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000000010

第10章 墨子(1)

墨子(战国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

《墨子》中关于舍去己利,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先导。这些理论是极为现代化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理论去理解。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墨子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人,胡适称他“也许是中国出现的最伟大人物”,鲁迅将他誉为“中国的脊梁”,毛泽东则认为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墨子生前没有自己的著作,现今所流传的墨学思想集中在《墨子》一书中,大部分由他的弟子们整理而成。墨家的著述平实质朴,不加修饰,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又没有玄妙的奥义,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言辞。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异常震撼人心。墨子生逢战国初年,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战火频繁。他在乱世中不懈奔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着眼于广大平民的利益,发出了响彻千古的“悲天悯人的呼号”。在哲学史上,墨子有着“平民哲学家”的美誉,这不仅是指他的出身和地位,更主要的是指他在学术思想、精神气质和哲学观点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民主和平意识,以及人道主义的救世精神。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交利”、人人平等。他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全面发展、身体力行的教育理念,尚贤使能、不避贵贱的人才观念,节俭自律、舍己救世的奉献精神,别开生面、体系完整的逻辑学说,以及前无古人、独树一帜的科学思想和发明创造,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思想意义。

墨子的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肺腑之声,表现了一位伟大智者的崇高心灵,并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谭嗣同曾明确表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其著作《仁学》的理论源泉;梁启超则大声疾呼:“欲救中国,厥惟墨学!”几千年来,墨家思想在中国虽然不曾占据主导地位,墨子精神却始终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真理和理想奋斗不息。

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以及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见解,主要保留在《墨子》一书中。这部书是墨子及其弟子后学所著,堪称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71篇,流传到今天的只有53篇,是研究墨子及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学说,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学主要有兼爱、非攻、尚同、非乐等十大政治思想主张。墨子思想里最核心的东西是“兼爱”,所谓“兼爱”就是尽爱世上之人。墨子认为,“爱”是无差等无厚薄的,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比起儒家的“爱有差等”更具有进步意义。他主张的“非攻”与“兼爱”完全一致,极力反对掠夺战争,认为掠夺战争是一种极不正义的犯罪行为。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提出了很多进步的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注重选拔使用人才;只要是贤能的人,就要提拔重用,让他们担任官职,处理政事。

墨子针对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和放纵私欲,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其中“非乐”反对的是颓废淫荡的靡靡之音,并不反对音乐本身。他主张节用节葬,不仅合情合理,符合人民的愿望;而且很有胆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他不赞成“命运”之说,是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明确反对“命定论”的人。他把“天”和“命”区分开,相信“天”而不相信“命”。把本来只是一片苍茫的天说得有意志、有感情,把一切自然发生的现象看成是上天爱人的表现,其目的是给“兼爱”思想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

墨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非攻”,也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都属于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因此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样,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强则侮弱”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符合天之利、鬼之利和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小、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墨子思想中还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调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些思想都很有价值。《墨子》中说道:“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这句充满哲理与豪情的名言,充分显示了墨家集团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心。

遗失的传统:《墨子》

先秦的时候,墨家曾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派别。孟子曾经感叹“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到了韩非子著《显学》的时候,他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吕氏春秋·当染篇》则把孔、墨并举,说“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孔、墨)也——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但是,等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居然无法为墨子作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了一段小文章:“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记述。

汉朝早期的时候,墨子仍然被视为智慧的代表,与孔子并称,比如《史记·李斯列传》中说:“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吴起、张仪,智不若孔墨”。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墨子似乎就从思想界消失了。直到清朝的重新校注《墨子》,2 000年间,只有韩愈等一两个人曾经说过同情墨子的话,至于注解的人就只有晋朝的鲁胜一人。

这种现象难道不是非常特别吗?譬如大地上原来有两条河流,几百年后,其中一条干涸了,人们只习惯到剩下的那一条去取水,于是,他们说:天下的水都必须从这条河中去取。假如墨子的思想是无益的,那么,它的衰微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叹;假如这条河流的水是不可饮用的、无法通行的,那么它被堵塞,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叹。但是,如果它的断绝只是由于人们的疏忽、无知与偏见,那么,当人们发现它的遗迹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遗憾。历史并不是成王败寇的舞台,从泥土中挖出来的古希腊雕塑的碎片,其价值要远高于教堂的闪闪发光的镶玻璃。今天,当人们去审视墨子所遗留下来的思想时,不免会有同样的感慨。

一辈子饮用黄河水的人,他们也许会说:中国的水是浊的,他们也许会觉得饮浊水就是他们的命。但是,如果他们了解更多源头,就会说:这不过是历史造成的,并不是必然性。对于中国文化,人们已经发过许多议论,但是,那些想要把那些特点作为中国文化的天性的人,如果他们了解更多早期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觉得自己的判断过于武断。我们马上就可以用墨子的思想来揭示这一类谬误。

