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300000004

第4章 战国时代,金砖四国横空出世(3)

在南美洲,1969年,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南美洲五国成立安第斯国家共同体。此后,“安共体’’在分分合合中坚持到现在。2002年,“安共体”为了实行统一对外关税,实行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协调对外政策,加快“安共体”一体化的进程,发表了《圣克鲁斯宣言》。2004~,由南美洲12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安第斯集团峰会”在秘鲁举行。在这次峰会上,12[~-$TT《南美国家共同体成立协定》。对于这一协定的成功签订,秘鲁总统托莱多说:“我们将为西蒙‘玻利瓦尔的梦想注入新的灵魂与生命。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意味着希望在多领域实现一体化的一个新南美洲诞生。”阿根廷外长说:“南美国家共同体是南美国家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南美国家将拥有共同的未来。”

在南部非洲,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齐聚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签署条约、宣言和议定书,建立起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使非洲地区的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此后,“南共体”为南部非洲规划出宏伟蓝图,计划在2010年建立关税同盟,2015年成立共同市场,2016年在本地区内形成中央银行及货币联盟,2018年实现货币的统一。

总之,苏联解体后,原来只有两大敌对阵营的世界,被割裂成利益相争的众多“碎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这些“碎片”不再孤立存在,彼此之间存在的相关利益将它们在挣扎中捆绑到一起。于是,沟通与对话成为世界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打破国界,打破洲界,多边经济、多边政治在对话中产生。1999年,“二十国集团”出现。八国集团作为一个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于1999年又加入了11个新兴工业国家和一个欧盟,形成“二十国集团”。这些世界上的强国、大国或地位重要的国家之间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将会影响世界发展的方向。“二十国集团”作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于2010年6月26日在多伦多再次举行峰会。参加这次峰会的,除“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外,亚洲、非洲、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也被应邀参会。表面上看,这次峰会的主题是讨论世界经济形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贸易和金融监管等问题,但在实质上是对世界秩序话语权的一次论剑。因此,在峰会上,夺人眼目的不在主题内,而是题外之争,“经济”只是“政治”的陪客。其结果,正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所言,脆弱且没有约束力。

在1964年,受压迫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和反抗强国的控制、剥削和掠夺,团结起来,建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冷战结束后,为了应对新的形势,“七十七国集团”于2000年4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首届南方首脑会议。这次大会场面宏大,133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都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给南方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风险;如何改变造成南北国家贫富日益悬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如何敦促南北平等对话,力争南北完全平等地参与世界经济大政的决策和有关规则的制定;如何开展南北互利合作,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各国领导人围绕这些议题进行充分磋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发表了《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及其《哈瓦那行动纲领》,同时决定筹建“南方协调委员会”,用以统一协调和组织《行动纲领》的实施和有关南南合作各项决定的执行。

除洲际内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外,同时还有跨洲际的合作组织在活跃着。1989年,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又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目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成员21个,他们来自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濒海国家和地区。对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位,1993年,在西雅图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宣言中,作出了明确的表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为本地区创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建立亚太经济的大家庭,深化开放和加强伙伴关系,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并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

1991年,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被裂变成15个国家。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1996年4月26日,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会聚中国上海,形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此后,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其中,经六国协商,于2001年6月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提升到合作层次,改称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从上面对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和格局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取得了世界独霸地位后,国际社会非但没有在这一“中心”下变得更团结,反而造成了全面的裂变,形成了众多的国际性组织。不论是单极还是多极,都是无极。在无极的世界中,各强国都在摩拳擦掌,欲在“混沌初开”之时有所作为,欲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一体化。但是,世界各国都各有旁骛,其结果只能是作舍道旁,难有作为。究其实质,除各国利益有别外,组织的非约束性是其弊端之一。虽然新产生出来的国际性组织大都冠以“经济”二字,藉以回避政治性,但政治性的实质并没有改变,无非是“经济搭台,政治唱戏”,其目的要使“混沌”的世界有一个新的秩序。各国联盟搭伙,要用群体的力量来“重整河山”,但国际性组织都是松散的联合,所作出的决议没有约束力,因此,任何的努力都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乱。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是突出的表现。

