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7100000041

第41章 欧洲(13)

埃武拉历史地区

坐落于葡萄牙埃武拉行政区内的埃武拉历史地区,距首都里斯本以西约110千米。这里是著名的历史古地,历史上的罗马军队、摩尔人,葡萄牙王族都曾驻足于此。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埃武拉大教堂,为埃武拉历史地区锦上添花。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也对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1988年,埃武拉历史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埃武拉曾经是葡萄牙的两大著名都市之一,16~18世纪,它进入繁荣时期,集中体现了葡萄牙的黄金时代。

埃武拉在罗马帝国时期就自行铸造货币,此外,还修建了高架引水渠,现存的高架引水渠有19千米长。当时还修建了狄安娜神殿,如今神殿已毁,只留下立在底座上的一根石柱。

建于1186年的埃武拉大教堂,极具古朴典雅之风范。两座巨大的角形塔楼并肩而立,带屋顶的教堂大门屹立其中。

沃伊奥斯修道院教堂,始建于1485年,后来毁于地震,1755年得以重建,墙壁上使用的蓝瓷砖装饰别具特色。

在外观上,圣布拉斯教堂兼具穆德哈尔风格和后期巴洛克风格。而圣母教堂和建于1559年的埃斯皮里图大学,则主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

辛特拉的文化景观

辛特拉的文化景观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20千米处,坐落在里斯本附近的一座小镇内。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气候十分宜人。从13世纪后半期开始,历代皇帝将其视为避暑胜地。该地的建筑融合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别具特色。1995年,辛特拉的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Ⅸ世界遗产名录》。

14世纪,约翰一世把自己的夏宫——辛特拉宫建在辛特拉。后来经多次增建,行宫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独具魅力。

到了18世纪末,名门望族、士绅贤达纷纷在这里建造别墅。荷兰领事建造的塞特艾斯宫在当时最为豪华,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作。1839年,费尔南多二世对热罗尼莫修道院进行了改造,在一座高500多米的山上建造了佩拉宫。佩拉宫宽大的庭院中有—个植物园,里面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名贵花木。

波尔图历史地区

位于葡萄牙北部的波尔图历史地区,坐落于杜罗河人海口东岸,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是仅次于首都里斯本的著名古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前3000年。波尔图以红葡萄酒闻名于世,而葡萄酒也给波尔图带来了繁荣昌盛。此外,波尔图建筑别具特色,风格独特,耐人寻味。1996年,波尔图历史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波尔图的城墙最早是在14世纪中期兴建的。红葡萄酒的生产和出口给波尔图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随后,杜罗河流域不断被开垦为葡萄园,许多装运葡萄酒的货船日夜出没于波尔图的港口,城市盛极一时。

波尔图的旧城坐落在丘陵的坡面上,城内的屋顶五颜六色,而墙壁却都是灰色的。用铁、木构筑的阳台极具特色。街道两旁花木繁盛,杜罗河从城外的花岗岩峭壁下流过,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绚丽的风情画。

波尔图大教堂建立在西哥特人城堡的遗址上,整个建筑极富罗马式风格,内部用蓝白瓷砖镶嵌成的壁画表现了《雅歌》的情景。1809年,英国威灵顿将军强渡杜罗河袭击法国军队时,曾将圆柱山修道院用作炮兵兵营。坐落于此的僧侣塔高75米,分为10层,属18世纪中期的花岗岩建筑,曾长期用作引航的航标。

水晶宫是为1865年的工业展览会而建的,主要构建材料为玻璃和钢,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二十、罗马尼亚

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三角洲,位于黑海人海口,坐落在罗马尼亚的东部地区。三角洲面积巨大,总体呈扇形。“浮岛”是三角洲最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三角洲内除了大量海洋生物外.其极为丰富的陆上动植物也让你惊叹大自然的奇妙无穷。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多瑙河三角洲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角洲两岸长满了高大的橡树、白杨、柳树和各种灌木。“浮岛”是三角洲腹地的一大奇景,它上面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浮岛在风浪中飘游,不停地改变着三角洲的自然面貌。浮岛占地10万公顷左右,厚约一米。春天,当多瑙河泛滥时,浮岛就成了各类飞禽走兽的避难所。因此三角洲有“鸟和动物的天堂”之称。

