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900000014

第14章 与孩子分不清界限的父母(2)

刘梅见“李鬼”被识破,连忙说:“啊?咱家小鸭子身上有记号呀?那就更容易找了!”可去哪里找原来的那只小鸭子呢?刘梅又辗转从郊区“搜寻”到一只翅膀上有褐斑的小鸭,得意地抱回家。

小雨见妈妈果然找到自己的小鸭,开心地亲了亲妈妈,抱着鸭子去浴室洗澡。可不一会儿,小雨却哭着嚷嚷:“妈妈,你说谎!你骗人!……小鸭翅膀上的褐色,是我用彩笔画的……妈妈骗人!我再也不信你了!”

说完,小雨抹着眼泪,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识破父母的谎言后,他会极度失望。也许以后对父母的教育再也无法接受,说不定还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父母经常失信于孩子,其害处是相当大的。

1.不利于孩子“诚信”的养成

父母经常不遵守对孩子的诺言,这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于是从小就养成了“轻率”的坏习惯,长大以后就会因为“失信”而失去朋友和大家对他的信任。

2.父母会失去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父母的威信从哪里来?主要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父母,会使孩子重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从小向他们学习“有令必行”。

3.使孩子养成爱说谎的毛病

孩子从父母的身上体会到说话可以不算数,那他就理解成父母对他说谎了,以后他也可以为自己说谎找到借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会是消极的。

其实,孩子的一些小缺点、小手段、小计谋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抚孩子一时的情绪,许多父母随口许下诺言事后却抛到脑后,也许当时并不是存心,可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时,对父母的信任度就渐渐降低了,恐怕他也就无法再接受父母的教育。

因此,作为父母,对孩子如果自问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就不要轻易承诺,否则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更不要忘记孩子会见样学样,将来他所做的事有可能就是父母的翻版。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许多父母对孩子哪怕很小的错误都不能容忍,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很多错误、缺点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比如乱穿马路、爱慕虚荣、说话不算数等,看似事小,可孩子都记在了心里。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的一些不足,往往是父母的翻版。

其实,重要的是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就随便地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你一定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兑现?

只要是合理的、能兑现的,你就认真地承诺,然后一定去兑现。假如这个要求不合理、不可能兑现,你一定不要答应,而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研究出可行的办法再答应。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慎重,一旦承诺了,就要讲诚信,千万别“忽悠”孩子。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

4.4 盲目给孩子物质奖励的父母

“我这次考了100分,妈妈你答应过给我买一件新衣服的,什么时候去买啊?”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询问。曾几何时,借用物质奖励来调动孩子积极性、激励孩子勤学上进的做法,在许多家庭悄然兴起。

物质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父母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是不值得去做的。

在一个小区里,相互追逐打闹,共同制造喧哗从来都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然而,这却是夜班族邻居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正当夜班族屡屡交涉却无济于事时,一位偶然来访的心理学家“略施小计”,几天后就为不能安然休息的夜班族平息了纷扰。

这位心理学家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谁的叫声越大,谁得到的钱就越多。于是孩子“论功领赏”,各自得到了金额不等的奖励。

正当孩子们为了“高额”赏金而越叫越起劲时,心理学家突然大大减少了赏金的金额,并终于有一天彻底取消了奖赏。已经习惯了为奖赏而“呐喊”的孩子们不由心理失衡,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起初他们抱怨:“喊这么大声才给这么几个钱!”“为什么越给越少?”最后他们一致“罢工”,认为“不给钱谁还为你喊!”至此,孩子们对大喊大叫完全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于是,夜班族终于赢得了安宁。

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的内心理由就会越少。孩子们起初大声喊叫是源于童心、天性,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

当孩子们因赏金而喊叫并习惯于为赏金而喊叫时,他们的行为已经完全被外在的理由所控制了。当外在理由不复存在——赏金取消了,他们的喊叫就没有了理由,就没有了动机。没有动机的行为当然不会发生。喊叫于是中止了。

同理推及父母对孩子的物质奖励。父母“心血来潮”或盲目跟风对孩子予以物质奖励,很有可能弱化或中止学习兴趣等内在因素对孩子学习的推动力,而使孩子的学习为外在理由——物质奖励所控制:为物质奖励而学习,甚至没有物质奖励就不学习。

