,已满三年,不在居丧之时;出身清白,不是娼优囚犯子弟。”一人保举并不合制度,可事出紧急,也只好如此。再者,李贺想自己也算有些名气,诗文风靡两京,加上韩愈这样的人物保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害死人,李贺不知道更大的麻烦正在等着他。

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文人相轻,更有嫉妒之心作祟,此时的李贺本身就已处在危险之中。诗人河南府试第一名后,便有人挖掘他的各种信息,寻找可以攻击他的口实。只是李贺忙于应酬,不知情罢了。大意是:李贺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谐音,即: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谐音,如果李贺高中,成了“李进士”,岂不犯了父亲的名讳?既触犯了大唐《嫌名律》,又是不孝之行为。所以,有人说,李贺不应该考进士。如果考生发现有无法避开的名讳,便主动退出考场,改个名字明年再考,可李贺是彻底没机会了。父名中有“晋”且父已故,如此一来,岂不是一生都不能考进士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人追究,似乎也就过去了,毕竟不是有心为之。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唐代科举,每年进士考试最多录取三十人,李贺平时交往的那些朋友,大多是官宦子弟和一些名士,读书之人,有谁会希望别人比自己强呢,即使出现了这样一个人,也往往招致他人的排挤。在中国历朝历代,一个人太有才华,太张扬了,周围的人难免会心生嫉妒。当时李贺也和其他河南府考生同住河南府驿,有些人对他很不友好。加上他没有参加“五人联保”,只有韩愈一人替他写了具保文状,这也被其他考生抓住把柄,一时间议论纷纷。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在那批考生中很多人嫉妒李贺,集体制造舆论,给李贺造成了压力,最终迫使李贺放弃考试。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李贺成了众矢之的,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无奈之下,李贺只得再次向韩愈求助。这也使得一些学者认为,韩愈写《讳辩》为李贺帮忙,却给李贺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韩愈义正严词地质问:“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引经据典,论据充分,可是事情却并未因此出现转机。权德舆对李贺说:“你的事,已经不单单是河南府考生的事了。现在各州府的考生齐聚京城,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况很严重。如果稍有不注意,极易惹出祸端,惊动朝廷,甚至给自己惹来牢狱之灾。依我看,你暂可回老家,等风平浪静后,由我到吏部去,试着帮你讨个好缺!”

李贺想想,也只能如此了,不得不含泪放弃考试,郁郁寡欢地返回乡里了。此时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再看这首《秋来》。关于诗的创作时间还无法确定,但似乎十分合乎返乡后的李贺心境。“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描绘出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隐约之中,仿佛有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此恨像苌弘的碧血那样难以消释。诗人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抒发抑郁未伸的情怀。然而,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这一去就真的永远与进士科考无缘了。

2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的绝望恋情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同类推荐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但为君故吟至今:唐风宋韵里的暖男写意

    但为君故吟至今:唐风宋韵里的暖男写意

    说起唐诗宋词,总是让人齿颊生香。本书以唯美的意境、细腻的笔触解析唐诗宋词,并以诚挚的心灵、深沉的刻画,将唐诗宋词中蕴含的若干段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经典情感故事和与之相关的那些著名诗人词人的生平,纷纷以美文形式呈现,为读者奉献一席华美的以诗词串起的文艺大餐。
  •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这是一本现当代名家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作家们在书中贪吃、贪看、贪玩儿,在他们的笔下,所有的吃食都是人间至味,所有的花草树木天气都渗透着诗意与情味,忽然发现,原来那个年代的人,并不是“老古董”,他们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永远有一分任性,生活才会永远有趣。书中精选了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老舍、朱自清等文学大家的经典散文,弄猫、养花、喝茶、散步……明明是很普通的事情,却被他们写出了盎然的趣味,读一些他们的散文,你会更爱这个世界。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同《仲夏夜之梦》、《威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讲述了在远离尘世的阿登森林中,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以及她的爱情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走得越久,我们离自己越远。我们身负重壳努力向前爬行,殊不知只是为了取悦别人;我们自认为在努力奋斗,殊不知只是在满足无限的欲望;我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寻找到一把可以安放灵魂的躺椅,殊不知是踏入了另一个浮躁的世界;终,只换来一身疲倦,一副充满了浮躁与不安的皮囊。其实,单纯才是我们对抗这复杂世界的好的武器。在《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本书里:关于爱情,拔叔这样说——爱情就像老物件一样,可遇不可求。关于灵魂,拔叔这样说——把自己好的一面留给值得珍惜的一瞬间。关于生活,拔叔这样说——做自己所爱,想自己所想。关于人生,拔叔这样说——不是为了比谁死得更奢华,而是为了赋予人生以更多尊严和勇气。关于梦想,拔叔这样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浮生莲