在茂密的森林里和波光点点的湖面上生活着各种飞禽,如热带的鹤、北极的白顶鹅、中国的白鹭、西伯利亚的长尾猫头鹰以及许多野鸭、黑雁、秃头鹰、苍鹭等。鹈鹕是自然界珍奇的巨大鸟类,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还有狸、狼、貂、野猫、野猪、水獭、海狗等动物,数不胜数。

古老的塔尔斯城是三角洲的起点,城内建有三角洲自然博物馆。游人从此城出发,沿苏里那河航行,可抵达苏里那城。鸬鹚、鹈鹕、老鹰和秃鹫等野生动物散布沿途,会让你充满惊喜。

别尔坦要塞教堂

别尔坦要塞教堂,坐落在罗马尼亚的中部山区。教堂是中世纪城镇建筑艺术和要塞建筑技巧相结合的完美产物。1993年,别尔坦要塞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别尔坦要塞教堂,采用了中世纪城镇和要塞加固的建筑技巧和方法。8座塔楼矗立在教堂的围墙上,墙上还有哨兵巡逻道,环绕围墙挖有两三道壕沟。

教堂位于小山上的村寨中央,是这一地区最著名、最大的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500~1516年之间,由一座大圣坛和三座大殿组成。在南部的塔楼中保存着16世纪的壁画和撒克逊大主教的墓碑。

霍雷祖修道院

霍雷祖修道院,位于罗马尼亚的南部地区,属后拜占廷建筑风格。院内的雕饰、壁画与陈设等都鲜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创造的伟大而辉煌的文明。1993年,霍雷祖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霍雷祖修道院建于14世纪,修道院内的尖塔高度与后殿相同。门廊由10根方形石柱支撑,朝向大厅,门廊上镶刻着文艺复兴后期的作品,现在有90%左右保存完好。

霍雷祖修道院内的长方形的教堂,是埋葬王族的地方。教堂里陈设着雕木家具,门上的雕饰具有巴洛克风格。

二十一、俄罗斯

圣彼得堡历史地区

及纪念物群

圣彼得堡历史地区及纪念物群位于俄罗斯西部的圣彼得堡市内。拥有300年历史的圣彼得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在俄罗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在圣彼得堡历史地区聚集了大量闻名于世的建筑物,这是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1990 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圣彼得堡历史地区及纪念物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1703年彼得大帝开始修建此城,后来一直把它当做通往大海的门户。1712年,俄罗斯的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这里,直到1918年3月这里一直是国家的首都。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去世,为了纪念他,人们又把它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里又被称为圣彼得堡。

屹立在涅瓦河左岸的宫殿群中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享誉世界。历代沙皇居住的“冬宫”就位于它的中心。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内收藏品极为丰富,其规模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或巴黎卢浮宫相媲美。

外观典雅、三层高的斯莫尔尼宫是现在的圣彼得堡政府所在地,建于1906~1908年问。最初是沙俄贵族女子学校。它的正面有220米长,主体建筑两侧各伸出40米长的两翼,是宫中的主要庭院。

位于距圣彼得堡市区30千米处的彼得宫是昔日沙皇的“夏宫”,是彼得大帝于1710年修建的。玛尔丽宫、大宫殿、下花园、亚历山大大花园、奇珍阁以及茅舍宫等组成了整个宫殿,是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

高102米的伊萨基辅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圣彼得堡最高的建筑物,始建于1818年,整个工程耗时40年。教堂四周是16根大石柱,每根重120吨,且成对排列,雕刻在山墙上的花纹图案美妙绝伦。

基季岛的木造建筑

基季岛的木造建筑位于俄罗斯西部的奥涅加境内。顾名思义,此地出名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木制结构建筑,这种独特的建筑极具研究和保存价值。1990年,基季岛的木造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闻名于世的基季岛拥有独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古典木构建筑群,有9个建筑精巧的尖顶波克罗夫教堂和22个造型典雅的尖顶普列奥布拉仁斯克教堂。

