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8000000007

第7章 与倒霉一刀两断(3)

成功先生和失败先生都非常听话,你只要稍稍给他们信号,他们就马上采取行动。如果讯号是正面的,成功先生就会出来执行命令。反之,负面的信号,失败先生就会出来完成任务。

想要了解这两位工头对你的影响,你不妨这么做:告诉你自己“今天真倒霉”。失败先生一接到这个信号,立刻制造出几个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他会让你觉得今天太热或太冷、生意冷清、售货量减少、有人不耐烦、你生病、你太太心情不好。失败先生非常有效率,不到一会儿工夫,你感到今天真倒霉。

如果你告诉你自己“今天是个好日子”。成功先生接到信号出来执行任务,他告诉你“今天天气好、仍然快乐地活着,你又可以赶些进程。”那么,今天就是个好日子。

你给他们的信号愈多,他们就变得愈有权力。如果失败先生的工作增加,也就会增添人员,占据脑部更多的空间。最后他就霸占了整个思想工厂,可想而知,所有生产出来的思想都将是负面的。

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开除失败先生。你不需要他,你也不想他在你旁边告诉你这不能、那办不到、会失败什么的。既然他无法帮你达到成功的目的,干脆一脚把他踢开。

完全重用成功先生,不论任何思想进入你的脑中,派成功先生去执行任务,他将引你步向成功。

成功先生和失败先生面临的环境本身一模一样的,可是失败先生会制造出很多环境中的麻烦,放大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糟糕的天气、衰败的市场、不幸的生活。社会上存在着失败者和成功者,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选择一味苛责环境,而不寻求内心状态、外在行动的改变,有一天会发现,原来环境真的让自己彻底受了伤。

“受害者意识”的根源——悲观的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暗示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心理现象,能对人产生较大影响,它起源于法国的一位药剂师鲍德茵。

一天,有位客人到鲍德茵的诊所要买一种医生处方才能出售的药物。客人没有处方,但他非要买到那药物。鲍德茵没有办法,但又不能违法卖药。他灵机一动,给了那客人数粒完全没有药性的糖衣片,并告诉他这是他要的药物,还将它的效力大大的夸了一番,然后将客人打发走了。

数天后,客人回到病房,大大地感谢了鲍德茵一番。说是鲍德茵的药治好了他的顽疾。鲍德茵糊涂了,从生理学的立场来说,糖衣片是无法治好这人的疾病的,而实际上他又是因为吃了“药”才痊愈的,到底是什么治好了这人的病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心理的因素治好了他。这心理的因素就是暗示的力量:客人老早就相信这药的治病能力,再加上鲍德茵的大力推介,糖衣片也成了灵丹妙药。

自我暗示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拿破仑·希尔精辟的说道:“潜意识就像一座肥沃的田园。如果我们不去播下美丽果实的种子,那么杂草就会在这里蔓延生长。因此,自我暗示就像是一个控制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创造性想象力去播下积极的种子;不然的话,我们会因为疏忽、不察觉而任由消极性甚至是破坏性的杂草侵入这田园。”

总以为自己是“受害”的人,常常持有悲观的心理暗示。

比如一个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好昨晚睡眠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怀疑自己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

摆脱悲观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别无其他——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

有一位妇女因丈夫突然在车祸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悲痛得双目失明。但经过医生的检查,眼睛的结构没有病变,诊断为心理性失明,用许多方法都没有治好。

后来进行催眠治疗,催眠师暗示她视力已经回复,对她说:“我数五个数,数到第五个时,你醒来就能看见东西了”。催眠师很慢的数一、二、三、四、五,果真数到五的时候,病人醒来,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完全恢复。

任何人的生活,都会有外界干扰、为旁人左右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活在“受害人”的阴影里,人会变得沮丧失望,对生活充满抱怨、苛责他人,甚至限制和扼杀自身的潜力。要知道,环境不易改变,解决之道就是改变自己。

