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000000029

第29章 论衡(2)

在《说日篇》中,王充不但给云、雾、雨、露、霜、雪的形成给予了科学的解释,而且初步涉及了蒸发、凝结与温度的关系。他把云、雾、雨、露、霜、雪看成是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只是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条件下,才作出不同形式的表现。

在声学方面,王充曾阐述过语声形成的原因,并用水面波来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这是世界上对声波的最早认识。

在电磁学方面,王充在《论衡》中对司南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他还用阴阳之气的观点对自然界的雷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他在《雷虚篇》中记述,雷电是阴阳两气斗争的产物。隆隆雷声,是阴阳两气“校轸之音也”;阴阳两气“校轸”还会产生闪光,闪光中人人死,中木木折,中屋屋毁。王充还认为,“雷者,火也”。

《论衡》用王充自己的话说,是一部“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的著作,也就是评论古往今来一切思潮和学说的是非真伪的论文集。王充一生的其他著作均已失传,只有《论衡》一部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丰碑。

(佚名)王充首倡“知为力”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伟大的复兴》中说:“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这两句话,被后人概括为“知识就是力量”。此后,一提到“知识就是力量”,人们马上会说:这是弗兰西斯·培根首先提出的。果真如此吗?其实,早在1 000多年前,战国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即有相同的言论。

王充在《论衡·效力》中明确提出了“知为力”即“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又说:“萧何以知为力。”他认为,“人生莫不有力”,而“力”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筋骨之力”即体力,诸如壮士“举重拔坚”之力,农夫“垦草殖谷”之力,工匠“构架斫削”之力,士卒“勇猛攻战”之力等等;一为“仁义之力”即知力,诸如儒生“博达疏通”之力,佐史“治书定簿”之力,贤儒“论道议政”之力等等。在这里,王充不仅提出了“知为力”的命题,而且还明确地把“力”区分为体力和知力,主张知力与体力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功。他说:“文力之人,助有力之将,乃能以力为功。”

在王充看来,是否具有“识知”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他说:“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如果没有“识知”这个标志,则人“与三百倮虫何以异”?因此,他特别强调人的“识知”,并以汉初开国大臣萧何、樊哙、郦食其三人的不同作用,具体说明了“知为力”的道理。“夫萧何安坐,樊、郦驰走,封不及驰走而先安坐者,萧何以知为力,而樊、郦以力为功也。萧何所以能使樊、郦者,以入秦收敛文书也。众将拾金,何独掇书,坐知秦之形势,是以能图其利害。众将驰走者,何驱之也。故叔孙通定仪,而高祖以尊;萧何造律,而汉室以宁。案仪律之功,重于野战。”(《效力》)萧何、樊哙、郦食其都是刘邦军中的宿将,当起义军攻克咸阳后,其他将领都争金觅帛,唯独萧何安坐掇书,研究秦国的律令图书,从而“坐知秦之形势”,然后帮助高祖制定正确的政策,使刘汉得以安宁。由此,王充指出:“仪律之功,重于野战。”他进而又从这些具体事实中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相比之下,知力比体力更为重要。

这一思想的提出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即使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王充此一首创,实比培根早了1 500多年!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的祖上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以农桑为业”。后来为了躲避豪门的欺压,举家南迁。

正如《后汉书》所说,王充年幼时即聪慧出众,6岁即开始读书,8岁入书馆,后来又学习《尚书》、《论语》,不管文辞如何艰深晦涩,都能够日诵千言。18岁左右,被选送到都城洛阳上太学。因为家贫无钱买书,他经常去洛阳城的书店里翻阅。幸好他记忆力超群,读书几乎是过目不忘,于是对各方面的学说都有所了解。当时的洛阳聚集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优秀学者,如班彪、班固、桓谭、贾逵等,其中班彪、桓谭对王充的影响最大。班彪是当时第一流的学者,王充在《论衡》中曾多次对他加以赞颂;桓谭则是东汉另一位颇具批判精神的思想家,王充作《论衡》,批判神学迷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桓谭的影响。他在洛阳与这些一流学者往来问学,眼界大开,学问日进。阅读的书也已经不限于儒家经典,而是博观诸子、旁及百家。

