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300000009

第9章 中国的选择,G4还是G27(3)

2006年9月,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世界财经联合会共同组织的中国企业高峰会上,日本财务省财务副大臣竹本直一说:“(中日)两个国家的合作也包括同印度的合作对我们来讲都极为重要。”同时,他还说:“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支持才使得日本的经济得以恢复。”印度科技与地球科学部部长西巴尔在会上谈到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时说:“我们现在差不多达到187亿美元的贸易额,今年年底的时候达到200亿,明年中国可能会成为印度的第二个最大的贸易国,差不多可以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西巴尔认为,中印两国应当成为合作伙伴关系,也能够成为伙伴关系。埃及贸工部长瑞查德在会上说:“美国是埃及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现在在贸易增长方面,我们同中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在不断地增长……现在我们肯定更多地要考虑到中国和亚洲,而且考虑到今后在这些市场上我们所占的份额。”在谈到多哈回合谈判失败的问题时,与会的唯一一个欧洲代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拉赫曼说:“我想随着多哈回合的失败,已经看到文明之间的冲突等,这都是我们感到担心的……几个月之前,智利、巴西、阿根廷这些人都在探讨中国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影响不仅对投资、贸易,促进了他们的增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对于多哈回合谈判的原因,拉赫曼质问道:“上个月美国的贸易代表到中国来,指责中国政府说,在多哈会谈中间,中国应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谁在把多哈的谈判给杀掉了,给阻隔掉了呢?……他们所采用双重的标准,不管是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他们的态度都是发人深省的。”关于对世界承担责任的问题,中国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日本的经济实际上比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得多,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对于世界增长的贡献要比日本大得多,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中国崛起正在和全球共享这种增长的结果。”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困境,在世界各国都在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美国却在关心自己的军事霸权问题。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时,世界各国本以为世界从此可以平静下来。大家都想错了。美国在亚洲的黄海和南海又“先发制人”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刺激。虽然美国是以“朝鲜威胁”为借口来舞剑的,实际上是意指中国。美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没有成为“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责任承担者;而且在世界重要事务的决策上,中国没有听从美国的意旨。为了保住自己在世界上的“一言堂”地位,美国开始遏制中国,进行公开的对抗。美国要与中国斗智力,自觉智商不够;如果直接动武,既没有找到理由,又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美国只能在中国的眼前,挥动着手中的剑,在几个“小朋友”的陪衬下,跳起独舞。

现在世界各国都明白,从中美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上看,虽然中国不可能挑战美国军事,但在中国的家门口,美国也不可能打败中国。那为什么美国还要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呢?它的用意很明白,无非是老调重弹,继续走冷战的道路,封锁中国。那为什么美国要封锁中国呢?这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有了分量很重的话语权,而且话语权之重已经影响到美国的霸权。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打垮中国的经济,同样会使美国受重伤;而且中国经济如果出现衰退,世界经济就会雪上加霜。这些不利的后果,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做这种不道德的事呢?这是因为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一个国家有多少的外汇储备,决定了在世界经济上权利的大小。中国现在持有世界第一大的外汇储备,美国对此耿耿于怀,使它感到自己对世界经济的控制权被中国瓜分了。美国的政治逻辑是:美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是这种霸权逻辑,美国才会自己进行了一千多次核爆炸试验,而不让别国进行核试验;在自己拥有五千多枚核弹头,而要求别的国家不能拥有核武器;自己的军队遍布了全世界,不让别的国家有海外的军事存在;自己对别的国家滥用武力,却大喊别国对自己的威胁,如此等等,其霸权行为数不胜数。但是,美国“廉颇老矣”,国内的经济衰退,使他只能强撑着门面。

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道:“一个国家行使和保持全球霸权的能力,最终取决于它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是要靠经济实力来支撑的。以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支撑起它称霸并控制世界的野心,一意孤行,最终的结果会使美国衰退到底。

