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3900000011

第11章 修身方能平天下——管理者可持续发展的密钥(2)

至善与亲民的根本是修德行德,是明德的展开和实践,是从“下德不失德”向仁德、义德、礼德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培养、积累和升华,从而带动信德和智德的全面提升和巩固,真正达到明德的实践过程。

《大学》还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段阐述中,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些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渐进和深化的过程。“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就是修身。

在八条目中,“格物”和“致知”是基础。致知而致命,以道德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的高尚志愿。诚意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意识行为。所谓“正心”,就是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确意识观念,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古人曾说:“道德人家福泽长”,道德之家中必有道德修身之人,这些贤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身边人和整个家庭。如果能以身作则,对家人进行道德教育,使全家都能尊道贵德,以德修身,全家人都达到一致的、同等的道德人生修养状态和境界,这就是所谓的“齐家”。

修身如治国,治国如修身。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治国的前提。不以德修身就难以肩负治国的使命。

《大学》所谓“修齐治平”,不仅为社会群体规划理想境界,而且为个体人生规划理想境界:作为“外王”的“齐治平”是作为“内圣”的“修”的彻底实现;而“修”的目标不是群体的“大同”,而是个体的“知性”“知天”——“成圣”。“修齐治平”不仅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且首先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将个人修养与现实政治贯通,通过追求道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的根本价值,从而隔绝对彼岸世界的诉求。这是儒家思想最特别的地方,对解决上帝死后,人类遭遇的信仰危机有积极的意义。

二十、“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个人处世有什么借鉴作用

冯友兰先生书房曾经挂着这样一副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冯先生1988年2月写的。关于这副对联,冯先生自己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哲学史工作的意义,下联说的是我的自我修养的目标,这两句话,是我的自勉之辞。”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先生一生追求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说:“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的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最高底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底,但又是不离乎人伦日用底。这种境界,就是即世间而出世间底。这种境界以及这种哲学,我们说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礼记》中的《大学》独立出来,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出自《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大致意思是: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

对于中庸的解释,中国学者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

《中庸》首篇《天命章》对“中”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中”相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定义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并将其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感情保持“中和”的状态,就可以保证本性因无情欲之蔽而发扬光大,进而达到使“天地位”、“万物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的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中”既是个人的某种主观状态,即含而未发的内在情感要求,又是个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里表现于外在言行的规范和准则。这两者是统一的:内心之“中”是言行之“中”的前提,而言行之“中”又是内心之“中”的外化和表现。

宋朝大哲人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当代学者匡亚明先生认为,“中庸”是“作为仁的人生哲学方法论的中庸”,认为“所谓中,即中正,中和。所谓庸,即用也,常也”,因此“中庸”即是“用中为常道也”。学者金景芳等认为:“孔子所说的中,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而是恰到好处”。

另外,《中庸》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学问的积累。这些观点对于后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者钱穆常诵《中庸》之句:“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大思想、大学问必与“中庸”有关。“中庸之道”乃大道,亦为人道。“惟其中国传统,特重此中庸之道,故中国传统思想,亦为一种中庸思想。”“中庸”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基本特征。归其因由,钱穆认为,这源于在中国思想里“道不离人,亦学不离人。”当然,这种思想特征更根本地来源于中国人的生命活动,而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同时,中国思想对于生命的关注乃是它的重中之重,它主张的生命态度正是“中庸”。所谓的“中庸的生命之道”,不仅单指思想活动,还指包括思想活动在内的更为广泛的整个生命实践活动。

“极高明而道中庸”提醒人们,为人处世不能走极端,而应该平衡各种力量,对事物形势洞察了解,明智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人们能够在一切事情上做到恰到好处,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

二十一、管理者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能学到什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本是《周易》中的乾卦。

《易经》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第二卦坤坤为地坤上坤下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对于乾卦和坤卦,通常有三种解释:

(1)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天行健就是以骏马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的品德。

