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600000019

第19章 80后创业者:痛并快乐着(4)

茅侃侃说他最不喜欢光说不练的人:“这世界有主意的人多了去,光说不练,最后等于零。”可是,启动这个项目需要一大笔资金。钱从哪里来?就在这时,他邂逅了一个曾经合作过的老板。听了茅侃侃对Majoy项目的介绍,这位老板很感兴趣,当即决定投资这个项目。不久,Majoy项目的执行公司——北京爱航工业公司诞生了,茅侃侃以智力入股。至此,他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开始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在茅侃侃的“远期规划”中,Majoy将从一个固定的对抗场所,逐步发展到多个场所,并通过互联网让场地内外的玩家形成互动,甚至允许玩家通过手机参与游戏。

虽然靠创意起家,但茅侃侃对自己公司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要做技术型的公司。在《对话》节目中,他对陈天桥的评价是“一个商人,一个善于投资的成功商人,而不是一个做数字产业的人”。在笔者面前,他又一次强调了这一点。至于原因,他回答得很干脆:“我觉得只有技术型公司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而不是赚了钱就跑。”

茅侃侃说,他很佩服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及其创意,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成为创意工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一个企业的创意灵魂”。

选择了就不要回头

不论是文化市场,还是新经济市场,当许多人还认为是“60后”或“70后”的天下的时候,以茅侃侃、戴志康、李想、高燃为代表的新一代已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着“80后”的崛起。从他们身上,不仅可以看到财富新贵的头衔、名声和摆出来的姿态,更多的是不同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现实主义价值观。甚至有些人已经扬言,这种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处于媒体关注的焦点,茅侃侃有着自己的看法:“媒体对我们怎么划分无所谓。我们4个人是很好的朋友,这一点也要感谢媒体把我们联系在一起,4个人在一起往往会变得更强大。至于被划分成什么财富新贵,这只是媒体的噱头,我觉得无所谓,只要自己心态是端正的就好。至于这个群体,我觉得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体现时代的特征,‘80后’并不是独立的现象,一样存在‘60后’、‘70后’,只不过我们赶上了媒体高速发展、信息渠道快速扩张的年代罢了。”

茅侃侃坦言:“成名后生活和心态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相比艺人,离成名还差得很远;相比其他优秀企业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其他项目,还有很长的运作期。”

公司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他也总能乐观面对:“人无压力是不行的,要习惯于承受。但是创业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使项目更好地发展和推进。”

“80后”能有今天的成绩,固然与他们的勤奋努力密不可分,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懂得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干什么事情,你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了!”这是母亲告诉茅侃侃的人生哲理。他也常常想到香港警匪片里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黑社会,那就一只脚踏进了棺材,你没法退出。”茅侃侃说,就是这个理儿。

戴志康:理想先行,敢字当头

戴志康,出生于1981年,黑龙江人。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开始创业,现任康盛创想CEO。

抽中南海香烟、喜欢到大食堂吃饭,有时穿着一件高中时代的、显得又小又旧的运动服,头发时常蓬松而翘起,这就是戴志康展现给世人的样子。也许只有看到他坐上那辆银灰色的宝马,在办公室里用灼人的眼光打量下属,或者跟VC大佬对坐谈判的时候,你才发现戴志康不是个郁闷的小青年。

他19岁以前在家中自学,第二年顺利考进大学,然而20岁的时候就从学校出走了。随后的3年独居僻室,潜心打磨技术。22岁还是穷孩子,23岁成了百万富翁。但这点财富并没有成为他24岁的负累,这一年他告别家乡,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找创业伙伴。从这一刻起,他要从技术天才变身为商人,从偏执狂着陆为管理者。在3年内迅速积累起财富还是小事,可怕的在于他的颠覆性思维和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老练。后来,戴志康又尝试着做一场大冒险:产品完全免费,要花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去实践一个前所未有的、还仅仅存在于头脑中的新业务模式。“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最次的结果也就是再一次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不过,”他转了转锐利的眼光、压低了招牌式的调侃嗓音,“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你们学三年,不如我学一个上午

戴志康,1981年出生在大庆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外公是中国第一批教授,母亲在大学任教,父亲则是大庆石油学院的博导。1992年,戴志康的父亲因为工作的需要,在家里配备了一台286电脑,小学五年级的戴志康因此比同龄人更早接触到了电脑。坐在家里,用程序代码就能实现自己的创意,这让戴志康一开始就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年,他接触到了在中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从此沉湎于那个神奇的世界难以自拔。

戴志康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初中开始他全力以赴地投入电脑编程中,成绩直线下滑,老师摇着头说:“这个孩子堕落了,没前途了。”所幸,戴志康的父母很开明,任由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支持他自学电脑,只要不用电脑做坏事或是沉迷于游戏。1996年,他一鼓作气连续发表了15篇文章,每篇论文都可以解决一个计算机问题,几千块钱稿费是他的第一笔收入。戴志康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当戴志康上初二的时候,他的父亲曾带着他到北京找到瑞星公司,当面指出了软件的Bug(缺陷)。

