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600000054

第54章 兵在海拔4500米

在旅途中,遇到了兵。瘦弱的年轻人,黑黄的脸,表情有些木讷,眼睛细长,微肿,嘴唇抿得紧紧的。

他坐我旁边,沉默地望窗外,姿势一直保持不变。我拿给他一本杂志,他表示感谢,问:“你是写文章的?”

我点头。他也点头。他是西部人,家里很穷,辍学后,就去西藏阿里军分区当了驾驶兵。七年,把当初的调皮小子,变成相貌老成的青年。他17岁和同乡一起去当兵,几年没有回家了,去年暑假才休了四个月,和亲人团聚后,现在正赶往部队,那海拔4500米的地方。

“处了女朋友了吗?”

“处了。”犹豫了一会儿,兵说。

“那你为何不申请复员?”

“……”

“舍不得你的同伴?那个和你一起当兵的老乡?”

“他去年已经回去了,应他自己的强烈要求。”

“那你呢?”

“……我习惯了。”

“苦吗?”

“苦。几乎没人会去。2000年某报纸的记者去过一次我们驾驶排,其中有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小伙子说,这个地方,即使每个月给两万他也不愿留下来。”

的确苦。1998年雪灾,兵们被封在山里,吃光了最后一颗粮食,水也不剩一滴。三天四夜他们颗米未沾,更没有能量抵御刺骨的寒冷,只有缩在冰冷的被窝里煎熬。他一天天看着自己的指甲凹陷下去,是被饥饿腐蚀出的坑。后来饿疯了,他再去厨房翻箱倒柜地找,居然发现了半筒面条,也许过期了,但根本不在意。欢天喜地地从门外撮一把雪,放到高压锅里,等着把雪煮沸,然后下面条饱餐一顿。海拔高,氧气稀薄,东西很难煮熟。从来没有那么难等过。面条终于软化了,一根根挑出来,也无油无盐地,他端着那大海碗,半熟的白面条,哧溜哧溜地全部吃光。

那天,久饿的胃被如此优待,难以适应,疼得他半夜醒到天亮。可是,指甲在早晨恢复了一点儿,让他难得地笑了。

当初可没有这样的好食量。刚来排里,他不适应海拔,高原反应强烈,吃啥吐啥,人瘦得不成样子。后来反应减弱了,又实在不爱那里的饮食。所谓的酥油茶、糌粑,还有传说中美丽的姑娘献上的清冽的青稞酒,都让他味同嚼蜡甚至反胃。饿得慌了,也就渐渐被迫吃出味道来,慢慢习惯。人的欲望就是这样变得简单,回缩成一个小小的点,简单但顽强地生存下去。

他说起前几年排里来了个志愿援藏的大学生。夏天来的,文弱内向的人,大学生说自己希望在这海拔最高的部队得到锻炼。大学生遭了很多罪,吃不好,睡不好,极端闭塞的信息尤其让他焦躁不安。一个小小的电视,收得到的频道极其有限。信得半个月才送上一趟。他也找不到说话的人,别人习惯了,简单地过日子,而他却总爱去山里闲逛,然后回来写东西。有时唉声叹气,有时又眉飞色舞。他爱谈理想和未来,或者下山了怎么怎么生活,眉宇间却日日阴郁下去。

大雪封山到中途(一般从11月到来年7月),大学生突然不见了,四处寻不见。两日后,兵们吃午饭,正在说那大学生是不是独自下山了,军犬从远处跑来,趴在门槛上喘气,从嘴里扔下一个东西——那是一截冰冻的手掌,人的手,青白而肿胀。是猎犬往回拖人的时候咬掉的吧?兵们搁下饭碗,跟着军犬去寻找,在河边发现了他的尸首,仰天躺着,像睡了。他们希望他是不慎落水的,或者是迷路了。可是他却是自杀的,遗书藏在军服的口袋里,折叠得很工整,字呢起先工整,后来变得龙飞凤舞,但一直颇有文采。

大学生写了那么多,其实不过是一种情绪:寂寞枯燥让人发疯,像不可使人稍瞬停息的恶魔。大学生居然连化雪的日子都等不到。也许他还有别的心事,但这片封闭寂静的雪山最终见证了一个魂灵的消亡。

每年都要死很多人,大自然的威力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是至高无上的主导。车难、雪难、高山反应引发肺水肿或者意外死亡……兵说起来如同家常便饭。一个24岁的青年,谈到战友的离去,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波澜在心头翻滚呢?

“你不怕死吗?”