用顽强的信念摆脱困扰

美国人迈克出生时因为一场事故而导致大脑神经系统紊乱,这种紊乱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迈克长大后,人们都认为他在神智上肯定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政府福利机构将他定为“不适于被雇佣的人”,专家们说他永远都不能工作。

但迈克的妈妈从来没有把儿子看成是“残废人”,她相信儿子能够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对迈克说:“你能行,你能够工作,能够独立。”

妈妈的鼓励让迈克决心打败残酷的命运,开始走向自立。于是,他选择了从事推销的工作。他向几家公司递交了工作申请,可是都被拒绝了。迈克并没有气馁,他凭着自己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并发誓一定要找到工作。

最后,在他的不懈坚持下,怀特金斯公司抱着怀疑的态度,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公司提出的条件是:迈克必须接受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波特兰、奥报地区的业务。虽然条件非常苛刻,但毕竟是个工作,迈克欣然接受了,他终于坚定地在自我独立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第一次上门推销,迈克在门前反复犹豫了4次,才最终鼓起勇气摁响了门铃,开门的人对迈克推销的产品不感兴趣,接着是第二家、第三家……迈克的生活习惯让他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寻求更强大的生存技巧上,所以,即使顾客对产品不感兴趣,他也不觉得灰心丧气,而是一遍遍地去敲开其他人的家门,直到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顾客。

每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迈克会在一个擦鞋摊前停下来,让别人帮他系鞋带,因为他的手不够灵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系好;然后在一家宾馆门前停下来,请宾馆的服务员帮他扣好衬衫的扣子,整理好领带,使他看上去仪容更整洁。不论刮风还是下雨,迈克每天都背着沉重的样品包走1英里,他四处奔波,那只没用的右胳膊蜷缩在身体后面。

这样过了3个月,迈克几乎敲遍了这个地区所有的家门。他做成的第一笔交易,是由顾客帮他填好的订单,因为迈克的手几乎握不住笔。每天,迈克都要工作差不多14个小时,当他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时,关节疼痛和偏头痛都向他袭来,但他第二天依然坚持着背起背包上路。

一年年过去了,迈克负责的地区中,越来越多的家门为他打开了,他的销售额也在渐渐地增加。24年后,他已经上百万次地敲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并最终成为怀特金斯公司在美国西部地区销售额最高的推销员。

凭着这种不甘屈服于命运、努力追求自立的精神,迈克终于在坚定的自我奋斗道路上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试想一下,当权威机构和专家都认为迈克不适合被雇佣时,如果迈克相信了这种说法,相信自己只是生活的一个受难者,他将不再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之大,也许只是少了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可是不会有更多的“受害人”意识到:摆脱“受害人”意识,相信自我,每个人都会是生活的宠儿。

不放大困难

生活中存在很多放大困难的人,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特征:面对困难时的怯懦。在平时为人处世时,他们小心翼翼,犹豫不决,一旦遇上挫折就很容易退缩。比如在择业时,他们唯唯诺诺,在面试官前语无伦次或是面红耳赤。在公平的机遇面前,害怕心理阻止了他们才能的充分发挥,以致悲观情绪产生,本身细沙般的困难,通过自我否定和自卑被放大成了一座高山。人类学会走路,必然先学会摔跤,其实并没有那么疼,或者那根本就不是困难。

想象中的困难

许多困难,其实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不自信的人,往往把困难想象得比实际的大,他们为自己心中想象出来的困难所吓倒,从而丧失了许多成功机会。

20世纪初,有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3年多,终于存够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奶酪和饼干充饥。

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人中一个小孩生病了,做父亲的去找服务人员并且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可以吃啊。”

“是吗?”这人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人员以惊异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每日的生活里,许多困难因我们的怯懦和胆小而生。当困难的念头充斥了头脑,我们的眼神和动作都会无意识的出卖我们,向他人表现出我们的弱点,困难就真的形成了。

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完成目标,或许困难根本不曾到来过。

1985年,曾患有恐高症的柏森·汉姆徒手攀登,登上了400多米高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记录。汉姆94岁的曾祖母闻讯后,特从100公里外的格拉斯保罗徒步赶来。老人要以这样的方式,给曾孙创记录活动添彩。不经意间,她又创造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记录。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老人时问道:“你在徒步而来时,是否因年龄等原因动摇过?”

