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4400000021

第21章 鼓励与孩子禁止的艺术(3)

父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愿,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想一想这个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不合理、不能兑现,就不要答应。

而一旦许了愿,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也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原因。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说到做到,符合孩子的预期,否则就容易失去效力。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快去把你自己弄乱的房间收拾干净,不然就不让你吃晚饭。”而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整理房间,父母却照样让他吃饭,只是嘟囔一句:“下次要是再不听话就真不给你饭吃。”如果父母总是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做错事的后果没有那么严重,而容易变得无所忌惮。

心理知识:

人类的聪明之一,是通过现在的事情,去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便未雨绸缪。这种预期是基于过去总结的经验,而且它决定着未来的行为:如果实际与预期相符,人们会加强原有行为的倾向;反之,则会改变原先惯有的行为。

心理学家廷克波1928年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一个,然后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让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

结果,猴子总是能选择有香蕉的那个容器,取出自己喜欢吃的香蕉。

第二次,实验者在猴子面前放入香蕉,又在挡板后把香蕉取出,换成猴子不爱吃的莴苣叶子,再让猴子选择。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后,显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拒绝吃莴苣叶子,并四处搜寻香蕉。在寻找失败后,它沮丧地向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

这一实验启发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在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就可能降低原来的操作水平。这就是“预期效应”。比如实验中的猴子,之所以在发现莴苣叶子后表示不满,是因为它本来预期会发现香蕉。

在生活中,预期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别人的赏和罚,如果不能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会因为没有达到对方的心理预期,而降低对今后约定的信任。

53.“做完作业才能去玩"——普雷马克原理

对于孩子不想做的事,父母可以规定:做完这件事,才能做一件他喜欢的事。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完成自己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

家教启示:

许多年轻父母大概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在电车上或百货商店等公共场所,连哭带闹地提出一些要求。父母本来不想满足他们,但是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会吸引周围人的目光,而父母又不愿在众目睽睽下呵斥、管教孩子。结果往往不得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来说,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就变得“聪明”起来了。

他们发现在这种场合,自己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于是,他们会故伎重演,甚至变本加厉。

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肯定是不足取的,那么该怎么办呢?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改变孩子:父母可以先答应孩子的要求,但同时提出附加条件,要求孩子先完成一个他不喜欢的事情,然后才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例如,当孩子要吃零食时,父母可以跟他说:“吃可以,但在车上不行,下车以后才给你吃。”

采取满足孩子要求的同时,提出附加条件的办法,可以使孩子通过遵守这个条件,学会克制、忍耐,慢慢领会到父母说不行是有道理的,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岩岩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但仍有许多“孩子气”的小毛病,比如: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练小提琴不能持之以恒,作息时间不恰当等。这些问题让他的父母很苦恼。

后来妈妈发现岩岩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喜欢玩游戏、上网、踢球、看动画片、喝饮料。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列出了下面的清单,贴到岩岩的墙上,作为对他行为的规定:

首先完成:早睡早起。然后可以:周末去游乐场。

首先完成:吃蔬菜。然后可以:喝饮料。

首先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可以:玩游戏。

首先完成:打扫自己的房间。然后可以:出去踢球。

首先完成:洗自己的袜子。然后可以:看动画片。

首先完成:练习20分钟的小提琴。然后可以:出去玩。

首先完成: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然后可以:买电脑。

首先完成: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然后可以:上网。

当然,在旁边还有一张时间表。

岩岩的表现是:第一周完成得比原来好一些,但也有完不成的情况;第二周比第一周要更好……到了期末考试时,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使岩岩发生变化的正是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孩子讲条件,利用他所喜欢的事情,来强化他不喜欢但是应该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心理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普雷马克提出:可以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率活动的发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可以用比较喜欢的活动,来强化不太喜欢的活动。这一原理叫做“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源于1959年普雷马克的一个实验。他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玩弹球游戏机或吃糖果。当然一些孩子选择了前者,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吃糖果的孩子,如果把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他们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而相对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如果把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则可以提高他们吃糖果的数量。

54.对好强的孩子用激将法——激将效应

对于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当他暂时遇到挫折。父母可以使用激将法。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从而战胜困难。

家教启示:

有经验的父母懂得,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一个孩子每次吃完饭都不爱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就对她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吗?我看白雪公主比你干净。”这可能会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和羞耻心,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又如,英英的拼音学得不好,对妈妈说:“妈妈,我担心我会考零分,我不想上学了,我怕考试。”然后晚上一直逃避读《拼读表》。妈妈费尽口舌劝说,可是空洞的道理没起到很大作用。妈妈忽然想到她是个争强好胜的孩子,就对她说:“你那么害怕读拼音,拼音字母都在偷偷地笑话你呢。它们一定在哈哈大笑:‘英英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我们胜利啦!’你怎么能输给它们呢?一定要战胜它们啊。”

妈妈的鼓励给了英英信心,后来英英的拼音很快就赶上去了。

激将效应一般适用于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如果孩子一向有上进的精神,由于暂时的挫折而降低自信,父母就可以利用他们不服输的精神,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

