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100000013

第13章 吉米·威尔斯——维基百科的创始人

互联网总在不断制造着传奇。Google能否取代微软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过去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兴奋地讨论着一个叫做维基百科的新玩意儿以及它能否取代Google。

轨迹

1966年8月7日,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汉斯维尔。1989年,威尔斯从欧本大学的金融系毕业,后又取得了印第安那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年,威尔斯离开学术界决定从商,来到芝加哥发展,威尔斯从事利率和外汇的投机,发了一笔大财。

1998年,威尔斯移居圣地亚哥并开了一家网络公司。

当《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宣布收费向个人用户收取60美元的年费时。威尔斯诞生了建立一个真正“开放、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的的想法。

威尔斯与当时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哲学系博士生拉里·桑格合作开发了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Nupedia。一开始,他们显然对百科全书抱着敬畏之心:Nupedia百科全书的条目全部由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和学者编写,他们战战兢兢地按传统百科全书的规矩,列了知名学者的花名册,设置了7道编校程序细细把关,每个编写者还必须传真自己的学位证书验明正身,但时间很快证明了他们的不自量力——18个月的努力和25万美元只换来了12个词条。这次的失败令威尔斯认识到百科全书的水有多深,像《大英百科全书》那样的精英路线显然走不通,不久,他发现了Wiki:一个源代码开放的合作软件。

1995年,wiki技术的创始人美国人沃德·坎宁安开发了这种在Web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的社群协作式写作技术的时候,把这句意为“快点快点”的夏威夷语缩略成了现在广泛使用的wiki。而wiki从技术变成了维基百科全书则是在6年之后,威尔斯决定应用这种技术,开拓一部人人可书写的百科全书。

2001年1月15日,英文版的维基百科全书正式问世了。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维基的条目达到了200条,一年之后增加到1.8万条。

2004年9月,维基百科全书的条目达到100万条,此时它的投资总额达到了5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威尔斯的个人投资。对此威尔斯如此表达:“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免费传递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百科全书,即使最贫穷和最受压迫的人也能轻松查阅”。

2005年8月5~7日,威尔斯出席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维基百科大会,维基百科大会开场时像个夏天朋友们的聚会。从印度到中国,从以色列到莫桑比克,来自5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维基人从电脑屏幕背后走出来聚首讨论维基百科的发展问题。创始人威尔斯对此评价:“唯一缺代表的是南极洲。”

维基模式

在威尔斯自己花钱编著的这部庞大的网上百科全书里,知识和信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被组合:他没有邀请世界上最精英的知识分子,而是让任何人有权撰写、修改其内容。结果是从2001年开创维基百科以来,它已拥有4.4G的文字,相当于750本各400页、每页80行文字、每行有50个单词的书。而它还在迅速丰富之中。

威尔斯坚信,大众的智慧高于任何个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威尔斯的野心是用十几种语言打造一个不同世界的百科全书,无可否认的是,真正使威尔斯为人们所熟知,并使他在人类信息技术历史上被铭记的,仍然是“维基百科”这个颠覆了传统知识创造模式的发明。

“我当然是维基的象征”,对《环球企业家》记者奉送的赞美,威尔斯完全没有任何谦虚的意思。而维基百科全部意义,并非在于它的20多万用户、上百种语言的平台,以及超过7800万个词条和每日新增的7000多篇文章,也并非在于它已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浏览频率超过任何一家权威的新闻站点,甚至也不在于酝酿的“100美元笔记本”也要预装维基百科——最为重要的是它缔造了世界上最为庞大而具有分散、即时的合作模式,并用它集成了来自网络上的各种智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散而即时”的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社会的商业语境。随着维基百科的风靡,威尔斯已“预感到一切将要改变”。

信息传递的根本的改变不仅存在于网络,也发生在任何特定的区域:比如大型商业组织。正如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的,信息是连接一个组织的核心元素,但在信息技术和组织方式足够发达前,让信息在一个组织内部的顺畅流动并非一件容易事。

很多管理大师都发现,企业组织中,信息流动的通畅性始终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根源在于,几乎没有企业能够摆脱自上而下的精英式决策理念,而且越是大公司越难摆脱。比如很多企业流行进行执行力培养,而企业的决策层隐含其内的前提就是——“我是老板,我比你聪明,你要听我的”。

事实上,企业的决策层几乎不可能拥有高于全体员工的智慧。但是,决策层刻意地与员工之间划清边界,将自身和员工划分为两个层面的群体。员工被动地接受决策层的决策,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因此,员工没有向企业决策贡献智慧的积极性和渠道,员工群体智慧的力量难以充分地为企业所用。

