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000000044

第44章 读通鉴论(1)

王夫之(明末清初1619年—1692年)

船山先生淹贯经史,精于哲理,长于思辨,文章乃其“余事”。即便如此,基于身世、学术的若干闲文,依然以其苍劲之笔、悲凉之气,深深打动读者。

——著名学者陈平原

明末清初是个天崩地坼的乱世,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孙奇逢、李颙、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是公认的博学名儒,学术流传海内,为天下所钦服。而王夫之却长期隐居在山林之中,不露身影,不与中原及江浙人士往来;不开门讲学,也没有亲友推举。所以一直没有出仕清朝,得以固守节操,其著述也无人知晓,几至散佚。明清思想史上习惯顾、黄、王并称,其实是后世“追认”的结果,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读过王夫之在深山中撰写的精彩著作。

据《水窗春呓》一书载,王夫之临终前对子孙说:“吾书二百年后始显。”果然不出其所料,他的著述经长期沉晦之后,终于在道光、咸丰之后大显于天下,并引起许多学者名流的推重。《读通鉴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共30卷。在书中王夫之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褒贬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这部书文辞精当、纵横捭阖、远见卓识、论点独到,是传统史论中最为系统和精彩的杰作之一,堪称“通鉴之通鉴”。

《读通鉴论》并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它是阅读另一部史书的笔记,其中每一节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能与《资治通鉴》并读,对王夫之史论的了解应当会更深一层。这部书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其内涵远超出一般史书。

《读通鉴论》是明代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作者认真研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总结历史经验,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认识,对历史上的治乱兴衰做了多方面的评论。全书60余万字,按朝代分为30卷,卷末又附有《叙论》。这些作品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独抒己见,不同凡响。

王夫之博览群书,精于考据,他的史论总是言之有据,从不空发议论。评议典章制度、治乱兴衰时,往往追溯其本源,譬如“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租庸调之法,拓跋氏始之”。然后备言始末,由源及流,《读通鉴论》卷二十八讲说茶的历史,卷三十论述古乐衰亡,均证据确凿,条理明晰。除此之外,王夫之还注意结合时代变迁、历史背景来阐述历史事件的成因。如《读通鉴论》卷二十四论西域在汉朝时是赘疣,在唐朝却成为边防重镇;卷二十六论及唐宋风气、河北风俗之变迁。由古论今,由今及古,观点与论述都极为谨严。

王夫之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议政相结合,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宋、明理学家崇“三代盛世”,认为三代以下“人欲横流”,主张“法先王”。王夫之却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虞以前中国社会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三代则是“国少而君多……暴君横取”,人民“秸面鸠刑,衣能结而食草木”。社会落后生活艰苦,根本不是值得向往的盛世。然而“世益降,物益备”,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生活才日益丰富。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因此必须“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治乱循环论、兴亡决定论、天道论与气数论是王夫之历史哲学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读通鉴论》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王夫之认为秦始皇废封建而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

在史学方法论上,王夫之集中于批评史事之真伪,凡夸诞、附会、溢美、隐恶之处,都一一予以揭示,使历史还原其本来面目。而这种“还原”的方法,又是非常客观的。《读通鉴论》的卷末《叙论》中说,“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这与西方史学所崇尚的“历史想象”、后世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所提倡的“了解之同情”异曲同工。幽微不明之真相,借此而获得;日久沉埋的往事,也借此而重现。王夫之《读通鉴论》等史学著作中以一贯之的史家精神,此刻与历史息息相通。

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王夫之是一个忠于明王朝,又具有浓厚汉民族意识的文人。对于明亡于清这一事实,他从其字里行间透溢出痛苦和悲愤。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借古史来发泄自己的民族义愤,而是希望“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所以,其史论具有巨大的现实感。明亡后,若干史学家探讨其灭亡原因,或批评政治混乱、或分析制度弊端、或抨击君主专制及其流弊,深度不一。王夫之与大多数史学家不同,他不仅具有这种现实感,而且能将其与历史的沉思融合起来,试图从中总结出更高层次的历史哲学来。

首先,他清醒地反观自身,认为“夷狄之蹂躏中国,亦非必有固获之心,中国致之耳。”于是他在《读通鉴论》中,批评君主与大臣聚敛财富,批评君主贪巧自矜滥杀忠良,批评奸臣败坏纲纪使国家衰微,批评大臣拥兵自重强枝弱干,批评学风日衰邪说日盛,批评纵客商贾舍本逐末,批评奸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批评几乎涉及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他心目中,前朝旧事只不过是明朝现实而已。其次,在历史的沉思中,王夫之得到了一个启示,就是“事随势迁而法必变”。他从远古人类的“异于禽兽无几”与今天人类文明中看到了“世益降,物益备”;从三代的“沈酗”、“淫奔”、“黩货”与唐代的“天下帖然受治”中看到了今未必不如昔;从三代的封建诸侯与秦始皇改郡县制的成功中看到了“势相激而理随以易”。历史的变化使王夫之得出了一个哲理性的结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矣”,也就是说,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合理的。

