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600000007

第7章 巧用心理效应,提升个人魅力(6)

4.练习当众发言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只是他们缺少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多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多发言,可以有效培养自信。

5.坦白可以驱除不安

实验心理学家威廉·华特提出了一种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内观法,即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说出观察结果。当你为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烦恼不已时,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缓解紧张驱除不安。

一个排名美国第五的推销员,在他还没熟悉这一行业时,有次去拜访美国的汽车大王。他非常紧张害怕,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老实地说:“很惭愧,我刚看见您时,害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令他奇怪的是,说完这句话后,他的恐惧感居然消失了,这都归功于坦白的效果。

6.用肯定的语气消除自卑感,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现实生活中,一山还比一山高,你不可能永远是强者,总有内心脆弱、彷徨的时刻,自卑也会经常来侵扰。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要回避,更不能纵容这种负面的情绪占据你的内心。这时,可以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用肯定的语气来给自己加油、打气,效果往往会给你带来惊喜。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就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潜意识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只要意识下命令,潜意识就会无条件服从。不断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能改变心态。每天早晨试着对着镜子,大声地对自己说:

我是最优秀的、最棒的!

我一定会成功,我是快乐的人!

我很健康,我每天都感觉良好!

所有好的事情都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习得性无助效应:在挫折面前,别轻易放弃

在经历多次挫折后,人们开始退缩、放弃、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从而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成为命运的奴隶。要知道,成功往往属于在挫折面前不轻言放弃的人。

习得性无助效应,又称之为塞里格曼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封闭的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极力想逃脱,可无济于事。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简而言之,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多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

1975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组,不给受试者听噪音。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的第二组和第三组受试者,都能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年轻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是经历多次失败后,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不管我如何地努力,都不能获得我想要的”。开始对自己失望,放弃了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即使有成功的机会,也不敢去做,因为早已被挫折压垮了。

个体形成习得性无助效应后,会出现下面三种心理特征:

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选择较低水平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或者选择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失败时也能找到借口;常会想象自己失败的场面,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

思维变得消极:常常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认识,会形成“我不行”“我很笨”等消极心理暗示。

情绪会出现失调:在情绪与情感上经常表现为烦躁、冷淡、绝望、颓丧、害怕、退缩、被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等,并由此陷入抑郁、焦虑的状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轨迹都是回旋、曲折的,前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经受挫折,都是必然的。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德斯曾说:“让我来告诉你实现目标的秘诀吧,我的长处仅仅是不屈不挠而已。”成功属于坚持下来的人,坚持才有可能成功,放弃就意味着注定失败。

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年轻的时候曾去拜访当时颇有权威的哲学大师康德,想向他讨教哲学问题,可令他奇怪的是,康德冷漠地拒绝了他。吃了闭门羹的他感到非常的苦恼和绝望,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冥思苦想地总结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终于想明白了:任何人都会怕周围的人打扰自己,我说是去拜访他,讨论哲学上的问题,可我两手空空的怎么讨教啊?

于是他第二次去的时候,带去了自己刚刚完成的论文《一切天启之批判》,在这论文里还夹了一封信,信中说:“您是我最崇拜的哲学家,所以我一直想拜访您,但我对自己是否有资历前来拜访您感到怀疑,也对自己的冒昧打扰深表歉意,现在我想用毛遂自荐的方式,向您介绍自己,这篇论文是我最好的介绍信。”

康德看了费希特的论文后,拍案叫绝,他被费希特特别用心的求学方式和才华所感动,提笔亲自给费希特写了封回信,并邀请他前来探讨哲学问题。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自我设限: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高度,暗示自己不可能跨越这个高度。自我设限是限制我们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其实,那些限制很有可能只是一扇虚掩的门而已。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时,当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牌显示出9.95秒,全场为之沸腾,这是人类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当时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了说了一句话,但是由于他身边没有话筒,谁都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多年后,一个记者专门为此采访了海因斯,问他当时说了一句什么话。海因斯想了想,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自从欧文斯在1936年创下了10.3秒的世界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就断言,每秒10米是人类的肌肉纤维最多承载的运动极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可是我想,就算是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出1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那一刻,我惊呆了,我终于明白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只是虚掩着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习得性无助效应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呢?