中国与美国不同。世界需要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和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边的共赢,而不是美国霸权式的单赢。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步修改自己国内的法律,与世界接轨,成为国际共同体中最遵纪守法的一员。中国以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正因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所以法国的《世界报》才会在2008年1月4日发表题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承认“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并说“西方应感谢中国”;也才会在2009年全球智库北京峰会上,以“世界金融危机下寻找应对之策”的会题,“问计于中国”。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崛起,永远是世界之福。在亚洲,中国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亚洲各国连网,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亚洲环境,促进了亚洲的繁荣。在国际上,中国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就在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而努力的时候,美国在想什么呢?2006年8月3日,在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托马斯·克里斯坦森说:“中国在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之时采取的方式是否会与美国的利益一致……这对美国2l世纪外交是一个利害攸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们今后几十年看到的将是什么样的世界。”

与美国政府只关心自己霸权的安全不同,世界各媒体更关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免于陷入“深渊”的一大因素。美国《时代》周刊说:“中国是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对其他所有经济体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刺激作用。”法国《费加罗报》说:“感谢中国。经济复苏已得到确认并扩散至所有发达国家,这部分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活力。”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希望源泉之一。墨西哥《至上报》认为,南美国家能否走出危机,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那么,如果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将会怎么样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弓l用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句话来回答:“今天的问题,包括伊朗和朝鲜核问题、气候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等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很少能成功地解决。”事实上,在现阶段,美国想要使自己的经济繁荣起来,首先要让中国的经济繁荣起来。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国,这是美国的无奈。

§§§第五节对“韬光养晦”的新认识

在第一章当中,我们讲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刘备有两个结拜兄弟,他们是关羽和张飞。他们对刘备那种“胸无大志”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说:“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回答道:“此非二弟所知也。”于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解释道:“玄德(即刘备——作者注)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韬晦”一词原出于《旧唐书·宣宗记》,该书记载道:“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而“韬光养晦”作为成语出现,始自中国清代的一本小说《荡寇志》。在这本书的第76回中,云威告诫希真时说道:“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如今的中国,实行的是“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肇始于邓小平的一次讲话。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人分析国际形势时说道:

“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并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然后邓小平又明确了“三个永远”原则:“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后来,中共中央把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概括为“韬光养晦”。

此后,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邓小平所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战略方针,给予了特别关注。美国把“韬光养晦’懈释为:“hideOUI’capab订ities and bide OUI’time。”中文的意思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外,外国的一些书籍或文章将“韬光养晦”译为: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weak。”中文的意思是:“隐藏能力,假装弱小。”

政治上的用语从来都是敏感的。中国政府觉得美国对“韬光养晦”一词的含义误解了,于是开始作了专门的解释。2006年,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赴美访问。在访问期间,代表团针对美国政府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对“韬光养晦”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特别更正。代表团在作解释的同时,要求美国要重视这一问题,以避免因此引起双方的战略误判,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到底“韬光养晦”的含义是什么呢?由于政治上的敏感性,使国内外对这一成语的解释出现了混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将“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ne’s capabilitiesand bide one’s time”。这个英文解释与美国《中国军力报告》中的译法几乎一样。

为此,200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第6版《辞海》中,增加了“韬光养晦”这一词条。该《辞海》将“韬光养晦”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此外,该《辞海》还对与此相关的词汇进行了解释,如:“韬”指“弓袋”,并有“掩藏”之意;“韬光”指敛藏光彩,比喻“掩藏声名才华”;“韬晦”指“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

“韬光养晦”的解释如此繁杂,为了概念的统一,我们对邓小平所说的“韬光养晦”,作政治意义上的定义:不过分炫耀自己,不刺激别人,在认识、修正自己不足的过程中,使自身周正、平衡发展。这一解释与邓小平的思想相一致。在此我们摘引邓小平的一些语录,以作勘正。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也许是邓小平觉得这些话让人听着软弱,于是他又说:“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不能示弱。

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是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