尖顶高达37米的主显圣容教堂只在夏季使用。湖上的船只常常把它作为航行的标志。教堂在1693年惨遭雷击,并在1714年得以重建,所耗木材达7000立方米。内部有空旷的教堂,宗教集会常在这里举行。

1764年,在主显圣容教堂的南侧建造了规模略小于它的圣母教堂,中央的圆顶有27米之高,另外有8个葱形的小圆顶,整体风格给人以朴素的感觉。

八角形的钟楼位于主显圣容教堂和圣母教堂之间,它曾多次发生火灾,1862年按原样对其进行重建。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它们由克里姆林宫、红场和教堂广场建筑组成,这是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人类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多棱官是克里姆林宫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是在1487~1491年修建的,得名于它用多棱白石砌成的外墙。庆功盛典、外国使臣的接见都是在这座宫殿里举行,彼得大帝以前历代沙皇的宝座也都设在这里。多棱官的二楼呈正方形,主体大厅占地约500平方米,有一根石柱立在正中央,在巨柱上方伸出四棱柱,支撑着大厅的圆顶,圆顶上的壁画绘于16世纪末,由于历代重绘,色彩显得十分鲜艳。

81米高的伊凡大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的建筑物,钟楼高五层,顶为金色,塔身为外部装有拱形窗口的八面棱体。钟楼底部的台阶直通楼顶,站在钟楼顶上,莫斯科的全景便一览无余了。在钟楼的不远处陈列着“钟王”和“炮王”,它们是莫斯科的著名文物。“钟王”重200多吨,高10米;“炮王”重40吨,炮口可同时容纳两个人,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钟和铁炮。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紧邻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中央广场。红场占地9万余平方米,长700米,宽130米。15世纪90年代莫斯科发生了一场大火,人们在空旷的废墟上建造了这个广场,它的名称则起源于17世纪中叶。

位于红场西南方的列宁墓,是红场上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列宁逝世于1924年1月26日,最初的墓是木结构,1930年改用石建。陵墓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地下。陵墓的外层是阶梯状的三个立方体,是由黑色和深红色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建成的,主体颜色为深红色。

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利的历史建筑群

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利的历史建筑群,位于俄罗斯联邦弗拉基米尔州,在距离首都莫斯科东北约180千米处。弗拉基米尔城始建于1164年,苏兹达利城的历史记载比莫斯科还早100多年,这两座城市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城内有许多闻名世界颇富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宗教建筑。1992年,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利的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弗拉基米尔城的城墙和土垒的长度达7千米。在原有4座城门中,现在只剩下了城西的“黄金之门”。域中的圣母安息教堂于1158年建成,属于五回廊加圆顶式建筑,它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切削整齐、堆砌严密的白色石灰岩。一直以来,它都是俄罗斯教堂的代表。

15世纪俄罗斯最有名的肖像画画家安德烈.鲁布寥夫的作品《最后的审判》便存留于此教堂中。位于弗拉基米尔近郊的涅尔利河畔的另一座教堂——波克洛夫教堂,建于1165年,素来有“俄罗斯建筑中的天鹅”的美誉。

目前.这里保存完好的有11世纪以来的城堡和近50座教堂、修道院。在城中的这几十座教堂当中,最古老的要数圣母圣诞大教堂了,它建于1222~1225年,它的蔚蓝色圆顶已经成了苏兹达利的象征。