比如,飞飞上幼儿园后,老师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的孩子都表现得很好,飞飞却常受老师批评。于是爸爸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以前每天早晨都是妈妈给飞飞穿衣、洗脸。这一天,妈妈做好早饭,却故意拿起抹布擦窗户。看报纸的爸爸便冲飞飞喊:“飞飞,7点多了快起来,要迟到了。”飞飞说:“晚了能怪我?妈妈不给我穿衣服。”爸爸说:“你多大了,还叫妈妈穿?快!自己穿。”妈妈立即抢过话头说:“不行,他哪会穿衣服啊,搞完卫生我给他穿。”

可是飞飞马上利落地把衣服套到身上,一会儿就跑到妈妈面前把小嘴一撅:“哼!还说我不会穿!”妈妈和爸爸会心地笑了。

妈妈把洗脸水倒好,对飞飞说:“妈妈打扫完阳台就给你洗脸好吗?”爸爸又说:“都是幼儿园的学生了,让他自己洗。”妈妈却故意大声争辩:“不行,他自己洗,非把衣服弄湿了不可!”说完妈妈有意拿着扫把去了阳台。等做完事回来,却看见飞飞已经把小脸洗得干干净净,还朝妈妈说:“谁说我洗脸能把衣服弄湿?!”妈妈便故作生气地去检查,看看飞飞的衣服弄湿了没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飞飞逐渐养成了自己穿衣洗脸的好习惯。

激将法有时很有效,但是也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如果你跟孩子说,你就比不上隔壁的谁谁谁,本来想激发孩子,却反而可能打击了孩子。

心理知识:

如果读过《三国演义》,我们一定记得书中诸葛亮对孙权使用激将法的故事。曹操大军即将进攻东吴和刘备。诸葛亮会见孙权,劝他投降。孙权反问诸葛亮:“你们刘皇叔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说:

“刘皇叔是皇室正统,即使战死,也不能投降曹操狗贼啊!”一句话大大刺激了孙权的自尊心,发誓要与曹操决一死战。

在心理学上,通过反向刺激促使被刺激者做正向行为的心理效应,叫做“激将效应”。

比如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去商店看高档服装,商家故意说:

“这件衣服太贵,您恐怕承受不了。”这个人可能很生气:“你凭什么瞧不起我?我有的是钱!”于是价也不讲就买下了衣服。

激将效应往往在儿童和胆汁质的人、争强好胜性格的人身上,作用比较明显。激将法用得好,可以促使一个人取得学习和事业的进步。

55.孩子跟你对着干怎么办——逆反心理

孩子出于独立的需要,容易对父母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对此,父母可以采用巧妙的方法予以化解。

家教启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往往发现他们不听话了,甚至经常与父母“对着干”,你要东,他非朝西,你要西,他非要朝东,就是“逆反心理”很强。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呢?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这时候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父母还把他们当小孩看,无微不至地“关怀”,哕哕唆唆地“叮咛”,就会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反抗心理,萌生对立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就更强。

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能强行压制,以免矛盾激化。父母应该以冷静、民主的态度,用巧妙的方法进行化解。

1.实践体验法。

夏天的一次晚饭后,东东和爸爸一起到街上散步。东东见到街上卖的西瓜很大,兴奋地叫爸爸买。爸爸说:“天气这么热,回家还有两站路,抱个大西瓜太累人了,还是别买了。”东东弯眉撇嘴,后来怨气连天地说:“我最喜欢吃西瓜,你们不买;你们最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认真学。”爸爸想,硬压孩子也没用,不如让他体验一下。于是爸爸对他说:“买瓜可以,但是你要负责拿回家。”东东同意了,抱了瓜就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累得满身大汗,走不动了,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最后东东深有体会地说:“吃这个瓜太不划算了!”终于理解了爸爸是对的。

2.顺水推舟法。

一个星期天,一家人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杰杰叫妈妈和他一起去野外玩,妈妈说去不了。他玩耍心切,不满意地说:“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妈妈就顺着他的话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服你自己洗,你用的文具你自己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还没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妈妈,我要你管,我听你的,下次再到野外去。”

3.分析说明法。

十来岁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由于对性知识好奇,可能会对成人书刊产生兴趣。父母如果看见了孩子在看这些书刊,一定要克制发脾气的冲动,应本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坐下来讨论一下。首先应该表示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好奇是正常的。我看见了,你想把它们藏起来。我猜你一定知道看这些书不太合适。”你可以告诉孩子,裸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一些著名的油画中有裸体的人物,人体本身是美的。你对它们感兴趣我可以理解。但某些书刊登这些裸体照是另有目的的。它们把人们之间的相爱变成了纯粹的性行为,一点爱的成分都没有了,这就是丑陋的。”“我希望你下次看见这样的杂志,能想起我说的话。现在我要扔掉这本书。我不想在我们家看到这种书。”l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时也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促使孩子对好的东西产生兴趣。