于是,有的学者,对“韬光养晦”一词的“邓小平式”含义进行了灵活化处理,他们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1989年开始,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一个又一个东欧国家的政权易手。不但东欧发生了变化,中国和苏联也发生了政治风波。在这一形势下,1989年9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人的讨论中,就如何应对这种国际形势作了讲话。邓小平的这一讲话,被概括成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邓小平要求中央其他领导人不要急,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似乎是不情愿地“被”展现在世界面前,“韬光养晦”成了挡在自己面前的一片树叶,只起到心理上的安慰作用。大概中国认为只要遵守“瓜田李下”的规矩,就能少惹火上身。但事实是,你手里握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同时又身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你的一举一动已经开始影响世界了。因此,世界想不看到你也不行,想不关注你也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过分自谦,只会引来世界的更多猜疑。

现在中国的问题是,敢不敢立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同类推荐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国北边最大的一个邻国,从各方面来讲,都算得上是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国家。研究俄罗斯一方面对我们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也具有研究的价值。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个很优秀的民族,大家回顾一下,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艺术家、文学家,任何一个领域,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能够从俄罗斯找到一批。基于此,我研究俄罗斯几十年。它与我国的关系很复杂,侵略过我国,占领过我国的领土;也有过蜜月,也给我们提供过很多援助;同时我们两国还翻过脸,吵过架,甚至还打过仗;现在又开始和平发展。普京前不久说过一句话:目前的中俄关系是处在历史发展的最高水平上。我是同意这个判断的。今天我们主要不是谈中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引子,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对俄罗斯有个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也是我今天的讲座的题目叫做“今日俄罗斯”的原因。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共分十一卷,包括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等内容。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研究

    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研究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住房租赁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的视角对我国当前住房租赁法律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以此为起点,结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尝试性地提出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作为我国住房租赁法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并得出结论:在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可以突破大陆法系传统民法中契约自由原则、所有权绝对原则、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原则、债的相对性原理等原则和理论的束缚,建构新型的住房租赁契约管制制度。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住房租赁法律控制应当以对承租人保护为其立法宗旨、以公私结合为其法律性质特点,并形成以适住性管制、租金管制、解约管制、押金管制、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群租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体系。
热门推荐
  •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boss!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boss!

    初次见面时,他晕倒,她算计他;再次见面时,他为了报仇,圈养了她。直到几年后俩人相爱了,才知道,是自己的家人算计了他们的一生。(全程宠宠宠,女主是一个隐藏的伪王者哦,这本书,是甜的。)
  • 黑塔鬼之再别洋馆

    黑塔鬼之再别洋馆

    “你终于来了。”湖边的俄罗斯围巾少年微笑着敞开怀抱。“那么……准备迎接多重平行宇宙的救赎冒险了吗?”围城一般,轮回屠杀的洋馆外,是更大的命运之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不论你们是不是国家化身我爱的,只是身为世界公民的你们个人本身。
  •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大晋深宫,多少人心算尽,只为君王一顾。初见漫雪纷纷,她一舞名动,他一见钟情。再见美人入怀,他眼底波澜,她朝暮有幸。红墙内外,楼阁深重,都说人心难测,可人心又如何?她言笑晏晏,叹山河入梦,不过阖手繁华,覆掌枯骨。人间不老,怅然离魂,皆知帝王无端,可无端亦有端,他眸色深深,簪桃花入袖,只想盼那人一回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毒心王妃