为此,学习心理学家建议,父母一定要慎用物质奖励。其原因有:

(1)盲目的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

一味地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虽然孩子也可能取得好成绩,但是时间一长,就会背离父母的初衷。父母的初衷一般是想利用这样的物质刺激,让孩子能够逐步养成自觉努力学习的习惯;但是作为孩子,他会把为了得到某种物质奖励作为努力学习的目标,而不会去真正自觉努力学习,一旦没有了物质奖励,他就会失去努力学习的动力。

(2)盲目的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失去正确的学习目的。

盲目进行物质奖励,有时会让孩子犯糊涂,不知是为谁或者为了什么而学习,甚至认为是为父母在上学,因而出现与父母讨价还价的现象,甚至与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直至产生厌学情绪。

(3)盲目的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养成攀比之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家庭都有实力给予孩子物质奖励,而且奖励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今不少上中学甚至小学的孩子就有手机、MP3、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等也都不算稀奇事了,而孩子之间的攀比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4)盲目的物质奖励容易使父母失信于孩子。

有些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能够进行综合考虑,或不顾自己经济条件而盲目攀比经济富裕人家,过高允诺或不考虑允诺的物质奖励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轻易许诺。

结果,在孩子达到自己为其确定的目标时,父母会出现反悔,失信于孩子。当出现这种情况后,不但父母以后的许诺孩子不会相信,还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导致孩子的不诚实。

但物质奖励也有它积极的一面。物质奖励是对孩子行为的认可、支持,就是正确的导向,通过夸奖,激励孩子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只要父母在对孩子实施物质奖励时注重方式、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意物质奖励要适度

物质奖励可以偶尔为之,一旦承诺必定要兑现。既不要拔高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要学会启发、引导孩子自觉努力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应该深入了解和尊重孩子,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

2.物质奖励要有针对性、合理性

奖励不等于乱戴高帽,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孩子知道具体“好”在哪里。事先应该向孩子明确传达父母期望的行为是什么,直到某些行为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父母即可对其进行奖励。不可凡事都奖励,这样会降低奖励所达到的效果。

也不能孩子说奖励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会养成孩子任性、骄纵的性格,把父母的奖励当成是一种物质交换。

3.变物质奖励为精神鼓励

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父母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例如,当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绝不会有父母对孩子说:“孩子,如果你现在能走上10步不摔倒,我给你10元钱。”这个时候,每位父母都会无条件地为孩子高呼“加油”,拍手叫好,这时每位父母都是优秀的激励大师。然而孩子长大了,父母却忘记了为孩子喊“加油”,为孩子拍手叫好了。

对于学习自觉、努力的孩子,应更多地增强其学习兴趣、好奇心、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义务感等内因性学习动机,以有效、持久地推动孩子的学习。

对于学习动机不足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利用物质奖励引发他的学习动机。但是物质奖励等外在理由的推动力量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较短,当孩子一旦有了努力学习的愿望或势头,父母应及时地将外部鼓励转移到内在激励。

4.5 爱唠叨的父母

“我妈妈非常念叨,整天念得我头疼,大事小事都要管,连吃饭也要说,衣服从椅子上不小心掉在地上也要说,没完没了的,每次一说至少也要20分钟。我现在害怕跟她相处,她一开口,我就马上躲得远远的,不然我真觉得头很痛,怎样才让她不这么念叨?”

“不是我不体谅老妈,但是妈妈太能说了,每天早上6点开始可以连续说到10点,而且说过的还要一说再说,我不想跟老妈吵,怕她以后有什么憋在心里难受,又不说出来憋出病。我们家4口人,除了老妈,我们现在都习惯了,养成很有耐性了,但是真的很受不了。”

爱唠叨的父母的确很多。当然,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听父母唠叨,有的还说爸爸、妈妈得了“嘀咕病”,有的更与父母顶撞,闹得大家心里不愉快。中国的父母爱唠叨孩子似乎成了一种通病。

首先,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父母们有哪几种唠叨:

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

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父母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让他独立做事。

但唠叨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孩子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才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

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心里长期潜伏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习惯的批评式唠叨

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唠叨的人,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这也和父母本人的性格有关,这类父母属于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父母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

有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这类父母把唠叨紧紧挂在嘴边,怕孩子不上进,怕还会再犯错。但效果是,与孩子疏远了心理上的距离,因为没有孩子喜欢听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发泄的不满式唠叨

父母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战火不断)、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而父母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

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马路算了!”