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汉明帝刘庄亲临太学讲解经书,诸儒相互问难于前,围观者上万人。33岁的王充也乘兴往观,并因此作《六儒论》。没多久,他就返回家乡教书,并分别在县、郡、州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属官,负责管理人事等工作。王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从不为个人利益去拜见长官,从不炫耀自己,结交朋友看重品德和才能,非志同道合者终日不交一言。由于不肯和光同尘,经常与长官意见相左,后来便自动辞去了官职。

公元86年(汉章帝元和三年),60岁的王充先后携家到丹阳郡、九江郡、庐江郡做属官。后来又到扬州部做州刺史的助理,负责监察工作。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二年),再次辞职回家。友人谢夷吾上书推荐,说他的才学“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汉章帝派车去接他,但王充却因病未能成行。

王充的晚年相当凄凉,孤独无靠,贫无供养,但他却并不因此而消沉。公元90年—91年,年过花甲的王充仍精力充沛地写了《养性》之书十六篇,并想要“垂书示后”,于是又着手将自己历年写下的100多篇作品整理成一部新书。这部书所讨论的问题有上百个,上自传说中的黄帝、唐尧,下至秦朝、汉代,“幼老生死古今”全都涉及了。王充认为,这部书用圣人的道理作为评论是非的准则,从博通古今的人那里找依据来剖析事理,就像用秤称物品那样公平,有如拿镜子照东西那样清楚。这大概就是他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论衡》的原因。而这部书的序言,就是王充临死前写的《自纪篇》。

根据《自纪篇》,王充生平共有四部主要著作,每一部都有不同的目的,首先是《讥俗节义》,意在讥时刺世,劝善勉节。这本书今天已经散佚,王充平生不得志,大概对人间之世态炎凉有深切的体察,这部《讥俗节义》的内容应该是对那些丑陋世俗的抨击。第二部是《政务》,王充认为当今的君主治理天下不得法,因此作此书加以匡扶,此书也已经失传。第三部即《论衡》,目的在于考订“伪书俗文”、驳斥虚言妄说。第四部是《养性》,这是王充晚年的作品,顾名思义,是要探讨养生之道,以延长生命。不过王充毕竟也未能探究到长生不老之道,70岁时,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与世长辞。

当代学者周桂钿的《虚实之辩——王充哲学》是系统研究王充哲学思想的专著,也是“中国大哲学家研究系列”之一。本书以新的思路研究王充的哲学体系,对王充所关心的虚实问题做追踪探索,并以现代眼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新颖的见解。认为王充是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超前的思想家,在虚实之辩中展示了理性思维和逻辑力量。

范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神灭论》是他所著的一部无神论著作。全书用问答体写成,计31组问答,共2 100多字。这部书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范缜认为人的神(精神)和形(肉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的东西,肉体死了,精神也就随着消灭。肉体和精神的关系,肉体是本质,精神是作用,就像刀的锋利是刀所发挥的作用一样,离开了刀就无所谓锋利,离开了肉体也就没有精神。和《论衡》一样,《神灭论》也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

同类推荐
  • 笑着活下去

    笑着活下去

    《笑着活下去》是一本文辞犀利、个性鲜明的作品集。本书集结了27个小故事,你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的某个熟人,有儿时记忆中的荒谬,也有世情的善变,更有成长带来的撕裂感,写自己写身边人,视角真诚不失灵气,吐槽过后还能笑对狗血的生活,读起来畅快淋漓直呼过瘾。所有这一切都只为告诉你:人生不易,但请笑着活下去。
  • 不抱怨,一切都会好

    不抱怨,一切都会好

    隐藏于心的“抱怨”恶习,就好比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会夺去无数人的幸福与安乐。一个人如果高频率地抱怨,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非但自己不会幸福,还会波及旁人的幸福指数。我们不能再让“抱怨”的邪魔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并心满意足地吞噬我们了,从现在开始练习不抱怨,多说一些感恩的话吧,这样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喜乐。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因此,人际交往是个体融入社会群体的重要保障。人生的成长与发展,成功与幸福,无不都与他人的交往密切相连。交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作为一种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书从处世有道,好人缘者赢天下;善于社交,才能赢得好人生;世事练达,社交处世有学问;精于社交,扩展人脉有智慧等十个方面讲述社交与生活的关系。
  •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本书通过讲述11位中国游戏界大佬的人生逆袭故事,向正以各种状态生存着的中国玩家们展示出另一片天地——如果你想,玩转人生并非只能online。
热门推荐
  • 我睡觉能变强

