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900000011

第11章 儒家的伦理观(4)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骈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

从这段文章里面,可以看到“化性起伪”是一层极重要的工夫。什么是伪,这不能不有个剀切的说明。苟子自己解释道:“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恶》)他又在《正名》篇里面这样加以分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而能成,谓之伪。”我们可以知道伪是性以外的东西。伪是化性的一种人为的作用。

我们的工作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化性起伪;第二步是生礼义。荀子认礼义不起于性,而起于伪,积伪之极,则性与伪化,而礼义乃生。所以他说:

“性伪合,然后有圣人之名。”又说:“积伪而化谓之圣,圣人者伪之极也。”可见伪是使恶的人性变成善的人性一种基本条件。我们若不先把这点讲述明白,那就他的正名崇礼的主张,说来说去,都是没有着落的。

孔子主成仁,孟子主取义,荀子则主崇礼。上面所说明的化性起伪,不过是说明产生礼义的原因,并不曾讲到苟子对礼的主张。荀子的全般学说,几乎都是说明礼的。他虽然礼乐并举,但是他的根本精神,仍着重在礼,乐不过是辅助礼的东西。他以为礼的全部是着重在养的,乐不过是养的一种。《礼论》篇说: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菇,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声、琴瑟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槌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为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乐不过是养耳的,不过是礼的一种作用。荀子认礼的作用极其广大,可以养口、养鼻、养目、养耳、养体,几乎无所不包。正是所谓“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我们一举一动,一饮一食,都不出礼的范围。因为有所动作,即是欲的表现,有所需求,即需物的供给,物与欲二者相持而长,必求“欲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这样,岂不是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礼的范围以内么?苟子因此认礼为立教之本,而推原礼有三本。《礼论》篇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我们可以看到苟子学说的路径,是由欲而化欲,而起伪,而生礼义,而有礼的三本。于是他的维护封建组织的教理,得以俨然确立。他把天地、先祖、君师冶为一炉,作成三座宝塔,比孔、孟的思想似乎又严密些。封建社会是要使伦理、政治都化为宗教,这层意思我在第一讲中曾有提到,以后在第三讲中更当详为说明。西洋封建社会即以宗教为中心,用宗教为支配民众的工具,因为宗教比伦理政治更能尽麻醉民众灵魂的能事。荀子在这里特提出一个“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原则,似乎这一座宝塔,又在那两座宝塔之上。因为没有“生”,便不会有“类”,没有“类”,便不会有“治”。治依于类,类存乎生,于是天地成为封建社会的中心信仰。这才是十足的封建社会的基础理论。中国社会所以尊重天地先祖君师,认为是普遍的信仰对象,未尝不是苟子的“礼三本说”提倡的结果。

崇礼有了相当的结果之后,就可以达到正名的目的。尤其是荀子的崇礼。荀子的礼,是十分严格的,和孔子的礼不同。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而苟子的礼,却是不可损益的,所以说:“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荀子何以这样严格地规定礼呢?这是因为崇礼与正名有密切的关系。而正名一事,是政治上唯一的政纲。孔子也曾经说明过。所以从崇礼入手去达到正名的目的,是容易收效的。可见苟子对于封建社会之维护又别具一番深意。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荀子仿其意而发挥之,说道:

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正名》)

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正名》)

荀子所谓名,主重在名守。因为“名守慢”,则“奇辞起”,“奇辞起”,则“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名守之名,重于名实之名。因为名失其守,遂致名失其实。何贵乎守名,日守其分。荀子说: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天下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大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故关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之者是贵天下之本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或乐,或劬或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富国》)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分何以能行?