1.消除无力感

了解并分析自己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分解目标,一步一步达到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对自己进行及时的表扬或自我激励,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改变“我失败,是因为我不行”的认知模式,这需要进行归因分析,区分出哪些原因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的,以此作为努力的突破口。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是沉浸在对失败和挫折的痛苦回忆中。

2.增强效能感

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积极行动,并努力完成它。寻找榜样,以榜样的成功经历不断激励自己。学会合理归因,多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会遭遇坎坷、挫折,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而我们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将挫折看成人生不可承受的打击而不能够撑过难关,那么你将可能颓废一生。相反,如果将坎坷和挫折看成人生的暴风雨,而能够像海燕一样经受住暴风雨的侵袭,那么你必定会迎来艳阳高照的一天,也必定会获得成功。

同类推荐
  • 驾驭人心

    驾驭人心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成功的标准判断并非都是取决于驾驭物质、贩卖商品的成功,而是驾驭人心、满足情感的成功。综观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一般都谙熟驾驭人心的心理控制策略,善于巧妙地说服他人、引导他人、控制他人,以致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为之鞍前马后,他们可以将征服人心的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精通驾驭人心的心理控制策略,让你能够从别人的举手投足间读懂其心意,从而相机行事;从别人的一个小习惯、一个小细节就可以识别其为人,从而为我所用;从对方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判断出对方内心隐秘,从而打开他的心门。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会说才有竞争力

    会说才有竞争力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拿什么和别人去比拼?唯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力。第一竞争力是什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说是人生竞技场上的第一竞争力。我们知道,一个人即使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很强,做事也很勤奋,但如果不会说话的话,那么他的能力就会被人低估。他不但很难搞好人际关系,就连成功的机遇也会比别人少得很多。真正会说话的人,在演讲台上能口若悬河,在辩论场上能独领风骚,在应聘会上能随机应变,在办公室里能运筹帷幄,在交际场上能左右逢源……他们能把自己的口才转化成获取别人更多的合作与支持,使工作顺利进行,使生活美满幸福的竞争力。
热门推荐
  • 海牛召唤师

    海牛召唤师

    命运本该平凡的曹禺,却意外签署了海牛系统,而改变了他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是曲折流离,还是一帆风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毒迹寻踪

    毒迹寻踪

    一场独特的新书发布会,一位神秘小说家在发布会现场中毒。鸡尾酒、巧克力,成为破案的焦点,到底是谁下的毒?一位舞蹈老师,用血写的两个英文字母,一个针孔,下毒真凶真的是那位医生吗?一起离奇的车祸,本以为是普通的酒后驾车,却牵引出一起蓄谋车祸案。一切细节都无法逃过小D探长的双眼,真正的凶手即将浮出水面。
  • 水浒之史进

    水浒之史进

    史进,水浒中被忽视的武学天才。水浒中被忽视的天才还很多。看穿越者史进能否逆天改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当然还有大宋的命运
  • Uncle Remus

    Uncle Rem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贫穷漫画家的短片

    贫穷漫画家的短片

    这里面记录ta的日记、随想、心情与梦……
  • 追梦人与梦想

    追梦人与梦想

    我相信世界上有一根逐梦的线,将渺小的我,与梦想相连。我相信生活中上有一双勤勉的手,将渴望梦想的我,牵向成功的道路。我相信生命中有一个平凡的你,在我每一个低落的瞬间,给予我温暖与鼓励。我相信,即使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我,也有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纵使实现梦想在难,我也一定要去奋斗!————本书别名《不问归期》
  • 转角婚姻遇慕白

    转角婚姻遇慕白

    儿子得了罕见的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结婚五年了,沈南希一直冷淡,与丈夫从来没有亲近过,但是为了儿子沈南希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再怀上个孩子。但丈夫却说孩子不是他的。
  • 三无性论

    三无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教育成为束缚

    当教育成为束缚

    1975年,以他名义在美国加州欧佳谷创办了橡树林学校。本书记录了学校创办之初,他与基金受托人、教师和家长之间非凡的谈话。核心是,如何破除教育带给孩子的各种制约,让教育回归它的本初意义,教育的使命就是发展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学校的宗旨是,在这个地方可以学到一种健全的、理智的、神圣的生活方式。“健全”首先指的是健康,生理健康。不吸毒、不酗酒、不抽烟,保持绝佳的身体健康状态。恰当的营养,优质的食物,以及所有相关的东西。“理智”意味着没有被某些信仰扭曲思想,没有被某些宣传制约思想,意味着能够清楚地、自由地思考,不受任何特定传统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