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200000007

第7章 沉迷网络型(1)

1.网络成瘾对孩子的危害

网络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为自己服务,用得不好,一味地沉迷其中,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沉溺于网络生活造成孩子心理变异;只愿面对一台冷冰冰的电脑而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和友情;网络色情和暴力严重危害“免疫力”低弱的青少年一代;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网络世界极大的虚拟性更加重了现代人的信任危机。有社会学家说,中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尚不完全具备判断和驾驭能力,好奇心常常会摧毁他们有限的自控力,因而很难做到自觉抵制网上色情、暴力、欺诈等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害,容易导致道德沦丧,荒废学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

有数据显示,初中生有37%的学生接触过黄色网站,有48%的初中生接触过含不健康思想或含血腥暴力的不良游戏,有28%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这其中男生多于女生,有25.2%的学生经常上网聊天,其中12%的学生沉溺于上网聊天,这里面女生多于男生。

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身心健康不佳、人性异化

中学生面对网络社会生活的变迁导致的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现象日趋加剧,加上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自我发展意识发展不健全、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导致他们的人格缺陷问题。诸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自恋,不负责任的态度,无端作恶、厌世,以自我为中心或反社会。案例:某学生是一个内向学生,除了上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网上四处游荡,与别人聊天,不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每个星期都会有十几封网友的来信。还有另一种情况:网络是“安全”的,网络行为可以不符合社会规范,可以不负责任,撒慌、欺骗、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不必担心网络行为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甚至要受到惩罚,缺乏罪责感和羞耻心。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任何人或事都不爱护也不忠实,行为冲动,经常违反校规,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2)道德观念弱化及道德失范

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其中很多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尤其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冷漠、残酷的人际关系严重侵蚀着当代中学生。“网络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网络人”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加之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做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诸如:在聊天室污言秽语、“多角恋爱”等。

(3)学习认知障碍

网络虽然创造了虚拟的现实环境,能够为我们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也促进了人们突破传统线型思维的束缚,但同时也带来了“多媒体人”的思维模式,不利于情感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高。面对信息的大爆炸,许多中学生出现知识紊乱现象,滋生出许多认知障碍,如信息焦虑症。由此阻碍中学生认知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4)社会化不足

中学生在网上交友很少是用心深交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交往,长期“人—机”式交往,在虚拟环境中漫游旅行,会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导致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

(5)降低能力,影响学业

这也许是家长们到目前为止最为关注的一大危害。虽然电脑网络信息丰富,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有调查表明:经常上网的中学生,他们的写字作文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评论欣赏能力,要比没有上网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上网并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玩电脑游戏、聊天。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有13%以上的男生很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达到了严重影响学习的地步。

(6)网上交友,上当受骗

还有的青少年上网聊天、交友,侃得天昏地暗,以为浪漫之极,遇到了知己。然而,网上交友,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据一项香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交友的调查显示,有70%的青少年在网上结识新朋友,其中50%的青少年与网友见面、通信、打电话等。网络专家指出,由于网络具有跨国界的特性,因而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中学生思想单纯,与网友交谈时往往实话实说,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致上当受骗。

2.网络成瘾的原因

(1)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青少年进入了青春期以后,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独立愿望越来越强烈,希望大人能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还把他们当成孩子来看待和提出要求,他们就会厌烦,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情绪。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情绪化很严重,行为往往被情绪所左右,自我控制能力很差,这就决定了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易变的、脆弱的,他们更渴望被肯定、被关怀、被理解。

(2)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

中学生喜爱网络游戏,主要是因为中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喜欢冒险,爱寻求刺激。网络游戏画面精彩、情节虚幻、情节生动,能让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从其他游戏形式中无法感受到的惊险、紧张与刺激,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网络游戏具有交互性,玩游戏的人可以通过操作,干预和改变游戏的进程或结果,从中体验到在现实社会中感受不到的自身力量和智慧,得到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的自我肯定及社会肯定,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老师们或者家长们或许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沉迷于网络的大多是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在现在这个过于重视学习成绩、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重要标准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会受到父母的抱怨、批评或是责骂,在老师那里无法得到赞扬,甚至可能还会受到同学的鄙视。人是需要被肯定的,这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他们被否定的太多了,在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处得不到赞赏,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必然会去寻求其他的途径弥补这种心理缺憾,而网络游戏恰恰是一种满足这种心理需求的最方便的方式。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网络游戏会对某些学生产生不可思议的吸引力,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任家长、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奏效。