    重生之毒心王妃

    她——李斓清是一个长相极度平凡的女子,却以她那绝世的才华、聪慧的头脑冲破大家的认可而出名,又以她坚强的个性,冲破时代束缚而与她所爱的破落户商恒结合,湮没在太和皇朝里的芸芸众生之中。她——李岚卿是太和皇朝里出了名的绝代美女,她的绝代倾城按道理应该是太和皇朝里众位男人所追求与爱慕的,可是她的痴傻、无能、懦弱也与她的美貌同时并称与太和皇朝,是每个太和皇朝男人所避之不及的。两个太和皇朝里的女子都是太和皇朝享誉一时、各具特色的女子,当李斓清重生在李岚卿的身上并与之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的时候,倾城之貌与智慧结合以后,那又会发生什么?片段一:“夫君,你真的与秀儿在一起了吗?你忘记了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了吗?你忘记了我们的儿女了吗?忘记了我们幸福的日子吗?”“我一直都没有喜欢过你,我一直喜欢的都是秀儿,你只是秀儿的替身,秀儿才是与我共度一生,携手一世的伴侣。”“既然你喜欢秀儿,你可以娶她回来啊,只要你说,我一定会同意的啊。”“可是秀儿她不要做姨娘,她要做我的夫人,我也不想秀儿伤心,我也希望秀儿以大学士夫人的身份站在我的身边,陪我度过每个日日夜夜。”“那你可以休了我,然后再娶秀儿。”“我不能冒这个险,我不能被世人说闲话,你知道我才被皇上封为大学士,而且你是那么疼爱秀儿的,为了我们幸福,求你成全我们吧。”片段二:“这是谁帮你们做的?”李岚卿含着泪水拿过了桌子上面摆着的小布娃娃询问着身后的两个小孩。“不许动,她是我们的母亲送给我们的。”商皑伸手夺过了李岚卿手中布娃娃,怒目瞪着李岚卿,眼里充满了警惕。“你叫商皑,你叫商蓓?”李岚卿拉起了商皑与商蓓的小手,心疼的看着她们的破衣烂衫。“我叫李皑,我妹妹叫李蓓。”商皑抽出了自己的小手,夺过了妹妹的小手,拉着妹妹退后了几步,冷冷的看着李岚卿。“你是娘亲吗?”商蓓从商皑手中抽出了小手,不怕生的往前走了几步,盯着李岚卿。“你怎么这么认为?”李岚卿大惊的看着商蓓。“因为你有娘亲的味道。”商蓓歪着脑袋天真的看着李岚卿,眼里露出了孺慕之情。片段三:“王爷你不能进去。”一个仆人拦住了正要进房间的某王爷。“为什么,这里是我的房间,你敢拦我?”某王爷冷厉的看着面前的仆人。“不是小的拦王爷,是.是蓓小姐今晚要与王妃睡。”仆人害怕的偷看了一眼某王爷,犹豫的回答着。“嗯,好吧。”某王爷认命的转身往回走,才踏出一步,又停了下来。
  • 逃妻

    逃妻

    今天他就这么开心?我有些懊恼,很不习惯穿这种鞋子,虽然穿上它让我显得更加高挑!可是韩墨很满意,既然答应了他,我也只有委屈自己。反正,只有今晚。明天一过,我就有了自主权。扔掉它!五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韩墨是我的邻居。东湖半岛,高档独栋式别墅小区,a城有钱人的聚集区。那个时候,我也很有钱。不对,是我家有钱。……
  • 重回乡间

    重回乡间

    唐小燕的一生就像《蓝色生死恋》的翻版,尽管是被抱错的富家女,可她注定要做失败的恶毒女配。重来一次,回到宁静的乡间,她还会让自己重蹈覆辙吗?
  • 叶思芬说金瓶梅

    叶思芬说金瓶梅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慕先生,缘来是你

    慕先生,缘来是你

    南城,傍晚五点半。绵绵细雨下了一个多小时,这会儿雨势越来越大,好在是六月末,虽大雨倾盆……
  • 日本明治维新1

    日本明治维新1

    1853年6月“黑船来航”,美国四艘蒸汽军舰来到日本江户,打破了日本两百多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幕府宣布开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日本的“尊攘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到1867年,幕府还政于天皇,维新派宣布“王政复古”,经过废藩置县、西南战争,实施内阁制,确立立宪制,把日本带上了富国强兵之路。随后,日本开始了疯狂扩张,发动了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本书从“黑船来航”写到日俄战争共60年的历史,全景呈现了“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