保守性是人们所认为的中国文化显示出来的一个特点。这种特性的源头,就是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是,墨子早就明确反对这种态度,他把“述而不作”看做“甚不君子”者的一种。在《耕柱》篇中,他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老子说“知止不殆”,《大学》中说“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但是墨子告诉我们“善”是可以“益多”的,这是中国最早的“进步主义”。

同类推荐
  •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

    大约有四年多的时间,牛顿博士一直在《费城晚报》开辟专栏,获得了强烈的反响,读者们开始与牛顿博士谈论孤独感、恐惧感、忧虑感,以及源于童年的心理障碍等。本书收录了牛顿博士与读者之间的通信,他文字充满了力量,倡导人们与他人和谐共处,最终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能量。正如他所说:“我要把我的祝福、感激和美好愿望送给所有读者。”
  • 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

    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

    一个人,一辈子,最常做,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与他人打交道。而且,现在职场生存如此残酷,若没有一点与人沟通的技巧,很可能就让自己一败涂地。《别让优秀的自己毁在沟通上》正是为日常与不同人群进行沟通、相处而打造的适用书籍。书本全面解读关于沟通的语言、语调、肢体动作等正确运用方法,进而帮助大家轻松实现与他人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技能。是的,这就是一本不需妙语连珠,不求口吐莲花,只要适当运用技巧,就可以让自己的优秀在他人面前脱颖而出的沟通书。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思路决定成败

    思路决定成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既复杂又棘手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打破常规思路,勇敢地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这样才能在人生路途中把事情做对。
热门推荐
  • 愤怒的小祖宗

    愤怒的小祖宗

    ‘滚!’男人不耐烦的一声怒吼,吓得她身子一震。‘你一点也没喜欢过我?’女人忍住眼泪,痴痴的看着他。‘没有。’‘你别闹了,我们好好的。’男人温柔的在她耳边说到。‘好。’可是,这里,碎了。摸着胸口,这里,碎了;她不敢相信任何话了。
  • 理剑

    理剑

    少年杨峥,带着一把刻着“理”字的剑,从天山上下来。报父母之仇,除倭寇匪患。一路上,仇敌变为战友,兄弟忽然成仇。何为正义?何为道理?非得刀剑相加,才能辨明一切吗?
  • 隐天阙

    隐天阙

    三界大乱,战火纷飞。良禽可择木而栖,贤臣可择主而事——她不可择,无可择。等到梦醒时分,只剩满目荒凉。这个世间竟如此荒唐,既然容不下她,那她离开便是,爱情这种珍贵之物,她亦不配拥有。你有你的人生,咱们自此分道扬镳,天各一方,切莫再来找我。
  •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本书是哈佛大学多位著名的心理专家针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咨询课,能为每个身处逆境的人打开另一扇窗户,找到希望和阳光。对于每个人来说,学生时期都是奠定人生基础和储存成长所需养料的重要时期,而处于这个时期的人却很容易被自我击败。人们在确立是非标准和重新自我定位的时候,对于从前所接受的理论和观念会重新审视,这个时候学会自我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时代是自信与困惑并存的时期,针对很多人在心态上出现的盲点和误区,本书给予指向标一样的牵引。例如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早恋问题、追星问题等,给予良性的、循循善诱的开导。
  •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口才是否高超,关乎一生成败。如果说知识是人生的财富,那么口才就是人生的资本!上乘的口才高手,能够把一张嘴变成解决困厄和成就大事的杀手锏。而蹩脚的说话低能儿,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也可能被说得鸡飞狗跳。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其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 咱们丧尸有力量

    咱们丧尸有力量

    在这个丧尸遍地的末世中,百战不死的传奇独狼求生者张琅因一次意外成为拥有智慧的丧尸......好吧,如果这个说法不够吸引你,那我们换一个硬核的说法:在丧尸末日中打开了丧尸版galgame+部落冲突玩法的我该如何生存下去?什么?想要攻略美少女丧尸?人类女英雄?三无合法萝莉?甚至想要搞一搞基?没问题,统统满足你!什么?西边的人类又造反了?全自动丧尸生物机械部队的三团长,你tnd意呆利炮营呢?!
  • 将军皇后太嚣张

    将军皇后太嚣张

    一朝穿越,她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年代,那里充满了迷茫。
  • 药匣秘藏

    药匣秘藏

    宣和殿内,寂静无声。一个高大的身影徘徊着,眼光在雕梁画柱间游离。这时,一个身材矮小、着一件灰蓝色长袍的人急急忙忙走进殿内。“皇上,皇上,钱塘县许家失……失火了。”他气喘吁吁。“什么?”皇上一脸惊恐。“查到什么人干的了吗?”“没有。”夕阳通过大殿的窗阁子射进几缕微弱的光线。皇上踱到椅子上坐下了,殿内又恢复了平静。过了许久,皇上慢慢站起来,显得很紧张,问:“孙齐,东西、东西没丢吧?”“应该没有。许郎中没传来音信。”孙齐说。“你到临安去一趟吧……”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