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200000011

第11章 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肠肚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布袋和尚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是许多学佛人背得烂熟的话,说来容易,真正实践的人并不多见!佛法就在我们生活的烦恼之中,觉悟与世间不能相离。没有世间,我们到哪儿去求觉悟呢,哪儿去找菩提呢?

佛经上说:“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以第一义不二故。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时,胡作非为是张三,回头后,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那个张三。回头做好事的那个力量,就是他以前干坏事的那个力量。切莫小看回头这件事,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很多人的修行和顿悟都在回头那一瞬。

《五灯会元》上记载了五泄禅师悟道的过程。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向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问法,与其他学僧不同,他不问佛法,也不问达摩禅,只问一句话:让我领悟佛法的真谛,我就留在这里;若不能,马上就走。希迁禅师听闻此言,就地一坐;灵默拔腿就走,还没走几步,希迁喊道:“和尚!”灵默回头,希迁道:“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做什么?”灵默的回头,便是佛性的灵转,自性的发见。灵默留下,后来也成为著名禅师。

有人一说修行,总想找个清净地方,或隐居起来闭关。若没有证悟的根子,闭关便是东施效颦,“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佛法就在人世间,没有半点火候,就去闭关,往往烦恼一来,想老婆了,想酒肉了,想朋友了,想热闹了,结果是闭不了几天。还有一些人,倒有勇气,强撑着,结果弄出病来。

有了证悟,当下就出世;如果见地不正,甚至还有邪知邪见,不论你修什么法,也不论你躲在哪儿修,都是没有出离世间。

六祖还怕人们在正见上起执著,就进一层开示说:“正邪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要知道,真正见了性,就入了不二法门,那时不但邪见不要,正见也不要。有的人到这里害怕了,正见怎么会不要呢?你若未到这一步,正见当然要,但若真的见了性,恰恰是你自心本性全体现。学问会了以后,须要丢掉;一切境界来时,一切妄想来时,不用怕,那个妄念碰不掉你圆满自性佛,不理它。希迁禅师说“长空不疑自云飞”,万里晴空从来不会在意天上那点白云,白云也不在乎空洞的天空只有自己这一片云彩,关键是“不疑”。

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打坐参禅,打坐过后,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佛印禅师道:“禅师!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笑笑,竟无以为答。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回家后便向妹妹苏小妹夸耀,苏小妹听了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禅宗的话头,不是巧辩,是灵慧。

喜怒哀乐即是菩提。我们是否真的对禅有深刻的认识,扎扎实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苏东坡的话头。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放屁。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打开一看,见“放屁”两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呵呵大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真正开悟的人,真正有见地的人,不会把现世生活抛在一边,相反,他对工作,对生活的考虑更周密,做得更好、更巧、更高明,可以“遍周法界”、“了了分别”,而且“应用便知一切”。

同类推荐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这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渗透。虽然人们长期生活在世俗人文主义的文化中,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气质。传统的宗教观念或宗教主题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圣经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热门推荐
  • 道证元始

    道证元始

    大争之世,不争则死,看一名昆仑弟子,如何在这大争之世,超脱而出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作为一名绝世毒医,季疏云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毒!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无耻”二字!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发挥无双毒术,踏上事业巅峰,迎娶高富帅,打造完美人生,就……悲催得穿越了!坑爹啊!穿越就算了,坠崖是怎么回事?坑娘啊!坠崖就算了,果男是怎么回事?坑姐啊!果男就算了,他要干神马?别靠过来!“卧槽!你丫以为自己带个鬼面面具一副不人不鬼的模样爷就怕你啊!”——“女人,闭嘴!”
  • 双圣镇神荒

    双圣镇神荒

    李小天,一个小山村的普通穷小子。生活在一个幸福快乐的普通家庭。本来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就这样快乐的生活在这里,直到有一天有人问他,你的前程在哪里?从那以后,李小天便开始了他的追寻前程之旅。
  • 把爱放在心间

    把爱放在心间

    不需要叹息岁月的无情,不需要埋怨一路而来的艰辛,历经前行背负的沧桑,历经岁月的冲刷洗礼,最美的才会到来。生生不息、万物交替的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有属于自己最美丽的时刻,最值得珍藏纪念的片段,那是谁都无法代替的,那是谁都不可取代的。于是,便有了满足,便学会了知足。爱。仿佛站在水边。看着盛大绚烂,伸出手,触到的原来只是幻影。但它兀自继续,自生自灭,不息不扰。凝望着水面的执意和伤感,无法得以解释说明。
  • 快穿之宿主才是真boss

    快穿之宿主才是真boss

    灵灵妖很绝望,原本它暗搓搓盯了很久的心慕宿主没绑到,绑到了一个弄死了它心慕宿主的蛇精病。不过看在这个宿主还挺好看的份上就勉强用了╯^╰灵灵妖:鉴于小世界中炮灰女配们的怨气太重,所以,宿主你必须脚踏实地的做任务,攻略男主成功逆袭,干掉boss,挤掉女主,自己翻身做女主!这样你才能复活!优夜挑眉:噢。灵灵妖:我们的口号是——攻略男主走巅峰!干掉boss踹女主!后来——灵灵妖:!!辣鸡宿主你在干什么?啊啊啊夭寿啦!男主没了!优夜捏碎解药:怪我咯?灵灵妖:让你攻略不是搞死男主啊!!再后来,灵灵妖已经麻木地看着自己的辣鸡宿主翻身做起了boss,日常怼剧情,逆了女主打男主。【男主一个人,女主自有三观。打脸、苏爽、烧脑、狗血齐飞。本文架空谢绝考据、不接受ky人身、不喜印记。你来我就怼!】
  • 一剑仙阁

    一剑仙阁

    秦岚跳崖身死,可发现了诡异的一幕他看见了自己的尸体!而他变成了和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人。
  • 新妻上任:总裁欺人太深

    新妻上任:总裁欺人太深

    结婚三年,丈夫出轨,还带着小三登堂入室,家暴下药逼她签净身出户的离婚协议。她悲愤之下随手抓了个男人报复丈夫,却不想自己睡的竟是C市跺跺脚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霍振廷!他用死缠烂打、柔情蜜意将她已经死亡的冰冷的心重新捂得滚烫,可就在她准备牵他手时,他却留下重金转身与另一个女人订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造新思维(科学知识大课堂)

    创造新思维(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谁不曾踏入物欲横流

    谁不曾踏入物欲横流

    这是一部都市言情小说。描写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人们争取金钱和爱情的愿望是相似的,争取的能力和结果各有各的不同。小说细腻讲述了青年人和中年人、普通人和成功人、男人和女人纠缠不清的感情经历和迥异的感情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