然而,戴志康从小在与人交往方面并不像见到电脑那么来劲,常常是一个人闷着的,父母担心这样下去会有问题,于是拼命鼓励戴志康登台亮相,学校里的每一场辩论赛似乎都是为他们的儿子量身定做的,戴志康也从一开始的口舌打卷到成为辩论赛的常胜将军。父母的鼓励显然让如今的他在人际场合上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一开始内向的性格。

任何事情得失是对等的,当戴志康的父母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电脑天才的时候,却又发现这个孩子的成绩单常常很难看,因为从初中开始戴志康就养成无聊的课坚决不上的习惯。为此,家庭会议的主题不止一次围绕着“考大学怎么办”,其实与父母的争论一直都有,但谁也没有说服谁。直到最后,戴志康答应了父母的要求,无论如何也要考上一个大学。

尽管常常过校门而不入,几乎忘记老师的长相,但戴志康在高考前的一两个月还是进入了临考复习阶段。“那是真正的学习,研究的每一道题都是历年必考题,记得每个公式都是能用得到的,我的原则是考试时把能做对的题都保证做对。”戴志康后来回忆说。

高考当天开考前,戴志康开始满卷子地找刚背过的必考题,然后根据熟悉程度和难度在题前面标上数字“1、2、3”,1是最容易的,3是准备瞎蒙的,2是中难题答多少算多少的。在满心欢喜地拿下“都是送分的题”后,他开始向难度2的题目冲锋,一路下来心里觉得正确率也有60%~70%;最后是准备瞎蒙的题。

很多学习好的考完后都说可惜难题没有做好,反而戴志康却超常发挥地做出了几道。最后高考结果戴志康每科平均100~120分,顺利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当被质疑运气好考上大学的时候,戴志康的一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你们学了三年,其实不如我学一个上午,我考上大学绝不是侥幸。”

三次纪律处分,15门考试没过

三次纪律处分,15门考试没过,这就是戴志康大学4年的成绩单。

从小住惯了大学校园,戴志康对大学少了多数“菜鸟”新生的憧憬幻想,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更多是如何及早逃离校园接触社会。尽管学的是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类专业,但大学陈旧的教材让他十分失望,也因此坚定了逃学的想法。

当周围的男女同学们忙着拍拖游戏人生的时候,戴志康则更多地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做出点成绩,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年薪10万块的工作。”2001年,BBS十分红火,戴志康从社区论坛看到灵感,“如果开发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让即使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将来有千千万万的人用我的软件,这会成为我找份好工作的筹码”。

戴志康把同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书呆子,好好上课,考研读博;一类是天天打网络游戏,没日没夜,打到疯狂。他跟这两类都没共同语言。戴志康喜欢自学,对考试的东西不感兴趣。偶尔他也打网络游戏,但打过之后有自责感,就戒了。他想做点实在的东西出来,比如用于聊天的社区软件,一直在学校里找能一起做的搭档。从一进校门开始,他找了一年,却始终都没有找到。

那年学校里举办创业大赛,戴志康看见的“都是些八股文似的材料”,最后连“一帮纯属为比赛而创业、毫无创业素质的人”都获了奖,他只能感叹。戴志康曾要求以自己设计的软件为凭、申请免修几门课程,得到的答复却是要把软件著作权归到学校名下。学校拿考多少分、参加多少活动为标准考核学生。在老师眼里,上课不专心的戴志康跟那些天天玩游戏的人没有区别。戴志康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是生存不下去的”。

就在戴志康出生前的几年,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比尔·盖茨中途休学,创办了微软。戴志康3岁那年,另一个辍学创业的美国男孩创立了戴尔。10多年后,20岁的中国青年戴志康也在大学第二学年开学之后“跑路”了。2001年9月,戴志康搬出了学校,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元的房子,开始了每天15小时的工作,捣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段“过街老鼠”般的生活:一间危房,地板踩着嘎吱响,塑料纸代替了楼道里的玻璃窗,哈尔滨冬天的刺骨寒气天天往里灌,整栋楼最勤快的活物也就一只野猫,常常把半夜回家的他吓得半死。这3年,旷课,不参加考试,缺席学校大会、“非典”时期不回宿舍,学校没少给警告和处分。

但是,所幸的是,戴志康还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当年比尔·盖茨为操作系统而着迷,戴尔在宿舍里装配电脑,而戴志康的救命稻草是网络社区。互联网是他当时联系外界的唯一通道,社区里有在学校找不到的、遍及天南海北的“聊得来的朋友”,很快“芝麻开门”。

创业成本只有800元

戴志康一度只抱着一个单纯想法:做出好东西证明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如果按部就班地混张大学文凭,那就是“菜鸟”。