日以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他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王制》)

这些都是说明分的重要,意思是说人类与草木鸟兽之不同,就是一种有分,一种无分。崇礼的人必不犯分,这固然是合群的方法,也是自别于禽兽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苟子是如何尊重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荀子学说的特色,是严格地拥护他的宝塔式的等级制,和亚里斯多德拥护他的由物质到形式的等级制正相同。荀子以为等级最高的便是天子,天子“居如大神,动如天帝”。他在《正论》篇里面这样地描写一个天子:

天子者,势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祀有事,乘大路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驺中《韶》、《护》以养耳。三公奉轭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侯次之,庶士介而坐道,庶人隐窜莫敢望视:居如大神,动如天帝。

我们看了这段描写天子尊贵的文章,无怪统治阶级要特别地表彰儒家了。统治者“居如大神,动如天帝”,被统治者“隐窜莫敢视望”,这是儒家崇礼正名的结果。这样的主张,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固有利,但被统治阶级的一般民众,却永远不容易觅得一个抬头的机会了。

关于儒家的伦理思想,大体说明如上。希腊古代为维持奴隶社会而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国古代为维持封建社会而有孔子、孟子、荀子,两两对较,几疑陆象山所说的“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这几句话乃是为他们写照,实则世间再不会有这样凑巧之事,这都是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关于这点,在第一讲已有述及,兹不复赘。

同类推荐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本书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出发,运用古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多种方法,对宋代经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主要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特征、思想内涵及理论体系等问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宋代经学范式的形成、发展与思想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世经学、理学及其思想的特征与内涵。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奇幻的现代世界

    奇幻的现代世界

    灵气复苏,古遗迹现世?这些都是小说里的想象,看个乐呵就完事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上古天庭,北欧英灵殿,众神的奥林匹斯山……这些矗立在阴影里的神迹终究不甘就此沉寂。通天的巴别塔,神秘的印加文明……淹没于传说中的高超科技也想要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辉。科技,灵气。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代碰撞交织。欢迎来到,奇幻的现代世界。ps:简介无力,读者老爷们有兴趣点进来看看。
  • 乱锦妆

    乱锦妆

    前世是京城凤家的嫡女,为了那个人落得满门抄斩。还死在她最爱的手里,原以为死了又借着别人的身份再次复活。这一次要做回真正的自己,爱与不爱又能如何?
  • 通俗编

    通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和我的青涩光年

    你和我的青涩光年

    人的一生总有很多回忆是挥之不去的,最让人难忘的便是青春。每个人的心里大概都藏着一个念念不忘的人。夏一甯拿起那未解的数学题看得出神,想起那出题人,内心不禁掀起万千波澜,触动了回忆的开关,那个撩人心动的少年盛晨祎再度闯进她的思绪。那是记忆里最美的时光,原本是学渣的夏一甯因转学到师大附中偶然与学霸盛晨一重逢,再次成为校友,还结识了沈伯毅,萧景睿,海妍姗,凌薇。校园里充盈着专属少男少女们的懵懂、青涩、怦然心动和勇敢,盛晨祎与夏一甯也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约定······
  • 重生后成了大佬的心尖宠

    重生后成了大佬的心尖宠

    上辈子,没有任何记忆的路卿在实验室遇见了傅行昱,最后他为保护她而死。重生后她主动出击赖上了他,为了傅行昱她伪装自己成为一只披着兔皮的小狼崽。“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不知道”“家在哪里?”“不知道”“父母叫什么名字?”“不知道”————第一次见路卿时,傅行昱想:这tam哪来的小孩?能活?后来,抱着身体软绵绵的小孩,傅行昱想:这小孩养着也不错~【重生甜文,无渣男】
  • 第一嫡女