还可以再细分网络对青少年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①电脑游戏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当今社会的武侠片和科幻片充斥着学生的生活。使得很多学生富于幻想和英雄情结,许多网络游戏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其设计成游戏,让那些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且有厌烦心理的学生获得了心理成就感,如果沉溺后,便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加之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便无心上学。

②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闭锁性矛盾下的交友心理。交往是个体社会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欲望都明显增强。但出于自尊,其“成长的烦恼”又不愿轻易向人袒露。而网上聊天、网络多角恋爱既可以使他们畅快地宣泄烦恼,又避开了现实中必须面对的压力。

③求知欲与认知水平矛盾影响下的探究心理。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有了明显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大容量的信息来源争夺着他们的眼球。但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常常不分良莠,走进误区,引发逻辑混乱。

④性心理与自制力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旺盛期,对性的理解模糊,再加上获取正确性知识的渠道不畅和性教育的课程尚未普及,而网络中却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性知识来源,无意中接触到了黄色内容,虽然知道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薄弱的自制力并不能束缚住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由于我国性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很多青少年通过上网来满足自己的性好奇心理,这也是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

(3)客观原因

孩子上网成瘾,除了上述两条重要的主观原因外,还有一个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大致说来,可以将这些客观原因归纳为以下几条:

①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最基本的活动场所,因此,家庭会给青少年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高,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许多青少年因不堪重负而无奈的选择逃避。有的家庭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谐,或者在单亲家庭中,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感情需求,这也使得一些孩子转而从网络上寻求依赖和发泄。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要么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要么盲目地排斥网络,或多或少的对网络有着非理性的看法,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应心理,导致他们会更加激发自身去接近网络。

同类推荐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你的孩子会做家务吗?你的孩子爱锻炼身体吗?你的孩子懂社交礼仪吗?你的孩子懂团队合作吗?……如果以上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会不会因此而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呢?可是,为什么日本父母却能应付得从容不迫呢?难道他们有什么教子的秘诀吗?《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就是能够解答你上面的疑惑。本书从八个方面来说,希望能够给广大中国父母以参考和借鉴,使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进而顺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自律的人。
  • 育儿知识一点通

    育儿知识一点通

    幼龄宝宝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对宝宝的智力、身体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选题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将新生宝宝按月龄划分,把对1~12个月幼儿的教育、护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潜力股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指写在未来存在上涨潜力或具有潜在投资预期的股票。潜力股不是绩优股,但是却有成为绩优股的潜力。这些经济术语其实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每个孩子本身都是潜力股,都有成为绩优股的可能,关键在于家长后天的培养教育是否得法。本书向家长介绍了让孩子顺利从潜力股进化成绩优股的七个步骤,从发现自己的不足到发现孩子的优势,再到如何满足潜力股成长的需求,通过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空间、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帮助孩子克服成长障碍,将孩子从潜力股培养成绩优股。
  • 家教心语

    家教心语

    《家教心语(梦启录)》一书提出的问题是家教中,特别是幼儿、少年家教中诸多问题的一部分,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推进问题解决。
  •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本书所展示的教子问题,更多的是从精神胚胎养育的角度,去分析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这几年里我们接触过的众多父母,反映了教育孩子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理解和领悟的。书中突出“实践”,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关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育龄女性解答教子问题,问题涉及孩子的年龄跨度从0岁一直到16岁,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职业女性怎样面对工作、孩子教育的双重焦虑?孩子性格太温和,会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社会竞争力?孩子很善良,学习也不错,为什么不合群,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孩子对作业、考试特别焦虑怎么办?
热门推荐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专业驱魔师