(2)据帛书《周易》,“干”为“键”,“天行健”乃“天行键”,“键”为“干”的古字,而“键”又训为“健”,串在一起:天,行矣,干(键)。干,健也。

据帛书《周易》,“坤”为“川”,“势”为“执”,“地势坤”乃“地执川”,“川”为“坤”的古字,而“川”又训为“顺”,串在一起:地,执也。坤,顺也。“地”也有“原初的肯定性的强力”,“执”为“势”,所以“地执坤”变成了“地势坤”。“执”为执持、执守;“势”即势力、形势。

(3)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定,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易传》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对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个天空,如果再分而言之,大体上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当时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空间,一是指地球以上的大气层。地与天相对而言,指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家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能够离开大地的,天空中飞鸟也不例外。《易传》不仅用天、地代表自然界(亦可称为宇宙自然界),而且看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意义,这才是《易传》“自然观”的特点。它是从人的生命存在出发去理解自然界的。万物的生命来源于天,生成于地,正因为如此,《说卦传》将乾、坤二卦视为父母卦。在《易传》看来,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不能分离。在发育生长万物的意义上,天可“称”之为父,地可“称”之为母,父母只是个“称呼”,并不是说天地是真父母。人作为天之所“始”,地之所“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确实与其他万物不同,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在自然界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这正是《易传》所特别强调的。

《系辞传》与《说卦传》都讲到“三材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视为“三材”,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足以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人的地位重要,是因为只有人才有仁义,也只有人才能尽其仁义而“成物”。人性是不能离开“自然性”的。这所谓“自然性”,不是纯粹生物学上所说的生物性,而是具有生命的目的意义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对人而言,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源,而且是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根源。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立而为三,固然是由于人具有一种特殊地位,但这种特殊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界给予的,而且同时便负有一种使命。

《易传》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而不只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时,就不仅仅是“法天”、“法地”,即效法天地之义,而是变成了人的内在需要,人的生命目的本身。当《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文言》说,“利贞者,性情也”时,这个意思就更加清楚了,“乾道”即天道,就内在于人而存在,就是人之“性命”,人之“性情”,具体而言,就是仁义。这就是《易传》讲“三材之道”的意蕴所在。

《易传》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这里所说的“天”,具有超越意义,但并不是实体,它无非是宇宙自然界的全称,是一种哲学的概括。所谓“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天”是自然界,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一切价值之源。这种神圣感实际上赋予人以更加现实的使命感,这就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周易》对于今天的积极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哲学化本身,而在于它通过确立此后中国哲学的最高范式“阴阳”,确立了一种“东方生命哲学”,而这种生命哲学既可以展示群体生命存在、也可以展示个体生命存在。

天生万物,与天地相比,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渺小的,但生命是伟大的。生活中我们都尝过酸甜苦辣,凡间尘世谁都有起落沉浮。当回过头来看走过的崎岖不平的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本身具有战胜困难的潜力。在生死边缘游走过的人就不再在乎斤斤计较的得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平平淡淡,自自然然。用易经中的一句话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二十二、管理者如何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长期积累形成的。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它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威胁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文天祥写的《正气歌》对孟子的浩然之气有很生动的描绘,“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存在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

同类推荐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互联网+:整合与跨界

    互联网+:整合与跨界

    此时此刻,对跨界核心趋势前线情报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谁能早日拨开迷雾,谁能早走一步,少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格局中占据优势!
  • 管团队,管的就是执行力

    管团队,管的就是执行力

    帮你成为卓越的管理者,打造强悍的执行团队。执行力决定了团队的生死存亡,决定了团队是否能够发展壮大,更决定了团队的价值。本书从执行力的10个关键环节入手,告诉你轻松带出高效团队的秘密。
  • 百姓投资38金律

    百姓投资38金律

    本书主要介绍了 38条家庭实用理财的方法,指导您对投资管理做出更客观的判断。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不一样的理财观念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

    本书以“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为核心理念,引用典型的销售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说客户才会听”的说话技巧、沟通方法,以及“怎样做客户才会买”的销售战术和策略,展示了在每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销售步骤中都要用到的说服客户、促成交易的一整套销售技能,引导广大销售员快速提高自己说话本领和销售能力,化解销售中的难题,轻松成交每一单。能说会道,说到客户心坎上,让客户无法拒绝你。观察观色,把握成交时机,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
热门推荐
  • 画卷书生