比如宋朝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老苏劝说多次也没有效果。后来他心生一计,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角落里看书。而孩子们一跑过来,他就马上把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很奇怪,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仔细研究,结果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后来他们由于学识渊博,和父亲一起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这种方法显然要比现实中许多父母“牛不饮水强按头”的方式要好得多。

又如,飞飞上了幼儿园大班,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业,总要妈妈或是爸爸陪着,结果逐渐产生了依赖性,只要没人陪,他就不写。

为了让飞飞改掉这个坏毛病,写作业前妈妈故意说:“不许自己写,写得不认真,老师还会责怪我。你先等着,我忙完了事再来陪你。”

可是妈妈一离开,飞飞马上就把作业拿出来自己写,等妈妈再回到他身边,作业已经写完了。

同类推荐
  •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为你讲析赏识教育,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读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让你掌握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握紧赏识教育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堂,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女儿童是社会中的独特的弱势群体,其生理表现、疾病的演变有其独特的规律。妇幼保健丁作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度专业性等特点,妇幼保健状况对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是西尔斯夫妇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宝宝,她易哭闹,爱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离的照顾,所以也需要高度亲密抚育,西尔斯夫妇的核心育儿观——“亲密育儿法”也是从海登这样的孩子身上学来的。高需求孩子虽然让人恼火,但也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一个非常善于生气、喜欢争论的孩子,也非常善于爱;一个情感充沛、内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需求的,都需要我们更加亲密的抚养。
  •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传奇?他们的智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世代相传的独特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神奇与智慧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千万家庭。学习犹太人的家规,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让孩子由平凡走向杰出并拥有勇气、创新、智慧,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天才儿童!文中全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犹太人的哲理名言,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热门推荐
  • 动荡的日子

    动荡的日子

    范小青的短篇,严峻有中温情,沉重中有轻松,或者说,在严酷的生存状态的描写中,有浪漫的人文情怀。范小青以她风和日丽的韧性、风调雨顺的恬然,穿越着我们的日常、穿越着我们得以生存的时空和精神世界,静水深流、空山鸣响,这是范小青小说的智慧,更是范小青小说的力量所在。
  • 梨落庭满园

    梨落庭满园

    京师突发大水,城中命案频发,衢州府知州江秉临危受命奉命查出背后主谋,没想到一案接着一案,谁是这幕后的操盘手??????冥火杀人,幽冥索命,李家父子惨死,少女接连失踪,谁能够力挽狂澜?京师盐铁贪污案,军饷被侵吞案,勾结外族案,这是一场权力的博弈,谁将可以站在权力的顶端?世间女子,活法各有不同,但却是各有各的难处,为爱痴迷,为爱迷惑,究竟谁是良人,古人的择偶,能否给今日的我们,一些启发?这是一个古人的时代,看看他们的年轻人是如何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爱已到家

    爱已到家

    云贵出事那天早上,天空晴朗,没有任何征兆。他和以前一样,跑到工程队驻扎边上的一处高点,吹了半个小时的笛子。那悠扬的笛声,动人的音符,飘在山川溪流,像一台闹钟,吹醒工友们的睡意,然后很享受地起床,洗脸、刷牙、早餐,最后陆陆续续前往工地作业。云贵出事在十点钟,太阳已高升。他的太太龙奇花挺着大肚子,在云贵作业不远的小河边,和云贵的发小婷林在洗衣服,两人边洗衣服边聊天。龙奇花问,你还不怀孕?婷林回答说,他什么时候把赌瘾戒了,我就什么时候怀孕。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炯炯如辰星

    炯炯如辰星

    老公,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男孩。你重男轻女?不,我答应过你。什么?这一生只爱你一个女人。
  • 大侠搜索系统

    大侠搜索系统

    千年前,群雄割据混战,世间名士如云、良将迭出,与他们一起流传后世的,是那些威力强绝的功法与神器。五灵挪移秘典、水火连环录、百鸟朝凤枪、洛神赋、长恨歌...青龙偃月刀、龙胆亮银枪、武侯八卦阵、神魔方天戟...千年后,沈羽魂穿异界,获得大侠搜索系统,乃融入江湖之中。
  • 玉玲珑

    玉玲珑

    肤白貌美的小玉是个薄命女子,弃儿、童养媳、寡妇的身份使她的命运凄苦而多舛,凄风苦雨中他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高粱地里的深情凝望和彼此拥有,生离死别时的残酷选择,命运的翻云覆雨虐心虐肝。分分合合中,那份深情始终铭心刻骨。不管丫鬟侍妾,还是尊贵无上的玉贵人,当初高粱地里他的笑颜,是她珍藏了一世的心事。
  • 无敌之武道传说

    无敌之武道传说

    八荒六合君为尊,万水千山我是王。剑游乾坤平劫难,枪化仙神镇江山。(本文纯属虚构!)
  •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勇气是飞翔的翅膀

    青少年心灵治愈故事系列:勇气是飞翔的翅膀

    本书属于德商勇气培养的范畴,对于小读者来说,勇气的培养是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的,不是从大字眼说起,所以,本书就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通过25个生动的小故事,给孩子一些方法和启迪。开卷有益,希望小朋友们,在读到这些小故事的时候,能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