而维基百科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做是一项庞大的实验: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完全可以被扁平化的群体协作所取代。只要存在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来提供无障碍的沟通方式,大众的智慧将以群体协作的方式得到完美的释放。

正因此,以往的管理大师的努力,几乎都是在推动内部信息有效流动之上。如通用汽车的分权让更多人可以决策,及对决策负责所开创的“无边界”和“群策群力”则让一个数十万人的组织可以部门间相互学习,并让每个人尽可能真实地表达意见。

机遇

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和期待,威尔斯依然保持了平常心态:“我明白试图与现在的搜索巨头们进行竞争将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不过还是决定撞撞运气。”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维基搜索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从市场机会看,维基搜索完全有机会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用户对搜索技术所提供的搜索结果并不十分认同,往往很多搜索结果并不是用户预期的。搜索引擎技术门槛不断升高,从技术角度去赶超Google等老牌巨头的机会不大。目前搜索技术的透明度不高,再加上搜索结果的不理想,极可能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而维基搜索通过利用人的智慧来评判网页价值,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弥补在技术上的不足,这有可能带来更出色的搜索结果。开放源码与wiki模式相结合的设计体系,不但可以提高系统本身的透明度,也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效率。

挑战

如果解决不好维基搜索所面临的问题,维基搜索很有可能胎死腹中。维基搜索的核心理念和目前搜索引擎用户的习惯,都是维基搜索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开放源码是维基搜索的核心思想之一,用户可以通过交流改进算法,但这必须要确保算法的选择具有公正性,不能为少数人的利益所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维基搜索不像维基百科一样是一项非盈利的服务。虽然他们同样引入了开放源码理念,但维基搜索将牵扯进更多的利益关系,用户在平台上的算法编译和网页评估极可能受自身利益驱动,从而给本来就未发展成形的wiki模式带来负面影响。开放源码已经不止一次地经受过类似的考验,这一次维基搜索又能做到何种地步?

更值得关注的是,开放源码系统是为了不断完善搜索算法,给用户带来满意的用户体验。但其搜索算法的不断更新,极可能增加用户对系统稳定性的疑虑。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也关系到维基搜索的发展前景。

此外,虽然开放源码有利于用户一起改善系统的缺陷和系统的运转方式,但是单凭开放源码来证明服务的系统透明度高则略显偏颇。源码的开放与否并不是用来评价系统优劣的标准,例如微软作为全球最成功的软件供应商,其产品大多为封闭式系统,但凭借企业内部和市场的沟通渠道,仍可快速改善系统缺陷。从改善系统缺陷来看,不能说开放源码的系统更具优势,真正决定透明度的是用户之间、用户与系统之间的沟通服务。

威尔斯并没有忽略这个事实,他试图将维基百科的成功模式引入搜索服务中来,建立高效的沟通服务,但他自己也表示还没有更清晰的思路。如何将wiki模式很好地与搜索结合,如何通过wiki模式吸纳、判断各种各样的评估结果以及评估模式,目前都不明朗。

现有搜索引擎的用户培育相当成功,用户仍普遍习惯目前的搜索方式,对现有搜索引擎的信任度也很高。用户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搜索引擎开始搜索后,一旦对搜索结果不满意,便会更换关键字或进行高级搜索,如果还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才会转而尝试其他搜索引擎。因此当前并非维基爆发的最佳时机,维基搜索虽然可以吸引用户前来体验,但不一定能带走这些用户。

更关键的是,维基搜索还不成熟,威尔斯自己也没有一个成型的设想,短期内维基搜索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搜索引擎。一般来说,在有成熟搜索引擎可选择时,用户普遍不会长时间体验一个还不成熟的系统,并陪伴它一起成长,除非维基搜索有极为突出的用户体验。但目前看来,维基搜索所能带来的用户体验与Google们相比,恐怕没有明显优势,更何况Google等搜索引擎并没有放慢创新的步伐,始终保持着对用户的吸引力。

总体来看,人们对维基搜索的发展前景过于乐观,维基搜索将改变未来搜索市场格局的断言也过于武断。虽然维基搜索引入了新的搜索理念,有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搜索体验,但它同样有很多严峻的、不可预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相信,维基搜索的出现将促进搜索技术的高速发展,维基搜索的成功值得我们期待。第一个迈出创新脚步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无论维基搜索市场表现如何,它依然是最值得期待的黑马。互联网总在不断创造着传奇。Google能否取代微软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过去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兴奋地讨论着一个叫做维基百科的新玩意儿以及它能否取代Google。如果维基搜索可以闯过道道难关,成为又一个Google也许并非梦想。

同类推荐
  •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决不放松。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
  • 资本风口4.0