“理势合一”、“理因乎势”是王夫之在历史沉思中得出的最有光彩的结论。“变”是这个历史哲学的核心。正是在此思想指导下,王夫之批判了封建史学中最要害的命题“正统论”,“统者,合而不离,续而不绝之谓也”。就是说,所谓“统”是统一了国家并能较长久地持续下去的政权,不论是靠武力统一的,还是靠阴谋“篡弑”而来的,只要它顺应了大势,使国家“合而不离,续而不绝”,就是合理的、正统的,并不在乎它姓李还是姓赵。他说:“论之不及正统者,何也?曰,正统之说,不知其所自昉也。自汉之亡,曹氏、司马氏乘之,以窃天下,而为之名曰禅。于是为之说曰,必有所承以为统,而后可以为天子,义不相授受而强相缀系,以掩篡夺之迹,抑假邹衍之邪说,与刘歆历家之绪论,文其诐辞,要岂事理之实然哉。”

史书从朱熹著成《通鉴纲目》以后,正统的争论已成为封建史学家所最关心的事,甚至影响到宋、辽、金三史的修撰,迟迟未能定稿。而王夫之此说完全粉碎了那些一无可取的谬论。如果说黄宗羲是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出发得出了批判明朝君主专制的理论,那么,王夫之则是从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中得到了这一思想。千百年来,天不变道亦不变,宋元以来,为一家一姓而争正统的喧吵热闹非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则为王、为神、为圣,便是得天命、当正统,永远私有天下,无人敢说不字。而王夫之却否定了这天经地义的结论,从历史变化上指出了顺应“势”者才合天理,无疑是一个进步。(佚名)

王船山《读通鉴论》中的历史批判

《读通鉴论》是王船山最重要的史论著作之一。由于此论做于晚年,因而所反映的思想和观点较为成熟,其中所贯串的社会历史进化思想尤足称道。船山的《读通鉴论》不是通常文人的就史论史,更非无聊雅士的“玩史”消闲。而是倾注了他作为前朝遗臣的强烈感情,在痛定之后对改朝换代和成败得失做反思式的历史总结,显得极其深刻。

王船山在仔细考察了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后,认为传统史观尚有许多“不尽然”之处,需与之一辩。虽然我国史学渊源流长,史家众多,但综观明末以前的史学,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正宗史学,一般都有两大缺点:一是为循环主义的宿命论;一为复古主义的倒退论。船山对这些颇不以为然,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进行了有力的辩驳。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2)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乖,其实你不用怕

    乖,其实你不用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越努力离幸福越远?越向前走越感到孤独?年纪越长内心越恐惧?为什么日子过得总是很辛苦,很费劲儿?世界上人们担心的事情9成不会发生,所以不要怕。你要勇敢和坚强,才能活出更美好的自己!作者以自己和周围人的亲身经历为主,针对生命、时光、得失、爱、成长等主题,阐释了如何于平实的故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修正和努力,渐渐遇到更美、更勇敢的自己。这本真诚的书用温暖的文字告诉你,不要怕。成长不代表放弃理想,沧桑不代表失去希望。人生路上,你吃的亏,受的苦,忍的痛,流的泪,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前进的路。
  •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作为女人,如果你没有骄人的外貌,也不要为此耿耿于怀,你完全可以通过不断修炼、完善自己的口才,来为你的美丽加分,为你的魅力加分!《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就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方面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必备的说话技巧,告诉你怎样做一个优雅、美丽、自如的幸福女人。
  •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为何我们总无法快乐地生活?为何我们无法避免时不时的情绪低谷或忍不住大发雷霆?为何有时候生起气来,无法平静地跟他人交谈?到底是什么事物,让我们的内心总是出现问题?它们会不停地向我们注入低级的品位与俗气的欲望,把我们与美好的前途分离开来。去靠近所有美好、圣洁、强大的东西,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和谐。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如何远离失败、畏惧、偏激、乖僻与狂躁,接纳成功、果敢与和谐如何消除对疾病和死亡的畏惧,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创伤如何将恐惧化为信心,将匮乏化为丰足,将怨恨化为爱如何净化人际关系,远离邪恶、纷争与伤害……
热门推荐
  •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魔影系列(中国好小说)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魔影系列(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魔影系列案件为故事主线,在侦破该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各类案件,围绕这些案件,侦探人员找到了其中的关联和蛛丝马迹,通过层层追凶,最终并追查到幕后指使,并将其绳之依法。
  • 香纱莲纹

    香纱莲纹

    这是一本古代背景中短篇言情、武侠合集,作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深受读者的喜爱,是一本读起来耐人寻味的故事书。
  • 庭安

    庭安

    还想和你谈论宇宙和天空,或是沙滩里的,碎石和人生。你会不会还是坦率的笑着,我的荒唐……一百年很长吗?这是一段故事,一段真真切切的故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子王子

    影子王子

    你能,杀死自己的影子吗?Inotherwords,换句话说,canyoukillyourself?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要和你十分甜

    想要和你十分甜

    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他,一眼入心,终其一生。年少时的卑微懦弱使她将这份喜欢藏在心底,一个人在这场孤独的暗恋中默默等待着…现在,毕业将即,她能否等来那个能让她欢喜的男孩子……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