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4400000007

第7章 帮孩子把潜力发挥出来(2)

一位老师带着三十多名小学生到郊区搞夏令营。一天吃早饭,她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就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教育专家好奇地问。

“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老师仔细一问,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半,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老师问女孩旁边的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多么可笑而可悲啊!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呢?

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避免孩子只追求分数、忽视实践的倾向;要求孩子不仅要有获得书本知识的能力,还要善于从实践中得到“活”的知识,以及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这方面,国外的学校似乎做得更好。在国外,许多学校里都设有选修的实用性课程。比如,在奥地利有劳动技能课——烹饪、缝纫等,孩子们可以学习做菜,缝补衣物等;在澳大利亚的中学,可以选修木工课、手工课、电工课、媒体课等。

而在我国的教育中,到大学里才有选修课,并且大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枯燥无味。现在学校里的课程表上虽写着劳动课,可是大多只是单纯的大扫除,或完成一些劳动材料。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老师要搞一些活动,比如去外面野炊,总是害怕出意外、承担责任,考虑再三,最后放弃。

实践证明,积极参加多种多样实践活动的孩子,往往在学校里的生活自理能力强,也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品德也相当优秀。

因为孩子在实践中,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能够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珍惜他人劳动,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而那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的孩子,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还容易使头脑由于处于一定程度的感觉剥夺状态,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反过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是不利的。实际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

历史上的不少发明家,小时候就有爱动脑、爱动手的良好习惯,并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作为父母,要懂得实践活动的重要。比如,平时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收拾床铺、洗衣、摘菜、洗碗、扫地等;当孩子需要搜集一些信息、资料时,父母要密切配合;

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需要动脑筋的实践活动,如自制玩具、学习剪纸等,孩子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高兴而更乐意去做。

心理知识:

人的感官每天都在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这种活动就是感觉。感觉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它使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保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那么,感官如果停止或者过少从外界获得信息,会怎么样呢?

心理学家发现,这不仅会使人减少信息的摄入量,而且会使人的身心变得不正常。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发明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在小房间里,躺在床上,除了吃饭睡觉不许起来:他们的眼睛戴着护目镜,手上戴着厚手套,耳朵戴上了耳塞,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外部的世界。这样隔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再让被试者接受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测试,结果是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严重的甚至出现难以集中精力、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思维迟钝、出现错觉、幻觉。

这个实验证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14.专注是效率的前提——注意稳定性

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不受打扰的环境,并帮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家教启示:

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执著、专一、忘我的精神,也就是把注意力稳定在注意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就像凸透镜把光线聚在一点上,能产生巨大的热量,甚至引起燃烧;没有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孟子的《弈秋》中曾讲过一个故事:有甲乙两人向下棋名手弈秋学棋,其中甲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乙则心不在焉,只想着怎样弯弓搭箭去射下飞来的天鹅。结果最后甲成了下棋高手,而乙却一事无成。这说明了精力集中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集中注意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可是有许多孩子做功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一会儿玩一会儿,身体左摇右晃,眼睛东张西望,本来只需20分钟完成的作业,却拖拖拉拉用了一小时。这让父母很苦恼。那么,父母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充足的睡眠,精力就充沛,反之,做功课容易精神涣散,打瞌睡。因此要保证孩子每天9小时的睡眠。

2.避免干扰。孩子做功课时,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的自制力没有大人强,容易受外界干扰。音乐、谈话、电视、玩具、游戏机、漫画、电脑等“引诱”,常能把他们吸引住,使他们眼睛虽望着书本,心却飞到了九霄云外。父母吵架也容易使孩子恐慌不安,受情绪困扰而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都是需要避免的。

3.要有固定的环境和学习时间。环境变化是影响孩子集中精力的一个障碍,如经常搬家,转换环境,进食不定,接送上学的入经常变换等。孩子对不规律及不安定的生活,总是需要时间适应,年纪越小的孩子适应时间越长。父母尽量不要变换孩子周围环境中的这些因素。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一张固定的属于自己的书桌,把课本集中在一起放在书桌上,让孩子每次坐到桌前,便容易收拾心情,集中精力。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同编排学习时间表。学习的时间应有一定的规律,如每天晚上七点半开始做作业。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到学习时间大脑便容易进入最佳状态,开始学习。

4.学习要有调剂。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要他们长时间做功课很难。而且根据注意稳定性原理,注意稳定性具有时间的限制。那么,父母可以让孩子定期休息以放松大脑。研究证明,小学一年级至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做功课20分钟左右,三年级至六年级30分钟至40分钟后,注意的稳定性就开始下降,这时就一定要进行休息和玩耍的调剂,然后再来做功课,效率才高。

此外,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长时间地学习一个科目,容易引起情绪厌倦从而降低效率。因为注意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活动多样化而且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就容易增加注意稳定的时间。