为了保护地球大气,减少工业有害气体排放,1997年,世界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作为《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除美国外,其他参会各国一致通过了国际性公约,即《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制定了标准,有效期到2012年。在这次大会上,作为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拒绝了这份协议,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工业化国家。2009年12月,由于《京都议定书》将要到期,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通过一份《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美国一反故态,活跃异常。但是,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都不买美国的账,在利益纷争中各行其是,吵得鸡鸭上架。就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要流产的时候,美国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印度等国,最后以一份不具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而收场。

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除了美国四处“亮剑”于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含而不发中,进行争夺世界主导权的“暗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哥本哈根协议》就是一份世界主导权争夺战将要开始的宣言。

§§§第四节动乱的世界呼唤新领袖

2008年2月29日,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在参观乔治·布什图书馆时说道:“根据我的观点,这个世界需要美国的领袖地位。……对于联合国来说,美国是最好的朋友,没有比美国更好的朋友了。”对于潘基文这一让人感到肉麻的话,俄新社报道:“在潘基文担任秘书长之初,曾经公开指责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而现在,他在公开场合发表这样的演说,引得国际舆论哗然。”自苏联解体后,联合国组织陷入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尤其是布什政府中的鹰派,对联合国更是不屑一顾,主张彻底改革联合国,甚至要另立山头,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并由这个国际组织处理国际安全事务。

2009年9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他承认世界上很多人都对美国充满了质疑和不信任,并说:“我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我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永远不会为捍卫这种利益而道歉。……但我们共享同一个未来。……我们已经支付了所欠联合国的会费。……那些曾经指责美国在世界上从事单边行动的人此时不能袖手旁观,等待美国独自解决全球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全球性危机面前,世界各国都应承担各自的责任,共同应对。”

不可否认,美国曾经是西方世界的领袖。美国这一西方世界领袖地位的取得,是有其历史缘由的。首先,虽然美国在“二战”中大发其财,但他出人出枪,参加反***战争,在结束“二战”的过程中,发挥了其他国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中,只有美国有能力对抗实力强大的苏联。正是基于以上这两个原因,美国才无可否认地被西方世界给予了领袖地位。但是,物转星移,沧海桑田,今日之世界已经不是过去的两极世界,美国已经被世界所抛弃。

为了摆脱自己日落东山的颓势,重振往昔的领袖雄风,美国四处煽风点火,欲再建一个两级对立的世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挑战伊朗、挑战俄罗斯,大造“中国威胁论”。2010年,美国亮剑于黄海,明为示强于朝鲜,意在挑战中国的底线。美国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创建一个对立的世界。

美国既想当世界领袖,但又不愿意放弃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是当今的霸主,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潘基文才肉麻地大捧美国。潘基文大捧美国,其实质不是像他所说的“世界需要美国的领袖地位”,而是潘基文需要美国来撑腰。领袖国家一定要是强国,但强国不一定能成为领袖。

这就像水泊梁山中的宋江,虽然不会拳脚,但他能成为了108个“能打善斗”好汉们的领袖。领袖要有人格魅力,否则以强夺权,只能是霸王。对于霸王国家,任何国家都有“置之死地而后快”之欲。这是美国现在所面临的悲剧。

当今世界,蛙鸣蝉噪,莫衷一是,确实需要一个领袖来止息纷乱的利益之争,把世界发展的方向引导到“One world,One Dream”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全世界的“nice”;否则,各国之间在缠缠绊绊中,都难有发展。现在世界的形势是,弱国四处寻主为依,强国自立为王。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强国争夺的不是领袖地位,而是霸主地位;唯有中国,自毛泽东时代起到现在,追求的是世界美好,“不称霸”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虽然如此,世界各强国还是恐惧万分,生怕弱国们不堪忍受压迫,在中国的领导下揭竿而起,于是大显其诽谤造谣之能事,比过去更加疯狂地中伤中国。于是,世界出现了两种战争:一种是军事战争的潜在可能;一种是经济战争的现实进行。不论是哪种战争,其结果都会是“瓦砾遍地”、“尸横遍野”;唯有霸主或领袖的出现,才能止戈息战。霸主只能以暴制暴,让文明走入困境;而领袖则以善制暴,让“天下文明”。霸主以其暴力而存在,生也忽,死也忽;领袖以其精神而存,命可死,而魂犹在。要记住,世界永远不会像西方那个一手持剑、一手持天秤并蒙起双眼的“公正女神”阿斯特莉雅那样,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人类进入文明之后,便不再由天地所管辖,人类的利益之争,并不是靠某个神来解决,即使是阿斯特莉雅也只能带着她的天秤返回天庭。