    画卷书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在黄泉附近开了一家店,店主是一个书生,他的店不卖东西,只画画,画的都是过往魂人的故事……人与妖,师徒之情,男女之情……世间百态,皆是画中故事。
  •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 尊主宠无度:跋扈公主要逆天

    尊主宠无度:跋扈公主要逆天

    一朝重生,25世纪古家大小姐、黑道霸主穿越为晴云国废材草包公主,皇帝皇后无限宠,收灵宠、炼丹药、破阵法、炼神器,自此废材变天才。九重天冥域之主,因意外与她相遇,从此变妻奴,狂宠不断。剧情一某男:女人,我看上你了,乖乖跟本尊去生小妍妍吧。某女:看来你是想断子绝孙了。剧情二“君上,南芜帝君要带君后去南芜了,说要去看看风景。”侍卫“什么?蓝寒揶,你给本尊等着。”某帝君随后,路人都传,今天南芜帝君的寝宫被炸了。某帝尊笑嘻嘻地抱着自家娘子回千寒宫了。于是被抓回来古璟妍三天三夜都没能下床。“君溟煜,你个情兽,老娘要烧了你的你的千寒宫。”某女咬牙“夫人,不要动气,只要你高兴,别说是烧了我的千寒宫,就是冥域你也可以烧。”某帝尊笑得贱兮兮的。
  • 大宋苏轼

    大宋苏轼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过世于公元1101年,一生所系,大约是宋帝国最为辉煌的时代。其将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了新的强度。一方面,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满,另一方面,他好美食、好交友、好品茗、好游山林,用腼腆的力度感唱出时代的旋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种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是其意志对美的反映而取得的对痛苦和痛苦之智慧的胜利。本书通过对细节的追索,力图描绘出文学史上和历史书中没有记载过苏轼。通过求访苏轼的词、生活和情感,去想像和拼凑“清明上河图”般波澜壮阔的大宋。
  • 深海开发商

    深海开发商

    在大海的海底深处,拥有无数的宝藏。石油,天然气,煤,铁,黄金白银矿,可燃冰等等。还有各种海洋名贵食物和药物,珊瑚等等,这些东西都非常难得到,特别是现在海洋海底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人类只是在近海发掘这些资源,至于海洋深处的无尽宝藏则是无人问津。不过,自从孙峰得到一个牛叉的金手指后,那些海洋深处的资源:统统都是我孙峰的!石油天然气这些资源太敏感我不搞,但是搞搞金银矿石还是可以的,偶尔卖卖珍贵海洋药物和食物也是可以滴,顺便开开公司,赚赚钱,泡泡妞也是可以滴!(书友群:312069345)
  • 寒光不遇何见晴

    寒光不遇何见晴

    简介无能看正文:她是燕京的神秘的女人,南宫家最宠爱的义女,他英勇无畏,但在她面前幼稚的像个孩子。“幼稚的男人。”看着在自己面前撒娇吃醋的男人,沐羽依满脑子的黑线。“无知的女人!”宫少陵幼稚的别过头不去看她。沐羽依额头的黑线越发浓烈,天啊!这男人怎么这么幼稚,她可以申请退货吗?宫少陵骄傲的别过头,那也只是对你一个人好吗?【虐恋+腹黑+复仇,外加点科幻,欢迎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人事典患难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患难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学霸致富忙

    重生学霸致富忙

    【种田经商+双洁+爆宠+强势】朱砂兴奋的挑起某人的下巴,霸道宣布:“从今以后,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某人黑了脸:“媳妇,这话该我说。”重生前,朱砂被亲妈毁了容,只能象个“男人婆”那样拼事业。重生后,朱砂顶着张千娇百媚的脸,还是想象“男人婆”那样拼事业,肿么破?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朱砂,侧脸看着旁边某人:“打个商量,你还是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吧。真的,我赚钱养家,特别在行。”书友群:88389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