因此,学一个科目厌倦时,就换一个科目来学习,可以使头脑重新恢复活跃。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在中学时,就经常使用这个学习方法。

5.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孩子每次做功课都有父母陪同,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父母一旦离开,便无心继续学习。因此,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完成功课。如果孩子一开始不能适应,父母可以在开始时陪同,但中途退场,并逐渐减少陪同的时间,最后让孩子完全独立学习。

6.从玩游戏中锻炼。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下棋、画画、看书、练书法等。这些游戏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还可以使孩子领略到“越专心做,越有趣味,越能成功”的感受。

心理知识: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如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就会稳定在老师的讲课上。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就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分心”、“走神”现象。

注意的稳定性,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非常重要。但是严格说来,任何人都无法使自己的注意长期稳定在某个对象上,也就是说注意的稳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讲,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而活动多样化、不同活动交替进行或不断出现新内容,就容易使人较长时间保持注意稳定性,从而提高效率。

15.兴趣是学习的发动机——兴趣心理

兴趣是做事的巨大动力。父母要根据孩子在不同兴趣阶段的特点,鼓励和帮助孩子形成有益的兴趣。

家教启示:

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就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事物。由于兴趣的这个特点,它对一个人的事业具有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

比如,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生兴趣,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蒸汽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动力,非常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当诺贝尔在实验中发现了炸药的配方时,他的十指和脸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却兴奋地叫道:“我找到了!”

兴趣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非常重要。兴趣的性质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向和今后的职业选择。

孩子的兴趣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水平。

1.有趣。如孩子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韵律的音乐、奇异的玩具产生的兴趣。当他们知觉这些物体时,马上会觉得有趣,喜欢拿起来摆弄,爱不释手。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兴趣,源于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

2.乐趣。孩子这时的兴趣已不仅停留在对事物觉得有趣、好玩上,而是想深入探讨事物发生、发展的起因、结果,想要琢磨出为什么。这时的孩子疑问最多,喜欢刨根问底。这种乐趣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志趣。它表现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讨上。这时候的孩子已在广泛兴趣的背景上,形成以自己个性特征为中心的兴趣。这种兴趣有更加稳定和深刻的特点。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发生浓厚兴趣,甚至达到狂热,但是却不容易保持稳定、持久,容易见异思迁。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并达到稳定持久。

父母应该在不同兴趣阶段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孩子的兴趣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有趣阶段是孩子兴趣的萌芽阶段,是探索事物的开始,柏拉图称之为“知识之门”。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这时的兴趣还局限于直观笼统的状态,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嫌麻烦、泼冷水,甚至粗暴呵斥,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扼杀或自行消失。父母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来扶持孩子稚嫩的兴趣萌芽。

在乐趣阶段,父母应引导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而应去探索事物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孔子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趣比有趣有更大的动力。有了乐趣,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克服遇到的困难。

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志趣的水平,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把孩子的兴趣强行纳入自己主观臆想的轨道中,“牛不喝水强按头”是行不通的。其次,要了解孩子兴趣的特色,分析孩子兴趣的积极因素,并向积极的方向循循诱导。

另一方面,对那些有碍孩子完成现阶段学校功课的爱好和兴趣,父母要注意予以减弱和消除。如打游戏机,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父母还要告诫孩子,恰当处理兴趣和学习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兴趣而荒废功课。

心理知识:

在美国,有一位读侦探小说入迷的妇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与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的丈夫对她过于“残忍”——这“残忍”的事实就是,她的丈夫抢先看了她的侦探小说,并把“真凶”的名字写在书的首页上。

这事看起来荒唐可笑,却体现了兴趣对人的心理的巨大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对事物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的关心。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动力。

人们的兴趣倾向与情绪状态有直接的联系。兴趣使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会成为精神上的快乐。

兴趣的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有趣是初级的兴趣,是引人入门的第一步;乐趣是中级的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活动过程;志趣则是高级的兴趣,是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

16.够得着的目标才有吸引力——篮球架效应

如果孩子不容易实现一个目标,父母可以把这个目标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实现。

家教启示:

有一个初中生,平时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名落榜尾。有一次他考试成绩有进步,名次跃居班里中等以下,父母知道后兴奋不已,对儿子说:“这次进步很大,中考时一定要考个全班第一!”