那时候互联网开始火起来了,互联网成了他当时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在大大小小的网上社区里,戴志康结识了遍及全国各地的同行朋友。他对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极有兴趣。于是,开发了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让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让网友们可以“傻瓜式”地建立论坛。软件设计好了,他将这套软件命名为“Discuz!”,取自英文单词Discuss(讨论),然后挂在网上,免费提供给网友们使用,英文名字后面的惊叹号表示他惊异于网络产业的巨大前景。

对于自己开发的Discuz!戴志康起初没有想到要利用它赚钱,只是为了给网友们提供便利。因为是免费的午餐,他很快就有了800多位用户,这些用户不断地给戴志康提出软件的问题,他也不厌其烦地解答,甚至修改程序。

后来他觉得他的产品在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上,比如速度、安全、负载能力和人性化方面确实远远超过了同类产品,那么,既然别人的产品都可以收费,他为什么不可以?于是,他开始想到通过这个产品来盈利。

吃惯了网络免费午餐的人们,对于收费都有些不乐意,有人开始攻击他的软件,甚至还有人指责他是盗版的。这些打击让他几乎不敢上网。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开发的软件有价值,开始的时候他定价500元,后来还将价格提升到2000元。卖了将近半年,连一个客户都没有。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没过多久事情就有了转机。一个香港客户在试用了“Discuz!”以后,觉得这个软件使用方便,而且颇具实用性,但需要进一步定制以符合自己的要求。原本那个客户找了香港一家公司来合作,并说好了支付5000元的报酬,时限为一个月。结果项目进行到一半,那个公司的人就跑了。于是,这个香港客户就找到了戴志康。戴志康告诉客户,他只用一个周的时间就能够做完,而且只收2000元。实际上,他在第5天的时候就交货了,最后香港客户付给了他3000元。技术转变成了货币,第一单生意让他信心大增。

转机在2003年7月的时候再度出现,这个时候开始有人零零散散地来买。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对手产品的好几倍,那些模版体系和数据结构到今天都成了别人学习这种语言的必修技术。结果从此以后,Discuz!进入了高速运作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2003年收入几万元,2004年几十万元,2005年几百万元,除去饭钱、房租、上网费,一大半都是利润。

同类推荐
  • 让精神还乡

    让精神还乡

    本质上,她与《人生》中的刘巧珍并无区别,但在身份上则不一样。田晓霞是一个知识者,而刘巧珍则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刘巧珍永远被拴在了土地上,并成为土地的殉葬品。而田晓霞则成为知识者的追随者,并为之献出了生命。田晓霞是路遥在创作中的一个美好幻象。路遥让田晓霞死了,意味着仅有的一线希望的破灭。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时,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经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并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哀伤之情,打电话把远在外地的弟弟王天乐叫到跟前,只为告诉他:“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正因为这个梦的破灭,孙少平所有的梦想也破灭,才使小说具有了艺术的张力。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乞儿流浪记

    乞儿流浪记

    《乞儿流浪记》讲述一群底层劳动者混乱不堪的氓流生活。小说从一场地震灾难开始,一个长着尾巴的女婴出世,这个长尾巴被命名为鬈毛的女婴,她无疑是苦难生活的全部聚集,她的存在无疑是折射出生活最丑恶的那些面目和本质。来福并不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但他与鬈毛一度相依为命,使髦毛的生活还透示出些许温情。随后是一批鲁蛮险恶质朴粗鄙家伙相继登场:阿旦、赵和尚、王老屁、蔫耗子、黑杠头、国香……这些人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流氓无产者的队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十足的“弱势群体”。作者用语言的华丽外衣去包裹丑陋的身体,把高浓度的文学性品质挤进弱势群体,挤进中国本土原生态的生活,把底层“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描写到极致。
  • 无限重生之魔灵大陆

    无限重生之魔灵大陆

    数万雷霆洗礼大地,生灵险被灭绝迹,千年后,这片大陆再度恢复繁华,并被谓之魔灵大陆。两处绝禁之地,被欺瞒的人类,一个被隐藏的真相。获得无限重生能力的孟心踏上这片神奇土地,开始了一位传奇强者的崛起之路,并挖出了魔灵大陆被掩盖数千年的惊天秘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将军小妾来种田

    将军小妾来种田

    赶上了一波穿越潮流,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田熙悦穿越成了不知名的朝代里的将士小妾身上,赚银子,逗包纸,便宜夫君回来了在逗逗便宜夫君;“将军,皇上让你压敌”“滚滚滚,老子去了,辛辛苦苦种的菜谁来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年的约定

    千年的约定

    她不是我要等的人,而真正等我的人却一直就在我身旁,只是,我没有发现。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却已来不及说爱你。下一世,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在一起了?在一起看细水长流……
  • 瘦楼

    瘦楼

    鲍贝,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我的路十二

    我的路十二

    我以为我活的很开心,直到有天你走了,我才知道,这开心全来自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