    第一嫡女

    人家倒霉穿成不得宠的庶女要斗法她运气好穿成了得宠的嫡女为什么还是要斗法?一朝选秀,府中小姐们斗得个你死我活,她也有幸被卷入其中哎!既然你们铺就一条荆刺之路,我偏要走出一路锦绣,且看我嫡女无敌﹡﹡﹡﹡原以为在大宅子里斗斗嚣张的庶女也就罢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入宫为妃深宫大院,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反复思量后决定,不争宠,不抛头,不露面,米虫到底,总没人会来找我麻烦了吧!可上至皇上太后,下至侍妾宫女,一个都不肯放过她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说啥么???你也是穿来的?这是肿马回事,原来穿越也能遇同行且看两个现代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如何在封建闭塞的代斗朝臣,斗宫妃如何能在岗位竞争如此激烈的后宫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谱写两段传奇的人生————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男主自始至终只有一人,想看N多美男的请绕道本文关键词:种田+宅斗+宫斗+爱情——————————新文推荐新文《带着女儿嫁豪门》每天凌晨的骚扰电话,是带着欲望的粗喘,夹杂着放肆的呻呤不接,就是一条又一条的露骨短信,还附带着丈夫完美身材的图片就连女儿回家都甜腻的问她:“妈妈,爸爸出轨了,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想要逼疯她————————————喜欢懒鱼和文的朋友可以加群84125388,敲门砖,潇湘会员名聊天,探讨剧情都可以的哦!!###【白沐雨】由亲亲hslr小言【苍瑾煊】由亲亲qwasd9988765【莫宁】由亲亲朝暮染雪推荐自己的文《天价贵妇》故事源起于欧洲百年家族的一块血玉图腾娶她只为得到那一块百年大家族的血玉图腾嫁她就真的只是因为爱她从不知爱了她四年的男人竟然如此的狠,四年童话般的爱情,原来都是他所编织的假象那一天,他得到了那一块血玉图腾那一夜,他爱的女人回来了那一天,他得知她怀有身孕,亲手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扼杀那一晚,他亲手将她送上了其他男人的床那一晚,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看着她表演的那一场活春宫任身上陌生男人无情的驰聘,挂着鲜血和鬼魅笑意的嘴角只吐出一句话“欧洛翊,血债就要用血来偿!”那一夜,情已断,爱已绝,恨横生【五年后】一个清丽的女子抱着一个酷帅的宝宝走出国际机场复仇的游戏从这一刻开始!!!亲亲可以去关注一下懒鱼的微博哦http://m.pgsk.com/2238604140推荐好友文
  • 七零之重生当神医

    七零之重生当神医

    新文已开《穿书后大佬都宠我》 上一世,陆瑶被丈夫和堂妹背叛,最后还残忍的挖去了她的心。一场意外,将陆瑶带回到了七十年代。不知何时,坊间流传陆瑶被车撞坏了脑子,傻了。陆瑶不屑一顾,本小姐傻不傻,用事实来说话。重活一世,斗渣妹,甩渣夫,摆脱奇葩亲戚,发家致富,更是大胆的向前世一直暗恋的帅哥哥表白!【表白篇】她低头拉着他的衣袖,怯懦又坚强。“我会洗衣服,我会做饭,我能挣钱,你娶我吧!”他垂眸看着她的发旋。“好。”陆瑶低着头,看不到他眼里的温柔缠卷。①1V1双处,前世今生,爱的都是彼此。②本文半架空,考究党求放过。
  •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刺杀太子殿下

    刺杀太子殿下

    重生后的苏蔷想要报仇,得先杀了当朝太子。她投毒,他把她按在墙上时“不小心”抖落了毒药;她射箭,他把她搂在怀里“手把手”教她;给他一刀总可以吧……可是!谁让你在我沐浴时进来的……
  •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特务利用我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阴谋进行行刺的活动相当猖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其目标就是针对周恩来总理的,虽然他们的罪恶目的没能得逞,但是却杀害了周总理的多名随行人员。1955~1963年被我公安机关破获的台特谋刺我领导人案件计有17起之多。虽然,最后这些罪恶阴谋都没能得逞,但他们贼心不死,企图制造规模更大、行动更诡秘、手段更恶劣的暗害活动。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受到隆重欢迎,鲜花招展,彩旗飞扬,热烈欢迎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