曾几何时,“七国集团”在世界经济事务中长期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冷战结束后不久,俄罗斯也加入了“七国集团”。过去的“七国集团”成为了“八国集团”。俄罗斯虽身在“八国集团”,但其他七国始终不让其担当“世界领袖”的角色。

中国崛起后,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削弱了“八国集团”承担国际事务的能力。在这个背景之下,“八国集团”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建立对话机制,欲借助中国、印度等国的力量,继续走自己预定好的国际政治、经济日程。

同类推荐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中国梦

    中国梦

    一个产业专家解读的中国梦,一段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共呼吸的赤子情,一部演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开拓产业新格局的思想录。《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精)》由姚晓宏所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百年前,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龚自珍、梁启超分别写下了心中的梦想和期望。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又处在更为波澜壮阔、风险丛生的大变局中,只要我们信念在胸,责任在肩,只要我们不停步,不止步,只要我们的双脚不断迈向梦想,蓝图就会化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 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云南省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云南实际,设置若干课题,形成了课题成果。本书即是将其中部分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专业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刀下狂生

    刀下狂生

    刀下生初入江湖,为寻找失踪父母,因缘巧合下入职侯府,侯府商队却突遇变故,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 文学史理论

    文学史理论

    本书以历史美学的文艺学方法为指导,汲取现当代外国文艺学新方法,从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和性质、文学史研究的方法、文学史的时间之维与分期、文学史的文体分类及其流变、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文学史与创作主体的心态、文学史与文学的传播、文学史与文学史料、文学史著的形态等多个维度对文学史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探讨文学史家如何以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史观去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史。
  •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她也不晓得自己是发哪一门子的花痴,莫名其妙被电梯内的那个男人煞到,但还没来得及找侦探便已得知他是何方神圣。原来他正是她时常挂在嘴上咒骂的变态老总!这个顽固的恐龙其实与她一点也不搭轧,而且他似乎因前车之鉴对婚姻心生恐惧。她偏要坚持只交老公的原则勉强配合他。超级无敌大散仙经过造形终于有点像淑女,密集训练下煮出来的咖啡连入口都困难,像二次大战后的小套房从来不敢让他进入。却因他看穿她的真实面貌而将她三振出局。她不相信自己耗费心力竟得到这种下场,决定赌一赌他其实对她是真的有感情,亲口向他解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 穿越之驯兽小农女

    穿越之驯兽小农女

    伪玄幻伪种田。简莲生:白衣袂袂,清冷无双,他爹娘想让他如一枝红莲妖冶生姿,但他偏偏似一朵高山雪莲。秦沐:兽医少女,生人勿近,斗完继母斗家妹,伤一切伤我之人,爱一切爱我之人。本以为就这么守着钱一个人潇潇洒洒多好,哪知遇到了简莲生这么个无良奸商。长着一张矜贵的脸,却成日跟她吵嚷着一块地换多少银子,利润谁七谁三,算盘拨得比谁都精。好看的皮囊千千万,秦沐觉得,像莲花庄主这种顶着一张美人脸,灵魂还那么有趣的人,真是不多了。1v1甜宠,男主伪高冷,女主真高冷,男配闪闪惹人爱,女配个个想被咬,一场算账和被算帐的故事。
  • 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超级猎人

    末世超级猎人

    在残酷的末日世界,是成为猎物还是成为猎人?
  • 进击的小地主

    进击的小地主

    没米下锅?厚着脸皮借。没瓦片遮身?空屋挤挤。没有银子?卖卖卖花。没有男朋友?坑蒙拐骗!等等……她才是被拐的那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大汉国相董仲舒

    大汉国相董仲舒

    儒家大师董仲舒,在江都国为相十年。他一介儒生是如何匡正‘素娇好勇’的大王刘非,还有十恶不赦的太子刘建?如何把江都国治理成大汉当时诸侯的先进行列。故事从董仲舒遇见附身‘淖姬’的现代人开始,以淖姬与太子王子们感情纠结为主线,以董仲舒宣传儒家思想为动力,发生的跌宕起伏故事。淖姬是个大meiren。她不但跟过三代诸侯王,而且在史书有上3次记载她。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江苏盱眙大云山刘非古墓发现了疑似她的陪葬坑。淖姬最后是嫁给赵王刘彭祖的,怎么又到了刘非的陵墓中了……太子刘建十恶不赦,为何还当上了第二代江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