儿子听了父母激励的话语,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整天唉声叹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是不吃不睡,使出全身解数,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这件事说明一个问题:父母为激励子女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就像篮球架的科学设计那样,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

同类推荐
  •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内容简介: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在这样一个细节决定命运的年代,那些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一生,改变着你的命运。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影响深远。父母如果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启发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会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
  •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由陶红亮主编,《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百科书,阐述了感知孩子情绪、解读孩子行为等知识,并就这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介绍了儿童大脑、身体、视觉、听觉、语言、思维、情绪、信任、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孩子如何从一个多数时间只是睡觉吃东西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忙碌、活泼好动的学步期儿童;还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角度揭开了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孩子世界,让你见证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 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本书撷取了孩子最常见的82个问题,分析了每个问题产生的原因,着重讲解直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是最具操作性、最具实用性的教子方案。《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孩子最常见的82个问题怎么办(永久珍藏版)》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是父母全方位、立体式解决孩子问题的好帮手。
  • 贵族家训

    贵族家训

    成功的家族和精英人物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有自己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教育的真知灼见,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又被子女用在教育上,如此继承和发扬,才有了优良的家族传统,最后成为贵族家训。本书从中外历史中挑选出14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启发意义的家族,通过他们的成长历程,总结出一些教育方法,为今天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教育方向,值得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研学。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之维度玩家

    哈利波特之维度玩家

    穿越成为哈利波特世界一个普通人,且看他如何利用穿梭无尽世界的契机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一步步前进着。
  • 智慧伴侣:让智慧天天伴随你

    智慧伴侣:让智慧天天伴随你

    洞悉世事,彻悟生活,行走于人世间,常须智慧相伴。置身社会,坎坷艰难,与智慧同行,让你的双眼不再有困惑和迷惘,让你的人生不再是沉沉黑夜!那智慧何在?在智者的心中,不是平常人的眼里?其实,智慧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智慧是人生的伴侣。
  • 无限接近

    无限接近

    新学期,唐见纯到东北一所重点高校工作。十一月来了,她告诉我冬天来了,东北下了第一场大雪。唐见纯拍了照片,通过手机发送给我。我赞叹北方雪景的壮丽和多情。她说,到了傍晚四点半,天就黑了,学生们在暖气充足的图书馆里自习,上食堂吃晚饭的校园小径的两旁,积雪反射出亮晶晶的白光,学生们红扑扑的笑靥与路灯交相辉映,整个校园笼罩在静谧的遐想中,似乎所有的声响都变成低语,所有的喧闹都被厚厚的积雪过滤而沉寂下来。而这个时间里,在南方福建的我,穿件长袖尚可逍遥。唐见纯发来短信说:“老钱,真想念跟你在一起的日子。”
  • 故事会(2015年5月上)

    故事会(2015年5月上)

    如今,不少同学聚会都变了味,本该是分享彼此经历和故事的场合,却成了变相的“炫耀会”。成功者滔滔不绝,标榜自己赚了多少钱、在社会上如何有关系;不如意者则少言寡语,黯然神伤。然而,最近看到一个有关同学聚会的故事,却让人满心温暖,感慨万千。
  • 人生无常 当下最真

    人生无常 当下最真

    本书分为生命旅程的真谛、做生命的好管家、从容自在生与死、活出自己的天命四辑,具体内容包括:用心过生活;认真活出生命的喜悦;生命旅程的真谛;生命价值不在长短等。
  • 不良鲜妻有点甜

    不良鲜妻有点甜

    顾烟终于提出了离婚,语气轻淡的像是在说“今天天气很好。”江辰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带着狐朋狗友一顿花天酒地,醉酒后回到家中,面对的只有冷清的房间与冰冷的家具,他感觉心里好像少了一块。等他回头想要看一眼顾烟的身影,却发现那个女人早已消失不见。江辰希问顾蜜:顾烟呢?顾蜜:她已经死了……
  • 西望长安——凤凰图

    西望长安——凤凰图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硝烟弥漫,生灵涂炭。动荡之中,无论寻常百姓,贩夫走卒,还是官宦贵胄,富商豪绅,皆难幸免。乱世中的一对兄弟,青梅竹马的恋人,躁动的军阀,江湖势力被中和年间的密诏,东西二都两桩旧案所纠缠,前途未知光明与黑暗,坦途或艰险......
  • 王者之永恒天才

    王者之永恒天才

    少年接受了qq好友发来的文件,淡漠的笑了笑,那是个显示着王者荣耀排行榜和kpl赛事的档案。“看来,凡尘仙这个名字,要重新出现了……”
  • 伶雾双生绝

    伶雾双生绝

    世事无常,谁能想到琳琅若羽一对普通的双生姐妹,身上会背负着江湖人人觊觎的绝世功法。凌血石破,星月决现。二人背负的秘密,搅弄着偌大的江湖……一个是避世的冷漠少主,一个是身份多变的玉面公子,是故意接近还是天意使然,四人在经过一系列的谋杀、叛变、阴谋、出卖之后,终看清楚自己的心……一切源于十年前,一切缘于十年前……
  • 三界逍遥尊

    三界逍遥尊

    少年薛飞的强者之路,横扫三界,踏平万古!天地之间,他必踏平万界,登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