    我睡觉能变强

    别人辛辛苦苦修炼换来的一点点修为,而吕华安则是一觉之后,开启成神之路!【叮,恭喜宿主睡了10小时,完成每日小任务①】【叮,恭喜宿主获得500经验值,获得幸运大抽奖一次!】【叮,恭喜宿主获得商场积分十点】我去,老子睡觉都能变强?
  • 原振侠6:灵椅

    原振侠6:灵椅

    考古学家挖掘出沙尔贡二世的陵墓,却发现这位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亚述帝国君主,遗体居然不是被安放在棺椁内,而是坐在一张形状奇特的椅子上!正当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再发现陵墓内的一块泥版上记载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另一方面,原振侠一直朝思暮想的美人黄绢突然出现,请他帮忙打听一张椅子的下落,更要不惜一切的得到它……究竟这张椅子有什麽令人如此着迷的力量?人类的历史会不会因此而被改写?
  • 霸道总裁的小甜妻

    霸道总裁的小甜妻

    一个饭店里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服务员,因为相貌和气质的出众被总裁看上了,可是她完全不相信上天会那么好的眷顾自己,于是把这个当做烂桃花拒绝了,可是总裁的痴心追求似乎打动了她,面对着真爱和财富,又有诽谤和嫉妒的目光,她会怎么选择……
  • 妙探皇妃:烟花碎

    妙探皇妃:烟花碎

    一句“此情不过烟花碎”带她穿越到了天朝二十五年,半途遇险成为了东汶的和亲公主。 错落的时空,她步步为营,聪慧过人,屡屡破解棘手迷案,却破不了命中注定双生情劫……冥冥之中,谁在操控着她和他的命运,迟来的真爱,能否扭转乾坤?(每日八更以上)    
  • 求索:董克仁法律文集

    求索:董克仁法律文集

    求索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求索是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求索是富有激情的外在表现和物化形式,求索是实现超越的必由之路,求索是开启一切成功的钥匙,求索也是智者的一把利剑。过去的经历证明自己有了求索的精神才有了一个一个的成功,才对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得出了许许多多独特的见解和结论,才能快速把握一些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 妖龙公子

    妖龙公子

    一条被镇压五百年的妖龙破塔而出,却糟糕得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功力了,连丫的龙筋都被抽走了!可怜啊,悲惨啊,还好赚到了两个便宜师傅和一位乖巧老婆,保个小命应该没啥子问题吧!各位大大,收藏,推荐,更新,一个都不能少!!跪求评论!!!推荐好友嫣香落作品《拐个法老当情人》http://pgsk.com/a/72243/哈哈,妖龙公子都已经混到日本去了~这几天的思路不是很清晰,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所以也许会停更几天啊~为了作品考虑,请各位大大原谅则个!-------------玩笑敬礼7.28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订婚戒指变成了无限宝石

    我的订婚戒指变成了无限宝石

    灵气复苏,纷争大世。有人广厦万间,却刹那间轰然倒塌,潦草落魄一生;有人赤贫如洗,但因缘际会乘风起,扶摇直上万里。这是个好时代,也是个坏时代。所有的人都想畅快淋漓横渡红尘,却终究苦闷一生郁郁而终。王叹风得到了一块无限宝石的碎片,想去完成那些自己在平日里面不敢想的梦。若是有人挡路!那我就一个闪身躲过去!有个读者群:913929673
  • 武侠之长生系统

    武侠之长生系统

    江湖失色惊天变,威震武林动八荒。长生不老留万载。千秋弹指一挥间。萧云穿越武侠世界,获得长生系统。从此学天下武功,习百家之长。练长生功法,成不老传说。任凭天下武学奇才,神功盖世,也不是他千年功力的对手。他是武林中活的最久的一人,千年岁月在他的眼中也只不过是浮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