    专业驱魔师

    “刚降住了几个妖,又逮住了几条魔,魁魅魍魉怎么他就这么多?”嘿,小妖怪!
  • 乡村大鼓戏

    乡村大鼓戏

    乐乐领着六零、馍筐、狗子去找队长孬孩时,孬孩正蹲在门槛上吸他自卷的纸烟。乐乐满面挂笑地说,胡庙有电影,放《闪闪的红星》,咱们去看吗?孬孩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几步跑到厨房里,在水缸里面舀了一碗凉水,咕咚咕咚灌进肚子里,又拿了个玉米面馍,兴冲冲地领着几个人出了村子。路上,几个人饶有兴趣地谈论着即将放映的《闪闪的红星》。这电影乐乐看五遍了,已将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的台词都烂熟于心了,但只要一听说哪个大队放《闪闪的红星》,乐乐就会一脸喜色地找队里人去看电影。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全册)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全册)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势力,令皇帝寝食难安。他们的传承,比一个朝代更久远;他们操纵着王朝的更迭,改变着历史的走向;他们占据中国权力顶峰达千年之久。他们被称作士大夫,也被称作世家门阀。河内司马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河东裴氏……但凡在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人物,几乎无不出身这些豪门大族。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不单单是一个理念或口号,而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种政治现实。而皇帝与世家大族博弈的背后,却是权谋与鲜血浸染的历史书页。本书描写魏朝、西晋、东晋三朝两百年间,占据权力顶峰的士大夫家族的发家史、夺权史和沦落史。世家中的士大夫,有的才华出众,有的人品高洁,有的满腹阴谋,为了家族的兴盛,为了自由和理想,为了争权夺位,创造了历史的神奇,为后世留下司马篡位、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东晋复生、王马共朝等精彩的篇章。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来叙述,但所有事件均严格取自史料。层层剥开历史的表层,找出背后的隐情,挖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世家内部、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感情牵绊。这也是一本描写人创造历史,以及时间改变人心的书,你可以从本书中读出谋略、政治内幕、历史真相、时间、人心、血与泪、隐忍与拼搏,甚至哲学与宗教。
  • 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初期生活的长篇小说,正面描写了工业建设中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热情歌颂了党的11届3中全会的正确路线。小说描写国务院一个重工业部和所属的曙光汽车制造厂,在1980年围绕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所进行的一场复杂斗争。
  • 靳先生在线撒狗粮

    靳先生在线撒狗粮

    重生前,她遭渣男抛弃,家族蒙羞将她扫地出门,被堂妹和继母夺去全部家产。更是被渣男陷害入狱,被囚犯殴打致死。重生后,她斗继母,吊打渣男,堂妹身败名裂是她一手杰作。复仇路上还收获了一个金灿灿的冷峻总裁。实力宠妻,绝不含糊。听说靳总为了追求靳夫人,花了三个亿置办婚礼。众人觉得耸人听闻。秘书面不改色的回答:“不,那是你们还没有看到十几亿的私人飞机。”小剧场1传闻靳氏夫妇感情不睦。某总一把将报纸摔在了报社老总的脸上:“眼瞎?”传闻靳夫人给靳总戴了绿帽子,生下了别人的娃。某总指着自己刚出生连眉毛都没有,长得像是死耗子一样的儿子,一本正经的说:“长得这么像,你们看不出这是我儿子?”某女拽了拽他的衣袖,小声说:“喂,解释就解释,骂自己是死耗子干什么?”【重生甜宠文,总裁实力宠妻,甜到齁牙~】
  •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勇气是飞翔的翅膀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勇气是飞翔的翅膀

    本书属于德商勇气培养的范畴,对于小读者来说,勇气的培养是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的,不是从大字眼说起,所以,本书就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通过25个生动的小故事,给孩子一些方法和启迪。开卷有益,希望小朋友们,在读到这些小故事的时候,能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勇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延时爱恋

    延时爱恋

    我想我是恋爱了,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只希望时间能够奇迹般的延长,长到足够我们走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