“怕,有一段特别恐惧。但怕又怎样?该发生的总归要发生。现在习惯了,我反而不想离开了。老兵有经验,也能在那里自得其乐……不过,希望你们写文章的能去我们那里看看,写写那些年轻的兵们。他们太寂寞。人不是路边的野草或者河旁的鹅卵石,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才能坚持下去。”

这是兵说得最多的一次。兵仍然一副处变不惊、千帆过尽的模样。他的眼角下方被冻伤了,上嘴唇也长年累月地裂着,冻的。生活就这样逼迫着他,慢慢放弃肆意说话或者大声笑闹的权利。这次回去休了四个月,嘴唇慢慢长拢了,但他已经习惯面无表情。

在那海拔4500米的地方,兵以朴素的方式,度过都市红男绿女们无法想象的青春。临别,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对着镜头,根本没有笑的意味,平静而坚忍。至今,这张照片一直收藏在我的记事本里。每次看到,我的心里就会搅起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

我与“优秀"的距离

我爹妈一直都认为我是一个挺优秀的人,每次我回老家,他们都坦然而且骄傲地接受着旁人对他们的闺女的称赞。在一辈子最远就到过县城的爹妈眼里,我能够在京城呆下来,已非常人能比了。况且,我还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一个名声远播的节目里露了两秒钟的脸——坐在观众席里的我笑得有些近于痴呆,摄像师如获珍宝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镜头。父亲对此事颇有遗憾,因为这个节目没有重播,以致他无法让众多错失良机的亲友一睹我在电视上的风采。上过电视,这在父母的眼里也算是衡量“优秀”的标准之一吧。

然而,如果要拿我的生活圈子中的任何一种标准来衡量,那么我离“优秀”这俩字儿,还差着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距离。

每次想到父母满足的模样,我都有些于心不忍。但是,尽管如此,我依然没能激发起任何发奋上进的念头——对了,没有上进心,这应该是横在我与“优秀”之间的最大障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如果要论条件,我似乎也具备成为优秀的某些要件,比如脑袋还算聪明,在一所名牌大学上学期间也曾偶尔得到老师的不少诚恳的表扬,为我指示出了大好的前途。然而,一种莫名的对于学术的厌倦,使我放弃了继续读研究生的打算。如今,那个一直挺欣赏我的导师麾下的一个研究生(他曾经是我的高中同学,在一所二流高校读完本科后,以非凡的毅力考上了我的母校)已经拿到美国一所大学的Offer,准备远赴重洋,继续深造去了。那个同学临别前送给我的一句赠言是:如果你当初没有放弃,要出国的肯定是你。后来他在与我断断续续的E—mail联系中又经常一本正经地安慰我说: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对他这个“金子”般的评价异常珍惜,但迄今为止我周围的任何人都还没有被我的光芒刺到眼睛,我也从来都没有尝试过努力去使自己发光。每天,我都是按时上班,做完分内之事后再按时下班。如果我不打算跳槽,我要在这个单位里表示上进的唯一途径,就是考一个目标明确指向评职称的资格证书。考试的告示贴出来以后,我也曾围在一堆人后面仔细看过好几次,报名也报过那么一两次,然而却从未参加过考试。不为什么,只是厌恶这种所谓“上进”的方法,因为考试科目中专业知识部分其实是不难的,只是还额外加了一门外语考试。虽然说现在我国也WTO了,但我目前的工作基本上跟英语不沾边,我不想为此去挑灯夜战——不是怯洋文,想当年小女子在大学里也是辅修过英语的,也是拿到了一个专业英语四级的证书的。也许到此有人又要提到那只倒霉的狐狸了……但要是真觉得葡萄是酸的,我想狐狸也不必为了面子而苦了自己。

也许,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瞧不起的便是“无事常提当年勇”。那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过,当年我放弃读研而“甘居下流”找工作的举措,让我这个当年只有本科学历的人得以轻松选择了这个如今连研究生也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挤进来的好单位。所谓好单位,就是在某个职位上如果你做得足够好,是能够月薪上万的。然而,我每个月的工资条上,从来都是不变的几个四位数,因为我所在的小组,没有奖金。无数才俊千方百计挤进来之后,努力方向便是要调到那些诱人的职位上去。部门头头也曾暗示过我,说如果我稍微表现表现,是完全可以与那些研究生竞争的。然而我生性懒散,想到每天要没黑没白地工作,连看电视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最后还是拒绝了金钱的诱惑继续留在这个毫无变化的组里。单凭这从无变化的工资条,在这个单位里,我就算不上是优秀的。所以,我总结出来的第二个我与优秀的差距是:挣钱不够多。因为我不优秀,所以我还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按揭一套房子,工作四年至今还无望地混迹于“租房一族”中。