    资本风口4.0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就是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确立中国制造新的优势。新常态下,无数的创投机会也被营造出来,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要想谱写出下一个资本的童话故事,就要准确抓住未来产业的风口。互联网+农业、干细胞全产业布局、二孩潮带来的婴童经济、超级IP(知识产权)带来的影视投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风口的来临,给了众多资本玩家以新机遇。它们的发展前景和潜在机会究竟价值几何,读完此书,您就能找到答案。
  • 责任与忠诚: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第N项修炼

    责任与忠诚: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第N项修炼

    责任和忠诚,是人的一种品行和美德,责任和忠诚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当中脱颖而出,每一位老板都渴望得到负责、忠诚的员工,老板或者说领导者也应该保持对企业和员工的忠诚,信守责任。这部书和您交流关于责任和忠诚的不同看法,我们都始终相信——责任和忠诚是人性的尊贵,是高尚的品行,是社会的良性纽带,是财富的源泉,是成功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商业精神。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热门推荐
  •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除限速

    解除限速

    他从长途大巴跳下,在一个陌生的小镇展开全新生活。每件事都那么上轨道:取得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和美丽的图书馆员共进晚餐、工作受肯定得到提薪。好事一件接着一件,他似乎马上就要走向普通人所梦寐以求的幸福人生,但与此同时,他脑中浮现数起血案的模糊记忆……他能否摆脱那掺杂着酒精、不断流亡的黑色过去;或者抛弃所有、逃离一切的轮回就是他无法斩断的宿命?
  •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1899年7月21日,芝加哥郊外的奥克帕克村,盛夏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一位普通的母亲欢欣地记下了自己的长子出生的情形:小鸟儿唱着它们最悦耳的歌来欢迎这个幼小的陌生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幼小的陌生人生下来身长2尺3,体重8斤6两,头发又浓又黑(长大后变成赤黄色),眼睛深蓝色(长大后变成棕褐色),皮肤赤褐色,胖乎乎的脸颊上一边一个小酒窝,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喊孔武有力。他就是日后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 半个世纪前的爱情

    半个世纪前的爱情

    在人群中,我是隐匿不见的,必须要大声尖叫,人们才会发现我。——题记。有村干部在路上跟无双父亲开玩笑,说县委工作组的叶组长看上了无双。无双父亲当然不会相信,盯着那村干部的脸看了半晌,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没再搭理他,仍旧担着一担茅草往家里走去。走着走着,无双父亲又有些将信将疑了,有心想跟那村干部确认一下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但又担心村干部是逗他玩的,如果自己还那么认真,那就有些丢脸了。走进院子,无双父亲把茅草靠墙放好,就看到家里的那三只母鸡正咯咯嗒叫着从柴房里出来,领头的那只母鸡走到门口抬头看了一下,就低下头在地上啄食。
  • 秦风荡悠悠

    秦风荡悠悠

    她,因为地震意外穿越到秦朝,成为公子扶苏、胡亥的师妹。虽然这个秦朝与她所知的有所不同,但她还是担心她的两位师兄会早亡。却不知,不知不觉中与他们限入了纠缠不休的境地……
  • 妖魔的子嗣

    妖魔的子嗣

    是妖亦是魔,坠入黑暗,重燃新生,看少年如何成就帝神,执掌浩瀚乾坤.........
  • 请叫我大工程师

    请叫我大工程师

    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毁灭后,逃出来的传承薪火被工程师张凯获得。他将一步步如何走向顶峰,成为现代的传奇。
  • 妖魅王子

    妖魅王子

    “好痛!啊……”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从床上一位女子的嘴里传来。“救我,好痛啊!啊……”她的尖叫声让人听了好心疼。一位俯身蹲在她下侧的丫鬟轻声安抚她,“娘娘,您忍着点,再用力。”“清儿,我不行了,啊!好痛!”阵阵钻心般的疼痛不是她想忽略就忽略的。清儿泪眼婆娑:“娘娘,为了您的孩子,您一定要撑住啊!”看她这么痛苦她的心也跟着痛了起来了。丁香咬着牙,那一阵阵……
  • 春日绯

    春日绯

    方茉姌被未婚夫退婚后大病一场,病重垂危之际脑子里多了段奇怪的记忆。病好方茉姌被爹娘送到了江南舅舅家修养,在舅舅家,她遇到了前世的两任丈夫。一个嘴里爱她如命,却在外面花天酒地作践她。一个待她冷漠无情,却好吃好喝的供养她。醒悟过后的方茉姌作了一个决定,这辈子她一定要换一个夫君,谁知却触犯了某人的逆鳞,被迫与他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