这类父母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成了他的出气筒,根本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而且,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对于这些话,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反感。

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会有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为父母,过多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厌烦,易招致孩子怒气。那么,应该怎样避免过多的唠叨而让孩子听话?

同类推荐
  •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孩子的妈妈,她关怀、抚慰、帮助、指导、扶持、温暖过的孩子数以万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称她“好妈妈”。好妈妈,多动人的称呼,从此成了她唯一的名字。她写下的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用心的文字。她用赞许、欣赏、肯定、提示、表扬、奖励的“好妈妈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日后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他们说,是好妈妈给了他们爱、希望和勇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长不大”的成年人正被她吸引,倾听她100声动情叮咛。再僵化的心灵也会在她的叮咛声中软得快要化掉。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

    管教孩子是门很高深的学问,欺骗、利诱、威胁,这些都是管教方法,但它们将在孩子十二岁之后统统失灵。只有赞扬,可以对孩子终身有效,而且会越来越有效!本书正是让家长学会赞扬、懂得赞扬、适时赞扬、理性赞扬!于是,你便真的在孩子眼中看到自信的光芒,孩子,你真棒!
  •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中,3岁之前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阶段。孩子性格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在6岁前的几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热门推荐
  • 黑光对峙

    黑光对峙

    曼哈顿爆发了一种病毒,数以万计的感染者疯狂袭击整座城市,随之,病毒制造出了两个最强感染者。一个是最强造物主亚历克斯.墨瑟,一个是第二感染者詹姆斯.海勒。两人之间爆发了一场世纪之战,结果以墨瑟的失败为结局,海勒将墨瑟吸收。墨瑟并没有被彻底杀死,有一滴血溅到了一只被感染的乌鸦的身上,海勒找到他女儿后就不再参与杀戮活动。然而墨瑟成功凭借着那一只乌鸦为本体再次复活,局势又陷入了对峙的局面,但两方的对峙,因为有人类的加入而显得更加棘手。
  • 狼途万界

    狼途万界

    林琅为救妹妹险些身死。意外获得狼行系统,狼行万界。在人性与狼性、善与恶中徘徊.....森林狼,疾风狼、赤炎狼、冰霜狼,吞噬魔狼........这是一个‘人’披着狼皮带领群狼行走万界,狼族崛起的故事
  • 总裁男神拐回家

    总裁男神拐回家

    她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米虫,他却建了一个牢笼,非要将她“困死”其中。“你到底想干什么?”叶琳蓝愤怒的质问。邪魅冷峻的男人一脸的坏笑:“吃定你!”
  • 最后一个道士2

    最后一个道士2

    查文斌——茅山派祖印持有者,正天道最后一代掌教传人。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火烧身,遭天罚阴遣;仗侠肝义胆与一身道术,救活人于阴阳罅隙,渡死人于无间鬼道!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

    一生肩负社稷重任,一生立志号令群雄!为夺旷世神兵凤首箜篌,明圣君主惨遭诬陷,鬼都帝王势欲吞天!侠义之士丧尽天良,江湖魔宫又再掀风浪!【那令天下人为之倾倒的玉阶龙椅,我此生必要坐上一回。】
  • 罪与罚

    罪与罚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宝山

    宝山

    宝钢惊天动地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全面工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至真至纯的宝贵经验,这是一笔用汗水、泪水、血水挣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宝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国人的生产、生活、生存提供了最优质的工业原材料,它实实在在是一座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的宝山!宝钢是一块宝,是一块佩戴在共和国胸前的熠熠闪光的瑰宝!
  • 招阴人

    招阴人

    本想上山捉点野蝎子卖钱,谁知道却误踩了别人的坟头......
  • 异世界的伊利亚

    异世界的伊利亚

    宅男姚宝宝忍受不了生活的现状决定去海上当一位远洋船员。结果他意外的穿越到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