    三生三世浮生莲

    她——身世成谜,有着六界中最美的容颜,却难逃宿命的羁绊。他——远古之神,有着惊为天人般的容貌,圣洁出尘透着清冷。他——冥帝,有着最邪魅的容貌,亦正亦邪。他——灵帝之子,有着英俊潇洒的容貌,却有着最冷酷的心。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曾邀明月

    曾邀明月

    即使前方是荆棘丛生,那又如何,我萧明月如今什么都没有,自是不再贪生怕死。——萧明月
  • 哈利波特之旧日呼唤

    哈利波特之旧日呼唤

    李杰的灵魂穿越到魔法世界,附身在一个孩子身上,却发现自己不是唯一的宿主。为何梦中有低语不断在脑中回荡?深渊中浮现的是什么身影?群星所在的位置不断变化。他知晓的魔法世界已经变得与众不同,神秘人的勃勃野心根本不值一提。面对世界背后那些不可描述的邪恶,他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理智呢?
  • 快穿攻略之黑化男主有点毒

    快穿攻略之黑化男主有点毒

    身为祸国妖妃的沈卿在死之后被一个系统绑定,开始了自己的攻略之路。本来攻略路上有惊无险,全都是按照自己计划来的。可谁能告诉她?男主为什么要缠着她?没事,淡定。只是一个小意外。可是,她淡定不了喂!男主,男主你看那里!那里站着的才是你命定的媳妇!沈卿看着怀里毛茸茸的脑袋,陷入了人生怀疑。为了做好攻略任务,沈妖妃只能扛起攻略大旗,牺牲自我完成任务。世界一:师父……我等你好久了呢!世界二:宝贝你的血,真甜。世界三:沈学霸,这道题怎么做?…………沈卿表示,吃不消了。敢不敢给她换个靠谱一点的女主啊喂!
  • 逃情妈咪

    逃情妈咪

    六年前,失忆的她遇上他,爱上他,却没想到他的心早已失落在别人身上;她为他生下孩子,为他付出真心,可结果他亲手挖走了她的左肾。她身心俱伤,毅然离开,没想到竟意外地恢复了记忆,却同时忘记了过去一年发生的种种…六年后——她是豪门千金、高干子弟,虽然不为家人所爱,却谁也不能动摇她的身家和地位。初恋情人结婚了,新娘却是自己的继妹。对于这一状况,梁微安表示很淡定。什么?婚礼当天,百万婚纱被人毁了?这关她什么事?什么指认她因为妒忌而毁了那婚纱?!拜托,她吃饱了撑着才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她梁微安可是闻名国际的婚纱设计师Sunny-Lee!偏偏,她想避着麻烦,可麻烦老是找上她,这不,一个八岁的男孩抱着她的大腿叫妈咪算是怎么回事啊?…梁微安第N次地吼道:孩子,我不是你妈!*扭曲的家庭*继妹说:“梁微安!是不是你!你嫉妒我要结婚,所以就毁掉我的婚纱是不是?”母亲说:“梁微安,你的心肠怎么这么恶毒!”姐姐说:“梁微安,这是你欠我的!……你害死了父亲,难道就没有一点内疚!”*各类帅哥粉墨登场*方越霖:小曦,对不起,我以为我可以阻止的…我会补偿你的。你相信我!李少东:太太,你不觉得这个年纪就带你儿子来看限制级,就算是生理教育,未免也太早了点吗?冯咏捷:亏得怜怜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依我看,那根本就没有必要,我们之间根本还没有开始过,你又何必作出一副被害者的模样!卓绍伦:梁微安,你就想这么过一辈子吗?Nick-Lam:梁微安,你干吗老是躲我?P.S.1.本文背景虚构,请无视计划生育什么的。2.本文非虐,轻松爽文。。===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破鞋弃妃》推荐文友的文:《溺宠娇宝贝》《风流大小姐》《捡来的富二代王子》《重生之豪门魔女》《血瞳傲世》《狼心夫君别爱我》《邪少》《亲爱的,宠我一下》《倾城锋芒》《教主夫人别装纯》
  • 折桂令

    折桂令

    谢辞世嫁人七天,竟被诊出两个月的身孕。新婚夫郎玉面蛇心,高堂婆母助纣为虐,个个恨不得她死。为了保全性命,她不得不逃离沈家,去投靠那个曾经强迫过她的尊贵男子。数日后,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向来不近女色的豫王爷,竟然看上了一个七品小吏的新媳妇,还将人正经夫郎发配去了西北……
  • 和丧尸谈场恋爱

    和丧尸谈场恋爱

    朝九晚五,每天为了富人而工作的我,终于过劳死了,却因此来到了丧尸世界,却没想到前尘与今世、旧世界与现世在很早之前就已紧紧依联,在面对自己的私心与责任之间,在爱恨与宽恕之间,索取与付出,杀戮与共处,到底要怎样做?(这本纯粹练手的,写的不好不用在意,谢谢)
  • 域寂

    域寂

    幻域,可以改变幻域人命运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会让你飞黄腾达,同时,也可以让你遭受这世间最真实的东西……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