三位一体大修道院

三位一体大修道院位于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州境内,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约6.5千米。三位一体大修道院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三大总寺院之一,也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一个重要研究中心。1993年,三位一体大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罗斯(前苏联)科学院于20世纪先后出版了3部语法,第一部是1952—1954年由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主编的《俄语语法》,第二部(1970)、第三部(1980)均由著名语言学家什维多娃主编。论文力求通过对这三部语法(1952—1954、1970、1980)的句法学部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清晰地折射出20世纪俄语标准语法思想发展与变化的轨迹和脉络,藉以本文尝试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 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高皇歌:畲族长篇叙事歌谣(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高皇歌:畲族长篇叙事歌谣(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王歌》,它是以追述和歌颂畲族祖先业绩为主的历史长歌,是畲族重要的民间文学作品。首先叙述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生存的生产、生活条件,接着记述了龙麒平番建功、被招为驸马的故事。上古高辛帝时,番王犯境,龙麒自愿领旨,奋勇征番,斩杀番王,胜利归来。高辛帝封龙麒为王,并将三公主许配给他。公主婚后生下三男一女。高辛帝赐其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一女因许配给钟志深,即姓钟。盘、蓝、雷、钟自成为族——即现今的畲族。歌中对族内婚、传师学师习俗等,作了详细的叙述。它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乔治·桑,香奈儿,柯莱特,荷坦丝,蓬巴杜夫人,拿破仑的约瑟芬……在巴黎,每一条街道都刻着女人的名字,她们活在几百年前,也活在当下。她们代表着个人可以达到的宏伟规格、生命可以如何精彩,以及辉煌、无止境的女性潜能。她们的狂野、高尚、勇敢、败德、坚强、愚蠢,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她们对自我的忠诚,对权利的追求和对欢愉的信仰,就是这城市永恒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人生的转折点,作者来到巴黎,开启了一段随性而自我的旅程,走过那些曾在此发光发热的女人们的生命、爱与失落。从路易十四到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到新世纪,当她在过去的时光中追寻她们的足迹,亲自走过她们哭过、笑过、活过的每个角落时,她也从这些创造和滋养了世界最文明都市的迷人女性身上获得了生活的灵感与勇气。
热门推荐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拾祭

    拾祭

    他说:等我回来,咱们就结婚。可是,等到他回来,却递给她一张请柬。“对不起,希望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她离开后,隐姓埋名,再出现,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同样一张请柬,姓名却不是当年的那两个人
  • 将姻天成:天不成,我成

    将姻天成:天不成,我成

    一品护国将军之子自降身份娶了一乡村小妇。段云峥很愁,他娘子活泼可爱什么都好,就是眼瞎。别人都夸他天人之姿,唯独在她眼里却是娘炮、小白脸……他是不是应该让她看看,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不能用长相来评判的。主要是要,身体力行。后来的后来,段云峥喜欢上了一种死法。就是被媳妇儿亲力亲为的累死,无论何时何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十三太保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十三太保

    唐末,沙陀人晋王李克用有十三名养子,称「十三太保」。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为李克用手下一名悍将,健捷如豹,协助李克用入长安追击黄巢,打败朱温,惜因功高忠厚,反遭其他兄弟妒嫉。四太保李存信好大喜功,险将义父送入朱温虎口。十三太保为救义父,单人匹马勇闯敌军,然四太保不知悔改,设下毒计……
  •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本书是延参法师的静心之作,凭借他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沉淀,针对当下人们都会遇到的焦虑、迷茫、浮躁、烦恼等问题,揭示出生命中那种美好的爱、宽容、善良以及不朽的信仰。书中将人生智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借助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通过画龙点睛般的心语点拨,使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使每个人都能在困扰和迷茫中获得平静、智慧与愉悦,让自在诗意充盈每个人的生活,使我们能以一种淡然、放下、开放的姿态从容面对生活,感受美好、纯洁、简单却幸福的人生,心有明月常皎洁。
  • 神圣乐章

    神圣乐章

    音乐的世界不只是一杯清茶,润人心脾,还可能废人心魄。当音乐不再是爱的召唤,情的流露,该如何?当音乐除了陶冶情操之外,还能移山填海、成神成圣,那么,音乐便成了所有的追求!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翻身王妃

    翻身王妃

    一朝穿越为卑贱的奴隶,等老娘翻身,大放光彩的时候闪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江湖是个春天

    我的江湖是个春天

    故事从一个春天开始。江湖上人称“桃幽灵”的东帝帝子陶攸宁带上自家剑侍翩翩少年“小花”做及冠前的最后一次江湖游历。此次游历,剑侍初识江湖,帝子十年所磨之剑见血,金风玉露相逢,身世之谜出现,这个江湖最大的秘密展开......“我辈江湖人,人人如龙!”“吾为东帝,吾儿攸宁!”“这就是一个全是失败者的江湖,我若出剑,一剑下去,留不下一半活口。”“我宁有剑,要我的这片江湖,总是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