老人一脸轻松地说:“小伙子,一口气跑100公里,那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又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

老人轻描淡写的话语,平平淡淡,却包含了克服人生困难的大智慧。我们总是把困难设置在最终目标的对立面,目标那座山,那么高,那么远。而困难那座大山,同样是那样横阻在我们的面前,铺天盖地而来,似乎压得人不能透气。

可是,换一种角度思考时,走一步需要什么勇气呢?完成目标的一部分又需要什么勇气呢?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能锲而不舍者,金石可镂。只可惜,很多人在没有举步之前,不是考虑到她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一开始就被想象中的困难所吓倒。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可以证明困难往往被人的主观意识想象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费洛姆将学生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其间穿过一座狭窄的小木桥,桥下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养着几条大鳄鱼。因为没开灯,谁也看不见这些鳄鱼,所以很顺利地通过了小桥。

接着,费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学生被池中的鳄鱼吓出一身冷汗。费洛姆问:“现在,你们还愿意穿过这座桥吗?”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做声。过了很久,有两个学生犹豫地站起来,一个异常小心地挪动双脚,速度显然比过来时慢了许多。另一个战战兢兢地上了小桥,身子不住地颤抖,再也不敢迈步了。

费洛姆又打开房内另外两盏灯,灯光把房间照得如同白昼。学生们这才发现,小桥下面还装有安全网,由于网线颜色浅,他们刚才谁也没有看出来……

这个实验被称为“高空眺望效应”,如同有恐高症的人,站在高处时,即使知道自己没有危险,也会非常害怕。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很多癌症病人往往被“吓”死。当他们不知道自己患上癌症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旦得知自己患的是“绝症”后,没几天就离开人世了。医学专家透露,目前死亡的肿瘤病人有三成是活活“吓”死的,而70%~8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

意识到很多困难由想象而生,本身并不存在,我们就能够集中精力于我们的目标,集中力量于克服真正的困难。

克服面对困难时的畏惧

人为何会无中生出困难,为何总放大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内心的不自信和畏惧感。有位诗人说:“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重新认识自我,克服内心的恐惧,再次面对困难时,或许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琼斯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极为羞涩怕生。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

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

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象外面的阳光多么炽烈。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

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对上了话。接下来,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

同类推荐
  • 人生大计划

    人生大计划

    本书将会使读者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就捧起此...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的盲女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的帮助下,开始顽强地探求内心的智慧和光明。最终获得了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的毕业文凭。她投身于慈善事业,不屈不挠地在黑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用慈爱的双手拥抱世界。她被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本书讲述了她传奇、美丽的一生。本书是美国当代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这部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 头脑驾驭财富: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和财富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三辑08)

    头脑驾驭财富: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和财富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三辑08)

    《头脑驾驭财富:犹太人的成功理念和财富智慧》众所周知,犹太商人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犹太生意经和犹太式管理是千年不衰的智慧与实践。以犹太人占主体的以色列,财商教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理财教育已成为犹太孩子走向世界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教育领域。作者研究犹太文化20多年,先后6次探访以色列,写过20多本专著,并于2015年开始在内蒙古创办“中以创新创业示范园”,推动教育改革。
  • 扭转人生的40个哲学提问

    扭转人生的40个哲学提问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一直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我会迷茫?为什么我比不上别人?为什么我无法坚持?为什么我付出了努力却等不来收获?问题重重却得不到解决,于是大多数人只能在承受困惑的同时继续毫无起色的生活。本书从“选择方向”“认识自我”“克服弱点”“提高能力”这几方面入手,提出了人生当中常见的40个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读者提供解决人生困惑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能从解读得过程中认清自己,并找到扭转自己人生的契机。
  • 拿来就用的博弈论