昔日女友曾经满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指责我为“小女人”。而我每每都毫无愧疚地接受了这个称呼,并且认为自己当之无愧。每天只要工作一做完,我都是第一个冲回家。自个儿美滋滋地上菜市场给自己买些菜,回家慢慢享受。偶尔还会上网查询一下菜谱,学几个新鲜的烹调方法,犒劳自己。闲下来的时候,偶尔也会附庸附庸风雅,翻翻架子上很多没有来得及翻的书,便觉得是最大的享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追忆似水年华》,而喜欢它,多半是因为喜欢这本书的作者。我虽然知道我没有普鲁斯特的超人记忆力、观察力还有表现力,但是我就是死心塌地想如他那样整天呆在屋子里冥想发呆,让日子流水般顺畅地过去,回忆所有的美好时光。我的理想便是做一个无所事事的、有时间发呆的人。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有些不可饶恕,然而日子也就在这样的慵懒时光里慢慢过去了。虽然也知道追求不够远大是我与“优秀”距离甚远的第三大因素,然而实践推翻了理论,我觉得做个只为一天三餐发愁、再在工余转转脑子的人亦无不可,理想平庸却并不妨碍我的快乐。

某天中午我在单位楼前等待一位重要客人,一位女士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她的艳丽让我不由得注视她良久:她步履匆匆,左手拿着一份文件边走边看,右手握着手机大声地传达指令:“下午那笔业务一定得给我谈成了,我没法去了,两点钟还得去北大听MBA的讲座……”我那时候心里正想着晚上吃什么,听到此女意气风发的言语,心里某种羞愧感又一闪而过,但是看着此女钻进停在我面前的一辆奥迪后,旋即仰卧在驾驶座上合眼休息,倦容爬上她秀美的脸庞,使她看上去又不那么美丽了。两分钟后,奥迪绝尘而去,那位优秀的女士离我越来越远……我的心里立即又想到那美味的莲藕汤。

同类推荐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老清华

    老清华

    《民国趣读 老清华》是追忆当年老清华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梅祖彦、张申府、马约翰、梅贻宝、费孝通……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清华的校史、民国时期的历任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清华、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清华的过去,更好了解清华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清华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权势者的欲望无所节制,百姓小民无力对抗。老子用比国君更权威的口气,试图对这种潮流踩刹车。本书再现了言简意赅的道家经典《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魅力,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谜一样的古老的南方隐者文化,相较于儒家以礼法对抗乱世,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这是乱世中的一缕清风。同时,本书将老子放回战国乱世的历史脉络中,纠正了以往大多数人对于老子思想的“反智”“反文明”的指责,试图理清老子及道家思想之核心“无为”的真意,其实是悲天悯人的积极关怀。
热门推荐
  • 全世界不及你的笑

    全世界不及你的笑

    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她的全部。她,一直为报仇而活着,不知道除了报仇还有什么,却在报仇的路上碰的了个无赖。“喂,我不需要你帮我报仇”“老子什么时候帮你报仇了,老子是替岳父岳母报仇的!”他,就是喜欢默默的替她报仇,慢慢的拨撩她。报仇?他怎么会让她一直活在仇恨的世界里,他的女孩一直都是最好的。世界再美好,也不及你一个笑容。
  • 冷情霸少杀手妻

    冷情霸少杀手妻

    做杀手,技术要硬,潜伏?枪法?NoNoNo,要斗得过女配,降的住boss,还要辨别出真心。不料千防万防没防住,不仅让某男偷了心,他还可耻的把心抛!混蛋!我不教训你,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彩樱之恋

    彩樱之恋

    在一棵樱花树下,初次见面的两个人正在争吵。谁都没想到他们之后还会相遇,结果是……
  • 网球王子之助教闯青学

    网球王子之助教闯青学

    藤原真希,一位可以称作天才的网球女孩,阴差阳错之下成为青学男网的助教。看她混得风生水起,笑傲网球!【本文暂无cp,有点小暧昧哦】【封面取自网络】
  • 爱情白米饭

    爱情白米饭

    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多的话,语无伦次,然后泪流满面。他把她揽在怀里,让她轻轻地依靠在自己的肩上。两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可是只要有坚持下来的勇气,还是要好好活着。阴差阳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不适合。
  • 金箓设醮仪

    金箓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想要练就炉火纯青的英语口语,就要将复杂的话说得简单易懂,就要将简单的话说得有模有样。人们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习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找到方法,掐准要点,你也就不会在面对老外时结结巴巴,甚至是哑口无言了。本书就将带你进入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一点一滴、举一反三地破解英语口语密码。本书涉及情感表达、工作学习、社交娱乐三个方面,以发散、拓展的思维方式,亮出英语日常应用口语。本书由阳程主编。
  • 静水流深仓笙踏歌

    静水流深仓笙踏歌

    一位不知爱是什么的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触摸到的人
  • 何惜百

    何惜百

    倒春寒来雪满地,今朝顾窗玉化情。春若借柳三分绿,根土还春绿绦新。狂风骤雨亦拘束,自是土沃根固深。
  • 帝掌万古

    帝掌万古

    万古乾坤我为尊,诸天万界我为主。无上大道融吾身,诸多大帝皆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