    拿来就用的博弈论

    我们博,就是博那个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弈,也是期望能够推动对手往我们期待的方向移动。我们学习博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顺利地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行进。研究博弈理论以及其中的各种均衡,是经济学家们的事。但是,把博弈论中的精髓拿来为我所用,争取获得每一次竞争和选择的胜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事情。
热门推荐
  • 豪门夫妻在线恋爱

    豪门夫妻在线恋爱

    【口嫌体正直语文老师×不走寻常路总裁】陆徵和舒宜安结婚第一年,他忙着开发公司AI研究项目,她挺着大肚子满世界旅游看秀。第二年,他忙着拓展海外市场,她在家素面朝天奶孩子。……第五年,陆徵把工作重心挪到国内,回来和舒宜安抢陆所以的宠爱,还妄图让太太再给他生一个女儿。对此舒宜安表示:哈?什么玩意儿?陆徵你脑子没问题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陆所以小朋友有个特别喜欢的变形金刚,把他当儿子养的那种。某天陆所以小朋友拉完粑粑,带着变形金刚进了浴室,说要给它洗澡。然后频冒金句:“妈妈,变形金刚是男孩子,你不能看他洗澡哦。”“变形金刚,你怎么这么不懂事,都把所以的衣服弄湿了,所以要打你屁股。”
  • 万物黄泉

    万物黄泉

    即日开始,成就绝世强者!
  • 气场魔鬼操纵术

    气场魔鬼操纵术

    本书中的主人公毛豆会与你一起了解气场,修炼气场,掌握气场操纵术,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取得事业上的进步、拥有美满的爱情。
  • 修仙从打丧尸开始

    修仙从打丧尸开始

    001号地球,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无数穿越者从此处诞生,像马破苍穹的萧二火了,像斗洛大陆的唐小三了,像武抖乾坤的林动了,都是牛逼哄哄的存在……“别人都能穿越,干天、干地、干空气,为什么我不可以。”慕青如是说道。
  • 铁老大(2)

    铁老大(2)

    小道消息,部里要从北方抽调八百名警察,来银都打击炒票活动!这一消息对于银都铁路局银都火车站站长叶梦琦来说,犹如一声霹雳。但这声霹雳只在半空中响了一声,就烟消云散了。京城一家大新闻机构驻银都铁路局的特派记者倪思源,在采访银都铁路公安处处长朱一之时得知,叶梦琦平时总是把大把大把的车票弄到各个售票点去卖,旅客在车站排了长队反而买不到票。在倪思源的思维里,多办售票点,让旅客一出门就能买到票,这可是方便群众的举措,是部里推广的做法。可朱一之说,他们把大把大把的车票投送到各个代售点去卖,就是为了每张票多收取5元钱的订票费。
  • 王妃无虞

    王妃无虞

    侯门有姬名虞,但求一生无虞,君若不相负,自当不相离……
  • 壁炉山庄的安妮

    壁炉山庄的安妮

    安妮已经是有着六个孩子的母亲了。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些有趣的小故事,尤其是性格迥异的孩子们的童年趣事,如同珍珠一样串起来,让这本书显得温馨美满。
  • 丹麦廉政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丹麦廉政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丹麦何以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本书译介了丹麦廉政建设的政策、法规和举措,以及丹麦学者对此的解读和阐释。同时,本书还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中丹廉政建设的思考。
  • 修仙之绯色

    修仙之绯色

    这是现代一名修真世家的女孩子的故事……许妍苒是一个天赋颇高的修真者,在许家的地位很高,年仅21岁就把许家的青藤录修习到了22层,但是就是因为这样许家才下了决定让她和曲家的天才少年曲惟结为道侣,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两家的关系,也可以让许妍苒的能力提高的更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有一点

    有一点

    几何派哲理漫画,符号体心灵简史。它是人类故事史上最渺小的主角:纸上一点多余的墨迹。它却梦想成为天上的星光……有一点好笑、有一点心酸、有一点共鸣、有一点感动……小小一点,却能触动你内心无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